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外包
搜索文档
莫让“外包”沦为隐性侵权的挡箭牌
证券时报· 2025-11-18 12:22
行业用工现状与问题 - 外包用工模式在互联网、金融、制造业等行业普遍存在,外包员工与正式员工承担相同工作但在权限和福利待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1] - 部分企业为追求组织弹性与成本控制,将外包异化为隐性侵权工具,规避法律责任并损害劳动者权益 [1] - 企业通过设立关联公司、层层转包、签订模糊合同等方式刻意切断与劳动者的直接法律联系,制造非雇佣假象 [1] 外包机制被滥用的根源 - 监管滞后与制度缝隙是外包沦为侵权工具的根源,对劳务外包的法律界定较为模糊,为企业提供了操作空间 [2] - 部分外包机构为争夺客户,采取压低报价、压缩人力成本的策略,加剧了劳动者权益受损 [2] 制度与监管的解决方案 - 立法部门应尽快出台劳务外包专项管理规定,确立实质重于形式的认定原则,将实施日常管理与绩效考核等实质性控制的企业视为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2] - 劳动监察部门需加强联合执法,严查假外包真派遣行为,对恶意规避责任的企业与外包机构依法追责 [2]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行动方向 - 企业应正视社会责任,短期的成本节约无法换来长久的组织健康,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必然是尊重劳动和守护公平的企业 [2] - 企业应主动建立外包用工透明机制,确保外包员工享有合理薪酬、安全环境与基本福利,推动形成体面劳动的企业文化 [2] - 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制定外包用工伦理准则,引领行业向规范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2] 工会与劳动者的角色 - 工会组织与劳动者自身需提升维权意识,可通过集体协商、建立外包员工联络机制等方式为弱势群体发声 [3] - 推动企业建立更加包容的用工生态,确保外包不成为逃避责任的挡箭牌或压榨劳动者的隐形手 [3]
一文搞懂劳务外包、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外包税务处理有何不同?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11-10 09:37
劳务外包 - 劳务外包是指企业将部分业务或职能发包给外部机构,由该机构自行安排人员完成项目全部劳务服务 [3] - 增值税处理按服务性质确定税率:一般纳税人建筑/运输服务9%,生活/餐饮服务6%;小规模纳税人税率3%(简易计税),目前减按1%征收至2027年12月31日 [4] - 企业所得税处理将支付的服务费计入业务成本,取得发票后税前扣除,不涉及工资薪金问题 [5] 劳务派遣 - 劳务派遣是派遣公司将员工派至用工单位工作并接受用工单位管理的服务模式 [6] - 增值税处理可选择一般计税或差额纳税:一般纳税人一般计税按全额计税,差额纳税按余额依5%征收率计税;小规模纳税人按全额依3%征收率计税或差额纳税按5%征收率计税 [7] - 企业所得税处理分两种情况:支付给派遣公司的费用作为劳务费支出;直接支付给员工的费用作为工资薪金和福利费支出,其中工资薪金可计入企业工资总额基数 [8] 人力资源服务外包 - 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是企业将人力资源部门工作外包给专业公司,包括招聘、档案管理、社保开户、工资发放等 [9] - 增值税按经纪代理服务缴纳,销售额不包括代发工资和代缴社保公积金;一般纳税人可选择简易计税按5%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按差额销售额依3%征收率计税,目前减按1%至2027年12月31日 [10][11] - 企业所得税处理将支付的服务费作为经纪代理费税前扣除;代发工资可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基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