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烟火气
icon
搜索文档
告别印象流,“逛吃指数”量化城市的烟火气
经济观察报· 2025-09-23 19:11
高德扫街榜 - 高德地图于9月10日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真实用户行为数据的“扫街榜” [3] - 榜单评分纳入10亿用户的导航、搜索、到店、收藏等真实行为数据 [4] - 榜单核心是“真行为胜过好文案”,旨在让本地人反复光顾和跨城专程前往的宝藏小店被看见 [2][3][4] 逛吃指数 - 逛吃指数由经观政研院推出,最初使用工商登记数据计算单位面积餐饮密度和人均餐饮拥有量 [6] - 2019年与大众点评合作后,指数从城市维度聚焦到街道层面,数据升级为包含人流量、美誉度和业态丰富度的生活现场数据 [7] - 指数随社会变化调整,例如2020年疫情期间接入饿了么数据做“外卖扶持指数”,并用餐饮企业注册与注销量记录行业复苏 [7] 数据工具的价值与应用 - 高德扫街榜通过真实导航数据,为普通人提供从看到榜单到走进店铺的一步式衔接,帮助找到烟火气 [4][8] - 逛吃指数能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定量依据,其数据曾被成都市委书记在全球消费大会上引用,并引发北京部分商圈的内部反思 [7] - 两个工具共同让城市的生活气息可量化、可验证,通过数据沉淀记录城市最鲜活的生活活力 [1][5][8]
城市更新莫忘守护烟火气
经济日报· 2025-07-29 17:11
城市更新与烟火气振兴趋势 - 逛菜场和赶市集成为城市新潮流 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标识和文旅流量密码 [1]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 走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1] - 城市更新需注重统筹规划精耕细作 守住烟火气以厚植人文底蕴与深层价值 [1] 空间活化创新模式 - 通过创意设计更新改造商场厂房等物理空间 存续市井生活网络并重构文旅消费场景 [2] - 上海田子坊保留老裁缝店小杂货铺 实现艺术空间与原生烟火共生共荣 [2] - 长沙超级文和友在现代化商厦内情景式再现七八十年代老长沙生活场景 [2] - 鼓励利用城市剩余空间孵化手艺工坊等微型烟火载体 提升空间利用效率 [2] 文化遗产传承创新 - 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化建筑非遗技艺和整体活态文化基因 可转化为文化资本与经济动能 [3] - 非遗美食技艺成为感知城市文化的独特路径 绍兴黄酒通过技艺传承+场景再造模式催生完整产业链 [3] - 唐山宴让美食技艺找到新时尚消费空间 文化遗产在新业态中获得新生命力 [3] 城市治理创新实践 - 北京前门街道采用小院议事厅模式实现商居共荣 将烟火气转化为优化治理的黏合剂 [4] - 城市更新需通过居民商户专家等多方共商共治 使更新更精准更有人情味 [4] - 从民生需求寻找更新之源 通过多元共治激活城市内在凝聚力与治理软实力 [4]
全市各区划定设摊区域815个 进一步挖掘潜力探索模式优化治理 以“最大公约数”呵护城市烟火气
解放日报· 2025-06-13 09:53
上海设摊治理政策演变 - 上海设摊管理经历了从“还路于民”、“分类管理”、“源头治理”到“精准治理”四个阶段 [2] - 无序设摊数量从2007年的4.7万个减少至2024年的4666个 [2] - 2022年12月施行的《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明确划定815个公共区域可用于设摊经营活动 [2] 公园+设摊融合发展模式 - 上海将建成“千园之城”,“公园+设摊”模式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4] - 徐汇区乐山绿地口袋公园轮番设摊,吸引片区2000多家商户参与 [3] - 虹桥公园市集品牌摊位单日售出上千杯限定款饮料 [3] - 公园作为公共空间可绕开“路权让步”争议,实现设摊活动与居民休憩权利平衡 [3] 集约化空间利用创新 - 上海现有设摊点包括66处农副产品管控点和438处入场入室疏导点 [6] - 鸿寿坊项目通过回缩商铺边界创造公共空间,约三成公共空间向80多家商户开放共享 [7][8] - 鸿寿坊客流最高峰达日均7-8万人次,验证社区商业定位成功 [8] - 借鉴新加坡“邻里中心”模式,实现“浓缩就是精华”的集约化布局 [6] 市集长效运营机制 - 多伦路市集通过戏剧主题互动活动激发居民对街区文化的自豪感 [10] - 黄金城道步行街280多家商户达成共识,在外摆位与门店间留出至少1.5米通道 [11] - 商户主动购置公共座椅赠予社区,并开放内部卫生间实现共建共治 [11] - 市集管理需控制油烟、噪声和营业时间,并与居民需求保持同频共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