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收购

搜索文档
海王生物易主计划终止 高负债与业绩亏损困局待破
国际金融报· 2025-06-10 18:58
公司控制权变更终止 - 海王生物终止与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的控制权变更及定增事项,历时三年的"卖身"计划流产 [1] - 原方案为海王集团向丝纺集团转让12%股份并放弃剩余表决权,同时通过定增引入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交易价从最初的8.61亿元下调至7亿元左右 [3] - 终止原因可能涉及公司财务状况恶化(连续三年亏损超38亿元)、行业环境变化及深圳证监局对公司治理问题的责令整改 [4] 财务状况与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38亿元,其中2024年亏损11.93亿元主要因大额商誉减值(2022-2024年计提18.78亿元)和应收账款减值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3.76亿元(同比降8.81%),净利润0.24亿元(同比降44.38%),资产负债率高达89.76% [6] - 激进并购导致商誉一度达39亿元,短期借款2018年达87.49亿元,2021年资产负债率超80% [7] 行业竞争与经营压力 - 医药流通行业受集采政策冲击,利润空间收窄,行业呈"3+1+N"格局(国药、华润、上药+九州通),公司市场份额较小 [10]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90.53天,显著高于同行(上海医药99.17天、国药股份53.5天),涉及109起诉讼金额超5亿元 [8] - 核心优势包括9家毒麻药品经营资质子公司、全国第三方物流网络及增长较快的器械业务(占比33%) [10]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表示将继续与国资主体洽谈合作,探索资源整合,但需优先解决高负债和持续亏损问题 [10] - 可能转型现代医药物流或聚焦器械业务,但行业整合难度加大背景下短期需依靠自身能力 [10]
笛杨观察·上市并购|第五期·国资收购上市公司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6-01 03:07
收购上市公司概览 - 上市公司收购主要指上市公司的"收购及相关股份权益变动活动",依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进行规范 [1] - 简式权益变动指投资者拥有权益股份达到或超过5%但未达20%的情形 [2] - 详式权益变动指投资者拥有权益股份达到或超过20%但未达30%的情形 [2] - 上市公司收购指投资者拥有权益股份超过30%,或虽未达30%但成为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 [2] 收购上市公司的常见方式 协议转让 - 最低收购比例为5%,价格不低于协议签署前1个交易日收盘价的90%(主板)或95%(ST) [8] - 国有股转让价格需不低于前30个交易日日均价与每股净资产的孰高值 [8] - 典型案例:厦门建发协议受让美凯龙23.95%股权取得控制权 [7] 二级市场收购 - 通过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收购股份,达到5%需履行举牌义务 [9][11] - 典型案例:前海人寿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万科股份引发"万宝之争" [11][14] 要约收购 - 强制触发条件为持股达30%后继续增持,预定收购比例不得低于5% [12][15] - 要约价格不得低于前6个月最高价,需提供20%履约保证金 [15] - 典型案例:格兰仕部分要约收购惠而浦51.1%股份 [15] 认购新股 - 定增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80% [19] - 锁价定增仅限控股股东、战略投资者等三类主体 [20] - 典型案例:格力金融认购科恒股份定增后持股22.9% [17] 间接收购 - 通过控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现间接持股,价格不受证券规则约束 [22][23] - 典型案例:开封金控8亿元收购GQY视讯控股股东68.2%股权 [27] 组合方案 - 协议转让+表决权委托:胜帮英豪收购派林生物23.01%股权 [28] - 协议转让+定增:皓祥控股收购麦迪科技16.03%股权 [29] 收购上市公司的监管框架 信息披露 - 5%-20%持股需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36] - 20%-30%持股需披露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及财务顾问意见 [36] 交易限制 - 持股达5%时,公告后3日内不得买卖 [37] - 要约期间不得卖出股票或通过其他方式增持 [39] 同业竞争 - 持股超20%或成为实控人需披露同业竞争情况 [44] - 需明确不竞争承诺履行期限 [46] 代表性并购案例 - 迈瑞医疗66.52亿元溢价30.7%收购惠泰医疗21.12%股权,实控人放弃10%表决权 [53][54] - 中航电子吸收合并中航机电,配套募资不超过50亿元 [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