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采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抗抑郁药物,卖爆了
投中网· 2025-09-17 10:52
以下文章来源于表外表里 ,作者洞见数据研究院 表外表里 . 洞见数据研究院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一门炽热而残酷的生意。 作者丨 刘钰民 编辑丨 付晓玲 曹宾玲 来源丨 表外表里 连抗抑郁药都有软广了 ,麦草 感叹, " 这个世界真是疯了 " 。 刷到那条笔记时,她以为是病友间的寻常分享, 看完才回过味来,是某喷剂的广告。 "抗抑郁症跟 治感冒不一样,药不能乱吃。"麦草说, 打着科普的幌子推荐 可能会误导病人。 但面对越冒越多的抗抑郁药广告,麦草也表示能理解 。 她去健身房运动疗愈, 10 个人里 3 个人是病友,运动场秒变 "病友交流会" ; 去医院复诊,普通 号也得靠抢,看诊推迟一小时是常态, 候诊厅里黑压压坐满了等待的人。 甚至 重性精神疾病 患者也在增多,麦草住院期间,周围几乎没有空床位,医生们总是行色匆匆, 护士 更是 人手紧张, " 四五 个人要管七十多个病人 "。 数据显示, 中国抑郁障碍 总人数已 达 到 9500 万 , 其中 登记在册的患者约 3800 万 人 ( 2023 年 ), 庞大的患病人群催生了一个躁动的药品市场。 打开线上购物平台,常见抗抑郁药物销量以十 ...
迪瑞医疗高层“大换血”,华润系接管后能否带来转机?
新京报· 2025-09-16 19:15
公司管理层变更 - 迪瑞医疗完成高层"大换血" 法定代表人及企业负责人变更为郎涛[1] - 8月7日公司变更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新任董事会成员包括郭霆、郎涛、刘莹、李光[2] - 公司选举郭霆为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 聘任郎涛担任总经理 孙彬担任副总经理[2] - 新管理团队正开展战略复盘与优化工作 将重点聚焦主营业务发展方向[2] - 新任董事长、总经理及副总经理均来自华润医药商业集团 管理层明显为华润系主导[3] 华润系控股背景 - 2020年华润集团以18亿元获得迪瑞医疗28%股权 成为实际控制人[4] - 截至2025年8月 华润系持股比例仍为28.34% 通过中国华润有限公司实际控制公司[4] - 迪瑞医疗是华润系内唯一医疗器械生产平台[1][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1亿元 同比下降60.07%[5]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831.2万元 同比下降117.13% 为上市11年来首次半年度亏损[5] - 2024年全年营收12.18亿元 同比下降11.63% 净利润1.42亿元 同比下降48.5%[5] - 业绩下滑原因包括集采政策推进、行业竞争激烈及资产减值计提等因素[5] 产品结构分析 - 产品主要分为仪器和试剂两大类 2025年上半年试剂营收占比57% 仪器占比42%[6] - 相比同业 新产业试剂营收占比70% 安图生物试剂类占比达八成以上[6] - 在IVD行业试剂作为持续性消耗品带来稳定现金流和更高利润率 仪器销售多为一次性且需让利获客[6] 未来发展策略 - 下半年将聚焦三大核心方向:全力开拓国际市场 深挖海外增量空间[6] - 加速国内市场设备装机进度 同步推动试剂销量提升[6] - 深化供应链优化 推进原材料国产替代 严格管控成本费用支出[6]
百时美施贵宝出售这家合资企业股权,跨国药企缘何纷纷出售成熟产品
第一财经· 2025-09-15 22:54
对于这次出售,百时美施贵宝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公司将在全球网络内持续协调资源配置,以支持不 断发展的业务需求。按计划出售SASS工厂股权,体现了公司对生产战略的贯彻执行,这一战略旨在通 过强有力的外部合作来平衡内部资源,从而深化区域战略布局,并确保药物能够长期且有保障地提供给 中国乃至全球患者。 百时美施贵宝并非近年来唯一一家在华优化资产布局的跨国药企。 2024年8月,另外一家跨国药企优时比宣布,向康桥资本与穆巴达拉投资公司以6.8亿美元(约合49.26亿 人民币)出售公司在中国的成熟产品业务(涉及神经系统和抗过敏),包括开浦兰、维派特、优普洛、 仙特明、优泽五大产品及位于珠海的生产基地。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家中美合资制药企业。 9月15日晚间,第一财经记者从百时美施贵宝求证到,该公司已签署协议,出售在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 有限公司(即"SASS工厂")中持有的60%股权。 这起出售,之所以引人关注,在于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在中国医药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家中美合资制药企业,最早成立于1982年。 本次出售之前,百时美施贵宝持有SASS工厂60%股权,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国 ...
利德曼(300289) - 2025年9月8-9日、11-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5 17:1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048.41万元,同比下降14.80%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52万元 [3] - 体外诊断试剂业务收入10886.65万元,同比下降28.13%,占总收入67.84% [3] - 诊断仪器业务收入2274.16万元,同比增长106.73%,占总收入14.17% [3] - 生物化学原料业务收入767.86万元,同比下降20.23%,占总收入4.78% [3] - 其他业务收入2119.74万元,同比增长30.37%,占总收入13.21% [3] 集采政策影响 - 约70%试剂产品纳入集中带量采购 [4] - 试剂毛利率同比下降2.34个百分点 [4] - 高值项目销量受检验套餐解绑影响下降幅度较大 [5] - 行业政策加速转型升级,长期推动高质量发展 [5] 业务发展策略 - 推进标杆市场建设,赋能经销商和终端用户 [5] - 持续丰富生化诊断菜单,完善免疫化学发光检测菜单 [5] - 生化试剂适配多款市场主流全自动生化仪机型 [5] - 与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诊断试剂和仪器领域合作 [5] 重大资产重组 - 拟现金收购先声祥瑞不超过70%股份 [7] - 标的公司为TB-PPD国内唯一生产厂家 [6] - 标的产品列入国家药典标准参考品、基药目录和甲类医保 [6] - 交易完成后新增结核诊断筛查业务及创新疫苗业务 [7] - 收购资金来源于近9亿元自有资金及银行并购贷款 [8] 控股股东支持 - 控股股东高新科控在生物医药领域有丰富投资经验 [9] - 成功投资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行业头部项目 [9] - 利德曼作为"五个一"生命科学产业战略布局重要组成部分 [9]
基金研究周报:全球权益共振,黄金续创新高(9.8-9.12)
搜狐财经· 2025-09-14 21:31
市场概况 - A股市场主要指数全线飘红 万得全A周涨幅达2.12% 科创50以5.48%涨幅领涨 [1] - 中小盘指数显著跑赢大盘蓝筹 中证500上涨3.38% 中证1000上涨2.45% [1] - 通信板块表现亮眼 医药生物板块逆势下跌0.64% [1] - 上证指数上涨1.52% 深证指数上涨2.65% 创业板指上涨2.10% [1] 行业表现 - Wind一级行业平均涨幅2.05% Wind百大概念指数上涨比例达90% [1][12] - 通信板块上涨5.24% 农林牧渔上涨5.00% 电子板块上涨4.93% [1][12] - 石油石化上涨0.30% 煤炭上涨0.16% 表现相对较弱 [1][12] - 信息技术板块PE TTM达98.8倍 处于历史99.7%分位 电信服务PB LF达2.0倍 处于历史99.5%分位 [12] 基金市场 - 上周新发基金39只 总发行份额217.94亿份 其中股票型18只 混合型13只 [2][14] - 万得全基指数上涨1.17% 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上涨2.13%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2.40% [2][8] - 债券型基金指数下跌0.06% 货币市场基金指数上涨0.02% [2][8] - 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0.35% 可转债基金指数上涨1.13% [8] 全球资产 - 美股三大指数齐创历史新高 标普500突破6500点 道指首次突破46000点 [2] - COMEX黄金续创历史新高 COMEX白银同步走高 [3] - 美债各期限收益率普跌 中债收益率保持稳定 [3] - 美元指数波动收窄 非美货币涨跌互现 [4] 债券市场 - 国债期货指数下跌0.32% 短端资金利差压降不显著 [14]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4BP至1.867% 期限利差扩大4BP至0.467% [14] - AAA+级5年中短期票据收益率上升6BP至2.053% 信用利差维持0.238% [14] - LPR报价保持稳定 1年期3.00% 5年期3.50% [14]
基金研究周报:全球权益共振,黄金续创新高(9.8-9.12)
Wind万得· 2025-09-14 06:28
市场概况 - A股主要指数全线飘红,万得全A周涨幅达2.12%,科创50以5.48%涨幅领涨,中小盘指数中证500和中证1000分别上涨3.38%和2.45%,跑赢大盘蓝筹指数 [2] - 通信板块表现亮眼上涨5.24%,医药生物板块逆势下跌0.64%,石油石化和煤炭表现较弱仅上涨0.30%和0.16% [2][15] - 上证指数上涨1.52%,深证指数上涨2.65%,创业板指上涨2.10%,Wind一级行业平均涨幅2.05% [2][15] 全球大类资产 - 美股三大指数盘中齐创历史新高,标普500突破6500点,道指首次突破46000点,欧洲股市反弹,亚洲主流指数如印度SENSEX30、日经225等均录涨 [4] - COMEX黄金续创历史新高,COMEX白银同步走高,美债各期限收益率普跌,中债收益率保持稳定 [4][5] - 美元指数波动收窄,非美货币涨跌互现 [6] 基金市场 - 上周新发行基金39只,总发行份额217.94亿份,其中股票型18只、混合型13只、债券型5只、FOF型3只 [3][17] - 万得全基指数上涨1.17%,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上涨2.13%,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2.40%,债券型基金指数下跌0.06% [3] - 普通股票型基金年初至今回报30.54%,偏股混合型基金年初至今回报30.58%,中长期纯债型指数年初至今回报0.34% [7] 行业表现 - 信息技术板块周涨幅4.94%,近三月涨幅39.57%,市盈率TTM达98.8,历史分位99.7% [12] - 电信服务板块周涨幅4.24%,材料板块周涨幅2.94%,近三月涨幅26.69% [12] - 能源板块周涨幅仅0.04%,金融板块下跌0.20%,日常消费板块市盈率TTM为23.2,处于历史低位15.3%分位 [12] 债券市场 - 国债期货指数下跌0.32%,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4BP至1.867%,5年期企业债收益率上升4BP至2.018% [13][16] - 信用利差企业债(AAA)-国开5年收窄2BP至0.203%,中短期票据AAA+5年期收益率上升6BP至2.053% [16] - DR007利率下降2BP至1.458%,SHIBOR3个月利率持平于1.553% [16]
财说|利润下滑逾四成,科伦药业还能"回血"吗?
新浪财经· 2025-09-13 07:05
核心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90.83亿元 同比下降23.20% 首次半年度跌破百亿关口 [2] - 归母净利润10.01亿元 同比下滑44.41% [2] - 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净利润9.85亿元 同比下降43.79%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90亿元 较上年同期25.33亿元大降53.03% [5] 业务板块表现 - 输液业务收入37.50亿元 同比下降19.65% 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滑6.19个百分点 [6] - 非输液制剂收入下滑近两成 [1][2] - 两大支柱业务输液与非输液制剂合计贡献近九成营收 [2] - 高端产品如密闭式软袋增长迅猛但占比有限 [6] 子公司业绩 - 川宁生物净利润4.55亿元 同比下降40%以上 主因青霉素市场行情转弱 [2][10] - 科伦博泰生物由盈利3.10亿元转为亏损1.45亿元 [2] 成本与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14.37亿元 同比减少25.09% [4] - 管理费用6.16亿元 基本持平 [4] - 研发投入10.48亿元 同比微降2.71% 研发费用率约11.5% [4] - 两条高速输液生产线投产 单车间生产成本下降约20% [7] 行业环境与政策影响 - 基础输液集采价格平均降幅达32.4%-43% 部分省份最高降幅超过80% [8] - 医保局要求医疗机构优先使用集采中选产品并落实结余留用措施 [9] - 2023年前五大输液企业合计销量约91亿瓶/袋 占全国总量80% [7] - 青霉素G钾盐价格从2022年210元/BOU高点回调至2025年约120元/BOU [12] 战略布局与应对措施 - 已获批9个肠外营养三腔袋品种和11个粉液双室袋品种 [7] - 川宁生物取得硫氰酸红霉素原料药兽药生产许可 开拓兽用抗生素市场 [13] - 通过子公司科伦博泰增资扩股引入约17.9亿元资金 [5] - 向股东推出现金分红方案 每10股派现1.26元(合计约2.00亿元)占半年度归母净利20.03% [5] 竞争格局与风险因素 - 业务结构过于集中 缺乏第二曲线支撑 [4] - 印度政府推行PLI激励计划 对青霉素G等品种给予销售补贴 [12] - 印度安得拉邦建设大型青霉素G项目 规划年产能替代每年约270亿卢比进口量 [12] - 行业竞争将更多集中于产品质量、供应能力和服务水平等非价格因素 [9]
爱博医疗(688050):25Q2环比改善,隐形眼镜良率提升,高端新品放量可期
国盛证券· 2025-09-10 20:0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2025Q2经营稳健 收入端稳步增长 在严峻市场环境下实现营业收入4.30亿元 同比增长14.44% 归母净利润1.21亿元 同比增长14.85% [2] - 毛利率有所下滑 主要系集采落地导致部分产品毛利率下降 以及低毛利率隐形眼镜产品收入占比提升 2025Q2毛利率为65.80% 同比下降2.29个百分点 [2] - 期间费用率持续改善 2025Q2销售费用率15.08% 同比下降0.79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5.26% 同比下降1.71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0.55% 同比下降0.50个百分点 [2] - 隐形眼镜业务增长良好 2025H1收入2.36亿元 同比增长28.89% 毛利率27.76% [2] - 人工晶状体业务结构优化 高端产品增长迅速 2025H1收入3.45亿元 同比增长8.23% 毛利率86.42% [2] - 角膜塑形镜业务保持增长 2025H1收入1.19亿元 同比增长5.63% 毛利率84.76% [2] -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2025H1海外收入0.43亿元 同比增长80.10% [3]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7.87亿元 同比增长14.72% 归母净利润2.13亿元 同比增长2.53% [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6.83亿元 21.12亿元 26.62亿元 同比增长19.4% 25.5% 26.1%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5亿元 5.45亿元 6.67亿元 同比增长14.7% 22.4% 22.4% [3]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2.30元 2.82元 3.45元 [4] - 当前估值水平:P/E 34.4倍 P/B 5.0倍 [4] 业务发展 - 国内销售网络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超过6000家医院及视光中心 通过收购天眼医药打造多渠道分销体系 [3] - 海外销售网络覆盖欧洲 亚洲和大洋洲 产品出口至德国 法国 意大利 英国等30余个国家 [3] - 环曲面人工晶状体和EDoF人工晶状体获得海外市场广泛认可 [3] - "全视"多焦人工晶状体等高端产品增长迅速 占比不断提升 [2] - "普诺瞳"角膜塑形镜控制效果持续获得市场认可 [2] 行业地位 - 公司属于医疗器械行业 [5] - 总市值153.37亿元 总股本1.934亿股 [5] - 自由流通股比例98.14% 30日日均成交量508万股 [5]
每周股票复盘:安图生物(603658)化学发光装机量创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9-07 03:20
股价表现与市值 - 截至2025年9月5日收盘价40.55元 较上周下跌0.05% [1] - 本周最高价41.66元(9月2日) 最低价39.91元(9月4日) [1] - 当前总市值231.71亿元 在医疗器械板块市值排名8/126 A股市场排名796/5152 [1] 政策环境影响 - 集采落地导致化学发光产品价格下调 DRG全面推行使整体检测量减少 [1] - 安徽集采落地和DRG全面执行将对2025年下半年市场环境形成压力 [1][6] - DRG/DIP控费政策对低级别医院影响较大 高级别医院影响相对较小 [4] - 政策影响预计在2024年底或2025年初陆续出清 [2][6] 业务发展状况 - 2024年化学发光装机量创历史新高 销量实现一定增长 [1][6] -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utolumo 6000系列单机年化产出约50万元 [4] - 生化业务受江西集采降价和DRG落地影响 全年销售额预计下降 [7] - 流水线推广市场竞争加剧 公司已调整市场政策和考核指标 [5] 新产品进展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系统已获证 配套试剂将陆续获批 [1][6] - 测序仪预计近期获证 现阶段主要面向非临床领域销售 [2][6] - 配套试剂获证周期较长 短期对业绩贡献有限 [1][2] 财务表现与资产状况 - 分子检测仪器项目进展较慢 导致二季度资产减值损失增加 [3][6] - 研发支出处理逐步转向资本化 参考同行业做法加强精细化管理 [2] 检测项目影响 - 不同检测项目受DRG拆套餐影响幅度不同 [2] - 肿瘤标志物项目受DRG影响较大 为今年受影响较重的检测项目 [2][6] 市场表现预测 - 政策出清后未来3-5年化学发光业务将保持平稳增长 [2][6] - 终端医院诊疗量变化不大 但检测量有所下降 [4] - 发光业务渠道库存相比一季度末变化不大 [5]
国信证券-迈瑞医疗-300760-国际业务同比稳健增长,第三季度国内市场有望迎来拐点-250904
新浪财经· 2025-09-05 05: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43亿元 同比下降18.5% [1] - 归母净利润50.69亿元 同比下降32.96% [1] - 第二季度营收85.06亿元 环比第一季度实现增长 [1] - 毛利率61.67% 经追溯调整同比下降2.85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 - 体外诊断业务营收64.23亿元 同比下降16.11% [1] - 国际体外诊断业务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 [1] - 国际化学发光业务保持增长态势 [1] - 国际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 [1]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率14.48% 经追溯调整同比上升1.92个百分点 [1] - 管理费用率有所变动 [1] 业绩展望 - 国内业务第三季度有望迎来拐点 [1] - 国际业务延续稳健增长趋势 [1]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10.93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