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产业链

搜索文档
晶苑国际20250604
2025-06-04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服装代工行业、鞋履行业 - 公司:晶苑国际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订单与增长 - 核心观点:公司订单能见度高,有信心实现年初设定的双位数增长目标 - 论据:前三季度订单理想,与主要客户紧密合作确保产能;二季度开始接收四季度订单,美国品牌业务好、下单积极,欧洲市场出货增长显著且与欧洲最大服装品牌合作,产品线多元化,订单饱和度乐观;核心客户如优衣库和阿迪达斯增长预计中双位数到高双位数甚至达 20%左右,Lululemon 和迪卡侬也有不错增长[2][4][5][9][13] 关税影响 - 核心观点:公司目前在关税方面未受显著影响,服装行业受影响较小 - 论据:虽有 10%关税,但公司采取直接销售和报关调整等措施,实际对零售价格影响仅 1% - 2%;FOB 价格占吊牌价格比例低,为 15% - 20%;主要客户如优衣库等有强大价格传递能力,未要求供应链分摊关税[3] 库存管理 - 核心观点:服装行业库存管理与其他产品不同,客户不会因关税增加额外库存 - 论据:服装具有时效性,客户会在合适时间最大化价值,不会为规避 1% - 2%关税而超额库存储备[6] 东南亚劳动力市场影响 - 核心观点:东南亚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对公司产能有间接影响,但公司有信心完成增长目标 - 论据:电子和装潢类企业招聘进取,管理团队难大幅调薪吸引新员工,多个工厂员工饱和需加班维持生产,短期内产能提升受限;公司坚持公平薪酬政策稳定团队,通过加班维持生产,优化内部管理和生产效率[4][7][8] 产能扩张 - 核心观点:关税战对海外产能扩张有影响,国内产能拓展未受冲击,公司致力于产能多元化 - 论据:今年计划增约 4000 名员工,国内如贵州、云南产能拓展正常,海外产能发展受短暂影响;不大幅调整薪酬,逐步增加员工福利提高留存率、缓慢增加产能;考察非洲等地产能投资机会[4][11][12] 面料自供 - 核心观点:公司面料自供比例从 10%提升到 20%进展顺利 - 论据:主要针对针织业务,去年收购的布厂产能整合后今年产出饱和度高,越南工厂全年饱和产出没问题;大力建设越南自建面料厂,与供应链合作确保出口美国产品用本地供应链[4][15] 毛利率和净利润 - 核心观点:公司对收入端和订单端信心强,虽产能是瓶颈,但对净利润率有信心 - 论据:市场状况好,无需低毛利产品组合保增长;挑选体量大订单,市场增量机会不错[2][10] 客户情况 - 核心观点:部分头部客户负增长对公司业绩有拖累,但影响可控 - 论据:一些内衣公司和美国运动品牌自身业务负增长,对供应链价格诉求高,但订单状况未进一步恶化,低增长在预期范围内,对公司发展无巨大冲击[14][15] 价格调整 - 核心观点:目前客户无明显加价转移关税迹象,调整吊牌价格幅度小 - 论据:基本款 T 恤今年价格与去年基本一致,若调整吊牌价格仅 1% - 2%幅度覆盖关税,东南亚虽有公司提过但未明显调整[16] 分红比例 - 核心观点:公司目前派息比率 60%,有能力维持股东回报不下降 - 论据:管理层对业务发展有信心,预留了派息提升空间;虽面临外部冲击,但在其他地区发展产能和进行垂直产业链资本开支,预计 2024 - 2026 年达高峰,不会盲目提高派息水平[18] 订单模式 - 核心观点:品牌服装不会完全采用电商小单快返模式,以大规模订单为主 - 论据:品牌服装需做库存,以门店宣传和品牌露出为核心,网购是门店延伸;所谓小单通常至少十万件,大规模订单覆盖全球市场,供应商需有良好补货能力[19][20] 行业净利润率 - 核心观点:全球服装代工行业净利润率普遍较低 - 论据:韩国上市公司净利润率约 3%,所有公司占全球市场份额不到 5%,许多公司经营艰难,客户传导价格压力时供应链需降价[22] 成本结构 - 核心观点:公司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占比较大 - 论据:原材料约占收入 40%,直接生产员工人工成本约占 30% - 40%,加上管理和职业人员整体开支,人工成本总计约占 40%[24] 垂直产业链 - 核心观点:公司垂直产业链发展有助于提升毛利率和扩展营业额 - 论据:成衣端毛利率维持在 20% - 22%且逐年轻微提升,垂直产业链可覆盖更多产品系列、与客户合作更紧密,带来 4 到 6 个百分点整体回报,促进规模和经营效率提升[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与欧洲新客户合作集中在牛仔和休闲品类尤其是女装系列,最快出货部分可能在牛仔品类,预计带来良好毛利水平[13] - 东南亚地区工资升幅明显高于长期平均水平,但代工产品价格未显著上涨,公司通过自动化提升覆盖劳动力成本涨幅保持毛利率提升;部分品牌对供应链施加压力分摊关税影响,但公司最大客户和运动品牌表现良好[18] - 品牌通常在产品设计、款式设计等方面提要求,希望供应商承担回报率低或经营利润不高的生产任务,公司需平衡工厂生产能力,通过设备升级减少人员影响,提高产线灵活度和时效性[19] - 公司固定资产开支约占收入 3%左右,相对于同行业可能较少,因无布料工厂,但布料工厂能带来 4 到 6 个百分点整体回报[26]
安培龙(301413):汽车领域多点突破 垂直产业链布局打造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5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9.40亿元,同比增长25.93%,归母净利润8263.76万元,同比增长3.44% [1]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1] - 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9023万元,与利润匹配 [2] 产品与业务 - 压力传感器实现收入4.68亿元(+32.17%),收入占比49.8%,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1] - 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实现收入3.69亿元(+2.7%),汽车领域收入快速增长 [1] - 氧传感器及其他实现收入1775.83万元,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汽车前装市场氧传感器定点的企业 [1] - 氮氧传感器芯体已实现小批量交付 [1] 盈利能力与成本 - 2024年综合毛利率32.24%,同比上升0.42pct [1] - 管理费率上升1.38pct,研发费率上升0.31pct [1] - 资产减值损失1158万元,信用减值损失1521万元 [1] 技术与研发 - 公司依托敏感陶瓷技术、MEMS技术两大平台,布局集成电路设计与研发技术 [2] - 形成材料+IC芯片+传感器模组的垂直产业链布局 [2] - 与天机智能合作研发基于MEMS硅基应变片+玻璃微熔工艺的力传感器 [2] - 单向力传感器及力矩传感器已完成开发,25年将重点开发六维力传感器 [2] 行业与市场 - 公司是国内车规级压力传感器进口替代的领先企业 [1] -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为力传感器带来新机遇 [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6亿元、14.39亿元、16.88亿元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亿元、1.52亿元、1.83亿元 [2]
一年之内第3起!富创精密实控人郑文广再出手半导体
新浪财经· 2025-03-31 21:24
交易概述 - 富创精密联合7家投资主体共同投资沈阳正芯,用于收购浙江镨芯80.81%股权,交易价格30.71亿元人民币 [1] - 收购完成后富创精密间接持有Compart公司21.58%股权,但浙江镨芯和Compart不纳入合并报表 [2] - 浙江镨芯为特殊目的公司,核心资产为新加坡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企业Compart公司 [2] 标的公司业务 - Compart是半导体气体输送系统领域供应商,产品包括流量控制组件、密封件、气棒总成等,拥有35年行业经验 [2] - 气体传输系统是晶圆制造核心环节,技术要求高(传输设计、控制精度、洁净度等),目前国产化率低 [3] - Compart客户覆盖全球半导体设备龙头厂商,平均合作超10年 [3] 交易结构 - 收购方包括富创精密、厦门蓟门烟树投资、中建材新材料基金等8家主体 [1][2] - 转让方包括万业企业(原持股21.85%)及两家国资主体(合计持股16.39%),后者将通过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 [4] - 交易完成后无锡正芯持股80.81%,国家大基金二期持股12.75%不变,碧桂园创投相关基金持股6.44% [4] 战略意义 - 富创精密通过收购实现气体传输零部件领域垂直整合,强化研发制造协同与平台化布局 [3] - 万业企业出售股权以优化资产结构,集中资源突破离子注入机等核心设备技术 [3] 关联交易说明 - 因实控人郑广文及大股东沈阳先进承担增信责任(回购权担保、并购贷款担保),被认定为关联交易 [5] - 郑广文过去一年频繁参与半导体资产交易,包括16.87亿元转让芯源微股权、主导富创精密收购亦盛精密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