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

搜索文档
书香何以能致远(文化中国行·人文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27 05:52
全民阅读政策与实施 - 全民阅读连续第十二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10] -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20多个省(区、市)制定地方性法规配套[10] - 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展出各类出版物100余万种[7] 阅读设施与覆盖 - 全国现有58万余家农家书屋、17.7万家职工书屋、10万余家实体书店、3000多家公共图书馆[14] - 新疆塔城地区启动"马背图书馆"项目,解决牧民阅读资源获取难题[13] - 安徽黄山奕棋镇打造"有声图书馆",提供2000余小时音频内容[17] 阅读行为与成效 - 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达82.1%,较2012年提升5.8个百分点[9] - 深圳成年居民年阅读量达22本,图书馆科技类书籍外借量持续增长[12] - 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79本,对阅读满意度仅30%[15] 数字化阅读趋势 - 近八成成年人通过手机阅读,数字化阅读习惯逐渐形成[15] - 辽宁沈阳学校使用AI软件辅助名著阅读,中国盲文出版社研发智能听书机服务视障群体[17] - "天一夜读"等短视频平台推动碎片化阅读向深度阅读转化[15] 社会文化影响 - 江苏淮安农家书屋带动24家特色种植户发展,调解家庭矛盾成功率超90%[13] - 深圳全民阅读直接促进城市创新能力提升,体现于特区40年发展成果[12] - 北大红楼读书会等红色阅读活动强化青年精神传承[11]
西湖区如何让书香浓度“爆表”?
每日商报· 2025-07-04 11:20
阅读空间建设 - 西湖区共有阅读空间290个 总面积达19 5万平方米 其中改造提升镇街特色阅读空间31家 [1] - 标志性阅读空间包括阅见西湖 西湖遇见敦煌 蔡志忠美术馆等 [1] - 全年计划引进提升阅读空间20家 创新打造2个品质阅读标杆 构建4个空间特色群落 [3] 数字阅读发展 - 西湖数字图书馆归集电子书3 8万册 有声读物7万集 讲座1万集 [2] - 187个图书馆实现馆际读者互认和纸质文献通借通还 [2] - 链接喜马拉雅 咪咕数媒等有声阅读资源 运用AR VR技术打造沉浸式阅读场景 [2] 特色阅读生态 - 曙光路漫步风情街整合浙江图书馆 杭州少儿图书馆等资源 形成转角遇见书文化生态圈 [1] - 留下1129文化街区以南宋主题书房为主调 打造宋韵沉浸式阅读体验空间 [1] - 多场景打造30家书香空间 包括酒店 银行 商业楼宇 旅游景区等 [3] 创新阅读体验 - 走读西湖阅读护照串联30多处特色阅读空间 设计6条线路结合旅游景区 商业综合体等 [3] - 读者可通过参加活动 看书 分享等方式盖章打卡 集章兑换礼品 [3] - 重点推进种地吧后陡门麦香书局 戴敦邦艺术中心 陆上书店等项目建设 [3]
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电子纸正处于持续上升期”
中国经营报· 2025-07-01 21:28
公司战略与研发重点 - 公司创始人刘迎建专注于前瞻性技术研发,如嗅觉识别、智能仿生鸟、仿真狗等,待技术成熟后转向其他领域[1] - 公司坚持"人少的地方风景更美"的战略逻辑,率先投入电纸书和智能仿生机器人研发[8] - 智能仿生鸟2019年首飞成功,2020年与迪士尼合作推出"斑溪兽",2022年推出"金雕"产品[8] 电子纸产业发展历程 - 公司是国内最早研发电纸书的企业,2008年推出首款国产电纸书[3] - 2010年电纸书销量达100万台,贡献8.8亿元营收,占公司总营收75%[4] - 2012年受Kindle进入中国市场影响,电纸书业务营收骤降77%[4] - 2024年中国电子纸平板销量183.4万台,同比增长49.1%,公司连续两年增速第一[6] 电子纸市场前景 - 电子纸具有护眼、省电、便携特性,应用场景从阅读器向零售、交通、政务、医疗等多领域拓展[7] - 行业预计2035年年销量超1亿台,有望成为第三大主流终端,市场规模达千亿级[7] - 公司近期将推出一款手机屏幕大小的电子纸产品,利用成熟供应链降低成本[8] 技术发展路径 - 电子纸技术持续进步,包括彩色屏、屏幕刷新率等方面[7] - 公司认为电子纸发展分为导入期、高速发展期和普及期三个阶段,目前处于导入期[7] - 公司专注于硬件销售利润,摒弃传统内容付费和广告分成模式[7] 行业活动与生态建设 - 公司承办"2025中国电子纸生态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论坛",主题为"破茧新生"[5] - 论坛旨在展示电子纸产业生态的持续发展,包括终端企业、平台公司和内容厂商[5]
将好书带给世界读者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6 06:21
展会概况 - 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图博会)于6月18日—2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主题为"促进文明传承发展,推动交流互鉴共赢" [4][5] - 展会规模:8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家展商参展,22万种中外精品图书亮相,近30万人次观众入场参观 [4] - 主办方为国家新闻出版署,承办方为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4][5] 新书发布与主题图书 - 中国作家馆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展示抗战题材作品并发布"中国文学地图"大数据成果 [6] - 人民日报出版社与晨光出版社联合出版儿童叙事诗《号角》,中译出版社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文物图录 [7] - 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人工智能艺术设计新逻辑"丛书,探索AI创作逻辑与人机协同模式 [7] - 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春秋历史主题随笔集《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浙江摄影出版社发布鄂温克文化摄影集 [8] -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冰花瓷》,系统展示陶瓷技艺与冰雪文化 [8] - 团结出版社推出《中国古代读书故事》,挖掘古代读书精神以推动全民阅读 [9] 数字出版与融合趋势 - 番茄小说与近400家出版机构合作,上架38万册电子书(同比增长60%),包括44部茅盾文学奖作品 [9] - 数字化阅读趋势显著,近八成成年国民通过手机阅读 [9] - 行业论坛聚焦出版业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化传播,探讨数字化版权交易平台建设 [9][13] 主宾国马来西亚活动 - 马来西亚作为主宾国设立500平方米特色展区,展示多语种图书并举办"马来西亚50佳国际版权推荐图书"特别展 [10] - 新华出版社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签约输出《近镜头:温暖的瞬间》马来文版权 [11] - 马华文学作家黎紫书分享创作经验,分析马华文学特点与突破方向 [12] - 马来西亚城市书苑提出AI驱动翻译、数字化版权走廊等创新机遇 [13] 中外版权合作成果 - 展会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含意向)2826项 [14] - 长江出版社输出《长江这10年》英文版权,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出版集成电路技术丛书 [15]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种子——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实现多语种版权输出 [15]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动宁肯作品海外传播,英国查思出版公司强调题材独特性是"走出去"关键 [16] -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托卡尔丘克作品系列丛书(11种已出9种),中译出版社"DK英语"系列销量破百万 [16] - 中意经典著作互译项目启动,首批含史铁生《我与地坛》等4部作品 [17] - "中缅当代文学互译丛书"已出版7种图书,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规划 [17] 线上延续活动 - 中国出版集团举办为期6个月的全球云展销大会,构建图书全球展销生态圈 [17] - "阳光阅读计划"联合多家出版社展销4000余种产品,打造国际中文学习产品展销季 [17]
数字阅读时代 出版纸质书必要在哪?番茄小说融合出版新路径
南方都市报· 2025-06-21 00:07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总规模达6.7亿人,同比增长17.52%,数字阅读作品总量约6307.26万部,同比增长6.28%,市场总营收规模达661.41亿元,增长16.65% [2] - 数字阅读已成为全民阅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面临技术和市场转型双重压力,传统出版业优质内容与互联网渠道及海量用户需实现有效衔接 [2] - 三线及以下城市正成为数字阅读消费重要增长点,平台上活跃出版物用户中三线城市占比最高,四、五线城市用户占比约四分之一,三线及以下城市增速最高 [3] 公司战略布局 - 番茄小说与全国近400家出版机构合作,上架出版物电子书38万册,专注于电子出版物领域,用户规模庞大 [2] - 公司每天有超过1000万用户在平台阅读电子出版物,2024年消费出版电子物的日活跃用户规模同比增长超70% [3] - 公司正构建从电子阅读到出版、IP衍生的完整生态,重点发力三个方向:推动原创网文实体出版规模化、联动作者和出版社探索新书宣发多元化形式、持续引入数字内容拓展有声作品增量市场 [4] 用户行为分析 - 2024年番茄小说用户阅读时长最高的五类出版物为精品小说、文学经典、个人成长、励志提升和中国历史,出版物用户阅读体验满意度达96.74% [3] - 现代读者阅读习惯趋向"浅"和"碎",更希望快速接触书籍核心内容,市场对IP的推崇越来越强烈,年轻人对IP追捧力度强 [5] - 用户热衷于阅读平台上的互动功能,读者之间探讨争论实现价值碰撞,体现了年轻读者参与阅读的活性 [5] 技术应用与创新 - AI技术发展应用使不同故事体裁改编门槛和成本大幅下降,故事消费形式从文字延展至声音、图片、视频等 [4] - 数字阅读平台需考虑算法设计中增加文化多样性、兴趣多样性权重,避免形成信息茧房 [6] - 建议对数字阅读产品功能进行适老化改造,降低操作门槛以服务60岁以上快速增长的用户群体 [6]
番茄小说:已与近400家出版社合作 电子出版物日活用户超千万
中证网· 2025-06-20 19:27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4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总营收规模达661.41亿元,同比增长16.65% [1] - 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6.70亿,较2023年增长1亿,增长率17.52% [1] - 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超50%,且占比逐年上升 [1] 公司表现与战略 - 番茄小说电子出版物日活用户数同比增长70%,2024年底日活超1000万 [1] - 公司与近400家出版机构合作,上架电子书38万册,同比增长60% [1] - 平台收录44部茅盾文学奖作品,推动经典文学数字化传播 [1] 内容开发与IP转化 - 公司已实现140余部原创作品实体化出版,累计销量超400万册 [2] - 计划将优质出版作品改编为精品短剧,覆盖更广群体 [2] - 改编自蔡骏《X的故事》的同名短剧正在开发中 [2]
读屏时代,“图书直播”如何丰富阅读场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09:31
数字化阅读趋势 - 数字化阅读正在重塑人们的阅读习惯,从"一卷在手"转变为"一屏万卷"的阅读方式 [1] - 2024年有78.7%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23年的78.3%增长0.4个百分点 [7] - 通过视频讲书方式进行阅读的成年国民占比从2023年的4.4%增长至2024年的5.7%,增加1.3个百分点 [7] 图书直播的兴起与价值 - 图书直播带货和视频荐书正在成为文化消费的新选择,为读者提供便捷的购书途径 [1][2] - 直播拉近了作家、出版社与读者的距离,能够实现精准匹配读者兴趣并提供定制化阅读体验 [2] - 内容电商渠道在2024年图书零售市场保持正向增长,直播带货有助于增加图书曝光度和积累粉丝群体 [2] - 主播推荐一本书可能带来百万级销量,说明视频讲书对推动阅读具有独特价值 [6] 直播对阅读兴趣的激发 - 直播通过书单推荐、心得分享、朗读片段等形式以趣味方式呈现内容,激发潜在读者兴趣 [5] - 有效的图书直播具有强社交属性,主播的感染力能提高观望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促成购买 [6] - 视频讲书虽不属于直接阅读,但能引发阅读兴趣并成为视频时代阅读的新组成部分 [6] 纸质书与数字阅读的关系 - 纸质书的线性阅读模式有助于形成"空间记忆"和沉浸式体验,对抗信息碎片化 [8] - 青少年因教育需求大量使用纸质读物,职场人群偏好通过纸质书深度学习专业内容 [8] - 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各有所长,图书直播丰富了阅读场景并对纸质书阅读有促进作用 [8] - 出版机构可通过数字内容引流引导读者回归纸质书的深度阅读,优质内容仍是核心竞争力 [8]
数据复盘丨石油石化、传媒等行业走强 龙虎榜机构抢筹13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6-19 18:12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报3362.11点,跌0.79%,成交额4732.59亿元;深证成指报10051.97点,跌1.21%,成交额7773.79亿元;创业板指报2026.82点,跌1.36%,成交额3868.61亿元;科创50指数报962.94点,跌0.54%,成交额196.32亿元;沪深两市合计成交12506.3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595.5亿元 [1] - 沪深两市690只个股上涨,4405只下跌,39只涨停,23只跌停;涨停股中山东墨龙、准油股份均5连板,诺德股份3连板,中京电子等5股2连板 [3][4] 行业与概念 - 石油石化、传媒、燃气行业上涨;数字阅读、页岩气、短剧互动游戏概念活跃;纺织服饰、美容护理等10余个行业及赛马、可控核聚变等概念跌幅居前 [2][3] - 涨停个股集中在电力设备、石油石化、传媒行业;中京电子涨停板封单量达3952.63万股居首,封单金额5股超1亿元(中京电子3.92亿元、准油股份1.25亿元等) [3][4] 资金动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393.92亿元,创业板净流出176.85亿元;传媒行业获主力净流入2.45亿元居首,电子行业净流出54.66亿元最多 [5][6] - 26股主力净流入超1亿元(创新医疗5.14亿元、金桥信息3.83亿元等);84股净流出超1亿元(东方财富9.78亿元、协鑫能科9.37亿元等) [7][8][9][10] - 龙虎榜机构净买入13股,科恒股份获机构净买入7516.21万元居首;协鑫能科同时获机构净买入且遭主力净卖出9.37亿元 [11][12] ETF动态 - A50ETF(159601)近五日跌0.36%,份额减少52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339.2万元 [14]
云姨夜话|这个618的晚上说说61岁的“电商狂人”李国庆
齐鲁晚报· 2025-06-18 17:32
京东战略布局 - 京东公司于1998年6月18日由刘强东创立,2025年6月18日正式宣布进军酒旅行业[2] - 刘强东在618前夜透露将围绕供应链布局外卖、酒旅与国际化业务,并已与王兴、姚劲波、程维等就外卖领域进行沟通[2] - 刘强东反思京东过去五年"没有创新、没有成长、没有进步",未来计划每年推出一个创新业务,目前包括稳定币在内的6个创新项目已启动[2] 李国庆动态与创业历程 - 李国庆于2025年6月13日宣布与俞渝达成财产分割和解,6月18日公布与北大校友张丹红的婚讯[3] - 2019年6月李国庆推出早晚读书项目,2020年6月开启淘宝直播并售卖"李国庆午餐一小时",2022年6月通过抖音直播卖酒支持早晚读书运营[4] - 李国庆抖音账号粉丝达420万,其涨粉方法论强调内容需具备角度、风度、温度、态度四要素[6] 当当网市场地位演变 - 当当网曾以40%市场份额占据图书电商龙头地位,但2024年Q2市场份额已边缘化,淘天系(264%)、京东(185%)、抖音(178%)分列前三[5][6] - 2015年当当网业务拆分,俞渝掌管原当当网,李国庆负责文创、出版等新业务,同年启动数字阅读"三年计划"并推出四款移动APP[4] - 2012年7月当当推出数字阅读器"都看(Doucon)"获得市场热烈反响[6] 李国庆商业理念 - 在《敢当:李国庆创业人生和商业逻辑》中分享管理、融资、股权分配等实战经验,强调跨领域阅读习惯(50%专业书籍、20%名人传记、30%小说随笔)[6] - 其选书偏好包括《麦田守望者》《在路上》和郁达夫诗集,认为阅读虚构作品有助于调节心态[6]
已有超40部影片锁定暑期档;端午节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将达215万人次丨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07:57
暑期档电影市场 - 2025年暑期档将于6月1日开启 已有超40部中外影片锁定档期 涵盖历史、悬疑、动作、喜剧、动画等多种类型 [1] - 十余部影片已定档端午档 包括《时间之子》《戈壁行者》《潜艇总动员:冒险岛》《碟中谍8:最终清算》等 为暑期档预热 [1] -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相关历史题材影片将上映 备受观众期待 [1] - 优质影片集中上映有望带动影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营收增长 刺激影视板块资本市场活跃度 [1]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 - 5月28日晚8点开启一日票及酒店销售 可通过官方App、微信小程序、飞猪、抖音、携程、美团等渠道购买 [2] - 会员可提前10小时通过官方App及微信小程序优先购票 [2] - 开园首日7月5日票价:标准票549元 儿童和老人票439元 [3] - 门票开售标志开园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热度已带动周边配套商业发展 [3] - 开园后将激活区域消费链 拉动当地经济增长 [3] 端午节出入境客流 - 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端午节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达215万人次 较去年增长12.2% [4] - 客流高峰预计集中在6月1日 [4] - 客流增长反映文旅市场强劲复苏 将利好航空、机场等相关企业 [4] 腾讯数字阅读布局 - 腾讯AI助手"元宝"正式打通微信读书与起点读书平台 用户可通过元宝直接跳转阅读 [5] - 此举强化腾讯在数字阅读及AI应用领域布局 促进内容资源整合 [5] - 有望吸引更多用户 带动付费阅读、会员服务收入增长 [5] 万豪与美团合作 - 万豪旅享家与美团推出联合会员 整合住宿、餐饮、本地生活资源 [6] - 美团、大众点评会员可根据等级匹配成为相应等级万豪会员 合作持续至2026年5月27日 [6] - 双方通过庞大会员基础实现用户导流与交叉营销 提升用户黏性和消费频次 [7] - 合作将带动酒店预订、餐饮消费业务增长 利好万豪业绩 [7] - 美团借此强化高端住宿领域布局 巩固本地生活服务领先地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