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唐诗之都
icon
搜索文档
文商旅融合激活西安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中国经济网· 2025-11-26 10:12
在西安,这样的场景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今年以来,西安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通过文商旅的深度融合激活城市发展新动能, 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复兴之路。 文化为魂:千年古都的诗意复兴 大雁塔下,AR技术让李白卡通形象"呼之欲出",重现"山河诗长安"的壮丽诗境;城墙内外,文商 旅深度融合激发消费新活力。 "早就听说长安十二时辰挺火,我今天带着老婆孩子一起过来转转,这里的氛围很热闹,感觉瞬间 穿越到唐朝。"来自武汉的游客曾先生惊喜地说,"我看这里还有唐代宫廷宴席,以后有机会再专门体验 一下。" 秋日清晨,西安博物院迎来了一批特殊参观者——"风雅长安——王维文化艺术数字沉浸展"正在这 里展出。 展览以院藏"清仿元赵孟頫《摹王右丞辋川图》卷"为蓝本,融合王维诗歌的创作语境,借助4K光 影、3D动画、即时交互等多媒体科技手段,让观众们沉浸式感受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意 境。这正是西安打造"唐诗之都"文化品牌的举措之一。 2025年9月,西安市公布《西安市打造唐诗文化品牌实施方案》,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建成具有 国际影响力、充分彰显中华文明的"唐诗之都"文化品牌。 "西安作为唐代都城长安,是唐诗 ...
西安8天假期吸金近2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08:06
文章核心观点 - 西安文旅市场通过系统性打造“唐诗之都”文化IP,结合顶层政策设计与市场创新,成功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消费,实现了游客量与收入的显著增长,并展现出从“流量红利”向“产业红利”转化的潜力 [1][3][6] 假期旅游业绩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西安市接待游客2007.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9.59亿元 [1] - 西安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0%,跻身国内热门长途游目的地前十,是西北地区唯一上榜城市 [5] - 西安入境游订单同比激增102%,显示出国际吸引力的快速回升 [3][6] 政策与战略布局 - 西安推进“文化兴市”战略,发布《西安市打造唐诗文化品牌实施方案》,通过5大工程、26项具体任务,系统化打造“唐诗之都”文化品牌 [4][6] - 假期期间构建了以46项市级活动和395项区县级活动为支撑的特色文旅活动格局,活动场次同比增长28% [5] - 政策引导通过政府实施方案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利用数字技术创新体验,开展全域整合营销 [3][4] 市场创新与IP变现 - 与头部直播平台“与辉同行”合作推出西安中秋月宴直播,在线观看量超1140万人次,居全网第一,实现传统文化“破圈”传播 [5][10] - 推出沉浸式唐诗主题体验项目,如唐诗主题市集和“唐诗中秋体验线路”,带动景区客流与二次消费增长 [1][10] - 从大唐不夜城的“盛唐密盒”到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形成“文化+旅游+消费”的发展路径 [11] 消费结构与新业态发展 - 文旅消费拉动效应超越传统门票模式,向住宿、交通、演艺等多元业态延伸 [5] - 本地高星酒店平均入住时长保持延长趋势,包车游新业态订单同比增长迅猛,西安—法门寺—乾陵环线增长65%,西安—延安—壶口—韩城线路增长78% [5] - 演艺市场成为夜间经济亮点,《长恨歌》等演出场场爆满,“秦唐黄金线”订单占比高达43% [6] 面临的挑战与可持续发展 - 巨量客流(假期2000万人次级别)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生态环境构成严峻考验 [13] - 旅游收入结构仍高度依赖传统核心景区,“秦唐黄金线”订单占比高达43,需关注旅游热度的周期性波动和多元化发展需求 [13] - 需平衡商业化开发与文化传承,避免历史文化体验变得浅表化和同质化,并加强文旅产品创新与服务质量提升以构建长效机制 [13][14]
唐诗流量变现记:古都西安的文旅经济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21:03
假期旅游业绩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西安共接待游客2007.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9.59亿元 [2] - 假期期间西安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0%,在国内热门长途游目的地榜单中跻身前十 [4] - 西安入境游订单同比激增102%,显示出国际吸引力的快速回升 [3][7] 文旅活动与市场创新 - 假期期间西安构建了以46项市级活动为主导、395项区县级活动为支撑的特色文旅活动格局,活动场次同比增长28% [6] - 与头部直播平台合作推出的西安中秋月宴直播活动,在线观看量超1140万人次,居全网第一 [6] - 推出沉浸式唐诗主题体验项目,如唐诗文化主题市集和"唐诗中秋体验线路",带动景区客流与二次消费显著增长 [2][10] 消费结构与新业态 - 文旅消费拉动效应已超越传统门票模式,向住宿、交通、演艺等多元业态延伸 [6] - 本地高星酒店平均入住时长保持延长趋势,包车游新业态增长迅猛,西安—法门寺—乾陵环线订单同比增长65%,西安—延安—壶口—韩城线路订单同比增长78% [6] - 演艺市场成为夜间经济亮点,《长恨歌》上座率达92%,"秦唐黄金线"(兵马俑+华清宫+《长恨歌》)订单占比高达43% [6] 文化IP战略与政策布局 - 西安系统性推动"唐诗之都"建设,发布《西安市打造唐诗文化品牌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用三年时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唐诗之都"文化品牌 [7] - 实施方案通过5大工程、26项具体任务构建文化IP变现路径,包括成立"唐诗文化研究院"、推进大明宫文化建设提升项目、开发唐诗旅游线路等 [7][9] - "西安模式"的可复制性在于其顶层设计与市场运作的结合方式,通过政府系统实施方案引导文化与旅游融合 [3] 客源结构与交通影响 - 北京、成都、上海、兰州、深圳位列西安客源地前五,显示西安"高铁3小时经济圈"与"空中快线"两大渠道的影响力 [6] - 受益于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及多语言服务优化,入境游市场显著回暖 [7]
【西安】西安将用3年打造“唐诗之都”
陕西日报· 2025-09-07 08:42
9月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诗道终南 心意长安'西安市打造唐诗之都"新闻发布会, 发布《西安市打造唐诗文化品牌实施方案》。 西安是唐诗创作与传播的核心舞台。现存5万多首唐诗中,"长安"一词出现过1400余次。《方案》 提出,西安市将用3年左右时间,推动唐诗文化与民众生活、文商旅发展相融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 力、能够充分彰显中华文明的"唐诗之都"文化品牌。 "《方案》以'诗道终南 心意长安'为宣传口号,从地理坐标与文化意象的双重维度诠释西安市作 为'唐诗之都'的精神内核。"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辉说,西安市将围绕5个方面26项任务推动"唐诗 之都"建设。 在文化遗产保护提升方面,西安市将加强对唐诗文化资源的管理、研究和活化利用。"我们将以'诗 地融合'为主线,系统推动文物保护、数字赋能与公共空间创新,真正让唐诗'活'在当下、融于城 市。"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冯健介绍,西安市将建立唐诗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并将于近期举办"唐诗里 的长安"主题展、"风雅长安——王维文化艺术数字沉浸展"等展陈活动。 在文商旅深度融合方面,西安市将全面盘点唐诗元素景点景区资源,打造唐诗旅游线路、唐诗旅游 目的地等项目。"唐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