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竞争力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船舶“超级重组”背后:打造国有资本改革典范
新浪证券· 2025-05-09 18:11
战略协同 - 合并解决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的同业竞争问题,释放全产业链协同效应 [2] - 整合后产能利用率从72%和53%提升至85%以上,单位成本降低约12% [3] - 配套资源集中调配预计年节约运营费用超20亿元 [3] 资源整合 - 合并形成覆盖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的全国一体化造船产业链 [3] - 研发团队和专利技术共享加速智能船舶、绿色动力等前沿技术商业化应用 [4] - 统一研发体系、市场渠道和品牌管理减少重复投入,生产切换成本降低约15% [5] 国际竞争力提升 - 合并后新公司总资产达4015亿元,手持订单规模全球第一(539艘/5492万载重吨) [7] - 市场份额从11%跃升至18%,超过韩国现代重工(15%) [7] - 高端船型毛利率达25%-30%,推动整体利润率从6.2%提升至9.5% [9] 技术优势 - 绿色船舶承接全球50%以上的LNG双燃料动力船订单,甲醇燃料船研发进度领先韩国同行6-8个月 [9] - 超大型船舶交付量占全球60%,特种装备细分市场占有率超70% [9] - 数字化船坞技术使分段预舾装率提升至90%以上 [4] 全球化布局 - 形成"东亚制造+全球服务"网络,灵活应对地缘政治风险 [9] - 统一海外营销体系使接单效率提升30%,2025年一季度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280% [9]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 - 合并后承担国家90%以上的军用舰船建造任务,实现军民技术双向转化 [11] - 设立200亿元规模的"尖端技术基金",重点攻关船用核动力、智能航行系统等未来产业 [12] - 国资持股比例从44.47%集中至49.29%,净资产收益率(ROE)可从8.34%提升至12% [13]
中国汽车国际竞争力显现的重要契机
董扬汽车视点· 2025-03-19 17:13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出口量已达世界第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 计,2024年共出口595万辆。分析其原因,包括新能源汽车发展领先世界,智能网联技术蓬勃发展等技 术因素。 但是笔者认为,疫情三年,为中国品牌汽车国际竞争力的显现提供了重要契机。 一、从2021年起,中国汽车出口量快速增长。 根据统计,中国汽车整车出口,从2007年到2019年,一直在50万至100万间缓慢增长,2019年达到 122万辆。2020年为108万辆,2021年突破200万,2022年突破300万,2024年突破500万,去年接近600 万。明显可以看出疫情以来,中国汽车整车产品出口增长持续强劲。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汽车整车出 口增长,并不是新能源汽车带动。多数年份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低于内销的比例。 因此可以得出结 论,中国汽车整车出口连续大幅增长,并不是某一项和几项新技术带动而成,而是整体品牌竞争力提 高,成本有了明显的优势。 二、首要原因,是中国制造美誉度提高,中国产品的性能、质量得到世界主要市场的认可。 疫情初起, 在世界范围内供应链出现多处危机,而 中国制造大显神威。一是 中国 采取严格的防控 措施,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