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行程助手

搜索文档
AI和文旅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这场大会讲清楚了
第一财经· 2025-07-28 19:56
旅游业与AI融合趋势 - 旅游业成为AI落地的重要试验场,数字技术如AIGC、3D建模等正在重塑文旅产业格局[1] - 生成式AI激活文旅内容创作,拓展消费场景,如虚拟人物互动、数字孪生空间重构[1] - 预计2025年全球旅游行业AI市场规模将突破7500亿美元(约5.3万亿元人民币)[3] 行业实践与案例 - 携程推出垂类旅游大模型"携程问道",支持酒店预订、行程规划、菜单翻译等AI服务[4] - 联通在小程序中打造旅游智能体,提供AI搜索和智能客服功能[4] - 上海广播电视台发布"AI+文旅"案例,包括AIGC光影竞赛、MR互动系统等[3] - MiniMax通过文本和视频生成技术落地旅游导览、动态视频打卡等应用[5] 市场潜力与消费趋势 - 中国内地旅游GDP贡献率为4.3%,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0%)和北美(11.3%),存在结构性增长空间[9] - 居民人均文旅消费从2018年2.8万元增至2024年4万元,可支配收入增长推动旅游消费释放[9] - 文旅产业具有强拉动性,可带动餐饮、购物等千行百业,是实体经济流量入口[6] 技术驱动的商业机遇 - AI解决文旅业专业生产力供给不足痛点,如广告、影视制作能力普惠化[4] - Agent技术催生个性化内容与服务供给,孵化新商业模式和企业增长点[4] - 企业需将技术势能转化为商业动能,抢占万亿级文旅消费升级先机[9]
AI如何悄悄夺走你的旅游决策权?
虎嗅· 2025-06-12 09:42
AI在旅游行业的应用 - AI从被动应答工具转变为主动预测用户需求的旅行决策主导者,能够根据用户历史行为数据(如搜索记录、图片浏览、视频点击等)主动推荐旅行方案[4][5][7][8] - 谷歌Gemini可调取用户过去一年的旅行关键词、日历数据、照片库内容、社交媒体语气等多元信息,动态生成个性化推荐方案[14][16][17][22] - OpenAI推出硬件设备声称能通过用户行为(如图片点击、页面拖动)预测旅行需求,无需明确表达意图即可介入决策过程[12][13] AI改变旅行决策机制 - AI通过"行程编译器"逻辑将模糊需求(如"想静静")拆解为可执行方案(具体时间、预算、目的地偏好等),替代传统的关键词搜索模式[25][26][27] - 用户行为(小红书浏览、地图停留、照片保存等)被系统实时归档为决策信号,AI逐步引导用户形成"自主选择"的错觉[15][18][19][20] - 谷歌Gems工具允许用户训练专属AI子人格,结合历史数据实现需求预判,使旅行灵感从随机性转向算法驱动[29][30]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在线旅游平台(飞猪、同程、携程等)加速布局AI入口,通过行程助手和内容推送争夺用户"起心动念"阶段的主导权[42][43][44] - AI重构旅游行业双边市场:一端捕捉用户潜在意图(社交媒体、日历等数据),另一端连接供应商资源,形成新型中介模式[39][40][41] - 行业竞争焦点从"预订效率"转向"意图识别能力",传统OTA面临被AI平台替代的风险[35][36][38] 用户行为与行业趋势 - 用户决策链条缩短:从攻略查询(穷游)-种草平台(小红书)-AI推荐的三阶段演变,算法逐渐取代人工内容的影响力[45] - AI推荐系统通过整合机票折扣、酒店特价与用户偏好数据,生成"难以拒绝"的打包方案,提升转化率[23][24][28] - 行业争议点在于AI可能标准化旅行体验,削弱用户自主探索的随机性和个性化[31][32]
在线旅游开卷AI 从技术工具化到标准化共建
北京商报· 2025-06-10 22:50
技术升级与行业转型 - 旅游业正从传统单一服务模式向跨产业融合的生态化体系转型,驱动因素包括数字化浪潮和消费产业链重塑[1] - 消费者需求从"功能满足"转向"体验驱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沉浸技术等创新力量重构产业链底层逻辑[1] - 行业聚焦"旅游+"产业链重建,通过技术升级、场景创新、业态重构、服务升级、消费链条重塑五大维度推动变革[1] AI产品加速迭代 - 2025年在线旅游行业掀起AI竞速战,同程旅行、飞猪、马蜂窝等平台密集接入Deep-Seek大模型[2] - 平台平均每1-2个月优化或升级AI产品,马蜂窝上线"AI小蚂",飞猪推出"问一问",途牛发布"AI助手小牛"[4] - 飞猪"AI行程助手"为首个融合多个大模型的AI产品,集成Deep-Seek-R1和通义千问能力[5] AI功能与应用场景 - AI产品帮助用户缩短决策时间,马蜂窝用户浏览时长从62.5分钟(新疆)和90.4分钟(澳大利亚)缩短至几分钟[8] - "AI小蚂"支持实时问答、行程规划、在线向导、个性化推荐,"AI路书"通过主动提问完善旅行细节[7] - 飞猪"问一问"整合行程助手、路线定制师、预算管理师等多项功能,生成包含机酒、景点、餐饮的完整方案[8] 技术投入与人才需求 - 算法工程师、AI产品经理等技术岗位需求激增,薪资达2-5万元/月[10][11] - 携程2024年Q4研发费用34亿元(同比+16%),全年131亿元(占营收25%),同程旅行服务开发开支增至20亿元[11] - 企业需平衡技术研发与成本投入,优化算法设计和训练效率[11] AI替代与行业挑战 - AI短期内仅能取代简单工种(如在线客服),复杂决策和定制服务仍需人机协作[13][14] - 途牛研发负责人指出AI在信息处理、个性化推荐和高效预订方面表现突出,但精确性待提升[14] - 行业面临数据实时接入限制,专家建议政府牵头建立共享数据生态以提升AI训练效果[14] 未来竞争趋势 - 行业竞争将转向高频打低频模式,内容平台(小红书、抖音)与供应链平台(携程、同程)各具优势[15] - AI产品通过提高服务频次增强用户粘性,但当前大模型能力尚未形成绝对护城河[15] - 超级应用的出现可能重塑行业格局,资本和政策均看好AI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前景[16]
深蓝智库2025|被AI重塑的在线旅游:人才、大模型与流量入口三战齐发
北京商报· 2025-05-12 17:32
行业趋势 - 2025年在线旅游行业掀起AI竞速战,包括同程旅行、飞猪、马蜂窝等平台加速更新AI产品,密集接入大模型DeepSeek,在行程规划、智能客服、供应链优化等领域抢占先机 [1] - 行业发展趋势包括产品加速迭代、缩短用户决策时间、AI取代在线客服、技术人才需求量大,但面临技术不成熟、信任度待提升等问题 [1] - AI驱动的旅游业需突破"技术工具化"初级阶段,政策层面开放数据共享与标准共建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关键变量 [1] 产品迭代 - 所有在线旅游平台均接入DeepSeek,AI产品迭代速度加快,平均每1-2个月优化或升级一次 [3] - 马蜂窝上线自研AI旅行助手"AI小蚂",全量接入DeepSeek并集成垂直精调模型,飞猪"问一问"、途牛"AI助手小牛"也在一个月内相继上线 [3] - 飞猪"AI行程助手"为行业首个融合多个大模型的AI产品,集成DeepSeek-R1及阿里云通义千问主力模型 [3] 用户决策优化 - AI产品帮助游客缩短决策时间,完善行程线路规划、制定旅行攻略,部分平台训练出"预算管理师"功能 [6] - 马蜂窝"AI小蚂"将用户浏览时长从62.5分钟(新疆)或90.4分钟(澳大利亚)缩短至几分钟,利用上亿用户游记和6300万POI数据库 [6] - 飞猪"问一问"的"预算管理师"汇总核算费用并输出完整方案,包含机票、酒店、景点、餐饮建议及带娃注意事项 [7] 技术投入与人才需求 - 算法工程师、AI产品经理等技术岗位需求激增,薪资达2-5万元/月,携程、同程旅行等企业积极招聘 [9] - 携程2024年Q4产品研发费用34亿元(同比+16%),全年131亿元(同比+8%),占净营收25% [9] - 同程旅行2024年服务开发开支20亿元(2023年18.2亿元),主要因信息科技雇员人数增加 [9] AI应用局限性 - AI短期内仅能取代简单工种(如在线客服),复杂事务处理和个性化服务仍需人机协作 [12] - 途牛研发负责人指出AI在快速响应、个性化推荐、高效预订上有优势,但精确性需提升 [12] - 旅游定制师场景中,AI可辅助生成攻略方案,但无法替代人类有温度的面对面服务 [13] 未来竞争格局 - 业内专家预测未来是高频打低频的商业逻辑,内容平台(抖音、小红书)与供应链平台(携程、同程)各具优势 [15] - 通过AI产品提高服务频次可能改变旅游低频属性,政策与资本均看好AI在旅游行业的应用前景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