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辆等运输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出口商品狂飙125%,多元化市场破局,中国深耕东盟市场见成效
搜狐财经· 2025-11-19 19:42
前言: 家人们爆大瓜了!今年以来,特朗普政府掀起的关税风暴让全球贸易市场风声鹤唳。美国对中国出口商 品的关税税率一度飙升至125%,冲突烈度远超上一轮贸易摩擦。 就在外界担忧中国出口会遭受重创时,数据给出了意外答案:上半年中国货物出口占全球份额升至 14.2%,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在如此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中国出口为何能保持强劲韧性?这背后既有市场布局和产业升级的硬支撑, 也暗藏着需要警惕的隐忧。 市场多元化:对冲美国关税冲击的关键 上一轮中美贸易冲突爆发时,中国对美出口依赖度还在20%左右,而现在这一比例已经降至10%上下。 依赖度的下降,让本轮关税冲击的影响大幅缓解。 欧洲市场也带来了惊喜。受需求回暖以及中欧合作加深的影响,前10个月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长7.5%, 拉动整体出口增速1.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多贡献0.8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清晰表明,中国出口已经摆脱了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形成了多点开花的格局,这也是抵御 外部贸易政策冲击的重要底气。 商品结构升级:制造业竞争力的硬核支撑 今年前10个月,中国对美出口累计降幅高达17.8%,连续七个月保持两位数下滑,仅这一项就拖累整体 出口增速2.6个百分点。 ...
管涛:中国出口韧性从何而来|立方大家谈
搜狐财经· 2025-11-17 13:38
文章核心观点 - 面对关税政策冲击,中国出口展现出显著韧性,上半年货物出口占全球份额升至14.2%的历史同期新高[1] - 出口韧性源于供应链调整、出口市场多元化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商品竞争力提升[1][4][5] - 出口增长背后存在隐忧,包括贸易转移的可持续性存疑以及出口商品价格持续下行[13][15] 出口市场份额变化 - 中国对美出口依赖度降低,份额从2018年末的20%附近降至10%左右,前10个月对美出口累计同比下降17.8%,拖累整体出口增速2.6个百分点[3] - 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提升,前10个月对东盟、非洲出口累计同比分别增长14.3%、26.1%,对整体出口增速的拉动作用分别为2.3、1.3个百分点[4] - 同期对欧盟出口累计增长7.5%,拉动整体出口增速1.1个百分点[4]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 高级工业品出口份额持续上升,9月份达到53.3%的历史新高,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5] - 机电和音像设备、车辆等运输设备是主要贡献项,出口份额分别提升至42.6%、8.5%[5] - 前9个月高级工业品出口增长9.0%,拉动整体出口增速4.8个百分点[5] 商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 中国工业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持续大于1,但内部分化明显,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减弱,而技能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提升[9] - 2024年中国工业品出口占全球比重为20.0%,较2018年上升2.5个百分点[11] - 低技能和技术密集型、中等技能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品全球出口份额分别升至24.9%、19.8%,较2018年各上升5.4、5.9个百分点[11] 出口韧性背后的隐忧 - 中国对非美地区出口增长主要以中间品为主,2023年中国中间品出口份额为51.1%,较2018年上升4.4个百分点,对越南中间品出口份额升至71.5%[13] - 亚太地区中间品贸易占比已接近欧美,但最终品比例远低于中间品,表明供应链贸易主要服务于海外市场最终品出口[15] - 出口商品价格持续下行,前9个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累计下跌4.6%,提升了价格竞争力但可能强化贸易保护主义动机[15]
管涛:中国出口韧性从何而来
第一财经· 2025-11-16 21:21
明年中国需警惕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和对外经贸冲突反复带来的外需扰动。 今年以来,面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全球贸易增长超出市场预期,中国出口韧性尤为显著。根据世界 贸易组织(WTO)最新数据,上半年,中国货物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升至14.2%,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那么,在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中国出口韧性从何而来?本文基于出口目的地、商品结构的分析表明, 中国出口增长背后有供应链调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坚实根基,同时也存在一定隐忧。明年中国需警惕 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和对外经贸冲突反复带来的外需扰动。 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提升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就曾挑起中美贸易冲突,以2018年2月披露232调查结果、3月初对自中国进口的钢铁 和铝产品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为开端。今年年初,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后,再次掀起关税风暴。尽 管本次关税冲突范围更广,但作为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国,中国在关税风暴中仍然首当其冲:2、3 月份,美国先后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两轮各10%的"芬太尼关税",4月初美国宣布"对等关税",对中国 出口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从34%先后提升至84%和125%。直到5月中旬中美在日内瓦举行贸易会谈,双 方宣布同步降 ...
压力下的突围:中国出口韧性从何而来,能否持续?
华夏时报· 2025-11-14 15:56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出口展现出超预期的韧性,整体增速不降反升,主要驱动力来自市场多元化和商品结构升级,而非此前市场预期的对美“抢出口”效应 [2][3] - 出口韧性源于对非美市场(如东盟、欧盟、非洲、拉美)的同步扩张,以及出口商品结构向高附加值的中间品和资本品升级,降低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4][5][8][9] - 中国出口正经历结构性重塑,与不同经济体的贸易关系呈现新特征:与美欧互补与竞争并存,对东盟等发展中经济体中间品出口依赖加深,非洲等新兴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12][16][19] - 展望未来,中国出口将进入高质量的稳健增长阶段,增速中枢预计维持在4%-5%左右,其稳定性由结构优化、新兴市场崛起和企业出海共同支撑 [22] 中国出口的超预期韧性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总额达2.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1%,为近三年来同期最高水平 [2] -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同比增速的拉动达1.5个百分点,创近十年同期次高 [2] - 中国出口增速(6.1%)显著高于韩国(2.3%)和日本(2.5%),预计2025年中国占全球出口份额将继续提升 [3] - 出口高增的动能并非短期“抢出口”所致,而是体现在对多个市场的同步扩张,具有结构性基础 [3] 出口韧性的来源:市场多元化 - 2025年前三季度,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6.9%,拖累整体出口2.4个百分点,但对非美市场出口均实现显著增长 [5] - 对非洲、东盟、印度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8.3%、14.7%、12.9%,对英国、欧盟、拉美和加拿大出口分别增长8.7%、8.2%、6.9%和5.1%,合计拉动总体出口增长约6.3个百分点 [5] - 中国对美国出口占整体出口比重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11.4%,对美依赖度显著下降 [7] - 2025年1—8月,欧盟自中国进口占其总进口比重升至21.9%,较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印度、巴西、马来西亚和南非自华进口占比也分别上升1.4、2.1、1.5和0.4个百分点 [7] 出口韧性的来源:商品结构升级 - 出口商品结构显著升级,2017—2024年间,中间品出口占比从41.7%升至45.4%,2025年前三季度进一步提升至47.4% [9] - 2025年前三季度,中间品出口同比增长10.2%,拉动整体出口4.7个百分点;资本品出口同比增长6.9%,拉动整体出口1.4个百分点 [9] - 消费品出口同比仅增长0.2%,剔除跨境电商商品后同比下降2.4%,拖累整体出口0.8个百分点 [9] - 高技术产品出口持续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汽车、船舶和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0.8%、21.4%和23.3% [11] 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贸易关系重塑 - 对美欧发达经济体:贸易关系转向“互补与竞争并存”,2024年对美欧出口占总出口比重降至29.1%,但中间品和资本品出口仍有增长空间 [13][14] - 对东盟、墨西哥等发展中经济体:产业链外溢效应强化区域分工,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中国是越南纺织服装业最大的国外增加值来源国,占比达42.8% [16][17] - 对非洲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出口结构由消费品转向资本品和中间品为主,资本品占比由17.4%升至24%,中国占非洲总进口的比重上升6个百分点至21.6% [19] 未来展望 - 中国出口将进入高质量的稳健增长阶段,预计未来出口增速中枢将维持在4%—5%左右,略高于德国和日本的历史水平 [22] - 出口稳定性得益于“发达经济体基本盘稳固、新兴经济体快速扩张”的多元市场格局 [22] - 全球产业链重构是漫长过程,中国凭借完整产业体系、工程师红利和高效配套,仍是全球制造业网络的关键枢纽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