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
搜索文档
壳牌(SHEL.US)与法拉利(RACE.US)签署长期可再生能源协议,助力工厂减排
智通财经网· 2025-11-25 17:24
智通财经APP获悉,壳牌(SHEL.US)周二表示,已签署一项长期协议,将在2034年底之前向法拉利 (RACE.US)供应可再生能源,以帮助这家豪华汽车制造商减少碳排放。 壳牌能源意大利公司首席执行官詹卢卡·福尔梅蒂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很高兴通过签署这项重要协议, 进一步巩固与法拉利的合作。" 这类"电力购买协议"(即企业直接从发电商购电的长期合同)近年来在意大利日益普及,成为制造商锁定 能源成本并确保绿色电力供应的一种方式。 壳牌目前已是法拉利旗下赛车队Scuderia Ferrari的合作伙伴。 根据协议,壳牌将在10年内由其开发的一座电站向法拉利累计供电650吉瓦时,可满足法拉利位于摩德 纳附近马拉内罗工厂近一半的能源需求,助力其生产环节脱碳。 壳牌能源意大利公司还将提供额外电力和可再生能源证书,以覆盖法拉利在意大利的全部用电需求。 预计该协议将显著削减法拉利的范围1和范围2排放——即其运营直接产生的排放以及外购能源带来的排 放;这家豪华车企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绝对排放量减少90%。 ...
高盛:碳经济学大会心得:利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加速能源需求的‘全方位‘方法
高盛· 2025-11-24 09:46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投资者对传统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情绪转好,欧洲主要石油公司股票逐渐被接受,资金流动趋于均衡[27] - 数据中心主题和公用事业股票受到大量买入,美国投资者倾向于转向欧洲公用事业股以获得电力需求和数据中心主题收益[28] - 可再生能源市场进入新的收益周期,合同价格从2021年约30美元上涨至约65美元,内部收益率达到78%[20] 能源需求增长驱动因素 - 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驱动能源需求显著增长,对现有电力基础设施构成挑战,需要新的能源供应支持数字化转型[1] - 欧洲电力需求在过去15年停滞后,近年来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电气化、电动汽车成本下降以及数据中心兴起[9] - 数据中心扩张将在2029年至2035年间导致欧洲用电量增加10%至15%,订购燃气轮机或核能发电设备需要长时间,可能加剧供给紧张[22] 化石燃料供需格局 - 天然气重新成为关键过渡燃料,石油需求预计持续增长至2040年,塑料等领域对石油需求依然坚挺[1][5] - 全球石油供给面临紧张,过去十年重大发现稀少,美国页岩油增长放缓,欧佩克剩余产能有限[1][12] - 美国国内天然气需求增加前景看好,但全球市场预计2027年开始供给过剩[1][12] 可再生能源与储能发展 - 可再生能源将在未来10年满足基荷消费增长,但其间歇性导致对电池储能需求增加[13] - 电池储能技术迅速发展,中国是全球最大生产国,其国内市场对储能电池需求以每年60%的速度快速增长[14] - 为确保稳定供应,部分国家需建设新的天然气发电厂,德国和意大利已经开始行动[13] 电网投资与现代化挑战 - 欧洲和美国电网面临老化问题,需要现代化升级以适应新客户充电需求和数据中心等发展需求[18] - 巡逻公司计划在未来5年内增加75%的投资,美国到2030年代初期每年资本投资增长率约为10%,英国增长率约15%,德国输配电增长率在10%到25%之间[18] - 未来20-30年内,电网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将从5%上升到25%[18] 清洁技术政策影响 - 美国通胀减免法案对清洁技术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德克萨斯州成为美国清洁技术中心之一[1][6] -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的影响及边境调整机制2026年启动后的效果值得关注[1][6] - 碳捕集与储存(CCS)领域关注度提升,美国通过减通胀法案提供慷慨激励措施推动技术创新[24] 核能与新兴技术前景 - 核能正经历加速发展,但从研发到商业化通常需要10年以上时间,聚变技术仍需关键突破才能实现商业化[16][30] - 燃料电池技术因高达65%的效率以及低噪音、无污染等特点,被视为脱离主流电网的有效解决方案[23] - 生物燃料价格在2025年大幅上涨,可持续航空燃料和可再生柴油仍是重点关注领域[25] 区域市场动态与投资机会 - 葡萄牙建设欧洲最大单一数据中心,总功率1.2吉瓦,占该国总耗电量20%,成本预计高达200亿欧元[10] - 微软在葡萄牙投资100亿美元建设200兆瓦电力项目,谷歌和英伟达在德国进行资本投入,这些项目预计在2029年至2030年间对利润和损失产生影响[9] - RWE、Solaria等公司签订大量数据中心合同,成为全球电力需求主题的领头羊[31]
阿尔及利亚与德国深化能源合作
商务部网站· 2025-11-21 23:22
(原标题:阿尔及利亚与德国深化能源合作) 《El Watan》网站11月16日报道,阿尔及利亚与德国正全力推进能源领域战略合作,阿方高级代表 团已赴柏林与德国经济与能源部国务秘书弗兰克?韦策尔(Frank Wetzel)举行会晤。该代表团由阿尔及 利亚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Sonatrach)、国家电力燃气公司(Sonelgaz)及相关部门联合组成,双方核 心聚焦氢能、可再生能源及低碳技术三大方向展开深入磋商。此次会面重点围绕两大关键项目推进 —— 阿尔及利亚 — 欧洲绿色氢能联盟(ALTEH2A)与南部氢气走廊(SoutH2 Corridor),为双边能源 合作落地筑牢基础。 为深化阿尔及利亚与德国的能源伙伴关系,两国在会谈中明确,将通过推进氢能、清洁能源及创新 技术相关具体项目,进一步强化双边合作。双方重点围绕四大方向展开深入探讨:低碳排放技术的落地 应用、绿色氢能的生产与运输体系搭建、氢能商业化发展路径规划,以及对阿尔及利亚"2035年建成 15000兆瓦光伏发电能力"国家计划的支持举措。 双方计划将合作领域进一步延伸至技术培训、能力建设及知识转移,为阿尔及利亚能源转型与可持 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阿方在会 ...
王元丰看COP30:双重危机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战线仍坚强存在
环球时报· 2025-11-21 09:37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在巴西贝伦召开,具有历史意 义,因为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而且,1992年《公约》开放签字的地点也是巴西。然而,此 次会议却是在双重危机下召开的。 人类的气候危机正在加剧。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首次突破《巴黎协定》所设的"1.5℃"温 控目标;根据《巴黎协定》,各缔约方应在2025年提交下一轮国家自主贡献报告(NDC),据统计, 目前只有约125个缔约方进行了提交。另一个重要挑战是,美国政府不仅不派代表参会,还在不久前国 际海事组织(IMO)的一次会议上反对全球航运碳定价机制,并施压他国跟随。作为全球累计排放量最 大的经济体,华盛顿的"空椅子"直接影响到部分国家的出资与减排意愿,这被一些观察人士视为对多边 气候机制的"规则性阻挠"。 而且,技术与市场曲线已经突破"临界点"。2025年,可再生能源将首次超过煤炭,成为全球发电的主要 来源。这一趋势并非任何单一政府的"恩赐",而是各缔约方,尤其是中国、欧盟等共同努力发展新能源 技术、扩大新能源市场规模的结果。中国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杰出贡献,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注入了强 劲动力。相关 ...
美政府重组能源部
中国能源报· 2025-11-21 09:06
美国政府能源部重组核心举措 - 美国能源部宣布重组,将石油和核能资源发展置于优先地位[1][3] - 此次调整符合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能源主导议程[3] - 拜登政府设立的清洁能源示范办公室被撤销[3] 组织结构具体变化 - 新组织结构图新增碳氢化合物和地热能源办公室以及聚变办公室[3] - 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办公室从新结构图中消失[3] - 负责为创新能源项目提供融资的贷款项目办公室更名为能源主导融资办公室[3]
南南资源(01229)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337.5万港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11-20 22:37
中期业绩概览 -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收益1.94亿港元,同比增加8.6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337.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4733.4万港元 [1] - 每股基本亏损0.44港仙 [1] 煤矿业务表现 - 煤矿业务收益增加主要由于煤炭销售量上升 [1] - 报告期间煤炭销售量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6.63% [1] - 平均每吨售价下降约37.02港元(即约29.63%)至约87.94港元 [1] - 平均售价下降主要归因于本地市场竞争激烈 [1] 可再生能源业务表现 - 可再生能源业务收益轻微增加约8.16% [1] - 收益增加主要由于报告期间汇率带来的影响 [1] 资讯科技服务业务表现 - 资讯科技服务业务在报告期间未产生任何收益 [1] - 收益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100% [1] - 全球持续恶劣的经济环境对该业务构成重大挑战 [1] - 公司已通过精简营运、裁减员工及终止不良服务项目来全面缩减该业务规模 [1]
南南资源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337.5万港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11-20 22:37
核心财务表现 - 集团取得收益1.94亿港元,同比增加8.6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337.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4733.4万港元 [1] - 每股基本亏损0.44港仙 [1] 煤矿业务 - 业务收益增加主要由于煤炭销售量上升 [1] - 报告期间销售煤炭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6.63% [1] - 收益增加是销售量增加与平均每吨售价下降的净影响所致 [1] - 平均每吨售价下降约37.02港元(约29.63%)至约87.94港元,去年同期为每吨约124.96港元 [1] - 平均售价下降主要归因于本地市场竞争激烈 [1] 可再生能源业务 - 业务收益轻微增加约8.16%,主要由于报告期间汇率带来的影响 [1] 资讯科技服务业务 - 业务于报告期内未产生任何收益,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100% [1] - 收益大幅减少由于全球持续恶劣的经济环境对该业务构成重大挑战 [1] - 集团已通过精简营运、裁减员工及终止不良服务项目来全面缩减该业务规模,以控制成本并减轻进一步亏损 [1]
COP30召开,气候治理亟待创新动力
国际金融报· 2025-11-19 16:17
COP30会议背景与核心议题 - 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西贝伦举行 聚焦气候融资 减排 适应能力及气候韧性等关键议题谈判 推进《巴黎协定》目标并加速气候解决方案实施 [1] - 全球净零承诺增加但仍面临资金缺口扩大 转型速度不足 技术与政策落地不均衡等结构性难题 [1] 企业净零承诺与执行落差 - 企业在从承诺迈向兑现方面存在显著落差 大量企业设定了2050年或2040年净零目标 但缺乏清晰的中期路线图和可操作的减排策略 [3] - 科技 商业模式与政策匹配不及时 企业在脱碳技术 流程再造 低碳商业模式探索上仍处于试验或早期阶段 [3] - 政策机制如碳价 补贴 市场化机制在许多国家尚未成熟或落地迟缓 导致执行被动 成本高 投资回报时间长 [3] - 价值链复杂 责任边界模糊 尤其对于跨国或多层供应链企业 其排放源 减碳责任在供应商 物流 用后环节 [3] 构建可落地的净零路径 - 净零转型关键在于建立覆盖治理 投资 技术和供应链的系统化执行机制 [5] - 推动企业从承诺走向落地需在三方面同步推进 强化治理体系 明确董事会与管理层责任 设定中期目标 把脱碳纳入运营与资本决策 [5] - 制定技术与投资路线图 识别关键减排杠杆 推动技术商业化 将减排要求延伸至供应链 [5] - 通过内部碳价 绿色金融和分阶段投资机制 将转型纳入财务体系 [5] 自然资本与财务披露的兴起 - 全球监管与投资者对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水资源和土地利用等自然资本关注度快速上升 [6] - 逾700家机构 管理资产约22万亿美元 对自然相关财务披露表示对齐或采用意向 [6] - TNFD正成为投资者评估企业自然风险与增长机会的通用工具 帮助企业识别生态退化 水资源紧张等风险 支持布局生态修复等自然正向商业机遇 [6] 气候转型中的创新维度 - 气候转型创新涵盖三大维度 技术创新包括可再生能源 氢能 CCUS 智慧电网和数字碳管理等关键技术 [9] - 商业模式创新通过能源即服务 碳资产平台 供应链循环体系等机制 使低碳技术具备商业可行性 [9] - 政策与资本配置创新通过绿色金融 碳市场 混合融资与内部碳价等制度设计 确保资金流向可减排项目 [9] 人工智能在气候行动中的作用与挑战 - AI被广泛用于碳排放测算 能源效率优化和供应链碳追踪等场景 实现更精准的排放识别和更高效的能耗管理 [10] - AI应用于数据中心能源调度和绿色电力配置 使算力增长与低碳运营相结合 [10] - AI本身能耗迅速攀升可能带来新的碳排放压力 算力扩张速度若快于清洁能源供给 会形成高碳算力风险 [10]
迎接挑战,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经济破浪前行之一
搜狐财经· 2025-11-19 11:17
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转型 - 经济增速从两位数回落至5%左右,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 [15] - 资本存量与GDP之比从2000年的3.3升至2023年的6.8,每新增1元GDP所需投资翻番 [15] - 2024年第三产业占比达56.7%,但生产性服务业仅占GDP的12%,远低于发达国家25%的平均水平 [16] 创新驱动发展 - 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1个百分点 [3] - 研发投入强度达2.69%,但基础研究占比仅6.88%,低于发达国家15%-20%的水平 [5] - 2024年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升至世界第10位,但核心零部件自给率不足30% [17] 区域协调发展 - 2024年东部地区人均GDP是西部地区的1.8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12年的2.88:1缩小至2.42:1 [16]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体量占全国40%以上 [8] -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城镇 [4] 绿色低碳转型 - 2024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73亿千瓦,截至2025年4月底总装机突破20.17亿千瓦 [5]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75.2%,2023年整车与锂电池、光伏组件出口额突破1万亿元 [5] - 2023年全国万元GDP能耗比2012年下降27%,但仍为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1.4倍 [16] 高水平对外开放 - 截至2024年4月已和29个国家及地区签署22个自贸协定,区域覆盖全球GDP的三成多 [6] - 2025年前7个月实际使用外资4673.4亿元,其中高技术产业使用外资1373.6亿元 [8]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明确绿色经济、新能源等八大优先合作领域 [9] 消费与产业升级 - 2025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2%,其中数字消费成为新增长点 [7] - 2025年前三季度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6.8% [7] - 2024年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5.2%,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30.3% [5]
绘就零碳乡村新画卷
金融时报· 2025-11-19 10:03
项目背景与核心目标 -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黄水塘村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七期列为中国九个零碳村镇示范项目之一,旨在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引领农村生态宜居建设 [1] - 项目核心目标是实现示范区农户及公共建筑100%可再生能源供能,年碳减排量达8132.5吨,并通过绿电外输实现负碳排放42.7吨/年 [1] - 项目模式旨在形成“河谷地区零碳村镇”的凉山样本,为区域落实“双碳”目标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实践路径与制度参考 [2] 项目建设与产业应用 - 已完成低能效家电置换、风光互补路灯、污水处理等项目建设,正在推进光储直柔村级能源网、零碳展馆等重点工程 [1] - 零碳水厂与生物质成型加工厂建成后,拓展区域年碳减排量预计达800吨,项目预计年增收286.5万元,带动就业超100人 [1] - 通过“合作社+农户+公司”模式整合资源,推动高山冷水鱼、生态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 [1] - 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种植、养殖类贷款824笔,金额5584万元,助力构建品牌农业、有机农业等五大新业态 [2] 金融支持与融资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凉山州分行引导当地金融机构积极发放绿色贷款,支持零碳应用场景搭建 [1] - 指导金融机构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成959户农户信息采集,评定信用815户,授信覆盖率84.9%,总授信额度2.2亿元,用信率85.4%,用信余额8786万元 [2] - 创新开展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财产权质押贷款,已发放“两房改造”类贷款130笔、金额2293万元,精准对接节能农宅建设需求 [2] - 形成“赠款+财政+信贷+社会资本”多元资金矩阵,引导全球环境基金赠款28万美元及省州市财政资金共计1553万元投入零碳项目 [3] 治理融合与社会效益 - 通过零碳文化中心、能效管控平台等项目建设,将低碳理念融入乡村治理 [2] - 项目通过绿电外输和特色产业发展,形成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实践路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