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病毒

搜索文档
权威访谈|国家疾控局赴佛山工作组专家:基孔肯雅热新发病例持续下降 尚未发现后遗症
新华社· 2025-08-19 06:54
疫情防控现状 - 佛山基孔肯雅热新增确诊病例45例 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从高峰期每日600多例降至100例以内[2] - 疫情进入散发状态 防控措施成效巩固 下一步将采取更精准管控措施[2] 临床特征与预后 -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 皮疹 关节痛 其中踝关节痛对患者影响最大[3] - 病程通常在1至3周内康复 佛山已收治几千例确诊病例 尚未发现后遗症病例[3][4] - 90岁以上老年患者因冠心病等基础疾病需特别关注 孕妇分娩前感染可能致新生儿感染[5] 病毒传播特性 - 感染后产生针对单一血清型的免疫力 基本不会发生二次感染[5] - 病毒在蚊虫体内经过1周外潜伏期后具传毒能力 成蚊可存活1-2个月[9] - 目前未见基孔肯雅病毒经蚊子传代传播的可靠证据[9] 病媒控制措施 - 白纹伊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存在抗药性突变 但抗药性属正常现象[6] - 佛山采用经药效评价实验证实有效的杀虫剂实施针对性防控[7] 全国风险分级 - 发布《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版)》 将31个省区市及新疆兵团按风险分为四类[10] - Ⅰ类高风险地区包括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云南6省 依据伊蚊活跃期及登革热历史病例划分[10] - 风险分级反映潜在传播风险而非实际疫情发生情况[10]
中金辐照(300962.SZ):尚未就基孔肯雅热病毒开展相关试验研究
格隆汇· 2025-08-01 18:17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主要利用钴60和电子加速器等辐照技术为客户提供灭菌服务,服务范围包括医疗保健产品、食品、药品、日用品、包装材料等 [1] - 公司还提供高分子材料的改性服务以及科学完整的灭菌技术解决方案 [1] 技术应用与病毒消杀 - 公司尚未就基孔肯雅热病毒开展相关试验研究 [1] - 通过实施适当的辐照剂量,公司的辐照技术可以对微生物(包括病毒)进行消杀或灭活 [1]
应对基孔肯雅热病毒,一地开展免费核酸筛查
第一财经· 2025-07-31 19:31
公共卫生事件应对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沙边村开展基孔肯雅热病毒免费核酸筛查工作 旨在尽早发现潜在感染者并切断传播链 [1] - 筛查时间为7月29日至31日 覆盖全镇范围 [1]
应对基孔肯雅热病毒 一地开展免费核酸筛查
第一财经· 2025-07-31 16:40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据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沙边村民委员会发布消息,为尽早发现潜在基孔肯雅热病毒感染者,做到 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及时切断疫情传播链,已于7月29日-31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基孔肯雅热病毒 免费核酸筛查工作。 ...
应对基孔肯雅热病毒,一地开展免费核酸筛查
第一财经· 2025-07-31 16:35
公共卫生事件应对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沙边村开展基孔肯雅热病毒免费核酸筛查工作 [1] - 筛查时间为7月29日至31日覆盖全镇范围 [1] - 旨在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并切断疫情传播链 [1]
关于基孔肯雅热病毒!张文宏首次发声
第一财经· 2025-07-26 14:40
基孔肯雅热疫情传播分析 - 基孔肯雅热病毒R0值通常为2左右 但在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小样本检测显示R0值达7 较登革热病毒高2-3倍 [1] - 中国既往无输入性基孔肯雅热大流行案例 人群基础免疫力缺失导致传播速度快于其他流行区域 [1] - 截至7月24日 佛山市5个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4000例 已采取防蚊隔离措施 [1] 病毒传播机制与防控措施 - 病毒通过"人-蚊-人"模式传播 现代交通便利性导致疾病出现跳跃性传播 [2] - 防控重点包括扑灭蚊子孳生地和密切监测周边地区疑似病例 [2] - 疫情过后需开展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评估感染覆盖人群和未来传染风险 [2] 疫情规模扩大的原因 - 气候条件特别适合蚊虫孳生 今年蚊虫密度较高 [3] - 此次输入的病毒为印度洋流行株 特别容易被伊蚊传播 [3] - 全国大多数地区已进入蚊媒快速生长和扩散时期 [3]
独家|张文宏解释为何此次基孔肯雅热病毒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传播较快
第一财经· 2025-07-26 14:00
基孔肯雅热疫情传播特点 - 中国既往无输入性基孔肯雅热大流行案例 人群基础免疫力缺失导致传播速度快于其他流行区域[1] - 基孔肯雅热病毒R0值通常为2 但部分小样本检测显示可达7 较登革热病毒高2-3倍[1] - 病毒可通过人-蚊-人途径传播 现代交通便利性可能导致跳跃式传播至新蚊媒区域[3] 当前疫情控制措施 - 广东省佛山市5个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4000例 已采取防蚊隔离措施[3] - 专家建议重点扑灭蚊子孳生地 周边地区需密切监测疑似病例[3] - 疫情后需立即开展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评估感染覆盖人群及未来风险[3] 疫情成因分析 - 今年气候特别适合蚊虫孳生 伊蚊密度较高[3] - 此次输入病毒为印度洋流行株 具有更强的伊蚊传播特性[3] - 全国多数地区已进入蚊媒快速生长期 但无疫情地区仅需一般性防护[3] 临床特征与历史背景 - 当前感染以轻症为主 主要采取对症治疗[3] - 该病毒20年前曾在印度洋留尼汪岛大规模流行 今年全球疫情规模显著超越往年[3]
世卫组织警告基孔肯雅热或流行:病毒有何特性?如何检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8:57
基孔肯雅热疫情现状 - 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1] - 法国留尼汪岛约三分之一人口感染,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家出现传播,欧洲多国报告输入性和本土病例[1] - 中国佛山累计报告2659例确诊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和死亡,720例已痊愈[1] -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1] 病毒特性与传播机制 - 基孔肯雅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约50纳米,具有脂质包膜和糖蛋白突起[3] - 病毒对热、紫外线及消毒剂敏感,但在适宜条件下可长期存活[3] - 通过蚊媒传播,无直接人传人证据,形成"蚊子-人-蚊子"传播循环[3] - 目前无疫苗和特效药,治疗以对症为主,部分患者关节疼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3] 检测与诊断方法 - 佛山市新增35家医院开展核酸检测,储备充足试剂并培训医务人员[1] - RT-PCR适用于发病1-7天,检测病毒RNA,急性期阳性率>85%,为早期诊断金标准[8] - IgM抗体检测为窗口期后首选,IgG抗体检测需双份血清滴度4倍升高确诊[8] - 实验室检测是确诊关键,病毒分离操作复杂且临床少用[7][8] 防控措施与建议 - 佛山医疗机构在检测阳性当天完成网络直报,三级审核2小时内完成[4] - 控制蚊媒密度需持续杀灭成蚊并清理孳生地,伊蚊在小型积水容器中繁殖[4] - 建议每周清理家中及周边积水容器,安装纱门纱窗,使用驱蚊液和蚊帐[9] - 前往流行地区需查询疫情信息,归国后14天监测健康状况[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