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危机
icon
搜索文档
李佳琦捧红的卸妆冠军,栽在了创始人直播间?
36氪· 2025-07-07 19:37
事件概述 - 逐本品牌因产品宣传与备案不符引发消费者举报,涉及成分造假、备案违规、功效虚假等问题 [1][6][9] - 国家药监局已受理举报并转交地方监管部门处理,涉事产品被紧急下架 [1][9] - 创始人刘倩菲在直播中宣称产品具有医疗功效,涉嫌违反《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 [1][9] 产品问题 - 高端"墨红系列"宣称添加云南特有"墨红玫瑰精油",但备案信息显示为"玫瑰(Rosa rugosa)花油",存在植物学分类差异 [6] - "不染茉莉白茶"系列添加的"兰科植物提取物"未在《原料目录》中收录 [9] - 多款产品宣传使用生物技术原料如"茉莉花愈伤组织",但备案仅为普通"植物提取物" [9] - 未取得妆字号备案的"逐本香养"单方精油公开标注护肤功效,创始人指导消费者用于皮肤护理 [9] 品牌发展历程 - 2016年由投行出身的刘倩菲创立,聚焦"东方芳疗"理念 [11] - 2019年通过与李佳琦合作直播一夜爆红,创下1分钟售出5万瓶卸妆油的记录 [11] - 2020年双11登顶天猫国货卸妆油品类第一,全年营收超2亿元,较2019年增长450% [13] - 2021年全网销售额达近10亿元,卸妆油累计销量超830万瓶,全年增速400% [13] - 2022年双11期间全网销售额达3.4亿,卸妆油卖出350万支 [13] 营销策略转型 - 创始人刘倩菲从幕后走向台前,打造个人IP,小红书粉丝达11.5万 [13][15] - 解散20万人微信私域,将公域流量转化为品牌私域,通过"清欢节"重构私域逻辑 [15] - 2025年"325清欢节"直播间稳居小红书精细护理榜第1名 [15] 行业问题 - 化妆品行业存在新原料备案漏洞,监管体系尚未完全同步 [10] - 原料目录缺乏细分品种标注规范,企业利用命名差异打擦边球 [10] - 直播带货存在监管真空,需加快新原料审批速度,明确植物品种命名规则 [20]
618贵妇牌美妆塌房?穷人找平替,富人做热玛吉
凤凰网财经· 2025-06-09 15:44
尽管口碑崩塌,两大品牌在天猫和抖音的 618销售榜单上依然名列前茅。 在抖音 "热卖品牌榜"中,赫莲娜、SK-II、海蓝之谜、雅诗兰黛 四个美妆品牌闯入榜单,与苹果、华为等一众知名消费品牌共同上榜。 这种 "销量与口碑倒挂"现象,反映出外资顶奢美妆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结构性困境——品牌光环仍在,但消费者信任已出现裂痕。 欧莱雅与 雅诗兰黛的财报数据佐证了这一趋势。 据欧莱雅集团财报显示, 2024年赫莲娜所在的高档化妆品部业绩增速垫底,其中赫莲 娜、兰蔻等品牌在中国市场出现销售额下滑,仅YSL、Maison Margiela和PRADA保持强劲增长。同样,海蓝之谜所在的雅诗兰黛集团 2024年Q3、Q4两季度营收同比下滑7%、12%,财报明确指出这一下滑主要源于旗下海蓝之谜和雅诗兰黛两大主力品牌净销售额的下 降。 618大促本应是提振销量的良机,却意外成为暴露品牌危机的放大镜。高端美妆的躺赚时代,正在终结 。从全球排名前十的美妆巨头 2024年业绩看,营收增速放缓或下滑已成整个行业的基本色,高端美妆几乎成了拖累母公司业绩的罪魁祸首。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核心要点: 1、 赫莲娜和海蓝之谜等顶奢美妆出现 ...
连锁酒店的危机公关 “三件套”作用越来越小
南方都市报· 2025-06-08 23:35
事件概述 - 杭州西溪紫金港亚朵酒店被曝光枕套上印有医院Logo标识 酒店承认系洗涤供应商分拣环节错发 [1] - 公司采取停业整改 更换4440件布草 永久拉黑涉事供应商 承诺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1] 行业卫生问题 - 近年来酒店行业频发卫生丑闻 包括五星级酒店"杯具门" 快捷酒店床单更换不及时 民宿卫生标准混乱等现象 [1] - 事件反映出行业在卫生管理上存在系统性缺陷 供应链漏洞和质量控制缺失具有普遍性 [1] 公共卫生风险 - 医院与酒店布草混洗存在交叉污染风险 医用布草理论上需专用设备进行高温消毒 [2] - 部分酒店为降低成本选择资质不全供应商 监管部门检查多流于形式 难以落实操作分区与物流封签 [2] 消费者权益 - 消费者缺乏布草来源 清洗频次 检测结果等关键信息的知情权 [2] - 现有维权渠道如12315和平台点评存在流程冗长 举证成本高等痛点 需引入快捷举证和先行赔付机制 [2] 企业应对措施 - 亚朵采取停业 换新 拉黑供应商的"三连击"反应迅速 但需建立更有效的内部监测预警系统 [3] - 行业应推行合同红线化(医疗布草零容忍) 流程数字化(扫码留痕) 监控日常化(店长KPI挂钩卫生)等措施 [3] 行业竞争态势 - 消费者对酒店"道歉-整改-赔偿"模式的容忍度下降 信任恢复时间窗口缩短 [3] - 连锁酒店需将卫生标准嵌入品牌基因 才能在激烈竞争中构建护城河 [3]
车主抓紧卖车吧!被连夜“摘牌”的造车新势力,连CEO都保不住了
搜狐财经· 2025-05-31 07:41
与此同时,有媒体报道称,哪吒汽车上海总部外墙的哪吒标志牌正在连夜被摘除,在很多不明真相的小伙伴眼里,哪吒此次被"摘牌",似乎意味着这个品牌 的终结。很显然,这句话对,也不全对,哪吒上海总部被"摘牌",是因为租期到了,哪吒汽车新的办公场地已经落定,既然退租,物业方肯定要迅速铲除前 租客的印记,以方便下任租客入驻。 目前哪吒汽车最大的问题,本质上还是没钱。4月份的时候,哪吒汽车就遭到了国内百余家经销商的集体维权,要求哪吒汽车返还相关款项,对不能发运的 车辆,退给消费者订车费用等等,总而言之,就是要钱。但是方运舟等哪吒汽车高层,并没有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者本质上来说,哪吒汽车已经黔驴技 穷,不可能有什么解决方案。 最近几天时间,哪吒汽车在舆论场再次掀起了一点点小风浪,倒不是因为哪吒汽车要"重生"了,而是哪吒汽车向"深渊"更近了一步…… 几乎在同一时间,上海某家广告公司向法院提出了破产申请,这显然已经是"鱼死网破"的节奏,该广告公司的破产申请,本质上就是为了实现财产保全,至 少哪吒汽车的固定资产,在破产清算的时候,还是能值点钱的。那么越早申请其破产清算,并申请财产保全,之后拿到欠款的可能性就越高。 日前有消息称,哪 ...
客服辱骂风波叠加业绩“双降” 恒安国际陷品牌与经营双重危机
犀牛财经· 2025-05-14 13:42
品牌危机事件 - 恒安国际旗下心相印品牌因客服辱骂消费者事件登上热搜 客服提议"补偿1000元冥币"并发表多段侮辱性言论 [2][3] - 品牌方回应称"账号存在异常登录" 承诺进行顶格处罚和消费者补偿 但截至5月12日未公布具体处理方案 [4] - 律师指出无论账号是否被盗 品牌方都需为客服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4] 公司经营状况 - 恒安国际2024年财报显示营收下滑4.6% 净利润下滑17.9% [4] - 核心业务纸巾板块首次亏损2.45亿元 [4] - 公司面临成本上涨与行业"价格战"的双重压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