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场景化AI
icon
搜索文档
马蜂窝创始人、CEO陈罡:AI改变旅游交易模式,18个月后市场现新拐点
北京商报· 2025-05-12 16:46
AI驱动在线旅游行业变革 - DeepSeek大模型爆火推动在线旅游行业掀起AI竞赛,马蜂窝、飞猪、同程旅行等平台密集布局AI,行业洗牌正在发生[1] - AI技术能精准切割用户当下需求,将内容转化为即时服务,例如在迪拜购物中心迷路时提供具体出口打车建议[1] - 行业竞争焦点从“资源占有”转向“决策效率”,用户平均浏览40篇碎片化笔记制定行程,决策周期长达17天,AI能将此过程压缩到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5] 各平台AI布局与功能升级 - 马蜂窝在“五一”前夕部署全新旅游行业模型,对AI旅行助手“AI小蚂”进行大升级,具备实时问答、行程规划、在线向导等实用功能[3] - 飞猪3月上线“AI行程助手”,集成DeepSeek-R1及阿里云通义千问模型能力[4] - 同程旅行自主研发旅游行业大模型“程心AI”,完成与DeepSeek技术融合,推出“AI+实时预订”服务[4] AI技术应用价值与模式转变 - AI应用需真正解决旅行者当下需求,在信息茧房中准确匹配消费者实时需求,提供可落地解决方案[4] - 传统在线旅游平台长期停留在信息聚合阶段,无法实现从种草到预订的一站式服务,商业转化效率低下[4] - AI能将旅游攻略升级为高度个性化且提升消费者决策效率的工具[4] - 交易模式将从B2C转向C2B,传统B2C模式如同“预制菜”平台打包套餐,C2B模式则是“自助厨房”,AI将行业资源解构成模块供用户组合[7] 行业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 - 2025年将成为行业分水岭,通用大模型技术红利即将见顶,垂直领域“场景化AI”将决定胜负[7] - AI发展窗口期只有18个月,预计18个月后市场会出现拐点,形成新的竞争格局[1][7] - 垂直类平台更有机会破圈,专业化对抗规模效应[1][9] - 未来赢家不会是流量霸主,而是那些把AI变成“用户副驾”的企业[11] 垂类平台竞争优势与核心技术 - 平台自研核心技术是破局关键,若仅接入第三方大模型将导致解决方案同质化[10] - 马蜂窝“AI小蚂”能根据实时交通数据优化上车点,而其他平台AI助手还在推荐“迪拜十大景点”[11] - 马蜂窝AI行程规划将酒店差价、景点排队时长纳入算法,帮用户隐性节省15%-20%预算[11] - 垂类平台像买手店,AI时代需要更懂用户的“旅行买手”,从“占据时间”转向“节省时间”[10]
拼多多没说透的「核弹级产品」,究竟是什么物种?
雷峰网· 2025-03-24 08:21
核心观点 - 拼多多的智能优惠券是提升市场份额的关键工具,通过精准营销提高转化率和GMV,但可能影响短期广告收入 [3][8][15] - 公司管理层转向低调务实风格,强调社会责任与股东利益的长期一致性,并控制利润增速以避免舆情风险 [6][7][12] - 阿里京东难以效仿智能优惠券模式,因内部资源协同困难且品牌商家价格管控需求冲突 [20][21] 财务表现 - 四季度总收入1106.1亿(同比+24%),低于市场预期的1158亿,增速为史上第二低 [7] - 广告营销收入570.1亿(同比+17%),增速显著放缓(Q1-Q3分别为56%/29%/24%)[8] - 经营利润增速降至14%,远低于此前80%的高增长水平 [14] - 账上现金储备达3300亿,但股东回报政策保守 [2][14] 智能优惠券机制 - 运作原理:商家广告费按比例(如10元抽5元)转化为用户侧差异化优惠券,针对低购频/价格敏感型用户倾斜 [4][10] - 平台设置严格规则:单日优惠券总额≤推广费15%,单券面额≤商品售价70%,单品日优惠上限≤推广费80% [10][11] - 效果分化:部分商家订单增长30%-50%,但存在拖价导致转化崩盘的风险 [17] 竞争策略 - 转向GMV优先:2025年目标增速40%(超新星项目50%),通过智能优惠券提升投放效率而非降低商家成本 [15] - 差异化优势:公域流量占比高,议价能力强,中小商家可绕过全网比价限制 [16][21] - 对手困境:阿里受制于品牌商价格体系,抖音可能跟进但京东缺乏补贴资金 [20][21] 技术应用 - AI场景化落地:通过智能优惠券和百亿补贴优化用户匹配效率,但未公开强调技术概念 [2][3][8] - 历史技术路径:2019年已提出AI赋能用户决策主导权,而非传统商家赋能模式 [3] 商家生态 - Payble to Merchant环比持续上升,反映平台商家留存与经营状况改善 [18] - 商家反馈两极:强付费链接受益于打通高低价人群,但优惠券波动影响直通车数据稳定性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