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低价竞争
搜索文档
光伏产业价值阶段性重塑 光伏龙头或迎周期拐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3:18
行业政策动态 - 工信部联合多部门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推动规范竞争秩序和落后产能退出[1] - 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硅料、组件等产品以低于现金成本价格销售 为产业链设定价格底线[3] - 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3] - 政策通过规范竞争和鼓励整合加速低效产能出清 形成头部引领和技术驱动的新格局[4] 通威股份市场地位与业绩表现 - 公司多晶硅上半年销量16.13万吨 全球市占率约30%位居行业第一[2] - 电池销量49.89GW 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全球累计出货突破300GW[2] - 组件销售24.52GW 保持国内分布式市场出货第一 海外出货5.08GW实现爆发式增长[2][4] - 上半年营收405.09亿元 二季度业绩环比减亏[2] - 期末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332.29亿元 财务流动性储备充足[2] 产业链价格变化趋势 - 多晶硅n型复投料价格区间4.5-5.2万元/吨 最高涨幅达3.37%且连续8周上扬[6] - 华润电力3GW组件集采N型TOPCon组件均价达0.729元/W 较6月底0.66元/W低点反弹10.45%[6] - 710W大版型组件出现缺货现象 显示需求保持强劲[6] - 价格回升从上游硅料传导至硅片和电池环节 产业链涨价传导机制重新畅通[6]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行业从价格厮杀转向价值重构 政策推动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1][3] - 前五大硅料企业市占率接近80% 电池和组件环节集中度持续提升[8] - 通威股份凭借成本控制、技术迭代与全产业链协同优势成为行业核心力量[1] - 公司通过绿色农业+绿色能源双主业布局对冲周期波动[8] 资本市场反应 - 7月2日和8月15日光伏板块大幅反弹 光伏ETF基金单日收涨近4%[8] - 市场对政策红利和价格改善形成强烈预期 行业估值修复具有坚实基础[8] - 通威股份作为全产业链龙头 估值修复空间尤为显著[8]
“反内卷”别只跟价格较劲 | 经观社论
经济观察报· 2025-08-23 00:34
行业反低价竞争政策动态 - 西安市交通管理部门叫停网约车"一口价"和"特惠价"等低价营销模式 [1] - 全国多个行业协会通过反内卷倡议书或自律公约抵制低价竞争和低于成本的倾销行为 部分形成"最低价"机制 [1] - 部分行业在反内卷过程中出现价格上涨现象 推手包括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与头部企业组成的自律组织 [1] 价格竞争的法律与经济框架 - 仅"低于成本"的价格战属于应反对的内卷式竞争类型 需符合价格法认定标准 [1][2] - 反低价竞争需遵循公平竞争审查、价格法和反垄断法框架 避免形成价格卡特尔 [2] - 价格干预需经过法定流程论证 禁止拍脑袋式决策 [2] 当前经济环境对涨价的制约 - 中国经济面临需求不足问题 是非市场化涨价行为难以维系的重要背景 [2] - 以光伏行业为例 多晶硅涨价将传导至组件企业 最终由发电集团和用户买单 但光伏并网价格持续走低制约涨价空间 [2] - 电商、快递等面向终端消费者的行业 需评估消费者承担价格上涨的意愿和能力 [2] 反内卷治理的核心逻辑 - 反内卷关键在于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 畅通落后产能退出渠道 [3] - 不当价格干预会释放错误供需信号 延迟产能市场化出清节奏 [3] - 需解决企业不正当竞争、政府不合理补贴、行业准入限制等系统性障碍 [3] - 治理需要系统性方案和较长时间 难以一蹴而就 [3][4] 反低价竞争的本质目标 - 根本目的是恢复市场公平竞争机制而非简单涨价 [3] - 通过市场机制提升企业利润水平 激励创新增长 [3] - 最终体现市场意志而非行政指令的结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