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差定价模式
搜索文档
期货衍生品成聚酯产业企业生存发展“必需品”
期货日报网· 2025-09-18 07:56
行业核心挑战 - 聚酯产业链长期受价格周期性波动困扰 从上游PX到中游PTA 再到下游聚酯制品 各环节利润频繁切换 企业经营面临成本难控和利润难锁的双重挑战 [1] - PX与PTA的加工费时常在短期内大幅收窄甚至倒挂 当PTA加工费跌至近年低位时 企业若仅依赖现货市场极易陷入生产即亏损的困境 [1] 期货衍生品的核心作用 - 期货衍生品帮助企业锁定加工费和控制原材料成本 让企业摆脱被动承受价格波动的困境 [1] - 通过卖出套期保值 企业可为库存产品提前锁定价格与利润 期货市场的盈利能对冲现货亏损 避免价格下跌导致的利润损失 [1] - 通过买入套期保值 企业可提前锁定原料成本 例如聚酯瓶片企业买入PTA期货 PTA企业可同时买入PX期货并卖出PTA期货以完全固定加工费 [2] 对定价模式与产业效率的影响 - 期货衍生品重构产业链定价逻辑 期货价格加升贴水的基差定价模式已成为PTA现货贸易主流 取代过去一口价模式 [2] - 基差定价模式使上下游企业可通过点价销售和灵活采购 上游释放产能更高效 下游避免高价接盘风险 价格信号更透明且能反映市场真实供需 [2] 风险管理与产业协同升级 - 郑州商品交易所已形成覆盖PX PTA 短纤 瓶片的期货与期权工具体系 构建全流程风控闭环 满足从原料到成品的风险管理需求 [2] - 期权工具的保险式特性进一步丰富了产业风控选择 [3] - 头部企业如新凤鸣通过一体化布局结合期货套保实现原料自给自足并锁定加工费 恒力石化借助原油和聚酯产品期货交易规避价格波动 [3] - 龙头企业通过布局交割厂库和推广点价模式 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参与衍生品市场 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与协同效率 [3] 行业未来展望 - 期货衍生工具已成为行业穿越周期 稳定经营 提升竞争力的必需品 其价值深度融入产业链定价 风控 协同发展的全流程 [3] - 在衍生品的持续赋能下 聚酯产业将逐步摆脱周期依赖症 迈向更稳定和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3]
破解碳酸锂企业生存困局:深挖降本空间 创新商业模式
期货日报网· 2025-07-10 08:34
碳酸锂价格暴跌与产业链困境 - 碳酸锂现货价格从2022年高点60万元/吨跌至6万元/吨,跌幅超90% [2] - 全产业链陷入价格战与质量竞赛,普遍进入微利或亏损状态 [2] - 供需失衡是根本原因:供给端增速31% vs 需求端增速27%,库存大面积累积 [3] 供需失衡与行业"内卷" - 上游锂矿企业因锂价大跌陷入亏损,中游电池厂靠技术迭代维持微利 [4] - 行业同质化严重,部分锂云母提锂成本8.5万元/吨远超市场价格 [4] - 2025年全球碳酸锂库存预计达36万吨(国内13万吨),压制价格反弹 [4] - 再生锂产业面临原材料(电池黑粉)紧张与湿法冶炼产能过剩的结构性矛盾 [5] 价格底部与产能出清 - "成本支撑"逻辑失效,市场转向"边际成本定价"与"现金流消耗能力"比拼 [6] - 无矿冶炼厂和回收企业已出现减产停产,但一体化企业仍在扩产 [6] - 预计2026年后原生锂供应压力减轻,2027-2028年需回收补充 [7] - 行业需经历去利润→去库存→去产量→去产能的完整周期 [8] 新兴需求与长期前景 - 1-5月储能电芯产量166.7GWh同比增66.75%,增速超动力电芯 [10] - 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占比达77.8%(同比+57.7个百分点),储能需求强劲 [10] - 固态电池渗透率2025年预计不足5%,但硫化物路线锂单耗是传统2.4倍 [10] 行业应对策略 - 一体化生产可降本约20%,技术提升回收率3个百分点 [12] - 碳酸锂期货基差定价占比超95%,取代传统一口价模式 [13] - 再生锂企业通过期货工具对冲风险,原材料成本占比超60% [14] - 技术升级与金融工具应用成为企业抗周期波动的双路径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