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差定价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期货衍生品成聚酯产业企业生存发展“必需品”
期货日报网· 2025-09-18 07:56
在聚酯产业链长期受价格周期性波动困扰的当下,从上游PX到中游PTA,再到下游聚酯制品,各环节 利润如同"过山车"般频繁切换,企业经营始终面临"成本难控、利润难锁"的双重挑战。而期货及期权等 衍生工具的深度渗透,正在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 期货衍生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帮助企业"锁定加工费、控制原材料成本",更在于让企业摆脱 "被动承受 价格波动"的困境——当企业无须为短期价格涨跌焦虑时,才能更从容地投入技术研发、拓展市场,而 非陷入"低价促销战"的内耗。 值得关注的是,期权工具的"保险式"特性,进一步丰富了产业风控选择;而头部企业对衍生工具的娴熟 运用,更成为带动产业协同的关键。比如新凤鸣通过"PTA—聚酯—纺丝"一体化布局结合期货套保,既 实现了原料自给自足,又锁定了加工费;恒力石化借助原油、聚酯产品期货交易,规避价格波动冲击。 这些龙头企业还通过布局交割厂库、推广点价模式,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参与衍生品市场,大幅提升了 整个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与协同效率,避免了"单兵作战"的脆弱性。 从实际作用看,期货衍生品为聚酯企业筑起了"抗波动防线",有效平滑周期冲击、稳定经营基本盘。 PX与PTA的加工费时常在短期内大幅收 ...
破解碳酸锂企业生存困局:深挖降本空间 创新商业模式
期货日报网· 2025-07-10 08:34
碳酸锂价格暴跌与产业链困境 - 碳酸锂现货价格从2022年高点60万元/吨跌至6万元/吨,跌幅超90% [2] - 全产业链陷入价格战与质量竞赛,普遍进入微利或亏损状态 [2] - 供需失衡是根本原因:供给端增速31% vs 需求端增速27%,库存大面积累积 [3] 供需失衡与行业"内卷" - 上游锂矿企业因锂价大跌陷入亏损,中游电池厂靠技术迭代维持微利 [4] - 行业同质化严重,部分锂云母提锂成本8.5万元/吨远超市场价格 [4] - 2025年全球碳酸锂库存预计达36万吨(国内13万吨),压制价格反弹 [4] - 再生锂产业面临原材料(电池黑粉)紧张与湿法冶炼产能过剩的结构性矛盾 [5] 价格底部与产能出清 - "成本支撑"逻辑失效,市场转向"边际成本定价"与"现金流消耗能力"比拼 [6] - 无矿冶炼厂和回收企业已出现减产停产,但一体化企业仍在扩产 [6] - 预计2026年后原生锂供应压力减轻,2027-2028年需回收补充 [7] - 行业需经历去利润→去库存→去产量→去产能的完整周期 [8] 新兴需求与长期前景 - 1-5月储能电芯产量166.7GWh同比增66.75%,增速超动力电芯 [10] - 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占比达77.8%(同比+57.7个百分点),储能需求强劲 [10] - 固态电池渗透率2025年预计不足5%,但硫化物路线锂单耗是传统2.4倍 [10] 行业应对策略 - 一体化生产可降本约20%,技术提升回收率3个百分点 [12] - 碳酸锂期货基差定价占比超95%,取代传统一口价模式 [13] - 再生锂企业通过期货工具对冲风险,原材料成本占比超60% [14] - 技术升级与金融工具应用成为企业抗周期波动的双路径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