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育儿补贴制度
icon
搜索文档
切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新华网· 2025-08-23 07:55
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财力保障至关重要。今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达到 103415亿元,同口径增长8.4%,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分别安排27340 亿元、4795亿元,加强地方财力保障,支持地方做好"三保"工作。 资金安排有力度,预算下达就有速度。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李 大伟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占年初预算的89.8%,下达进度较上 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下达均衡性转移支付2.7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5%。此外,指导督促地方做 好隐性债务置换工作,大幅减轻地方还本付息压力,腾出更多资源用于保民生、促发展。 "超10万亿元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保持较高增幅,是做好'三保'的有力保障。同时,资金到位 快,有效确保基层财政平稳运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何代欣 说。 今年预算报告强调,足额安排"三保"支出预算,加强预算执行管控和库款调度,优先保障"三保"支 出,特别是发放到个人的保基本民生和保工资支出;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拨付资金,严格控制新增暂付 性款项;动态监测地方财 ...
着力“投资于人” 财政加码支持民生领域
中国证券报· 2025-08-23 06:43
"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有力保障重点领域支出。"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分析,前7月,社会 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健康支出合计支出超6万亿元,规模及增速均处于较高水平,且社保就业、卫 生健康支出增速较上半年进一步加快。 国泰海通宏观首席分析师梁中华认为,7月卫生健康、社保就业支出增速领先,体现了财政支出更多"投 资于人"、服务于民生的政策取向。 从近日财政部和各地发布的前7月财政收支情况看,今年以来,央地拿出真金白银"投资于人",民生领 域支出保障有力。专家建议,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基本民生财力保障,继续加大教育、医疗、养 老、育儿等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 重点领域保障有力 财政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分中央和地方 看,1-7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3327亿元,同比增长8.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7410亿 元,同比增长2.5%。 从支出结构看,民生领域支出增速较快。数据显示,1-7月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教育支出增 长5.7%,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3%。 近段时间以来,多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政策陆续出台,包括实施育儿补 ...
财政加码支持民生领域
中国证券报· 2025-08-23 04:09
全国财政支出结构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4% 其中中央本级支出23327亿元增长8.8% 地方支出137410亿元增长2.5% [1] - 民生领域支出增速显著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 教育支出增长5.7% 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3% [1] - 社保就业、教育、卫生健康三项支出合计超6万亿元 规模及增速均处于较高水平 [1] 地方财政支出案例 - 北京市教育支出740亿元增长7.9% 主要用于普惠幼儿园补助、中小学学位扩充及高校建设 [2] - 云南省社保就业支出795.6亿元占比20.4% 教育支出696.3亿元占比17.9% [2] - 广西统筹6.7亿元用于企业减负 减征失业和工伤保险费22.4亿元 [3] 民生政策实施 - 中央财政安排育儿补贴预算900亿元 全国财政增加学前教育支出约200亿元/学期 [2] - 推行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多地出台生育友好型政策如福建育儿补贴实施方案 [2][3] - 河北省计划2025-2027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0万人次以上 [3] 政策导向与专家观点 - 财政支出体现"投资于人"导向 通过减轻育儿成本提振消费并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2][3] - 两办文件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强化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重点领域保障 [4] - 分析机构预期民生补贴政策将常态化 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支持力度持续增强 [4]
事关育儿补贴,蓝佛安发声
第一财经· 2025-07-30 08:48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 -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1][16]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4月底已全部下达地方,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下达9.29万亿元 [7][8] - 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4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8] 扩大内需与消费投资 - 上半年分两批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5大品类商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 [9] - 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2.16万亿元,扩大投向领域和项目资本金范围,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9] - 完善免税店政策,推动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发展,强化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联动支持消费贷款贴息 [17]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4790亿元,同比增长9.1%,中央财政科技经费向基础研究和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 [10] - 支持26个城市开展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35个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10]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000亿元支持企业设备更新,推动转型升级 [10] 民生保障与社会福利 - 202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社保和就业支出均接近4.5万亿元,同比增6.1%和5.9% [11] - 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700元 [11] - 实施育儿补贴制度,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发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 [1][17] 财税体制改革 - 推动关税、增值税立法,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出台境外投资者利润直接投资税收优惠 [12][13] - 建立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13] - 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下降5%,16个中央部门开展零基预算改革试点 [13]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累计发行新增置换债券3.8万亿元,置换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 [14] - 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完善专项债券资金监管,推动建立偿债备付金制度 [14]
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注重增强获得感 因时因势再出稳就业稳经济新举措
经济日报· 2025-04-29 06:04
稳就业政策 - 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 加强就业公共服务 [1] - 就业政策工具箱充足 在激励企业吸纳就业 支持企业稳岗扩岗 促进劳动者提升技能和就业创业等方面做了政策储备 [3] - 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支持劳动者提升技能 [5] 稳外贸发展 - 一业一策 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 帮助出口企业规避风险 扩大服务产品"出海" 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1] - 外汇储备余额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 经济基础坚实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外汇市场有韧性 [2] 促消费措施 - 扩大服务消费 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 推动汽车消费扩容 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 [1] - 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 3月增长5.9%创去年以来月度最快增速 [2] - 前两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共下达超1600亿元 后续还有约1400亿元 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 [3] - 指导限购城市针对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3] 扩大有效投资 - 完善消费基础设施 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1] - 工业软件等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 加快消费基础设施 社会领域投资 [4] - 制定充电设施"倍增"行动 支持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建设停车位 [4] - 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 [4] 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 - 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 [1]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推进人工智能与60个重点行业方向 700个基础场景深度融合 [4] 内需与循环体系 - 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 大力提振消费 扩大有效投资 做强国内大循环 [3] - 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 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加快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 [4] - 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 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4]
我国将出台实施稳就业稳经济一揽子举措 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出台增量储备政策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04:33
稳就业稳经济政策框架 - 政策涵盖支持就业、稳定外贸、促进消费、扩大投资、营造环境五大方向 [2] - 支持就业措施包括稳定企业岗位、职业技能培训、扩大以工代赈规模 [2] - 外贸支持聚焦行业定制化政策、出口风险规避、服务产品出海及外资再投资 [2] - 消费促进涉及服务消费扩容、养老照护强化、汽车消费增量及薪酬制度改革 [2] - 投资领域将完善消费基建、提振民间投资、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2] 货币政策与金融支持 - 央行计划实施更积极宽松政策 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 [3] - 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 重点支持服务消费和养老产业发展 [1][4] - 金融机构被要求对暂时困难但产品有竞争力的外贸中小企业保障融资 [6] 消费刺激具体措施 - 二季度将落地160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后续追加1400亿元 [4] - 汽车消费方面将定向增发限购城市指标 重点覆盖长期摇号及无车家庭 [1][4] - 以旧换新已拉动7200亿元销售额 涵盖汽车家电数码等12类产品 [5] - 商务部将推出扩围以旧换新、汽车流通改革、服务消费提质及全国促销活动 [4] 就业市场支持 - 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 失业率5.3%低于控制目标 [6] - 增量政策包括企业扩岗补贴、个人就业补贴、受影响企业失业保险返还比例提高 [6] - 创业担保贷款将重点覆盖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妇女等群体 [6] 外贸企业扶持 -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 帮助开拓国际多元市场 [7] - 加强贸易金融支持保障 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 [7] - 政策工具箱将持续丰富 适时推出增量措施应对风险挑战 [7]
稳就业稳经济再推五大举措,注重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第一财经· 2025-04-28 12:16
宏观经济政策 - 国家发改委推出五方面稳就业稳经济举措:支持就业、稳定外贸、促进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环境 [2] - 政策与去年9月增量政策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形成接续,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 政策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预计对经济形成有力支撑 [2] 扩大内需与消费提振 - 第二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下达,前两批累计超1600亿元,后续还有1400亿元 [4] - 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支持服务消费和养老产业 [4] - 指导限购城市定向增发购车指标,重点面向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 [4] - 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显著:汽车以旧换新281.4万辆,家电4941.6万台,数码产品3785.5万件,家装厨卫4090.6万件,电动自行车超420万台,合计拉动销售超7200亿元 [5] - 商务部将扩围提质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汽车流通改革,实施服务消费提质行动,举办"购在中国"活动 [5] 投资与基建 - 工业软件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加快消费基础设施和社会领域投资 [4] - 制定充电设施"倍增"行动,支持300万以上人口城市建设停车位 [4] - 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清单,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资本金不足问题 [5] 就业与企业帮扶 - 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增5万人,失业率均值5.3% [6] - 人社部将挖潜扩容就业空间,围绕新质生产力、消费热点、重点项目等领域出台激励政策 [6] - 提高稳岗扩岗专项贷款额度:小微企业最高5000万元,个人最高1000万元 [6] - 下拨667亿元中央就业补助资金,加快兑现稳岗返还、担保贷款等存量政策 [6] 外贸支持 - 商务部将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帮助开拓国际多元市场,加强贸易金融支持 [7] -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吸引22.4万名境外采购商,创同期新高 [7] - 加大国内展会费用减免,编发外贸促进信息和国别贸易指南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