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地合作
搜索文档
“五良”到田头 丰收有奔头
新华社· 2025-10-28 13:29
农业生产技术应用 -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通过采用大垄密植技术使黑豆亩株数从1.2万株增至1.8万株实现高产 [1] - 农业生产中集成应用深松土壤、分层施肥、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及机械减损收获等多项技术 [1] - 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有限公司在格田改造中创新运用北斗测量仪与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使土地平整精度达到厘米级以防止水肥不均 [5] 农业机械化与效率提升 - 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有限公司利用大马力机车等大型农机具进行秋整地作业效率高且已连续进行20多年 [2] - 垦区机械化水平高大型农机具充足秋整地有效解决了春季整地导致的播种推迟和产量影响问题 [2] - 格田改造将小格田整合为大格田池埂减少有效种植面积增加且农机作业更便利 [5][7] 农业经营效益与规模化 - 绥化市北林区农户种植26公顷多黑豆预计每公顷产量在6000斤以上按当前市场价计算每公顷纯收入达5000元 [1] - 普阳农场有限公司种植户将140多个3到5亩的小格田整合为26个平均约17亩的标准化格田有效种植面积共增加10余亩 [7] - 格田改造后水稻总产量比2017年改造前增加10000多斤种植户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完成剩余100多亩地的改造 [7]
同江:垦地合作“环环相扣”生“金豆”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4:23
合作模式与成效 - 同江市与北大荒集团深化垦地共建合作机制,将先进管理模式和高标准种植技术引入乡镇农户生产实践[1] - 临江镇与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勤得利分公司构建"农场技术+地方协调"合作模式,落实从耕到收的标准化技术[5] - 垦地合作模式使大豆亩产较传统小亩模式增产40斤左右[5] 高标准种植技术应用 - 春季使用200马力以上机车进行30厘米深翻,打破犁底层以蓄住墒情[5] - 夏季选用耐密良种,配合气吸精播机实现单粒下种,亩保苗2.7万株以构建高产架子[5] - 秋季待籽粒水分降至15%以下启动机械直收,将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实现颗粒归仓[5] 全流程技术指导与服务 -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从种到收的全流程方案,覆盖从第一粒豆种到最后一块地整理的各个环节[5] - 技术员通过田间课堂进行手把手指导,帮助种植户精准掌握技术要点,如在收茬环节进行科学把控[3] - 技术服务体系提供快速响应支持,例如种植户遇到豆叶生虫问题时技术员迅速到场诊断并配药解决[3] 示范田与未来展望 - 同江市临江镇富川村的高标准大豆示范田是垦地合作的重要模块和北大荒"五良融合"的生动实践[5] - 合作模式正从丰收助力转变为长效机制,旨在让黑土地上的农田在科学协作中持续产出好粮[5] - 通过耕、种、管、收全链条精准闭环管理,实现大豆高产稳产并保障黑土地可持续利用[3][5]
北大荒集团成果平移牵手地方共筑大国粮仓
新浪财经· 2025-10-04 06:33
文章核心观点 - 北大荒集团通过垦地合作模式,将先进的农业技术、管理模式和社会化服务复制平移到周边村镇,旨在提升区域粮食产能和农民收益 [5][7][8] 垦地合作模式与机制创新 - 长水河农场与北安市二井镇党委创新构建“垦区+地方+林场+企业”四方协同机制,有效破解垦地共建难题 [5][6] - 该模式以党建为纽带,通过组织联建、资源共享,将行政壁垒转化为协同优势,并非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产生化学反应 [6] - 合作从2021年签署农业生产托管协议开始,从最初的1200亩示范田逐步扩展 [6] 农业技术标准与精准实施 - 深松机作业有严格行业标准,深松尺间距需控制在35厘米以内,误差不超1厘米,各行深度必须保持一致 [6][9] - 八五六农场在垦地合作中应用种子分级、二次包衣、分层施肥、“四精两管”等技术措施 [7] - 播种时采用“12厘米+18厘米”双层施肥技术,与大马力机车和电驱播种机精准配合,能实现增产10%~20%,每亩增产120斤~150斤,效益增加150元~180元 [8] 智慧农业与科技赋能 - 八五六农场夏管期间应用“智慧农业大数据管控平台”,对合作地块进行数字化管控,建立地力评价图和土地身份信息 [8] - 利用高空遥感卫星、低空无人机和地面物联设备,对全域玉米进行监测,实现物联网、大数据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 [8] - 友谊分公司高标准大豆示范点采取“全流程服务+模拟股份制+高新技术合作模式”,利用现代化、数字化、智慧农业农机装备提供全程专业服务 [7] 合作成果与产出效益 - 友谊分公司与富锦市长安镇漂筏村打造的1000亩大豆高标准种植示范区,大豆平均亩产量达534斤,预计每亩收益可达1068元 [7] - 黑龙江农垦的“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将先进种植技术复制平移,今年带动了全省粮食产能提升 [5] 农文旅融合与产业拓展 - 庆丰农场创新“四链九联”机制,以党建链串联服务链、技术链、营销链和产业链 [8] - 依托G331国道区位优势,投资830万元打造乡村振兴产业观光园,建成鸵鸟基地、农业观光区等20个小微精项目 [8] - 形成“红色研学+农事体验+跨境文旅”特色线路,2023年融入虎林市全域旅游规划后,2024年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增收300余万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