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搜索文档
管涛:中国出口韧性从何而来|立方大家谈
搜狐财经· 2025-11-17 13:38
文章核心观点 - 面对关税政策冲击,中国出口展现出显著韧性,上半年货物出口占全球份额升至14.2%的历史同期新高[1] - 出口韧性源于供应链调整、出口市场多元化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商品竞争力提升[1][4][5] - 出口增长背后存在隐忧,包括贸易转移的可持续性存疑以及出口商品价格持续下行[13][15] 出口市场份额变化 - 中国对美出口依赖度降低,份额从2018年末的20%附近降至10%左右,前10个月对美出口累计同比下降17.8%,拖累整体出口增速2.6个百分点[3] - 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提升,前10个月对东盟、非洲出口累计同比分别增长14.3%、26.1%,对整体出口增速的拉动作用分别为2.3、1.3个百分点[4] - 同期对欧盟出口累计增长7.5%,拉动整体出口增速1.1个百分点[4]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 高级工业品出口份额持续上升,9月份达到53.3%的历史新高,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5] - 机电和音像设备、车辆等运输设备是主要贡献项,出口份额分别提升至42.6%、8.5%[5] - 前9个月高级工业品出口增长9.0%,拉动整体出口增速4.8个百分点[5] 商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 中国工业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持续大于1,但内部分化明显,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减弱,而技能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提升[9] - 2024年中国工业品出口占全球比重为20.0%,较2018年上升2.5个百分点[11] - 低技能和技术密集型、中等技能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品全球出口份额分别升至24.9%、19.8%,较2018年各上升5.4、5.9个百分点[11] 出口韧性背后的隐忧 - 中国对非美地区出口增长主要以中间品为主,2023年中国中间品出口份额为51.1%,较2018年上升4.4个百分点,对越南中间品出口份额升至71.5%[13] - 亚太地区中间品贸易占比已接近欧美,但最终品比例远低于中间品,表明供应链贸易主要服务于海外市场最终品出口[15] - 出口商品价格持续下行,前9个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累计下跌4.6%,提升了价格竞争力但可能强化贸易保护主义动机[15]
管涛:中国出口韧性从何而来
第一财经· 2025-11-16 21:21
明年中国需警惕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和对外经贸冲突反复带来的外需扰动。 今年以来,面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全球贸易增长超出市场预期,中国出口韧性尤为显著。根据世界 贸易组织(WTO)最新数据,上半年,中国货物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升至14.2%,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那么,在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中国出口韧性从何而来?本文基于出口目的地、商品结构的分析表明, 中国出口增长背后有供应链调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坚实根基,同时也存在一定隐忧。明年中国需警惕 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和对外经贸冲突反复带来的外需扰动。 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提升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就曾挑起中美贸易冲突,以2018年2月披露232调查结果、3月初对自中国进口的钢铁 和铝产品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为开端。今年年初,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后,再次掀起关税风暴。尽 管本次关税冲突范围更广,但作为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国,中国在关税风暴中仍然首当其冲:2、3 月份,美国先后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两轮各10%的"芬太尼关税",4月初美国宣布"对等关税",对中国 出口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从34%先后提升至84%和125%。直到5月中旬中美在日内瓦举行贸易会谈,双 方宣布同步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