Workflow
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
icon
搜索文档
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专题深思)
人民日报· 2025-10-14 06:20
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背景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了七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之一是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 [1] - 中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1] -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是促进城市发展提质增效的根本途径 [1] 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意义 - 有助于转变城市发展方式,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培育绿色产业、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推动城市发展向生态优先、内涵式增长转变 [2] - 有助于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让优良生态环境成为普惠的民生福祉,实现生态颜值与民生福祉的统一 [2] - 有助于展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国担当,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重要抓手 [2] 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 需加快补齐环境治理体制机制短板,形成长效机制以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3] - 要构建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3] - 北京依托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与大数据分析精准发现环境问题,2024年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为30.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2%,连续4年达标 [3]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 需坚持系统观念,一体谋划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4] - 要打破部门、领域和区域壁垒,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 [4] - 深圳在全球率先实现公交车和出租车全面电动化,并在发展绿色建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实现能耗与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4] 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是衡量城市生态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也是提升城市韧性的重要因素 [5] - 需在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中为自然生态留出空间,保护和恢复动植物栖息地,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 [5] - 上海改造一江一河沿岸地区、建设崇明生态岛,杭州保护西湖与西溪湿地,将其塑造为城市绿肺和高品质公共空间 [5][6]
城市减污降碳提升发展“含绿量”
经济日报· 2025-09-24 13:44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作为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的重要路径。各地立足实际, 深入推进减污、降碳、扩绿,探索契合自身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之路,不仅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的必然选择。 当前,不少城市仍面临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耗强度较大、绿色技术储备不足等多重挑战。推进减污降 碳扩绿协同增效,亟须以系统观念、整体思维打破领域壁垒、强化多层次统筹协调,绘就城市高质量发 展的绿色新图景。 强化顶层设计。编制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减排降碳、生态扩绿的目标及路径,实现与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污染防治规划等的有效衔接。推 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交通、建筑等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系统拓展城市生态空间, 完善集"口袋公园、湿地廊道、城市绿肺"于一体的生态网络。 构建一体化政策体系。推动碳排放管控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制度深度融合,建立污染防治与碳减 排一体化的管理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建立跨部门、跨地区协同治理机制,促进政策联动与监管协同。 积极发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共 ...
减污降碳提升发展“含绿量”
经济日报· 2025-09-23 07:23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作为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的重要路径。各地立足实际, 深入推进减污、降碳、扩绿,探索契合自身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之路,不仅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的必然选择。 降碳、减污、扩绿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降碳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减污可以提高生态系统 质量和稳定性,扩绿可以提高碳汇能力、扩大环境容量,三者协同推进,就是要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 染治理、生态保护,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编制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减排降碳、生态扩绿的目标及路径,实现与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污染防治规划等的有效衔接。推 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交通、建筑等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系统拓展城市生态空间, 完善集"口袋公园、湿地廊道、城市绿肺"于一体的生态网络。 构建一体化政策体系。推动碳排放管控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制度深度融合,建立污染防治与碳减 排一体化的管理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建立跨部门、跨地区协同治理机制,促进政策联动与监 ...
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
人民日报· 2025-08-06 11:00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 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1]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 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 [1] 城市生态多样性 - 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