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脱钩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创新药面临压力测试
格隆汇· 2025-09-11 18:07
地缘风险对创新药行业的影响 - 美国拟对中国创新药对外BD交易实施更严格审查 包括CFIUS强制性审查和FDA更严格监管 [6] - 该行政命令可能减少美国药企创新来源 加剧外部研发成本压力 长期或削弱美国制药行业全球地位 [9] - 医药产业具有人道伦理属性 脱钩措施可能剥夺美国患者获得优质药物的权利 [7] 创新药行业现状与市场表现 -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规模达200亿 但自9月2日起份额几乎未增加 [2]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HSHKBIO)9月10日成交额跌破200亿 创8月4日以来新低 [2] - 康方生物AK112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受挫成为行业转折点 [4] 中国创新药BD交易全球地位 - 2025年以来全球创新药BD交易总金额达1634.10亿美元 其中国产创新药license out金额达845.31亿美元 [8] - 国产创新药达成重磅BD出海交易17笔 在全球重磅项目中占比提升至35% [8] - 上半年全球38%大型制药交易源自中国创新药 [8] 行业泡沫与风险因素 - 圣诺医药2025H1研发开支仅305万美元 但年内涨幅达455% [15] - 博安生物2025H1研发开支5860万元 难以支撑超100亿美元BD预期 [15] - 2020年License-out交易退货率高达40% 2021-2022年退货率约20% [16] 行业基本面数据 - A股和港股393家上市医药企业2025H1平均收入增长1.6% 平均净利润下滑3.2% [15] - 纳斯达克Biotech上市公司2004-2018年间存续率仅53.1% 近半数公司消失 [16] - 跨国药企未来10年需外购管线填补超2400亿美元市场空缺 [8]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创新药需转向以OS为金标准 在海外患者中获取临床试验数据 [17] - 全球医药产业链深度融合 生物科技创新依赖国际化合作 [7] - 头部企业将穿越地缘风险冲击 行业长期崛起趋势不可逆转 [5][20]
一则报道带崩!港股创新药深V拉升,资金逆势抢筹恒生医药ETF
格隆汇APP· 2025-09-11 11:19
市场行情表现 - 港股创新药板块经历深V行情,翰森制药、百济神州、石药集团分别下跌7.98%、7.44%和6.86% [1] - 恒生医药ETF盘中一度深跌6.49%,随后跌幅收窄至-3.3%,并涌现资金净申购9200万份 [1] - 港股通医疗ETF从最深4.64%跌幅收窄至-1.88% [1] 潜在政策影响分析 - 消息面源于特朗普政府考虑通过行政命令草案,计划对中国创新药(尤其是实验性药物)实施更严格限制 [1] - 分析认为该草案对国内创新药企的实质性影响大概率有限,因去年的《生物安全法案》已验证医药脱钩不可行,且对CXO药企业绩影响有限 [1] 行业基本面支撑 - 2025年以来(截至8月27日)全球创新药达成BD交易数量540项,披露总金额达1634.10亿美元 [1] - 同期国产创新药达成license out交易数量83项,披露总金额达845.31亿美元,金额占据全球过半,佐证中国创新药崛起不可逆转 [1] - 自2020年开始各大外企陆续面临专利悬崖问题,未来10年需要外购管线填补超2400亿美元市场空缺,作为强大利益集团将加大游说力度 [2] - 长期看,国内老龄化持续加速,老年群体对健康消费需求有望稳步增长,是医药板块投资的核心逻辑 [2] 相关投资产品 - 恒生医药ETF为全球医药全产业链代表,截至发稿下跌3.3%,前十大权重股涵盖百济神州、药明生物、康方生物等多只创新高药企 [3] - 港股通医疗ETF深度聚焦CXO与AI医疗,截至发稿下跌1.88%,其指数CXO浓度全市场领先,权重股包括药明生物、微创医疗、京东健康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