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版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数字阅读时代 出版纸质书必要在哪?番茄小说融合出版新路径
南方都市报· 2025-06-21 00:07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总规模达6.7亿人,同比增长17.52%,数字阅读作品总量约6307.26万部,同比增长6.28%,市场总营收规模达661.41亿元,增长16.65% [2] - 数字阅读已成为全民阅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面临技术和市场转型双重压力,传统出版业优质内容与互联网渠道及海量用户需实现有效衔接 [2] - 三线及以下城市正成为数字阅读消费重要增长点,平台上活跃出版物用户中三线城市占比最高,四、五线城市用户占比约四分之一,三线及以下城市增速最高 [3] 公司战略布局 - 番茄小说与全国近400家出版机构合作,上架出版物电子书38万册,专注于电子出版物领域,用户规模庞大 [2] - 公司每天有超过1000万用户在平台阅读电子出版物,2024年消费出版电子物的日活跃用户规模同比增长超70% [3] - 公司正构建从电子阅读到出版、IP衍生的完整生态,重点发力三个方向:推动原创网文实体出版规模化、联动作者和出版社探索新书宣发多元化形式、持续引入数字内容拓展有声作品增量市场 [4] 用户行为分析 - 2024年番茄小说用户阅读时长最高的五类出版物为精品小说、文学经典、个人成长、励志提升和中国历史,出版物用户阅读体验满意度达96.74% [3] - 现代读者阅读习惯趋向"浅"和"碎",更希望快速接触书籍核心内容,市场对IP的推崇越来越强烈,年轻人对IP追捧力度强 [5] - 用户热衷于阅读平台上的互动功能,读者之间探讨争论实现价值碰撞,体现了年轻读者参与阅读的活性 [5] 技术应用与创新 - AI技术发展应用使不同故事体裁改编门槛和成本大幅下降,故事消费形式从文字延展至声音、图片、视频等 [4] - 数字阅读平台需考虑算法设计中增加文化多样性、兴趣多样性权重,避免形成信息茧房 [6] - 建议对数字阅读产品功能进行适老化改造,降低操作门槛以服务60岁以上快速增长的用户群体 [6]
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将于18日开幕,亮点抢先看
新京报· 2025-06-12 17:53
展会概况 - 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将于6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主题为"促进文明传承发展 推动交流互鉴共赢" [1] - 展览面积扩大至6万平方米,吸引8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家展商参展,22万种中外精品图书亮相 [1] 参展国家与机构 - 新增9个参展国家包括智利、塞浦路斯、白俄罗斯等,马来西亚担任主宾国,展台面积约500平方米 [2] - 全球知名出版公司如爱思唯尔、企鹅兰登、威立等参展,国际学术出版社包括哈佛大学出版社、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等 [2] - 国内综合馆吸引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600多家单位参展,包括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等 [3] 特色展区与活动 - 精品出版展区面积500平方米,展示六大板块图书,新增抗战胜利80周年和世界文化遗产专题展区 [4] - 网络文学专题展区展示图书作品、短片视频、文创周边等,中图公司展示VR作品、图壤大世界等创新成果 [4] -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IP展区集中展示黑神话:悟空、哪吒、封神榜等IP,推动出版与影视、动漫、游戏融合 [4] 绘本与艺术书展 - BIBF绘本展面积2000平方米,汇集故宫立体书、泡泡玛特"我们都是星星人"等八大国际著名IP [5] - 童书展区面积7000平方米,设置童书销售区、版权区等,吸引国内外近30家童书出版机构参展 [5] - BIBF艺术书展面积1200平方米,主题为"透视之维",举办大卫·霍克尼主题展等重磅展览 [6] 插画与美食书展 - BIBF插画展面积500平方米,展示272组2025BIBF国际插画大赛获奖作品,举办插画之夜等活动 [7] - BIBF美食书展面积750平方米,汇聚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美食图书,展示8个国家特色美食文化产品 [7] - 世界礼物市集面积300平方米,汇聚10余个国家的20家外国驻华使馆及企业展台 [7] 特别活动与文创 - 哈利·波特书展快闪店携"骑士巴士"入馆,车厢内置所有版本集合,举办打卡、集章等活动 [8] - BIBF SHOP首次亮相,精选近30种衍生产品,设立童书销售区、艺术书店销售区等 [8] - 举办北京作家日、Author Focus等活动,邀请莫言、康震等知名作家参与"世界作家话中国"研讨会 [8]
构建出版融合新业态
经济日报· 2025-05-28 11:25
数字时代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机遇 -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以颠覆性力量重塑教育出版行业 深刻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知识供给模式和科研创新范式 [1] - 教育出版与AI深度融合需聚焦四大关键点 包括定位求准 场景求变 内容求真 能力求新 [1] - "出版+人工智能"将突破传统出版想象空间 创造出版新质生产力 推动出版实现从"内容共创"到"价值共生"的转变 [1] 出版业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创新 - 数字化最大意义在于形成新业态 而非单纯优化图书产品或销量 需聚焦产品与产业创新 [2] - 出版机构创新业务面临技术不敏感 产品开发困难等问题 主因是缺乏专业技术队伍 [2] - 产业创新需要业务人员参与 提升全员技术素养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2] 出版业生态拓展与价值创造 - 未来出版业竞争关键在于与生态合作伙伴创造未知需求和新价值 实现价值共生共享 [1] - 需深化与影视 动漫 文创 游戏 教育 旅游等领域跨界融合 延展生态圈 开拓更广阔价值空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