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空心化
icon
搜索文档
餐饮被谁卷死了?
36氪· 2025-11-20 09:58
那么到底是谁,以效率与增长之名,带着餐饮老板们互相卷,把行业推入了一场"不死不休"的无序内卷的竞赛? 01 谁培养了只认价格, 以前做餐饮时,店里没什么客人,生意冷淡,所以不赚钱,亏损了。 现在,客流满满,外卖订单接不完,都要忙死了。但还是不赚钱。 看到「中国餐饮创新大会」上的一组数据:中国餐饮的堂食客单价,已然跌回了十年前的水平。 不看价值的顾客? 小到一家社区店,大到一个连锁品牌。餐饮业的竞争从未停止,但竞争的维度早被彻底改写。 在平台和某些品牌的低价影响 下价格越来越魔幻,2023年底瑞幸咖啡开启了"全场9.9元"活动,到2025年美团的拼好饭瑞幸只要6.9一杯! 这已经不是简单降价促销,而是一个决定性的信号。 瑞幸凭借其超过两万家门店的体量和在资本市场重建的信用,瑞幸有能力将一杯现制咖啡的价格长期锚定在十元上下的水平。 瑞幸这是不只是便宜,这是重新定义消费者对价格的感知。 这一行动产生了连锁反应,消费者的价格预期被永久性改变:一杯像样的咖啡就不该超过10元。 紧接着,压力沿着供应链向上传导,咖啡豆商利润更低,加盟商的回本周期被拉长,门店员工收入变低。 甚至关联的茶饮、快餐乃至人均30元左右的简餐赛道被 ...
为什么我们不再相信“第一”?
虎嗅· 2025-09-22 15:3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枪上花,作者:枪上花,原文标题:《品牌空心化》,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做品牌就是智商税,精明的老板喜欢这么说。 但根据我的观察,说做品牌没用的,要么自己就享受着别人做品牌的红利,抄袭、平替创意创新,要么 就是一些体量不大的初创公司。 对初创公司来说,不是做品牌没用,是效率没那么高,有限的钱需要花得立马见效,等不到后天。 大公司不会说做品牌没用,因为当你到了一定业务体量,市场不会容许你有短板,对手不会允许你只摘 最容易的果实。你不想做也得做,还要做得比别人好。 一个真正在参与激烈竞争的大公司,或者未来想做大的公司,一定是研发、供应、渠道、产品、推广、 品牌、管理样样"要强",没有不做品牌一说。 当然,精明的老板,通常不会放弃品牌的表面功夫,也有logo,也有联名,也有背书,也有卖点,但是 凑近了一看,你会发现,这些品牌集体"空心化"。 背书是找中介刚买的,卖点是照着对手详情页抄的,产品是代工厂生产的,模特和用户图都是AI刚画 的,"第一"和"领先"是有三个定语的。 嘴上说学Lululemon,其实自己的核心用户也没怎么见过,天天研究耐克,其实研发全是代工厂提案。 苹果不会传播自己是第一,耐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