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控

搜索文档
广州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
广州日报· 2025-08-28 15:56
行动方案概述 - 广州市自8月24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 [1] - 每周五设为全市统一行动日 [1] 行动核心内容 - 通过环境卫生深度清理和精准病媒生物防制降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传染病传播风险 [1] - 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以普及传染病防控及健康生活方式知识 [1] - 全面清理城乡环境卫生死角和蚊虫孳生地 [1] 行动目标 - 着力营造整洁、优美、健康、宜居的城乡环境 [1] - 为全市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1]
广东防控基孔肯雅热,多款核酸检测试剂无注册证
第一财经· 2025-08-23 23:09
核心观点 - 基孔肯雅热疫情爆发后国内十余家体外诊断企业迅速推出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但均未获得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导致产品仅限于科研或疾控场景应急使用无法进入医疗机构正式应用 [2][4] - 企业缺乏研发注册动力主要因病例散发市场容量有限且注册成本高昂临床试验费用达百万元级别而政府采购单价低至1.48-3.9元/人份进一步削弱商业可行性 [4][8][10][12] - 专家建议建立国家战略储备机制包括专项基金和快速审评通道以解决罕见传染病检测试剂研发和生产不足的问题保障公共卫生应急需求 [16] 行业现状 - 基孔肯雅热诊断行业标准2018年已发布但受限于病例散发和市场容量有限企业普遍缺乏投入研发生产的动力导致2025年疫情前无相关检测产品注册上市 [4] - 核酸检测法在急性期灵敏度和特异性优于抗体法但研发企业需完成三个医疗机构临床试验每个机构不少于200人注册成本至少百万元级别且注册证需五年更换 [2][8] - 国内十余家体外诊断企业迅速推出检测试剂盒但无一获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仅能用于科研或疾控场景无法出具医疗机构检测报告 [2][4][14] 政府采购 - 广州市疾控中心8月5日紧急采购达安基因检测试剂中标价3.9元/人份 [10] - 广东省财政厅8月7日采购广州意达斯生物科技试剂单价1.48元/人份总价29.6万元 [12] - 广州市疾控中心8月20日第三批采购设定单价最高限价1.5元/人份预算金额27万元采购18万人份 [13][14] 临床应用 - 佛山市53家定点医疗机构中33家提供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检测不收费结果呈现在门诊病例中但无法出具正式检测报告 [15] - 无注册证产品不能进入医疗机构仅限科研实验及疾控监测场所使用且不能出具检测报告 [14] 疾病影响 - 基孔肯雅热可导致长期关节痛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死亡泰国研究显示慢性关节炎发病率为40.4% [16] - 国内无针对性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防控以非疫苗手段为主病毒核酸检测对早期发现感染和切断传染源起关键作用 [16]
广东防控基孔肯雅热,多款核酸检测试剂仍无注册证
第一财经· 2025-08-23 22:53
核心观点 - 国内十余家体外诊断企业虽已开发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但均未获得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产品仅限于科研或疾控场景应急使用 凸显罕见传染病检测产品商业化注册面临的市场规模小 临床投入成本高及政策流程复杂等系统性挑战 [1][2][3][5] 行业现状与产品注册困境 - 基孔肯雅热诊断标准早在2018年由卫健委发布 明确核酸检测为法定方法之一 但因病例散发且市场容量有限 企业缺乏研发生产动力 导致2025年疫情爆发前无相关注册产品上市 [2] - 核酸检测试剂属于三类医疗器械 注册需在三个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试验 每个机构样本量不少于200例 费用达百万元级别 且注册证需五年更换并重新提交数据 进一步抑制企业申报意愿 [5] - 尽管核酸检测法在急性期灵敏度和特异性优于抗体法 且研发周期短(约1个月) 成本较低 但无注册证产品无法进入医疗机构 不能出具正式检测报告 限制其临床应用范围 [2][3][5][12] 政府采购与价格动态 - 政府通过应急采购机制接纳无证试剂 广州市疾控中心8月5日采购项目中 达安基因试剂以3.9元/人份中标 [6] - 广东省财政厅8月7日公告显示 广州意达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单价1.48元 总价29.6万元中标同类项目 代理服务费为3.48万元 [8][10] - 广州市疾控8月20日新一轮采购设定单价最高限价1.5元/人份 采购总量18万人份 总预算27万元 技术要求包括双靶标检测 最低检测限≤500 copies/ml等 [12] 检测服务实施情况 - 佛山市53家定点医疗机构中33家提供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服务 检测免费但需挂发热门诊号 结果仅记录于门诊病例 无法出具正式报告 [13] 疾病危害与专家建议 - 基孔肯雅热可能导致长期关节痛(慢性关节炎发病率40.4%) 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死亡 国内尚无特效药或预防疫苗 防控依赖非疫苗手段 [16] - 专家建议国家设立专项基金和快速审评通道 建立试剂 疫苗及药物的战略储备平台 以应对罕见但危害持久的传染病 [16]
基孔肯雅热,怎么防如何治?(大健康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5 06:48
疾病概述 -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 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 [3] - 该病于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被发现 名称意为"变得扭曲" 形象描述患者因关节疼痛弯腰的姿态 [3] - 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病毒传播 世卫组织于2025年7月发出疫情警报 [5] 传播特性 - 核心传播模式为"人→蚊→人"链 不会通过日常接触或呼吸道途径人际传播 [6] - 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花斑蚊) 病毒在蚊虫唾液腺繁殖后通过叮咬传播 [6] - 母婴传播概率极低 仅存在宫内感染可能性 [7] - 中国本轮疫情首例于7月8日确诊 为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地传播 源头追踪困难因症状与感冒相似 [8] 临床症状 - 三大核心症状为发热、关节痛和皮疹 关节痛与发热同步出现 皮疹于发热后2-5天出现 [9] - 病程通常持续5-7天 广东省当前病例均为轻症 无重症或死亡报告 [9] - 区别于登革热:潜伏期更短 传播速度快2-3倍 以小关节疼痛为主(腕/指/踝关节) 皮疹表现为充血疹(按压褪色) [10] - 登革热表现为肌肉痛和骨关节痛 伴头痛/眼眶痛 皮疹包含充血疹与出血疹(按压不褪色) [10] 高危人群 - 四类重点防范人群:老人与儿童(尤其新生儿) 基础疾病患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 晚期妊娠妇女 免疫功能低下者 [9] 防治措施 - 确诊需通过病毒核酸检测或抗体检测 感染初期抗体检测阳性率较低 [12] - 无特效药物治疗 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和防蚊隔离 禁止擅自使用阿司匹林或布洛芬等药物 [12] - 关键防控手段为防蚊灭蚊:清除静止积水(花盆/水缸/瓶罐/下水道) 使用物理(电蚊拍/灭蚊灯)、化学(驱蚊水/消杀喷药)和生物防治(食蚊鱼/BT菌) [13] - 个人防护需穿着浅色长衫长裤 使用含防蚊剂的花露水 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早晚7-9时)外出 运动后及时清洁 [14] 疫情历史 - 约20年前印度洋区域暴发大规模疫情 影响约50万人 [5] - 2025年法国留尼汪岛约1/3人口感染病毒 [5] - 2006年印度疫情导致约5-6万人感染 约3000人死亡 [9] 预后特征 - 多数患者关节疼痛在1-2周内恢复 部分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12] - 康复后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关节劳损 [12]
防蚊防高温防水源污染
广西日报· 2025-08-02 10:07
传染病防控形势 - 广西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 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1] - 蚊媒传染病风险较高 受汛期及高温天气影响 蚊虫进入繁殖高峰期 部分地区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 [1] - 登革热 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因国内外输入病例导致本地续发传播风险上升 [1] 重点传染病防控措施 - 蚊媒传染病预防关键为"清积水 灭成蚊 防叮咬" 前往流行区需做好个人防护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1] - 洪涝灾害后需防范水源污染引发的伤寒 甲肝 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 以及流行性出血热等自然疫源性疾病 [2] - 健康防护采取"三管一灭"策略 管好水源 食物 粪便 清除积水 消灭蚊蝇蟑鼠 [2] 公共卫生应对机制 - 广西加强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 实行"日监测 周评估 月调度"机制 专题评估蚊媒及夏季重点传染病 [2] - 强化技术培训与应急处置 提升跨境传染病防控效能 [2] - 卫健与气象部门协作发布高温健康风险提示 形成"气象预警+健康干预"模式 保障高温天气公共健康 [2]
世卫组织警告基孔肯雅热或流行:病毒有何特性?如何检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8:57
基孔肯雅热疫情现状 - 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1] - 法国留尼汪岛约三分之一人口感染,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家出现传播,欧洲多国报告输入性和本土病例[1] - 中国佛山累计报告2659例确诊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和死亡,720例已痊愈[1] -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1] 病毒特性与传播机制 - 基孔肯雅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约50纳米,具有脂质包膜和糖蛋白突起[3] - 病毒对热、紫外线及消毒剂敏感,但在适宜条件下可长期存活[3] - 通过蚊媒传播,无直接人传人证据,形成"蚊子-人-蚊子"传播循环[3] - 目前无疫苗和特效药,治疗以对症为主,部分患者关节疼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3] 检测与诊断方法 - 佛山市新增35家医院开展核酸检测,储备充足试剂并培训医务人员[1] - RT-PCR适用于发病1-7天,检测病毒RNA,急性期阳性率>85%,为早期诊断金标准[8] - IgM抗体检测为窗口期后首选,IgG抗体检测需双份血清滴度4倍升高确诊[8] - 实验室检测是确诊关键,病毒分离操作复杂且临床少用[7][8] 防控措施与建议 - 佛山医疗机构在检测阳性当天完成网络直报,三级审核2小时内完成[4] - 控制蚊媒密度需持续杀灭成蚊并清理孳生地,伊蚊在小型积水容器中繁殖[4] - 建议每周清理家中及周边积水容器,安装纱门纱窗,使用驱蚊液和蚊帐[9] - 前往流行地区需查询疫情信息,归国后14天监测健康状况[9]
“岭南时令与健康”座谈会召开 专家送上“健康锦囊”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9 16:55
高考健康管理 - 考前情绪管理建议采用睡眠认知行为疗法结合正念练习 考生可使用积极句式自我暗示如"我已尽力准备 相信自己可以做好" [2] - 睡眠调整需建立规律作息 建议晚上11时前休息 睡前40分钟温水冲凉 卧室温度控制在22℃至24℃ 入睡困难时可尝试正念冥想或短暂离开卧室 [2] - 手部穴位按摩可缓解紧张情绪 推荐按压神门穴 内关穴和合谷穴3个穴位 配合深呼吸 [2] 考生饮食建议 - 每日食物种类不少于12种 保证蛋白质供给 优先选择水产和禽类 摄入充足蔬菜水果 [3] - 早餐需兼顾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 午餐丰盛不过量 晚餐宜清淡 避免突然改变饮食结构 [3] - 富含B族维生素的全谷物 瘦肉 坚果等有助于舒缓心理压力 [3] 端午健康防护 - 需防范登革热 新冠病毒感染 手足口病和细菌性腹泻等传染性疾病 [4] - 前往登革热高发地区应穿浅色长袖长裤 使用含避蚊胺或避蚊酯成分的驱蚊液 返程后14天内发热需及时就医 [4] - 湿热天气易致湿气滞留 建议饮食健脾祛湿 清热解暑 湿热体质可食用苦瓜 绿豆 寒湿体质适合生姜 陈皮等温性饮品 [5] 端午饮食管理 - 高血压 糖尿病人群宜选杂粮 豆类为主料的粽子 避免腌制肥肉 不宜空腹或临睡前进食 [4] - 粽子搭配蔬菜汤 淡茶有助于消滞健脾 [4] - 作息建议"夜卧早起 午间小憩" 适量进行八段锦 太极拳等温和运动 晚间可用艾叶或生姜水泡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