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区域人口增减分化
icon
搜索文档
两条主线解题“十五五”人口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3 21:30
人口结构变化趋势 - 2024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5.66%,0-14岁人口占比为15.81%,两者已非常接近[4][5] - 2024年有8个省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8%,多于2023年的7个省份[1] - “十五五”时期老年人口和老龄化率将持续攀升,高龄人口增速更快,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最终超过0-14岁人口占比[4][5] - 2024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2%,其中高龄化(80岁及以上)速度加快[7] - 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老年抚养比显著上升[6] 区域人口结构分化 - 各省份呈现三类特征:少年儿童占比低且老年人口占比高(如上海、辽宁)、少年儿童占比高且老年人口占比低(如贵州、广东)、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占比均较高(如湖南、山东)[8] - 上海2024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0.25%,0-14岁人口占比仅9.50%;贵州同期0-14岁人口占比高达21.9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2.90%[6][8] - “十五五”时期东部大城市和部分省会城市将继续吸引青年劳动力,部分地区面临人口流出与老龄化叠加的双重风险[8] 人口服务体系构建 - 人口政策重点围绕“一老一小”两条主线,需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就业、就医、住房、养老等一体考虑[1][11] - 需完善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普惠性托育机构与家庭支持政策,以缓解育儿成本高、女性就业受限等问题[12] - 要推动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建设,发展社区居家养老与智慧健康服务,探索医养结合与社会化照护的可持续模式[12]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 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2024年达79岁,比2012年提高3.6岁[14] - 需构建老年就业友好环境,开发适合大龄劳动者的多样化工作岗位,优化就业、社保等方面年龄限制政策[2][14] - 应构建老年人就业技能提升体系,特别是数字化素养水平提升,社区层面可提供智能手机使用、短视频制作等培训[14][15] - 已有成功案例包括无锡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搭建的技术咨询平台和教育部“银龄计划”,后者2025年计划招募7000名退休教师[16]
11省份近三年常住人口正增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2 21:41
全国人口发展趋势 - 2022年以来全国人口累计减少432万人,进入减量阶段,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和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特征 [2] - 近三年有11个省份常住人口实现正增长,包括浙江、广东、新疆、海南、江苏、安徽、贵州、福建、宁夏、西藏和湖北 [2] - 长三角和珠三角成为人口迁移流入主要地区,人口持续向发达地区和各省域内中心城市集聚 [2] 重点省份人口增长 - 浙江省近三年常住人口增加130万人,位居全国第一,所有设区市均保持人口正增长 [2] - 广东省人口出生率达8.89‰,2024年出生人口增加10万人至113万人,连续7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 [4] -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正增长的11个省份主要为西部省份和东部沿海省份,包括西藏、宁夏、新疆、云南等地 [4] 重点城市人口变化 - 近三年常住人口增量前五城市分别是合肥(53.7万人)、贵阳(50.2万人)、杭州、长沙和郑州,其中4个来自中西部省会城市 [3] - 合肥市2024年常住人口达1000.2万人,成为长三角第4个、全国第18个千万人口大市 [3] - 贵阳市连续4年人口净增量达到10万人以上,受益于强省会和强人才战略 [3] 人口增长驱动因素 - 产业发展是集聚人口的关键支撑,产业布局变化带动经济和人口密度变化,合肥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吸引年轻人 [3] - 浙江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区域经济发展均衡,城乡差别小,对吸收劳动力有利 [2] - 高出生率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华南,2024年有10个省份人口出生率超过8‰,包括西藏、宁夏、贵州等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