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大健康

搜索文档
350年老字号青睐“买买买”
IPO日报· 2025-07-24 19:32
公司概况 - 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IPO申请 有望成为同仁堂集团名下第四家上市公司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是同仁堂旗下一家中医医疗集团 提供中医医疗服务及治疗方案 [3] - 公司已建立分级医疗服务网络 包括12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 一家互联网医院及10家线下管理医疗机构 [5] - 按2024年总门诊人次及住院人次计 公司是中国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中最大的中医院集团 市场份额为1.7% [5] - 按2024年医疗服务总收入计 公司在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中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为0.2% [5] 业务表现 - 公司主要有三项业务 包括医疗服务 管理服务 销售健康产品及其他产品 [6] - 医疗服务营收占总营收的80%以上 销售健康产品占比14% 利润增长明显 主要源于安宫牛黄丸系列产品热销 [6] - 2022年至2024年 公司收入分别约为9.11亿元 11.53亿元 11.75亿元 [6]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923.3万元 4263.4万元 4619.7万元 [6] - 2025年前4个月的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 [8] 收购与扩张 - 公司近年扭亏为盈得益于大举收购 2022年收购三溪堂保健院及三溪堂国药馆各65%股权 [8] - 2022年至2024年 三溪堂两家公司总计收入分别约为1.99亿元 3.60亿元 3.74亿元 占公司总收入21.9% 31.2% 31.8% [8] - 2024年收购上海承志堂和上海中和堂 分别持有70% 60%股权 [8] - 公司计划将募资用于扩充医疗服务网络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偿还银行贷款及营运资金 [9] 财务与负债 - 公司通过质押股权获取银行信用融资 截至2025年4月30日 相关银行借款未偿还余额合计达1.42亿元 [9] - 报告期内负债率分别为39.7% 35.1% 45.2% 较报告期前一年不足10%显著增长 [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441.8万元 8849.4万元 8778.7万元 [9] - 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32616.3万元 29303.4万元 29673.2万元 [9] 商誉风险 - 2021年公司商誉账面值为0.26亿元 2022年收购后攀升至1.87亿元 [11] - 2023年商誉减少13.9%至1.61亿元 2024年收购后增至2.63亿元 同比增加63.4% [11] - 商誉占净资产比重达37% 若未来业绩不达标将直接冲击利润 [11]
同仁堂医养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核心收入来自同仁堂中医医院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22:19
公司概况 - 同仁堂医养为同仁堂集团旗下二级集团,成立于2015年,2024年6月完成股份制改制 [1] - 公司依托"同仁堂"品牌,通过投资并购、合作共建等方式,在北京、浙江等地布局20余家线下医疗机构 [1] - 公司构建"连锁医院、基层连锁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的分级诊疗服务网络 [1] 收入结构 -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和三溪堂保健院贡献大部分收入,2021-2023年占比分别为70.1%、59.5%、65.1% [2] - 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超80%,2021-2023年分别为4.5亿元(95.8%)、5.96亿元(85.5%)、7.31亿元(81.6%) [2] - 健康产品及其他产品收入爆发式增长,2021-2023年分别为530万元(1.1%)、8770万元(12.6%)、1.38亿元(15.4%) [2]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1年4.7亿元增至2023年8.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8% [3] - 毛利从2021年7922.9万元增至2023年1.9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56.2% [3] - 2023年实现盈利4459万元,此前两年为亏损状态 [3] 战略规划 - 未来将发挥中医药优势,构建"中医+"特色服务体系 [1] - 目标成为国内领先的医养健康产业集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