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制造

搜索文档
全球与中国发泡微球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06-12 18:16
发泡微球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微小球状材料,通常由热塑性聚合物外壳包裹着一种低沸点的挥发性液体。它们在加热时会发生膨胀,内部气体 蒸发,微球体积显著增大,从而形成一种轻质的泡沫结构。这种膨胀现象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汽车、建筑、包装等,因其能够有效降低材料 的密度并提高性能。 0 1 发泡微球行业目前现状分析 发泡微球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性能的高分子功能材料,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从产业链角度来看,行业已形成从原材料供 应、微球制备到应用开发的完整体系,但不同环节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从区域分布来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凭借先发技术优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其中北美和欧洲市场更专注于高端应用领域;而亚太地区则以 中国为代表,正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主要驱动力来自建筑建材和消费品等领域的旺盛需求。 0 2 发泡微球发展趋势 向高性能化、多功能化发展 市场需求从"膨胀"转向"定向膨胀"与"多性能集成",如兼具隔热、阻燃、减震、柔韧等;微球壳体材料趋向改性聚合物、复合包覆结构,以提高 耐温性、耐压性与化学稳定性。 向绿色环保与可持续 制造迈进 推广低VOC(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无毒、可回收微球,用于 ...
全球与中国发泡微球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06-12 18:16
发泡微球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微小球状材料,通常由热塑性聚合物外壳包裹着一种低沸点的挥发性液体。它们在加热时会发生膨胀,内部气体 蒸发,微球体积显著增大,从而形成一种轻质的泡沫结构。这种膨胀现象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汽车、建筑、包装等,因其能够有效降低材料 的密度并提高性能。 0 1 发泡微球行业目前现状分析 发泡微球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性能的高分子功能材料,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从产业链角度来看,行业已形成从原材料供 应、微球制备到应用开发的完整体系,但不同环节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1. 202 4 年,全球发泡微球市场规模达到了 4.30 亿美元,预计 20 31 年将达到 6.37 亿美元, 202 5 -20 31 年复合增长率( CAGR )为 5.84 % 。 从区域分布来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凭借先发技术优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其中北美和欧洲市场更专注于高端应用领域;而亚太地区则以 中国为代表,正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主要驱动力来自建筑建材和消费品等领域的旺盛需求。 0 2 发泡微球发展趋势 向高性能化、多功能化发展 市场需求从"膨胀"转向"定向膨胀"与"多性能集成",如兼具 ...
2025年中国汽车内饰行业相关政策、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研判:消费者对汽车内饰产品需求逐渐升级,行业将向舒适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7 10:17
内容概况:汽车内饰是决定汽车品牌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进入智能汽车时代,汽车逐渐成为人们继 家、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的趋势,因此,用户对人车交互的要求愈发严苛,汽车内饰设计在一定程度 上定义了汽车的品牌文化,车企也通过内饰来划分与吸引消费群体,车辆内饰已成为消费者购车时候的 重要考量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汽车市场对内饰产品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汽 车内饰行业的市场规模也随之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内饰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383.18亿 元。未来,随着消费结构逐渐升级,消费者对汽车内饰的要求逐渐提升,将推动行业向舒适化、个性化 方向发展。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汽车内饰企业需要不断提升创新和研发能力,开发出更多具有创新性、 美观性、高质量的产品。 相关上市企业:继峰股份(603997)、上海沿浦(605128)、金杯汽车(600609)、天成自控 (603085)、香山股份(002870)、新泉股份(603179)、一汽富维(600742)、常熟汽饰 (603035)、宁波华翔(002048)、双林股份(300100)、拓普集团(601689)、申达股份(600626) 等。 相关企业:延 ...
裕元集团(00551) - 2025 Q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5-12 19:35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20.295亿美元,同比增长1.3%[12]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股东的利润为7580万美元,同比下降24.2%[37]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润为464,338,000美元,同比下降7.7%[48]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利润为108,789,000美元,同比下降25.3%[48] - 2025年第一季度EBITDA为192,300,000美元,同比下降16.4%[49]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为5,107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5.4%[94]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49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18.1%[94] 用户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鞋类出货量同比增长5.3%,达到6190万双[36] - 2025年第一季度平均售价(ASP)同比增长2.5%,达到每双20.04美元[36] - 2025年第一季度在线销售占总销售的32%,同比增长20%[93] 成本与利润率 - 2025年第一季度制造业务毛利率为17.7%,较去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37]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为1,093,512,000美元,同比增长9.4%[148]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润为234,747,000美元,同比下降7.6%[148] 资本支出与现金流 - 2025年第一季度资本支出为75,700,000美元,同比增长135.1%[49] - 2025年第一季度净现金为5,700,000美元,同比下降96.7%[49] - 2025年第一季度净现金流入为1,184.6百万人民币[116] 未来展望 - 2024财年收入为8,182.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7%[147] - 2024财年归属于所有者的利润为392.4百万美元,同比增长42.8%[147] 负面信息 - 2025年第一季度制造业务的总劳动成本因劳动力增加和工资上涨而上升[36] - 2025年第一季度库存天数为138天,较2024财年增加[109]
半导体供应链的地缘政治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09 11:26
文章核心观点 半导体是国际技术和经济竞争的核心,其制造和交付对全球经济稳定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各国为减少供应链依赖、获取战略优势采取多种措施,未来半导体地缘政治受技术发展、经济策略和外交联盟影响,行业仍是创新和经济实力重要推动力 [3][12] 主要参与者 - 美国:长期是半导体创新先驱,但依赖台积电和三星先进芯片制造技术,推出《芯片与科学法案》促进本土制造,与多国发展技术伙伴关系限制中国获取关键技术 [7] - 中国大陆:在“中国制造 2025”计划下积极投资半导体自给自足,晶圆代工厂有进步,但因美国出口禁令在尖端芯片制造落后,大量补贴行业并投入研发,寻找替代供应渠道建立生态系统 [7] - 中国台湾:台积电控制全球芯片供应,是中美科技战战略焦点,地缘政治紧张引发供应链稳定性担忧 [7] - 欧盟:颁布《欧洲芯片法案》发展半导体行业,减少对亚洲供应依赖,目标到 2030 年将全球半导体产量份额提高到 20%,专注先进芯片研究、设计和制造技能 [8] - 南亚(印度):将自己打造成替代芯片生产强国,启动半导体计划吸引大公司投资,政府提供 100 亿美元生产激励措施,与全球公司合作建厂,战略地位和数字经济使其成为供应链多元化诱人目的地 [8] 经济和安全风险 - 供应链脆弱性:COVID - 19 疫情凸显全球半导体供应网络缺陷,导致部分领域短缺,需提高供应链弹性和多样性 [9] - 中美贸易战:美国制裁中国半导体企业,限制其获取关键技术,促使中国加大自给自足力度,美国继续收紧出口禁令 [9] - 投资挑战:即使有政府补贴,因价格和技术壁垒,半导体制造外包仍具挑战性,建立新晶圆厂需大量投资、尖端技能和稳定监管框架 [9] 未来趋势 - 技术需求:人工智能、物联网和 5G 技术全球部署推动创新半导体需求增加,加剧半导体领导地位竞争 [10] - 供应网络重组:西方国家“技术脱钩”努力导致全球半导体供应网络重组,印度、越南和南亚其他地区形成新中心 [10] - 四方联盟合作:美国、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考虑开展半导体合作,投资研究、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挑战中国半导体实力 [11] - 可持续性:半导体制造能源密集型,公司投资可持续制造实践 [11] - 政府措施:各国政府采取补贴、税收优惠和研究资金等措施提高半导体产量,国际合作和标准化工作对行业未来至关重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