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倾销

搜索文档
《价格法》修正破解“增产不增利”困局:“反内卷”法治化工具
联合资信· 2025-08-07 14:33
宏观经济背景 - PPI连续33个月负增长,2025年6月同比降幅扩大至3.6%[5] - 2025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但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8%[5] - 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突破40%,市场主体数量从49万户增长至1.9亿户[4] 政策与法律修正 - 《价格法》27年来首次大修,明确"低于成本+排挤对手"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2][13] - 罚款上限从5000元提升至5万元,新增拒绝成本监审的法律责任[15] - 政策24天内完成从中央财经会议到法律草案的闭环,显示治理决心[12] 行业影响 - 新能源汽车行业2025年6月销量同比增长26.7%,但陷入降价促销策略[6] - 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头部企业毛利率有望回升[16] - PPI企稳后,中游装备制造利润率修复弹性最大[17] 资本市场反应 - 大宗商品与权益市场出现预期反应,多晶硅、碳酸锂期货价格上涨[18] - 资金从债市向"顺周期+反内卷"板块迁移,钢铁、光伏龙头股上涨[18]
价格法修订三大亮点值得关注
证券日报· 2025-07-27 23:49
价格法修订核心内容 - 价格法首次修订 自1998年实施以来首次进行修订 旨在回应社会关切[1] - 修订草案包含三大亮点 分别针对低价倾销 大数据杀熟和处罚力度问题[1][2][3] 低价倾销监管升级 - 适用范围扩大 从商品扩展到商品和服务 适用主体从卖方扩展至定价规则制定方[2] - 认定标准简化 仅需考察主观故意和低于成本销售 不再要求危害结果认定[2] - 新增强制倾销条款 禁止强制其他经营者按低价规则销售[1] 大数据杀熟规范 - 新增技术滥用条款 禁止利用数据 算法 技术从事不正当定价[2] - 针对算法定价问题 旨在解决同商品不同价等消费信任危机[2] - 典型案例包括 同一航班机票差价上百元 电商平台重复购物涨价等现象[2] 处罚力度强化 - 罚款上限提高 明码标价违法最高罚金从5000元提升至5万元[3] - 无违法所得也可处罚 新增对无违法所得行为的罚款规定[3] - 威慑效果增强 通过提高违法成本维护市场秩序[3]
直指低价竞争内卷乱象,价格法实施27年迎来首次修订
第一财经· 2025-07-25 14:25
价格法修正草案核心内容 -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首次对实施27年的价格法进行修订,增设"反内卷"相关条款,完善低价倾销、哄抬价格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规定 [2] - 修正草案新增数字经济监管条款,针对算法定价、大数据杀熟等新型问题进行调整,填补制度空白 [2][10] - 修订后的价格法将与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协同构建更全面的市场监管体系 [2][13] 修正草案三大修订方向 - **政府定价制度**:将近年创新实践上升为法律,完善定价机制 [5][6] - **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细化低价倾销、价格串通等行为的界定,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5][6] - **法律责任规定**:强化价格监管支撑,坚持"过罚相当"原则,宽严相济 [5][6] 低价倾销条款修订细节 - 现行法仅适用于商品销售,修正草案扩展至服务领域,明确"低于成本倾销服务"亦属违法 [7] - 新增"分解服务项目、减少服务内容"为变相压价行为,打击服务行业多收费、重复收费乱象 [7] - 低价倾销认定标准优化:需同时满足"定价低于成本"和"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双重要件 [9] 数字经济监管新增条款 - 禁止经营者利用数据、算法、技术实施不正当价格行为,如强制捆绑、不合理收费等 [11] - 针对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等行为,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形成联动规制 [12] - 中国人民大学专家指出,修正草案回应了数字经济时代商业模式变化带来的监管挑战 [12] 行业影响与立法意义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表示,修正草案释放维护公平竞争信号,增强统一大市场吸引力 [2] - 低价倾销导致行业利润下滑、企业亏损面扩大,可能影响就业与居民收入,需立法干预 [9] - 社科院专家强调,修正草案通过法治手段遏制"内卷式"竞争,助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8][13]
直指低价竞争内卷乱象,价格法实施27年迎来首次修订
第一财经· 2025-07-25 13:29
价格法修正草案核心内容 - 修正草案首次增设"反内卷"相关条款,完善低价倾销、哄抬价格、价格串通、价格歧视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规定 [1] - 新增数字经济监管条款,针对算法定价、大数据杀熟等新型问题填补制度空白 [1] - 修订后的价格法将与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协同构筑更全面的市场监管体系 [1][7] 立法背景与意义 - 价格法自1998年实施以来首次修订,当前新经济业态涌现,行业低价无序竞争问题凸显 [3] - 修正草案共10条,涉及政府定价制度完善、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明确化、法律责任健全化三方面 [3] - 立法强化公平竞争信号,有助于增强统一大市场吸引力,为国内大循环提供良好价格环境 [2] 低价倾销监管强化 - 修正草案将低价倾销适用范围从商品扩展至服务,并明确"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的主观要件 [4] - 新增"分解服务项目、减少服务内容"作为变相压价的具体表现,回应服务领域收费乱象 [4] - 低价倾销构成要件优化为"低于成本定价"手段+"排挤竞争目的"双重标准,强化执法依据 [5] 数字经济专项规制 - 禁止经营者利用数据算法、技术规则实施不正当价格行为,包括强制捆绑、不合理收费等 [6] - 针对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等新型价格违法行为进行法律约束 [6] - 与反垄断法中"禁止低于成本销售"条款形成监管互补 [6] 法律责任与执行机制 - 修正草案坚持过罚相当原则,健全法律责任规定以强化价格监管 [3] - 经营者违反价格规范将同时侵害消费者权益和破坏市场秩序 [3] - 在重大公共利益领域,政府将通过法治手段弥补市场失灵 [5]
欧盟通过总额930亿欧元的对美关税反制计划;两部门:拟完善低价倾销的认定标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特朗普当面要求鲍威尔降息|早报
第一财经· 2025-07-25 07:23
国际贸易与关税 - 欧盟通过总额930亿欧元的对美关税反制计划 涉及飞机、汽车及电气设备等高价值工业产品 [2] - 美国财长警告日本 若贸易协议履行情况让特朗普不满 关税将重新回到25% [16] - 美国商务部长将与韩国官员会面讨论贸易协定 [21] 政策与监管 - 两部门拟完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 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治理"内卷式"竞争 [3] - 商务部表示对战略矿产走私出口"零容忍" 侦办一批非法出口案件 [6]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 强化CCC认证监管和质量监督抽查 [8][9] 金融与信贷 - 央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文 扩大首贷和信用贷款投放支持小农户发展 [5] - 广东上半年为外贸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近百亿元 [13] - 9个中西部省份领跑上半年进出口增速 青海增长57.7%居首 [14] 医疗与医保 - "十四五"医保基金累计支出超12万亿元 年均增速9.1% [7] - 长期护理保险参保覆盖达1.9亿人 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率超90% [7] - 上海浦东支持进口创新药同步研发、同步临床、同步申报、同步上市 [12] 公司动态 - 特斯拉二季度营收225亿美元同比减少12% 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减少16% [24] - 美团召开外卖行业恳谈会 商户反映外卖客单价下滑7到10元 [25][26] - 亚马逊云科技精简部分团队 称是为持续投资和优化资源 [24] 资本市场 - 机构24日净买入潞安环能3.97亿元 净卖出华新水泥2.48亿元 [27][28][29] - 美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特斯拉跌超8% [30]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1.54% 哔哩哔哩跌超4% [30] 行业趋势 - LABUBU火爆全球 潮玩赛道寻求孵化第二个泡泡玛特 [31] - 新加坡上半年接待国际旅客833万人次 超本国人口 [31]
强化法治保障 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经济日报· 2025-07-25 06:27
修订《价格法》的必要性 - 遵循习近平经济思想和法治思想,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回应群众对公平公正市场环境的诉求 [2] - 当前市场上存在企业通过挤压供应商利润、拖欠账款等方式进行低价竞争,破坏产业生态和公平竞争秩序 [2] - 部分大企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挤压产业链上下游或同业竞争对手,引发企业整治呼声 [2] 政府作用与价格法治建设 - 政府需在市场调节价领域发挥作用,规范不正当价格行为,弥补市场失灵 [3] - 低价倾销导致行业利润下滑、亏损面扩大,影响企业稳定经营和就业岗位,对中低收入群体增收造成不利影响 [3] - 在重大公众利益和市场失灵领域,政府需强化法治建设,丰富调控手段 [3] 价格法治体系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 修订《价格法》有助于通过价格机制传递市场供求信号,优化经济结构 [4] - 强化公平、公正、合法的价格竞争,增强中国统一大市场的吸引力,促进国内大循环 [4] 健全价格监管制度 - 经营者自主定价权应与市场供求和成本结构相适应,不正当价格行为会导致价格机制失效 [5] - 修订重点包括完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将其明确界定为不正当价格行为 [5] - 强化监管需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遏制不正当价格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5] 经营者价格自律与诚信 - 经营者需遵守诚实守信原则,杜绝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行为 [6] - 企业应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严格成本核算和费用分摊 [7] - 在市场监管部门检查时,经营者需如实提供资料,否则可能面临罚款 [7] 修订《价格法》的意义 - 释放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信号,提升经济运行质效 [7] - 通过深化价格法治建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7]
强力“反内卷”!时隔27年,价格法重新修订
华尔街见闻· 2025-07-24 20:51
中国价格法修订核心内容 - 中国启动27年来首次全面修订价格法 旨在遏制低价竞争并建立数字经济时代新规则 [1] - 修正草案由发改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起草 已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 [1] - 修订被列入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标志着立法进程进入关键阶段 [1] 低价倾销治理机制升级 - 重点完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 明确"低于成本"手段与"排挤对手"目的双重要件 [2] - 适用范围从商品扩展至服务 规制主体从卖方扩大到制定定价规则的第三方平台 [3] - 现行规定仅适用于商品和经营者自身 难以适应平台经济和服务消费新形势 [2] 数字经济监管创新 - 新增条款禁止利用数据/算法/技术从事不正当价格行为 填补数字时代监管空白 [4] - 完善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价格歧视等行为的认定标准 [4] - 明确禁止公用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利用优势地位强制捆绑销售 [4] 法律协同与处罚强化 - 价格法将与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构成综合监管体系 形成整治合力 [6] - 普遍提高违法成本 包括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罚款标准提升50%-200% [6] - 政府定价机制现代化 要求必须开展成本监审并听取社会意见 [6] 行业影响分析 - 低价倾销导致行业利润下滑 企业亏损面扩大并影响就业岗位稳定性 [2] - 新规将改变平台强制商家"二选一"等竞争模式 [3] - 法律执行有望增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吸引力 优化国内大循环价格环境 [6]
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助力整治“内卷式”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20:39
价格法修正草案核心内容 - 价格法自1998年实施以来首次修订 修正草案共10条 主要涉及完善政府定价内容 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 健全价格违法行为法律责任三方面[1] - 修正草案将低价倾销适用范围从商品扩展至商品和服务 新增"强制其他经营者按其定价规则低价倾销"行为 删除低价倾销后果规定[3] - 低价倾销认定标准优化为两点:一看定价是否低于成本 二看目的是否为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4] - 新增条款禁止经营者利用数据 算法 技术及规则从事不正当价格行为 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7] 低价倾销条款修订背景 - 现行低价倾销条款构成要件复杂 仅适用于商品和经营者自行销售 难以适应新业态发展和执法实践需要[4] - 部分行业存在"内卷式"竞争 企业通过挤压供应商利润 拖欠账款等方式降低成本 破坏产业生态和公平竞争[8] - 互联网平台或大型商场强制商家参与促销等行为需要法律规范[6] 不正当价格行为监管 - 修正草案完善了低价倾销 哄抬价格 价格串通 价格歧视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认定标准[7] - 价格法将与反垄断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构成综合法律监管体系 协同整治低价无序竞争问题[11] - 价格法聚焦维护正常价格秩序 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关注公平竞争秩序 执法需做好协调衔接[11] 行业整治动态 - 工信部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加强产品抽查 配合反不正当竞争执法[9]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外卖平台 要求规范促销行为 理性竞争 构建多方共赢生态[9] - 行业协会需加快探索产品质量标准规范 解决个别领域公平竞争失序问题[10]
专家建议:价格调控思路要从防“哄抬物价”转向防“低价倾销”
快讯· 2025-05-09 20:09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强调为支持物价合理回升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1] - 市场专家指出促进物价回升需解决深层次供需结构矛盾 [1] - 价格主要取决于商品供需关系 货币因素是次要的 [1] 当前经济与物价状况 - 货币供应增长持续快于经济增速 但物价仍处低位 [1] - 单纯增加货币供给无法有效提高需求 需改善供需关系 [1] - 供过于求格局下 供给扩张会加剧物价低迷 [1] 价格调控思路转变 - 调控重点从防"哄抬物价"转向防"低价倾销" [1] - 企业低价竞争和产量扩张会持续压制物价 [1] - 长期低价竞争不利于市场秩序和企业经营稳健性 [1] 企业经营策略调整方向 - 政府引导企业从"以价换量"转向"以质取胜" [1] - 技术创新 品牌建设 服务质量 市场细分成为多元化竞争策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