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劳动价值
icon
搜索文档
90后董事长撒钱,逻辑彻底改变
盐财经· 2025-08-18 17:11
核心观点 - 影石创新创始人刘靖康通过"撒钱"行为引发争议,但背后反映的是消费电子行业激励方式的变革[5][7] - 事件本质是探讨企业从"老板独赢"向"团队分利"的转型趋势[5][23] - 消费电子行业竞争激烈,高调激励既是稳定军心也是向竞争对手示威[19][21] 事件概述 - 2025年8月15日影石创新创始人刘靖康在公司团建时撒现金,网传金额20万元[7] - 事件次日公司股价20%涨停,收盘价224.42元/股,市值达900亿元[7][9] - 争议焦点在于资金性质:个人薪金红包而非工资克扣[10][12] 公司背景 - 影石创新成立于2015年,创业三年即成为全球全景相机出货量第一[15][17] - 2024上半年超越GoPro成为运动相机品类全球第一[17] - 2025年Q1营收13.55亿元(同比+40.7%),净利润1.76亿元(同比-2.5%)[19] 行业特征 - 消费电子行业频繁出现"金钱暴击"案例:安克创新2024年发8亿年终奖,494名员工年入百万[17][19] - 行业竞争呈现"生死时速"特征,需通过高激励保持团队战斗力[19][21] - 新兴企业更倾向"价值交换"式管理,替代传统"铁饭碗"或"996福报"理念[22] 战略布局 - 影石创新正拓展无人机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与大疆形成竞争[19][21]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导致短期利润承压[19] - 创始人刘靖康强调"原创品类"战略,对标苹果索尼的创新路径[26][27] 管理创新 - 影石创新推出"百万减重"计划:员工每减重1斤奖励500元,累计发放200万元[22][24] - 安克创新采用子公司孵化模式,成功项目按10倍估值回购[23] - 新一代企业家更注重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力激发[26] 市场影响 - 事件引发对劳动价值分配的广泛讨论[10][12] - 反映中国制造业从代工模式向技术创新的转型[23] - 显示企业家代际更替带来的管理理念变革[26]
劳动经济学视角观中国经济:劳动价值是保障分配合理、促进消费的关键
湘财证券· 2025-08-05 20:47
经济发展与转型 - 中国经济发展以投资驱动为主,导致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2008年金融危机后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达顶峰[19][20]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扩内需促消费列为重点任务首位,政策转向需求侧改革[24][26] - 劳动人口数量缩减趋势明显,2023年经济活动人口7.72亿,就业人员7.40亿,非就业人员达3175万[46][47] 劳动力市场供需 - 出口增速显著放缓,2001-2007年年均复合增速27%,2025年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面临挑战[34][35][36] - 生产方式变革减少劳动需求,第三产业就业占比提升至50%以上,机器替代人工加剧就业压力[36][38][40] - 2025年6月青年调查失业率14.5%,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反映就业形势严峻[55][56][57] 劳动价值与分配 - 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比过低是贫富差距扩大的主因,需提高劳动价值保障分配合理[28][29] - 企业周平均工作时间超48小时,996工作制普遍存在,违反劳动法规定[62][63][64] - 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首次明确保障休息休假权益,遏制加班文化[65][67][69] 风险提示 -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过程漫长曲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带来不确定性[71][72]
“宠客”成本需要合理分担
新华日报· 2025-07-16 06:05
城市"宠客"现象分析 - 城市"宠客"行为呈现两极分化 部分案例如环卫工翻找垃圾引发争议 而文旅局长让房、海滩撒蛤蜊等举措获得好评 差异源于是否建立合理成本分担机制 [1] - 过度"宠客"问题在于转嫁成本至劳动者 如外卖平台大额优惠导致餐饮员工超负荷工作 时薪未随工作量增加 反映管理方对劳动价值的轻视 [2] - 可持续的"宠客"需平衡多方利益 城市应通过公共资源调配实现 企业需将超常服务纳入人力成本核算 行业协会需制定服务标准边界 [2] 劳动价值与管理逻辑 - 管理领域存在共性逻辑 将劳动者时间体力视为"成本洼地"不可持续 需明确成本承担主体 避免透支式服务 [2] - 企业服务优势不应建立在员工无偿奉献上 奶茶店爆单案例显示 超额付出与收入不匹配损害劳动者尊严 [2] - 监管部门需遏制"内卷式竞争" 防止企业将服务比拼异化为压榨手段 维护劳动权益底线 [2] 可持续服务模式构建 - 优质"宠客"应实现双赢 既要提升游客体验 也要保障劳动者体面收入 城市形象与企业口碑均受益于此 [3] - 公共服务需前置规划 如日照市撒蛤蜊案例 通过资源合理分配实现可持续运营 而非临时摊派任务 [1][2] - 行业标准制定至关重要 需清晰界定用户权益与劳动尊严的边界 避免模糊地带导致权益失衡 [2]
高温补贴背后:格力的一线选择与制造业的责任实践
新华网· 2025-07-08 15:44
高温补贴计划 - 格力电器宣布自2025年6月1日起启动高温补贴计划,每安装一套家用空调额外补贴安装工程师20元,补贴由总部专项拨付,不增加消费者成本,按全年出货量估算总投入将超过5亿元 [1] - 补贴发放条件为必须真实上墙且无用户差评,由总部按月直接汇入安装工个人账户,避免终端销售价格干扰 [1][6] - 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强调安装工是产业链中最辛苦且值得尊重的岗位,补贴旨在通过劳动回报提升其体面和尊严 [3] 行业服务标准与竞争 - 格力当前安装结算价格处于行业较高水平:挂机210至250元/套,柜机最高达420元/套,此次补贴为竞争激烈环境下的"逆势动作" [6][4] - 公司曾于2016-2020年推行安装费补贴(100元/套),此次为制度性延续,但更注重透明度和执行力 [4] - 行业主流品牌普遍面临安装成本压力,格力通过总部专项承担补贴规避"借补贴涨价"误解 [6] 产业链价值与品牌责任 - 安装工是空调产品完成"最后一公里"体验的关键角色,其施工质量与安全直接影响品牌形象 [1][7] - 公司提出住宅设计应优化安装便利性(如电梯运输),以减少高空作业风险并提升效率 [3] - 服务链条稳定性成为品牌韧性指标,格力通过补贴回应产业治理软肋,推动"体面劳动"成为制造体系核心 [7][8] 制造企业战略方向 - 产品之外的"体验部分"正成为竞争力新变量,安装工等易被忽视环节是支撑关键 [8] - 格力以高温补贴为范本,探索服务链条上的保障与分配机制,强化产业共同体关系 [7][8] - 公司长期引领行业服务标准,如"十年免费包修"政策及多次安装费补贴创新 [4]
让劳动的价值被看见
人民日报· 2025-05-06 06:17
行业分析 - 保洁行业从业人员年龄集中在50-60岁之间,具有乡土社会的互助精神和城市适应能力[4] - 保洁工作具有隐形但不可或缺的社会价值,维系着超大型城市的整洁运转[3][4] - 行业工作特性包括高强度体力劳动(如每日多次弯腰擦拭)和标准化清洁要求(如不锈钢电梯无污渍)[2][4] 公司运营 - 保洁服务覆盖多元场景,包括大型商场、政府办公楼、写字楼等商业物业[3] - 从业人员通过劳动获得工资收入,形成主要留城动机和经济安全感[2] - 企业用工管理采用签到制度,劳动过程形成可追溯的书面记录[4] 产品与服务 - 服务核心价值体现在"即时清洁"模式,在公众抵达前完成环境维护[4] - 服务难点包括处理突发污渍(如未喝完的奶茶)等细节性任务[4] - 服务质量标准以可视化的清洁效果(如锃亮的电梯门)为衡量指标[4] 人力资源 - 从业人员普遍具备坚韧乐观的职业精神,秉持"干一行专一行"的工作伦理[4] - 劳动技能包含非学历教育成果(如通过工作学会读写能力)[3] - 职业发展呈现空间流动性,3年内可跨越不同业态的工作场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