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建设

搜索文档
青岛地铁多条线路建设传捷报,多区间贯通车站封顶
齐鲁晚报网· 2025-07-30 11:46
地铁5号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赵波 近日,青岛地铁在建线路建设传来密集喜讯,2号线二期、5号线、6号线二期、9号线及15号线等多条线 路相继实现区间贯通、车站封顶等关键节点突破,为后续通车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地铁6号线二期。 9号线建设呈现"多点开花"态势:西荆站一个月内接连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与A出入口暗挖过街通道贯 通;荟城路站-玉皇岭站区间右线隧道TBM掘进顺利贯通;城子站—华城路站区间盾构机相继贯通后, 华城路站—正阳中路站区间"市政铁军11号"盾构机已启动始发作业。15号线天山一路站至天山二路站 TBM左线顺利贯通,实现该区间双线贯通目标;沟岔站主体结构(含3、4号风亭)按期完成封顶,为后续 工程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青岛地铁2号线二期龙川路站附属出入口工程正式通过验收,标志着该站点投入使用迈出关键一步。5号 线建设再获进展,7月15日,地铁大厦站-滁州路站区间右线盾构工程顺利完成贯通。6号线二期朝阳山 路站7月13日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成为全线首座完成封顶的暗挖车站。 ...
青岛地铁15号线沟岔站主体封顶
齐鲁晚报· 2025-07-29 05:12
青岛地铁15号线项目进展 - 青岛地铁15号线沟岔站主体结构(含3、4号风亭)按期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为后续工程推进奠定基础 [1] - 沟岔站位于城阳区长城路与环城北路交叉口东侧,是一座长155米的地下三层岛式车站,毗邻青岛农业大学与博文广场 [1] - 作为青岛地铁网络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沟岔站建成对完善城市公交体系、缓解区域交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1] 施工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 - 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存在60余米岩层破碎带及80米范围内6-8米厚富水砂层 [1] - 面对裂隙水发育、地下水位浅等难题,项目团队采取地面注浆补强措施降低基坑风险 [1] - 穿越富水砂层时,通过降低分层高度、分段开挖、减少暴露面、缩短支护时间等优化方案,历时2个月安全完成该段施工 [1] - 作为换乘站面临基坑紧邻既有线挑战(最近处仅6米),布设百余个自动化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控 [1] - 采用"中间向四周"开挖顺序配合低功率破碎锤减振,实现全过程"零预警" [1] 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 正线与风亭施工中加大资源投入、优化施工调度、实施24小时值守,仅用两个半月完成结构封顶 [2] - 通过系统性深化研究,严格管控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及商混站管理,落实饰面高性能混凝土标准 [2] - 应用"2345"工作法和"小立法+二次分配"机制激发班组动力,避免混凝土烂根、错台、砂线等质量问题 [2] 后续工作计划 - 以此次封顶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安全质量管控,细化施工过程管理 [2] - 持续推进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的工作标准,为建设双一流地铁贡献力量 [2]
90岁莫斯科地铁记录城市秘密
环球网· 2025-05-26 07:22
莫斯科地铁历史发展 - 莫斯科地铁于1935年5月15日开通第一条线路索科利尼基线 运营初期有13个站点和两条线路 [1][2] - 最初建设依赖人工挖掘 后引入英国盾构机技术 苏联1934年实现国产化 两三年内盾构机数量增至40多台 [1] - 原计划为地面交通 1932年改为地下35米深建设 由工程师韦尼阿明·马科夫斯基提出 获斯大林批准 [1] 线路与站点扩张 - 1957年首次采用彩色线路图 三条直线分别为蓝绿红色 环线为棕色 方便外国学生识别 [2] - 2010年至2023年车站数量增长60% 从182个增至302个 新增莫斯科中央环线 [4] - 高峰时段列车间隔仅90秒 2023年环线测试中间隔缩短至80秒以内 [4] 战时建设与运营 - 卫国战争期间持续建设 完成13公里隧道和7个新站点 仅1941年10月16日停运一天 [2][4] - 战时地铁兼具防空洞功能 空袭时可容纳数十万居民避难 [2] 技术创新与文化特色 - 采用生物识别支付 自动售票机 移动应用等现代化设施 推出"地铁音乐"文化项目 [4] - 部分车站墙面使用含古代海洋生物化石的大理石和石灰石装饰 [4] - "新库兹涅茨克"站马赛克画由列宁格勒围困期间的弗拉基米尔·弗罗洛夫创作 其因饥饿去世后作品被保留 [3] 特殊站点现象 - 存在两座"阿尔巴特"站和两座"斯摩棱斯克"站 系战争期间空袭导致的重建结果 [4] - 俄语"地铁"一词词性从苏联时期的阳性变为现代中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