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三保

搜索文档
切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新华网· 2025-08-23 07:55
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财力保障至关重要。今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达到 103415亿元,同口径增长8.4%,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分别安排27340 亿元、4795亿元,加强地方财力保障,支持地方做好"三保"工作。 资金安排有力度,预算下达就有速度。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李 大伟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占年初预算的89.8%,下达进度较上 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下达均衡性转移支付2.7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5%。此外,指导督促地方做 好隐性债务置换工作,大幅减轻地方还本付息压力,腾出更多资源用于保民生、促发展。 "超10万亿元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保持较高增幅,是做好'三保'的有力保障。同时,资金到位 快,有效确保基层财政平稳运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何代欣 说。 今年预算报告强调,足额安排"三保"支出预算,加强预算执行管控和库款调度,优先保障"三保"支 出,特别是发放到个人的保基本民生和保工资支出;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拨付资金,严格控制新增暂付 性款项;动态监测地方财 ...
审计署:9省违规新增隐性债用于政府投资、偿还债务补充财力
搜狐财经· 2025-07-09 14:21
税收征管问题 - 审计发现税务和海关部门征收"过头税费"等889.97亿元 [4] - 28省市税务部门向631户企业多征收或提前征收耕地占用税、增值税等税费及滞纳金331.89亿元 [4] - 14省市地方政府通过将无偿划拨土地变有偿划拨等方式多收取土地出让收入等558.08亿元 [4]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 - 重点审计的9省2023年3月以来违规新增隐性债务59.09亿元主要用于政府投资、偿还债务、补充财力等 [4] - 5个地区指定国企垫资建设、承诺由财政资金偿还等新增政府隐性债务59.09亿元 [4] - 11个地区15户融资平台等通过发行非标金融产品、借款等方式新增隐性债务1.5亿元 [5] - 福建晋江融资平台向9家公益组织借款15.02亿元部分用于政府投资项目等形成隐性债务 [5] - 6个地区通过直接修改债务台账、将政府债务转为企业债务等方式虚假化解政府债务23.2亿元 [5] 资金挪用问题 - 多笔资金被错用、挪用于地方基层"三保"支出、偿还地方债务和补充地方财力等 [7] - 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超过10万亿元但仍存在局部地区"三保"压力增大的情况 [7] - 地方隐性债务规模大、利息负担重消耗了地方可用财力 [7] 审计建议 - 建议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与其他财政资金的统筹衔接 [8] - 加强对地方专项债券的穿透式监管严格审核地方化债成效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 [8]
加大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经济日报· 2025-05-12 05:59
基层"三保"政策部署 - 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是财政最基本的职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1] - 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强调要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1][2] - 中央财政已建立较完善的"三保"制度机制,但局部地区保障压力仍较大 [1] 财政保障措施 - 2023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34万亿元,同口径增长8.4%,重点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 [3] - 增加安排促进高质量发展激励资金,引导地方提高发展质量 [3] - 地方需通过激发市场活力培育税源,优先足额安排"三保"支出预算 [3] 体制机制建设 -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拓展地方税源并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 [3] - 加快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 [3] - 持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县级财力长效保障机制 [3] 就业与民生联动 - 坚持就业优先,用足稳岗返还、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 [4] - 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促进充分就业 [4] - 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 [2][4] 动态监测与执行 - 强化对基层"三保"状况的动态监测,加强预算执行管控 [1][4] - 需及时提醒提示风险并进行妥善处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