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去胖东来化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发疯,永辉渡劫“改命”?
凤凰网财经· 2025-05-03 20:54
永辉改革的关键助力 - 于东来带来的流量效应:永辉通过借鉴胖东来模式实现客流量和营业额翻倍增长,股价市值同步提升 [1] - 叶国富的资金支持:名创优品创始人以62.7亿元现金收购永辉29.4%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并推动转型 [1] - 特朗普关税政策红利:美国加征关税促使外贸企业转内销,为永辉供应链优化提供新资源 [1][10] 出口转内销的行业影响 - 商超快速响应:永辉、武商、中百等设立外贸专区,武商上线200+外贸商品,中百上线62个单品 [3] - 线上渠道同步跟进:盒马在华东/珠三角App上线外贸专区,百货类商品占比60% [3] - 销售数据亮眼:大润发外贸生姜首日销售1.2吨(日均6倍增长),次日达1.56吨 [4] 永辉供应链改革进展 - 招商效率突出:15天内收到500+合作邮件,与300+供应链企业洽谈,覆盖冷冻食品、零食等品类 [8] - 筛选标准严格:优先考察商品质量、供货能力及物流配送,价格次之 [11] - 模式变革核心:取消KA模式中间商费用,推行"裸价直采",2024年完成3万种商品调整 [16][17] 门店调改成效 - 阶段性成果:31家"胖东来化"门店实现人流量/营收双增长,41家稳态调改店累计盈利1470万元 [13][14] - 商品结构调整:上海金山万达店下架9418个单品(原13358支),新增6753支(占比63%),80%接近胖东来结构 [14] - 战略收缩:出售东北12家门店退出非核心市场,加速调改目标至2026年完成300家 [15] 去"胖东来化"战略 - 当前依赖度:调改门店80%商品对标胖东来,网红产品仍以DL标志为主 [23] - 自有品牌计划:2025年新增60支自有商品,目标销售占比提升至40%,建设中央工厂强化标准化 [17][27] - 供应链野心:锁定200家核心供应商,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对标山姆长期能力 [17][26] 行业竞争动态 - 头部商超布局:盒马、大润发均对接超百家外贸企业,永辉因供应链改革需求更迫切 [8] - 历史教训参考:盒马曾对标山姆自营品未持续成功,提示长期投入必要性 [27] - 执行能力验证:外贸专区快速落地及200+供应商合作体现转型决断力 [29]
特朗普发疯,永辉渡劫
36氪· 2025-05-02 17:08
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在过去一年通过三次关键节点实现转型: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优化、供应链革新[21][22][23] - 公司当前重点在于供应链升级,通过外贸企业合作加速改革,目标降低对胖东来的依赖并提升自有品牌占比[16][32][43] - 已完成调改的41家"稳态门店"实现净利润1470万元,验证改革初步成效[26][28] 改革节点与阶段 - **胖东来模式调改阶段**:2023年5月启动,31家调改门店实现人流量与营收双增长,但关闭232家尾部门店导致整体收入下滑14%[23][25] - **门店优化阶段**:2023年9月叶国富成为第一大股东后,优化商品结构(如上海金山万达店下架9418个单品,新增6753个),并退出东北市场12家门店[22][26][28] - **供应链革新阶段**:2024年4月外贸企业涌入提供优质商品选择,15天内收到超500封合作邮件,与300家供应链企业进入洽谈[16][18][34] 供应链改革措施 - **模式变革**:取消KA模式中间商费用,推行"裸价直采",2024年完成近3万种商品调整[30][31][32] - **目标规划**:孵化100个亿元级核心单品、锁定200家核心供应商,自有品牌销售占比目标提升至40%[32][43] - **执行进展**:中央工厂建设启动(烘焙车间投产),外贸专区快速落地,合作超200家外贸供应商[43][47]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4.8亿元,同比下滑19.32%,但调改门店净利润达1470万元[27][26] - 商品结构调整成效:部分门店新增商品比例超63%,接近胖东来商品结构的80%[26] - 未来目标:2026年完成300家门店调改(当前仅61家完成)[28]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商超行业集体吸纳外贸商品:武商集团设6个外贸专区(200+商品)、中百集团设3个专区(62商品)、盒马上线"外贸专区"(百货类占60%)[7][9][12] - 对标案例:山姆依靠180家核心供应商打造爆款,永辉需长期投入以建立类似供应链能力[42][44] - 转型风险:自有品牌扩张(如盒马对标山姆失败)需持续执行力支撑[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