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品
icon
搜索文档
商品日报(11月21日):乐观情绪降温商品市场普跌 碳酸锂封板跌停、白银重挫近4%
新华财经· 2025-11-21 20:20
市场整体表现 -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21日几乎全线走弱,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收报1458.04点,下跌16.46点,跌幅1.12% [1] - 分品种看,除部分农产品小幅收涨外,能化、金属等多数品种普遍下跌,超20个品种收盘跌幅在1%至3%以上 [1] 碳酸锂市场 - 碳酸锂期货领跌市场,多个合约封板跌停,日跌幅达9% [1][2] - 期价下跌受三重因素打压:美国非农数据强劲令美联储降息预期受挫、广期所上调交易手续费和保证金要求、盘面多次冲击10万元/吨关口失败引发获利回吐 [2] - 近月主力合约单日减仓超6.8万手,净流出资金超22亿元 [2] 贵金属板块 - 贵金属板块未能幸免于市场跌势,沪银主力合约收跌3.7%,沪金主力合约下跌1.4% [1][3] - 调整主因包括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退坡、欧美股市大跌削弱避险需求、地缘局势降温 [3] - 分析认为支撑贵金属的长期逻辑未变,调整后重启涨势概率较大 [3] 农产品板块 - 部分农产品表现坚挺,淀粉及玉米主力合约均涨超1%,领涨商品市场 [4] - 玉米产业链强势受基本面支撑:东北新粮增量减小农户惜售、中下游库存普遍较低、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提升、饲企玉米库存增至26.23天环比上涨2.42% [4] - 油脂板块走势分化,菜粕主力合约涨幅达1.00%,主因资金离场推动超跌反弹及短期供应端无压力 [5] 其他品种 - 集运欧线期货延续弱势,日内重挫超3%,盘中触及近一个月低点 [3]
管涛:中国出口韧性从何而来|立方大家谈
搜狐财经· 2025-11-17 13:38
文章核心观点 - 面对关税政策冲击,中国出口展现出显著韧性,上半年货物出口占全球份额升至14.2%的历史同期新高[1] - 出口韧性源于供应链调整、出口市场多元化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商品竞争力提升[1][4][5] - 出口增长背后存在隐忧,包括贸易转移的可持续性存疑以及出口商品价格持续下行[13][15] 出口市场份额变化 - 中国对美出口依赖度降低,份额从2018年末的20%附近降至10%左右,前10个月对美出口累计同比下降17.8%,拖累整体出口增速2.6个百分点[3] - 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提升,前10个月对东盟、非洲出口累计同比分别增长14.3%、26.1%,对整体出口增速的拉动作用分别为2.3、1.3个百分点[4] - 同期对欧盟出口累计增长7.5%,拉动整体出口增速1.1个百分点[4]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 高级工业品出口份额持续上升,9月份达到53.3%的历史新高,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5] - 机电和音像设备、车辆等运输设备是主要贡献项,出口份额分别提升至42.6%、8.5%[5] - 前9个月高级工业品出口增长9.0%,拉动整体出口增速4.8个百分点[5] 商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 中国工业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持续大于1,但内部分化明显,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减弱,而技能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提升[9] - 2024年中国工业品出口占全球比重为20.0%,较2018年上升2.5个百分点[11] - 低技能和技术密集型、中等技能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品全球出口份额分别升至24.9%、19.8%,较2018年各上升5.4、5.9个百分点[11] 出口韧性背后的隐忧 - 中国对非美地区出口增长主要以中间品为主,2023年中国中间品出口份额为51.1%,较2018年上升4.4个百分点,对越南中间品出口份额升至71.5%[13] - 亚太地区中间品贸易占比已接近欧美,但最终品比例远低于中间品,表明供应链贸易主要服务于海外市场最终品出口[15] - 出口商品价格持续下行,前9个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累计下跌4.6%,提升了价格竞争力但可能强化贸易保护主义动机[15]
美联储“逼死”企业?655家破产创15年新高,巨头一夜负债超千亿
搜狐财经· 2025-11-15 15:20
破产总体情况 - 截至2025年10月底,美国申请破产企业数量达655家,接近2024年全年的687家,可能创下15年来新高 [1] - 破产速度显著加快,8月单月破产76家企业,创下2020年以来峰值,10月仍保持68家的高位水平 [1] 重点破产行业 - 工业品行业破产案例最多,达98起,面临全球供应链波动和关税政策导致的原材料及物流成本飙升 [3] - 消费品行业破产80起,紧随其后,主要受需求疲软和库存高企影响 [3] - 工业品、消费品及医疗健康三大板块破产案例合计占已分类企业的比重超过60% [5] 大型企业破产案例 - 汽车零部件巨头FirstBrandsGroup申请破产保护,负债超过100亿美元 [5] - 二手车零售商TricolorHoldings破产导致摩根大通冲销1.7亿美元 [5] - 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OPI因办公地产不景气申请破产,负债超过10亿美元 [5] 破产潮驱动因素 - 美联储自2022年开启的持续加息导致企业融资成本高企,与破产数量增加同步 [7] -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推高了企业进口成本,对依赖海外原材料的工业品企业打击尤为严重 [7] - 2025年10月单月新增近100家“僵尸企业”,其盈利不足以支付利息 [9]
生猪周期怎么看华创资管多资产周报商品篇 2025-11-12
新浪财经· 2025-11-12 19:57
商品市场整体表现 - 上周南华工业品指数环比下跌0.72%,商品市场整体偏弱 [1] - 工业品中纸浆、对二甲苯、尿素、铝、锌涨幅居前,沥青、铁矿石、甲醇等跌幅居前 [1] - 南华农产品指数环比上涨0.57%,菜粕、豆粕、鸡蛋等涨幅居前 [8] 重点工业品分析 - 纸浆期货价格上涨3.10%,进口成本低位,企业利润改善,下游造纸开工率普遍上涨,交投回暖 [2] - 沥青期货价格下跌6.59%,受国际油价回落和需求偏弱影响,北方道路项目停工,供给端开工率低位运行 [6] 生猪周期核心观点 - 猪肉价格大周期变化主要由供给端导致,养殖盈利状况驱动产能周期波动 [10] - 从价格顶部到底部时间多在1年左右,本轮猪价于2024年8月见顶,按1年下跌周期计算,目前价格可能已处于底部区间 [10] - 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速在2025年4月见顶为1.3%,后回落至9月的-0.7%,对应生猪出栏增速或在2025年10月见顶,猪肉价格或在今年10月见底 [12][13] 生猪养殖利润与产能去化 - 2025年9月下旬开始生猪养殖利润持续转负,9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速为-0.2%,去化速度偏慢 [14] - 在利润亏损驱动下,后续产能去化速度有望加快,若产能从10月开始加速去化,预计明年4月迎来生猪供给加速下降,推动价格趋势性上涨 [19] 当前生猪市场状态 - 生猪和猪肉价格可能已处于底部区间,但能繁母猪去栏速度缓慢,导致供给收缩偏缓,猪价仍需经历磨底时间 [19] - 10月养殖亏损进一步扩大,是加速产能去化的关键驱动因素 [19]
工业品行业迎来“超级供应链”时代
中国经营报· 2025-11-07 14:46
工业品线上采购趋势 - 今年“11.11”期间,工业品采购呈现线上化、集中化与智能化显著趋势 [1] - 京东五金城自营入仓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23%,超百个细分品类成交额同比增幅突破3倍,上千个工业品品牌成交额实现同比翻倍 [1] - 德力西电气的企业客户数同比增长58%,客单价同比提升172% [2] 京东工业供应链解决方案 - 京东工业依托京东“超级供应链”打造数实一体化工业供应链体系,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高效协同,为行业带来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 [2] - 该体系旨在重新定义工业品采购体验,让采购工业品像“买一瓶水一样简单” [2] - 通过构建全链路可追溯体系,产品从工厂到用户手中的每个环节都可溯源,保障质量并为供应链优化提供数据基础 [4] 行业痛点与应对措施 - 传统工业品采购模式存在“散、乱、难阳光透明合规”问题,例如一家大型车企可能需对接8000余家供应商,采购流程零散且数智化水平低 [2] - 行业存在“参数模糊”乱象,产品实际参数与标识不符导致品质问题追溯困难,年均设备维修成本大幅增加 [4] - 京东工业发起“中国工业品不虚标行动”,以全链路品控体系为支撑,对虚标产品实行“假一赔十”承诺 [4] 标准化与效率提升 - 京东工业在2020年打造标准商品库“墨卡托”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构建统一的商品参数定义体系以解决“一物多码、一物多名”痛点 [5] - 德力西电气已将覆盖228个类目、500多个产品系列的5.7万条商品数据接入“墨卡托”,该系统对低压电气产品的参数标准已细化至581项参数 [7] - 企业客户采购时只需输入关键参数,系统即可自动匹配规格型号,实现“系统找货”,大幅提升选型精度与效率 [7] 具体效率提升案例 - 协助一家能源企业将8万支刀具的商品归类归一后,备货量从8万支降至1.7万支,采购品牌从13个精简至7个 [8] - 过去采购部30人完成的工作量,现在依靠数据系统实现清单式对接后,仅需1.5人即可胜任 [8] - 某大型集团一笔约2000万元的各类配电装置采购需求,仅需一次对接即可实现从选型到价格谈判的全流程闭环 [9] 履约配送与时效性创新 - 京东“京仓京配”服务模式提供京准达、及时达、小时达、48小时达、72小时达等灵活高效的履约配送方案 [9] - 针对时效性痛点,京东工业与德力西电气推进自营入仓行动,创新探索“无码入仓”方式,使入仓商品数量同比增长4倍,入仓时效、错发率与紧急订单履约率大幅改善 [9] - 借助LBS技术,系统可精准定位客户地址,结合店铺星级与服务评级优先推荐当地商家门店,提供更贴近的服务 [10] 智能化与未来方向 - 德力西电气数字化车间自动化率达97%,生产线最快每1.7秒下线一件产品,智能管理系统贯穿原材料入库至成品出库全流程 [1] - 京东工业积极探索工业大模型应用,以提炼工程师经验知识,实现更精准的产品选型与配套推荐 [10] - 通过持续构建商品数字化、采购数字化、履约数字化与运营数字化的全链路体系,引领行业竞争从单纯价格竞争转向供应链整体效率竞争 [10]
京东工业与德力西电气合作升级
每日商报· 2025-10-30 06:15
战略合作与业务成果 - 京东工业与德力西电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中心仓品类拓展与扩容,探索工业品电商创新模式,并在需求管理、资源协同、智能履约与数据治理等领域实现战略协同 [1] - 京东工业发布11.11战报,其五金城约200个工业品品类和近千个品牌成交额实现倍增 [1] - 德力西电气在京东工业自营入仓品成交额同比增长52%,企业客户数同比增长58%,客单价同比增长172% [1] - 自2019年合作以来,双方2024年累计服务大型企业数同比增长61%,覆盖能源、制造、政府、地产等行业,新客户占比达66% [1]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中国工业品行业以外向型为主,面临外贸环境冲击,许多外贸企业缺乏国内营销经验,在拓展国内市场时遇到能力瓶颈 [2] - 京东工业定位为上游制造商和下游客户兜底,帮助上游找产品出路并铺建数字化渠道,帮助下游实现一站式低价稳定采购 [2] - 公司成长为中国领先的工业供应链技术服务企业与工业品数智化采购服务平台,服务约11000家大型企业和数百万家中小企业 [2] 供应链解决方案与技术创新 - 针对低压电气采购时效性难题和突发需求,双方共同推进德力西电气产品自营入仓行动 [3] - 为解决入仓难痛点,双方探索无码入仓方式,使入仓商品同比增长4倍,并提升入仓时效、降低错发率、提高紧急订单履约率 [3] - 京东工业作为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运用“太璞”数智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等,联手合作伙伴助力客户降本增效,推动行业数智化转型 [1][2][3]
京东工业与德力西电气合作升级 超级供应链在工业品行业落地新样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9 14:44
战略合作与业务协同 - 京东工业与德力西电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推动中心仓品类拓展与扩容,并探索工业品电商创新模式 [1] - 双方将基于“太璞”数智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在需求管理、资源协同、智能履约与数据治理等关键领域实现战略协同与能力共建 [1] - 合作旨在探索“京东超级供应链”在工业领域的落地,为中国工业品行业探索创新路径 [1] 业务增长与市场表现 - 京东工业11.11战报显示,京东五金城约200个工业品品类和近千个品牌成交额实现倍增 [1] - 面向中小企业的京东工品汇平台成交额同比增长113% [1] - 德力西电气在京东工业自营入仓品成交额同比增长52%,企业客户数同比增长58%,客单价同比增长172% [1] - 自2019年达成战略合作以来,2024年双方累计服务大型企业数同比增长61%,新客户占比达到66% [2] 供应链效率提升 - 京东工业通过“京仓京配”服务模式,支持京准达、及时达、小时达、48小时达、72小时达等多种高效履约配送模式 [5] - 双方共同推进无码入仓的新型入仓方式,使入仓商品同比增长4倍,入仓时效、错发率和紧急订单履约率获得极大提升 [4] - 公司自营中心仓覆盖近百个核心品类,全面覆盖主要工业生产地区,以满足多场景采购和应急、保供需求 [5] 行业倡议与品质保障 - 京东工业联合中国工业报启动“中国工业品不虚标行动”,对平台虚标产品实施假一赔十,并对相关供应商一票否决 [7] - 该行动旨在严控供应链准入与管理体系,建立质量问题问责机制,并以数智技术赋能诚信商家 [7] - 倡议得到行业认可,德力西电气表示希望与京东工业形成双向背书,共同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7] 市场定位与服务范围 - 京东工业是中国领先的工业供应链技术服务企业与工业品数智化采购服务平台,服务约11000家大型企业和数百万家中小企业 [3] - 公司通过太璞解决方案、京东工品汇、京东五金城、京东工业国际等平台及产品,服务各类客户群体 [3] - 公司致力于帮助工业品品牌触达更多企业客户,拓展更多行业应用场景,覆盖能源、制造、政府、地产等诸多行业 [2][3]
国内高频 | 生产边际改善,需求保持韧性(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研究· 2025-10-28 09:36
工业生产整体改善 - 高炉开工率环比上升0.5%至84.7%,同比持平前周的2.6%增幅 [1] - 钢材表观消费量环比增长2%,同比降幅收窄3.8个百分点至-0.1% [1] - 钢材社会库存延续回落态势,环比下降2.3% [1] - 前期偏弱的石化链和消费链生产均有改善,纯碱开工率持平于84.9%,同比降幅收窄至-2.2% [11] - 纺织行业PTA开工率环比提升0.4%至76.0%,同比回升1.3个百分点至-4.8%;涤纶长丝开工率持平于91%,同比保持在1.7% [11] - 汽车半钢胎开工率环比改善1%至73.7%,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至-5.7% [11] 建筑业开工表现偏弱 - 全国水泥粉磨开工率环比上升1.6%至45.4%,同比增幅为3.8个百分点,但仍为-4.8% [21] - 水泥出货率基本持平前周于44.8%,同比小幅提升0.8个百分点至-9.3% [21] - 水泥库容比环比上升1.2%,但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0.7% [21] - 玻璃产量持平前周,同比为-1.9%;表观消费环比回落6.2%,同比降幅扩大6.6个百分点至-20.2% [31] - 沥青开工率环比回升1.5% [31] 需求高频跟踪 - 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环比下降5.7%,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至-21.2% [40] - 分城市看,一、二、三线城市成交面积环比分别变化-2%、-3%、-14.3%,同比分别变化+0.8个百分点至-29.5%、-13.5个百分点至-12.7%、+11.5个百分点至-25% [40] - 全国公路货运量同比上升,铁路货运量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至1.5%,公路货车通行量同比大幅上升19.6个百分点至3.7% [44] - 与出口相关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改善3.9个百分点至1.0%,集装箱吞吐量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至9.1% [44] - 全国迁徙规模指数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至12.3% [54] - 电影观影人次和票房收入同比分别大幅下降75.5个百分点至-21.5%和65.5个百分点至-28.3% [59] - 乘用车零售销量环比微降0.5%,同比略降0.7个百分点至25.4%;批发量环比增2%,同比降3.2个百分点至34.8% [59] - CCFI综合指数环比回升2%,其中东南亚航线运价环比涨3.1%,美西航线运价环比涨1.5% [67] 物价高频跟踪 - 农产品价格整体回落,蔬菜价格环比上涨4.3%,而水果、猪肉、鸡蛋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2%、0.9%、2.7% [74] - 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4%,其中能化价格指数环比涨0.6%,金属价格指数环比涨0.4% [82]
国内高频 | 生产边际改善,需求保持韧性(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10-28 00:03
工业生产 - 高炉开工率环比上升0.5%至84.7%,同比持平前周的2.6% [1] - 钢材表观消费量环比增长2%,同比降幅收窄3.8个百分点至-0.1% [1] - 社会库存延续回落态势,环比下降2.3% [1] - 纯碱开工率持平上周于84.9%,同比降幅收窄至-2.2% [11] - 纺织相关行业开工回升,PTA开工率环比增0.4%至76.0%,同比回升1.3个百分点至-4.8%;涤纶长丝开工率持平前周于91%,同比保持在1.7% [11] - 汽车半钢胎开工率环比提升1%至73.7%,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至-5.7% [11] 建筑业活动 - 全国水泥粉磨开工率环比上升1.6%至45.4%,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至-4.8% [21] - 水泥出货率基本持平前周于44.8%,同比微增0.8个百分点至-9.3% [21] - 水泥库容比小幅回升,环比增1.2%,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0.7% [21] - 玻璃产量持平前周,同比降0.6个百分点至-1.9%,表观消费环比回落6.2%,同比降幅扩大6.6个百分点至-20.2% [31] - 沥青开工率有所回升,环比增长1.5% [31] 需求端表现 - 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环比下降5.7%,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至-21.2% [40] - 分城市看,一、二、三线城市成交环比分别变化-2%、-3%、-14.3%,同比分别变化+0.8个百分点至-29.5%、-13.5个百分点至-12.7%、+11.5个百分点至-25% [40] - 全国公路货运量同比上升,铁路货运量同比增1.8个百分点至1.5%,公路货车通行量同比增19.6个百分点至3.7% [44] - 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3.9个百分点至1.0%,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5.7个百分点至9.1% [44] - 全国迁徙规模指数同比增1.7个百分点至12.3%,国内执行航班架次环比增1.2%,国际航班架次环比降0.2% [54] - 电影观影人次和票房收入同比分别大幅下降75.5个百分点至-21.5%和65.5个百分点至-28.3% [59] - 乘用车零售销量环比降0.5%,同比降0.7个百分点至25.4%;批发量环比增2%,同比降3.2个百分点至34.8% [59] 出口与物价 - CCFI综合指数环比回升2%,其中东南亚航线运价环比涨3.1%,美西航线运价环比涨1.5% [67] - 农产品价格整体回落,蔬菜价格环比涨4.3%,而水果、猪肉、鸡蛋价格环比分别降0.2%、0.9%、2.7% [74] - 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整体上行,环比增0.4%,其中能化价格指数环比涨0.6%,金属价格指数环比涨0.4% [82]
工业品出海 | 如何破解中国制造全球化核心痛点
搜狐财经· 2025-10-05 15:4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工业品出海正经历从“贸易出口”向“品牌出海”的深度转型 [2] - 圆点智库与粤新链推出的“工业品出海合伙人计划”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旨在解决工业品出海的复杂挑战 [2] - 该计划通过AI技术与生态化运营,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从“产品出口”到“价值输出”、从“孤军奋战”到“抱团出海”的三大转变 [12] - 该模式为“中国智造”走向世界开辟新可能,重塑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价值定位 [13] 工业品出海的核心痛点 - **市场决策盲区**:传统出海模式缺乏对233个国家的系统筛选能力,传统调研周期耗时6个月,导致错失市场时机 [4] - **品牌认知鸿沟**:采购决策链条长,中国企业缺乏符合当地审美的品牌视觉体系,技术资料翻译生硬,难以获得品牌溢价 [5] - **渠道建设困境**:海外渠道搭建周期长达6-12个月,经销商模式压缩利润,难以精准识别下游决策群体 [6] - **大型项目壁垒**:参与国别级大型项目需深度理解当地政策与招标规则,单个企业缺乏整合上下游资源的能力 [6] 四大服务模块的解决方案 - **前期核心分析**:AI深度拆解企业资料,将调研流程从6个月压缩至1.5个月,节省80%资料筹备工作量,减少60%无效市场投入 [8] - **在地化数字基建**:重构品牌视觉体系缩短30%品牌认知时间,技术文档转化率提升50%以上,官网流量提升40%+,咨询响应时间从24小时压缩至10分钟内 [9] - **产品型贸易专项**:AI生成《精准客户名单库》,将客户筛选时间从3-6个月压缩至1-2周,订单转化率提升25%+,成交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1.5个月 [9] - **产业型项目专项**:提供《项目落地可行性报告》,中标概率提升30%+,项目筹备周期从6个月缩短至3个月 [10] 服务模式创新 - 服务从“单点解决方案”升级为“全生命周期陪伴” [12] - 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帮助中小企业获得原本只有大型企业才能触及的高端项目机会 [12] - 计划通过“技术+资源”的双轮驱动,提供从市场调研、品牌建设、渠道搭建到项目落地的全链条支持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