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预售制

搜索文档
不出意外,2025年下半年,房子、车子、存款或将迎来这些重大改变
搜狐财经· 2025-07-28 10:00
宏观经济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突出 [1]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名义增长5.3% [1] - 全国CPI同比下降0.1%,物价呈现"稳中有降"格局 [1] 房地产市场 - 2025年1-6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58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销售额44241亿元下降5.5% [5] - 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下跌3.60% [5] - 房价分化趋势明显:前期跌幅大的二三线城市跌幅放缓,上海/深圳等房价收入比超40的城市可能出现补跌 [5] - 商品房预售制逐步取消,房企将增加现房销售比重 [7] - 未来5年计划提供600万套保障房,价格显著低于商品房,对商品房市场形成分流压力 [7] 汽车市场 - 2025年出现汽车降价潮:中低档车降价2-3万元,高档车最高降9万元 [9] - 降价潮持续原因:新能源汽车抢占市场导致产能过剩;科技企业(小米/华为)入局加剧竞争;中产收入减少抑制换车需求 [9] 存款与货币 - 2025年一季度M2规模达326万亿元,为2024年GDP的2倍以上 [11] - 存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但继续下行空间有限,活期利率已接近零 [13] - 银行面临存款流失风险,贷款利率同步下调导致风险上升 [13]
北大教授姚洋预测未来中国楼市走势,若无意外,或大概率是对的
搜狐财经· 2025-06-25 23:23
中国商品房预售制改革 - 预售制三大顽疾包括高房价、预售制度和公摊面积 其中预售制导致烂尾楼频现、房屋质量差、购房者经济风险高并打击市场信心 [1] - 预售制起源于90年代 当时开发商资金薄弱而购房需求旺盛 国家为刺激开发推行该制度 [1] - 2023年住建部提出"现房销售"概念 北京、福州、合肥、成都、南京等地开展试点 雄安新区已全面实施现售政策 [3] - 房企正在积极提高现房销售比例 行业呈现从预售向现售转型的趋势 [3] 支持取消预售制的观点 - 北京大学姚洋教授认为当前是取消预售制良机 购房者信心不足倒逼行业改革 [3] -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取消预售制是大势所趋 符合市场健康发展需求 [3] - 现房销售可避免烂尾楼 保障购房者权益 同时倒逼开发商提升工程质量 [5] - 中国现有住房超6亿套 即使停止新建也足够14亿人居住 取消预售制不会导致供应短缺 [5] 反对取消预售制的担忧 - 取消预售制可能限制开发商融资渠道 导致中小开发商资金链断裂 [5] - 反对者担忧新建商品房供应量减少会引发房价飙升 [5] - 当前市场存在大量库存商品房滞销问题 继续大量供应新房将加剧市场过剩 [5]
经济日报: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
快讯· 2025-05-21 07:28
现房销售模式探索 - 现房销售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探索,相比预售制可能导致房企资金回笼速度放缓,对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要求更高 [1] - 行业需在推进现房销售与维持企业平稳发展间寻找平衡,过渡期不宜采用"一刀切"政策 [1] 金融支持与监管结合 - 需加大对房企的金融支持,缓解现房销售带来的资金压力,提升企业积极性 [1] - 推进现房销售需同步加强预售资金监管,防止资金抽逃并保障购房者权益,预售项目须落实资金监管 [1]
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
经济日报· 2025-05-21 06:49
商品房预售制与现房销售背景 - 我国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新建住房主要实行商品房预售制 购房者通过楼盘模型和样板间确定购买[1] - 商品房预售制在过去二三十年推动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 但弊端一直存在[1] - 近年来多个城市积极试点现房销售 河南省信阳市新规要求新出让土地开发商品房一律实行现房销售[1] 现房销售对购房者的影响 - 现房销售使购房者实现"所见即所得" 权益得到更有效保障[1] - 预售制下购房者先交钱后收房 易出现房屋质量问题和烂尾楼风险[1] - 预售资金监管不到位时 房企可能挪用工程款导致资金链断裂和交付风险[1] 现房销售对房企的影响 - 现房销售倒逼房企注重房屋质量 建造更多"好房子"[2] - 房地产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现房竞争力超过期房 部分房企可能主动选择现房销售[2] - 现房销售促使房企从"快建快销"转向精细化运营[2] - 相比预售制 现房销售会减缓房企资金回笼速度 对企业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要求更高[3] 现房销售政策推进情况 - 海南省2020年3月成为首个全省实行现房销售制度的省份[2] - 中指研究院监测显示2022年末以来全国超30个城市试点现房销售或出台支持政策[2] - 支持政策包括延长土地出让金缴纳期限 契税补贴 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2] - 2024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推进现房销售 优化预售资金监管[3] 现房销售实施建议 - 需加大对房企金融支持 缓解现房销售资金压力[3] - 推进现房销售需与加强预售资金监管相结合[3] - 从预售制到现房销售需经历过渡期 不宜"一刀切"[3]
观察:现房销售再被热议 房企应有高“产品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19:51
现房销售政策动态 - 河南省信阳市住建局发布新规,文件印发后新出让土地开发的商品房一律实行现房销售[1] - 2022年以来全国超30个省(市)出台现房销售相关政策,包括试点项目和支持政策(如延长土地出让金缴纳期限、契税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1] 现房销售模式特点 - 现房指通过竣工验收可交付使用的房子,与期房(合同签订后1-2年交付)形成对比[1] - 对购房者优势:缩短交付时间、降低维权风险和银行坏账风险[1] - 对房企挑战:增加资金周转时间和开发成本压力[1][2] 预售制与现房销售的资金影响 - 预售制下房企资金来源于开发贷和预售款,银行资金回流速度快[2] - 现房销售延长开发贷使用周期,需优化金融机构配套资金支持政策[2] - 全面取消预售制仍需时间过渡,当前处于逐步推行阶段[2] 行业格局演变趋势 - 现房销售加速房企优胜劣汰,资金实力成为关键竞争要素[2] - 房企需提升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品质以增强产品吸引力[2] - 具备高产品力的房企将在新模式中获得更大发展空间[2]
鱼眼·探问丨商品房预售制加速退场?信阳全国首推现房销售,“所见即所得”渐成主流
搜狐财经· 2025-05-14 23:23
商品房预售制问题与现房销售趋势 预售制现存问题 - 购房者面临房屋质量问题如墙体裂缝、渗漏等,影响居住体验[1] - 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导致楼盘烂尾,购房者仍需偿还高额房贷[1] - 开发商擅改规划,承诺配套设施无法兑现[1] - 预售资金被挪用风险高,通过关联交易或虚假合同转移资金导致烂尾[8] - 存在房屋交付不符预期、延期交房及办证难问题,可能引发一房二卖等风险[8] 现房销售政策推进 - 2022年以来全国超30个省(市)出台现房销售相关政策,包括试点及配套支持(如延长土地出让金缴纳期限、契税补贴等)[3] - 河南信阳成为2024年全国首个明确全面落实现房销售城市,规定新出让土地商品房一律现房销售[3][7] - 政策采用"新老有别"原则,新取得施工证项目需主体封顶方可预售,新出让土地以合同签订日期为准[7] - 海南为全国首个省级现房销售政策实施地,2020年3月起新出让土地商品住房实行现房销售[11] 市场数据与行业影响 - 2024年全国现房销售面积达3亿平方米(同比+19.1%),占比提升至30.84%,2020-2023年占比分别为12.7%、13%、17.3%、22.5%[12] - 现房销售可降低烂尾风险、规避虚假宣传,倒逼开发商注重资金管理和工程质量[12] - 行业短期面临资金压力(回笼周期延长),中小房企可能加速出清,但长期利于构建"低风险、高品质、可持续"生态[13] - 住建部提出改革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制度,将现房销售作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重要路径[13] 现房销售优势 - 购房者可实地验房,直观评估物业体验、户型格局及采光通风[9][12] - 降低银行坏账风险,减少开发商对预售资金的依赖,促进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12] - 加快库存去化,推动房地产行业从"高周转"模式升级[12][13]
现房销售渐成趋势,市场影响几何?
环球网· 2025-05-11 12:01
现房销售政策推进 - 多地积极试点现房销售 配套政策持续完善 推动市场占比稳步提升 [1] - 商品房预售制曾为房企快速回笼资金的主流模式 但引发交付风险和质量纠纷等问题 现房销售试点由此展开 [3] - 海南2020年3月成为首个省级推行现房销售政策的省份 北京2021年扩大试点 深圳2023年重启探索 2024年有地块要求全部现房销售 [3] 政策支持与试点范围 - 自2022年末以来 超30个省(市)试点现房销售或出台支持政策 包括合肥、郑州、赣州、九江、山东等地 [3] - 2023年1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首次系统提出现房销售概念 山东、安徽等多省明确试点 [3] - 2024年12月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将推行现房销售列为2025年重点工作之一 [3] 市场数据与占比变化 - 2024年我国现房销售面积约3亿平方米 同比增长19.1% 占比达30.84% [4] - 2020-2023年现房销售占比分别为12.7%、13%、17.3%、22.5% 呈现稳步提升趋势 [4] 行业影响与未来趋势 - 现房销售是房地产增量市场未来大趋势 推动房企高质量转型 但全面铺开需多维度配套改革 [4] - 现房销售使房企资金回笼周期变长、压力增大 短期内减少新房供应量 延缓市场复苏 [4] - 长远看 现房销售能提升产品品质 倒逼房企优化设计、建材和配套 推动行业优胜劣汰 加速整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