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融合

搜索文档
构建“文学地图”:北京图博会如何让好书“生长”
中国青年报· 2025-06-27 07:30
作家作品与阅读价值 - 作家刘震云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达1500万册,IP改编成绩斐然 [2] - 刘震云认为好作品需用质朴语言表达深刻道理,文学对人性和灵魂的探讨无止境 [2] - 阅读的核心价值在于获取安顿内心的道理和探索世界的答案,这是出版业发展的根基 [2] 出版国际化与中国文化输出 - 作家麦家作品被翻译成34种语言,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代表 [4] - 《乡村振兴的维度》《中国方案: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等主题图书实现多语种版权输出 [5] - 中华书局展出《论语》《老子》波斯文版等经典译注成果,推动中华文化全球传播 [5] - 《红楼梦》土耳其语版发布,译者吉来通过精准翻译促进文化互鉴与情感共鸣 [5][6][7] 儿童文学与教育主题 - 曹文轩参与《汪洋缀星:生命微光与希望长歌》和《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新书对谈 [9][10] - 《汪洋缀星》记录叙利亚少女杜娅的真实故事,展现人性光辉与文学持久影响力 [10] -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深度解密《窗边的小豆豆》教育理念,探讨现代教育问题 [11][12] 科技与出版融合 - 图博会吸引80国1700多家展商,22万种图书展出,达成版权贸易协议2826项 [14][15] - 网络出版馆展示AI、大数据在出版领域的应用,推动文学IP与影视、动漫、游戏融合 [16] - "中国文学地图"标注1148个文学地标,动态呈现文学数据全景 [17] - 科技浪潮推动传统出版业态升级,人工智能相关图书成为国际合作热点 [18][19] 展会规模与文化活动 - 图博会举办1000多场文化活动,110国近30万人次参观 [15] - "哈利·波特"快闪店吸引超7000人次登车体验,接待观众两万余人次 [16]
中国出版: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26 01:10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资料 二〇二五年六月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股东会会议资料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为了维护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确保本次股东会公开、公正、合 法有效,保证会议顺利进行,根据《上市公司股东会规则》《中国出 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 定,特制订本须知。 一、董事会以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确保大会正常秩序和议事效 率为原则,认真履行《公司章程》中规定的职责。除参加会议的股东 及股东代理人(以下统称"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 司聘请的律师及公司董事会邀请的人员外,公司有权依法拒绝其他人 员入场。对于干扰大会秩序、侵犯股东合法权益的行为,公司有权予 以制止。 二、本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具体负责大会有关程序方面的事宜。 三、股东依法享有发言权、质询权、表决权等权利。股东要求在 股东会上发言的,经大会主持人许可,方可发言。涉及公司内幕信息、 商业秘密方面的问题,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权拒绝回答。 四、股东出席本次股东会所产生的费用由股东自行承担。谢绝录 音、录像及拍照。 五、本次会议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表决的方式。出席 ...
数字阅读时代 出版纸质书必要在哪?番茄小说融合出版新路径
南方都市报· 2025-06-21 00:07
6月19日,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指导、番茄小说主办的"多元共生协创未来"2025出版融合发展大 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来自出版界、阅读平台的众多专业人士就数字技术重塑出版生态的当下,如何构 建从电子阅读到出版、IP衍生的完整产业链,在出版融合道路上实现多元共生等话题展开热烈探讨。 从线上"高消费"转化成线下"高销量" 一是推动原创网文实体出版规模化。番茄将筛选平台内高潜力作品与出版社深度合作,推动原创网文的 实体出版,主要覆盖青春文学、现实题材等热门品类,让好故事从线上的"高消费"转化成线下的"高销 量"。例如,番茄原创网文的实体书《十日终焉》,该系列在上市后两年时间内累计销量已突破170万 册。 二是联动作者和出版社,积极探索新书宣发的多元化形式。通过新书的独家首发和全平台资源联动模 式,为有价值的作品专门定制宣发方案。 三是持续引入数字内容,拓展有声作品的增量市场。在电子书领域,番茄将持续与出版机构就经典书目 和优质新书加强合作;在有声书领域,将签约高质量的出版有声书等。有声书可覆盖通勤、居家等场 景,用户能随时随地享受好故事。 今年4月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阅 ...
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将于18日开幕,亮点抢先看
新京报· 2025-06-12 17:53
记者获悉,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下简称图博会、BIBF)将于6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国家 会议中心举办。 书展以"促进文明传承发展 推动交流互鉴共赢"为主题,扩大展览面积至6万平方米,吸引80个国家和地 区的1700多家展商参展,22万种中外精品图书将在此亮相。 书展由马来西亚担任主宾国。主宾国展台面积约500平方米,马来西亚教育部将携20多家图书馆、出版 机构、行业协会等参展,举办中马版权交流、阅读推广等活动,并在图博会官方平台设立专属页面,线 上线下展示中马互译成果、马来西亚特色出版文化产品。 书展还邀请多家国际著名学术出版社参展,包括德古意特博睿、世哲、世界科技出版社、哈佛大学出版 社、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多伦多大学出版社、约翰·本杰明出版公司等;设立学 术数字出版联合展台,展示海外中小型数字学术资源。 国内综合馆吸引了来自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600多家单位参展,集中展示中国 精品图书和"走出去"成果,助力国家形象传播。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 集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等大型出版集团将重磅亮相,香港紫荆文化集团及香港出版总会、澳 ...
构建全链路、全场景、全球化的出版融合新格局
南方都市报· 2025-05-29 09:56
健全一体化发展机制 塑造出版融合发展新动能 - 融合发展是出版界的共同命题,传统出版需深度融合数字化研发头部企业如DeepSeek,浙江出版集团已布局线上营销渠道,孵化粉丝超400万账号和年营收超5000万营销号,与外部大V合作书籍《国之脊梁》年销超250万册 [2][3] - 出版融合需立足自身优势(知识传播与服务)、尊重市场规律(产业化可持续)、采用"小切口大文章"策略,避免项目成为半落子工程 [3] - 融合探索核心思路为整合资源满足用户需求,构建适配自身的数字底座与创新体系,以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不追求高精尖技术 [4] - 出版一体化发展需以用户为中心、场景为引擎、生态为支撑,打破单一形态实现螺旋式产业循环,需技术驱动、平台支撑、生态整合形成自主可控创新链条 [4] 创新打造融合精品项目 持续优化出版供给体系 - 化学工业出版社走"专精特深"路径,转型为新技术驱动知识服务机构,坚持内容为王理念(内容即资源、价值与服务) [6] - 教育类出版需守正创新,深耕内容质量同时以科技赋能构建智能教育生态,数字教材应与纸质教材同部署同规划,需顶层设计推动数字素养培养 [6][7] - 出版深度融合核心在于将内容转化为高价值数据资产,数据驱动生产服务,推动智能化内容生态系统,编辑思维在模态信息转换中仍关键 [7][8] - 通用AI将引领信息表达革命,出版业需立足"智能化+IP生态+全球化"三位一体战略,打通线上线下推动跨界联动 [8] 大力培养融合发展优秀人才 推动培育出版业新质生产力 - 行业需在实战中培养复合型人才(如工具书数字化案例),通过用户需求倒逼内容生产,采用学科驱动与用户需求双轮驱动模式 [9][10] - AI时代需定义问题的创造力人才和指挥AI单兵的指挥官,未来电子设备AI化要求出版社关注用户体验与新载体合作 [11] - 人才培养需构建跨学科体系(技术+内容),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双导师制+项目制),重点培养"技术+内容+运营"复合能力 [12] - 未来出版业需六边形战士型综合素质人才、领域专家及精通出版专业者,高校需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出版与核心发展要素融合教学 [13]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安平主持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论坛专题对谈
搜狐财经· 2025-05-28 12:41
5月27日,在由中宣部主办的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论坛上,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安平主持了"健全一体化发展 机制 塑造出版融合发展新动能"专题对谈,与6位业界掌门人进行深度对话。 在对话中,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文海表示,出版融合需要技术驱动、平台支撑、生态整合,唯有形成自主可控的创新链条,才能构建可 持续发展的新型出版生态。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伟表示,融合探索背后的核心思路是:不追求高精尖,而是找准适用技术,构建适配自身的数字底座与创新体系, 以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 安徽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董磊表示,出版融合要立足实际,结合政策风口,深耕自身优势,以资源整合与场景落地为抓手,实现产业化、可持续发 展。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庆表示,出版一体化发展的核心,要以用户为中心、以场景为引擎、以生态为支撑,打破出版的单一形态与单向关 系,实现螺旋式上升的产业循环。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程为民表示,出版融合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要打破壁垒、拆掉围墙,形成共生机制。 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表示,出版融合是产业链、管理 ...
构建出版融合新业态
经济日报· 2025-05-28 11:25
"'出版+人工智能'将不断突破传统出版想象空间,创造出版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实现转变。"湖南出 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贺砾辉分享,比如,从"内容共创"转变为"价值共生"。未来出版业竞 争的关键不在于满足已有用户的需求,而在于和生态系统中的合作伙伴创造未知需求和新价值,在共生 中共享价值。同时,深化与影视、动漫、文创、游戏、教育、旅游等领域跨界融合,进一步延展生态 圈,开拓更广阔的价值空间,实现产业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吉述认为,数字化的最大意义不是让我们把图书做得更好,也 不是卖更多的图书,而是形成新业态。所以,出版业的技术应用,要聚焦在产品与产业创新上。"技术 创新必须有专业技术团队支撑。目前,出版机构在发展创新业务过程中对技术不敏感,产品开发困难, 其中一个原因是缺乏专业技术队伍。"宋吉述指出,要建立专业技术队伍,提升全员技术素养,补足出 版业技术能力短板。"数字化作为基础技术革命,重要的是产业创新,而产业创新需要业务人员参与, 因此,提升全员技术素养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在5月27日举办的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