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富强
icon
搜索文档
甘肃学子香江畔的爱国一课:从黄土高坡到维港之滨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11:56
研学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陇原春蕾港澳行·青春共筑中国梦”第二期青少年研学活动 [3] - 活动参与人员包括来自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和陇南文县15所学校的39名师生 [3] - 活动由甘肃省委统战部、甘肃省海外联谊会联合香港、澳门甘肃联谊会举办 [7] 活动行程与体验 - 师生们在香港湾仔金紫荆广场观看了升旗仪式 [1][3] - 活动参访了香港科技大学 师生对学校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留下深刻印象 [3] - 师生们参观了香港海员工会 通过史料了解香港海员抗争与奋斗的历史 [5] - 师生们访问了香港科学馆 在互动体验中感受从基础物理到人工智能等科技的魅力 [5][7] - 师生们登上了天星小轮 在维多利亚港的夜色中感受香港 [7] 活动影响与意义 - 活动旨在通过国情教育、文化体验等形式 深化内地与港澳青少年的交流互动 [7] - 活动增强了青少年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自信 [7] - 一名学生表示观看升旗仪式让其真切感受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 [3] - 一名带队教师认为此次活动是地理的跨越和心灵的成长 孩子们在行走中读懂国家 [7]
“中国士兵”何以感人心魄(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9-03 07:56
历史背景与故事溯源 - 抗战故事源自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及《胡愈之译文集》 叙述体形式为左翼文化界转述后口耳相传 [1] - 故事核心为16岁中国士兵对话外国记者 表达"中国一定会胜利"信念及"战死沙场"的必死决心 内核历经传播未变 [1] 精神象征与历史意义 - 士兵形象代表抗战时期亿万人民视死如归的精神缩影 体现以必死之心求必胜的勇毅哲学 [2] - 斯诺认为这反映中国"全新哲学" 日本军国主义最大幻觉是低估此类中国人的诞生 [2] 胜利根源与领导作用 - 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武装抗日旗帜 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成为全民族抗战中流砥柱 [3] - 党的领导下动员组织团结的中国人民激发民族道统 焕发改天换地伟力 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 [3] 历史传承与现代启示 - 从钱学森 邓稼先到黄大年 黄文秀等历代"中国士兵"胸怀家国大义 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奠定今日中国屹立基础 [4] - 九三阅兵演练空中梯队象征盛世如先烈所愿 告慰先烈需将其牺牲事业发扬光大 期盼愿景变为现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