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从展商到投资商 红牛加速深耕中国市场
中国经济网· 2025-11-10 11:14
进博会平台价值 - 进博会是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关键平台,是跨国企业洞察市场趋势、共享发展机遇的关键纽带[1][4] - 进博会让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为跨国企业提供了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和投资中国的“战略通道”[4] 公司战略与投资 - 公司自2019年起连续七届参加进博会,实现了从“展品”到“商品”、从“展商”到“投资商”的双重跨越[1][4] - 近五年公司累计在华投资达43.6亿元人民币,未来将不断落实和加大在华投资,认为投资中国就是投资长期确定性[4] - 公司依托进博会平台精准洞察中国消费市场,推动产品矩阵不断升级,持续深化在华布局[3][4] 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 - 2019年公司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首次亮相进博会,现已成为备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明星产品[3] - 2022年公司首发首展0糖果味红牛维生素能量饮料,不断拓展消费新场景[3] - 2023年公司正式推出全球首款瓶装红牛能量饮料,以新包装、新配方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多元补能需求[3] - 本届进博会公司携全球“伟大品牌之家”旗下多元化产品组合亮相,并引入泰国高端能量饮料Ready和电解质饮料Sponsor等特色产品[3]
“老朋友”携首发好物共赴进博之约 外资加码在华投资共享机遇
央视网· 2025-11-04 17:30
进博会参展规模与新品首发 - 第八届进博会于11月5日开幕,参展商带来大量首发首秀展品[1] - 一家参展企业带来玲珑杯、零食、非遗手工编织篮等200多个特色新品[4] - 澳大利亚参展商带来12个首发首秀单品[11] - 美国参展商带来100余款创新产品,其中10余款为首发首秀[18] - 土耳其国际丝路经贸和文化协会带领5家企业首次参与进博会[13] 进博会平台效应与企业成长 - 进博会溢出效应显现,推动"展品变商品"持续提速[1] - 澳大利亚参展商认为进博会能起到很好推广宣传作用,让产品快速走进消费者[11] - 尼泊尔参展商工厂规模从十多人发展到六十多人[9] - 土耳其方面表示进博会是国外朋友展示自己的平台[13] - 尼泊尔参展商第六次参会,心情从紧张转为期待[7]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与创新合作 - 外资企业用实际行动扩大在华投资,共享中国发展机遇[15] - 外资企业积极融入中国创新体系,从单一产能合作转向技术协同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15] - 美国参展商在北京投入中国科创中心,全方位融入中国医疗创新体系[18] - 美国参展商认为中国依然是蓬勃发展的市场,对中国投资信念坚定不移[18]
外企持续加大在华投入 彰显中国市场“磁吸力”
证券日报· 2025-10-23 00:40
外资企业表态与高层互动 - 空客公司首席执行官傅里表示公司愿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促进中法、中欧经贸合作[1] - 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表示公司将继续坚定扎根中国、深耕中国,积极参与中国高质量发展[1] - 商务部副部长凌激主持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与会外资企业期待“十五五”规划提供更大发展空间,愿继续加大在华投入[1]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实例 - 德国模德机床中国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签约落户四川成都[2] - 阿斯利康全球研发(北京)有限公司在北京经开区完成工商注册,预计将于明年正式投入运营[2] -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第二基地全价值链超级工厂项目在江苏南京开工[2] - 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在天津开诊[2] 中国市场吸引力与政策支持 - 外资企业认可中国政府持续扩大开放,在稳外资、促发展方面展现出坚定决心与务实举措[1][2] - 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高质量发展动能、超大规模市场需求潜力和产业链供应链高效配套对外资具有强劲吸引力[1] - 山东对标国家《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5方面23条务实措施,完善跨国公司恳谈会等常态化沟通机制[2] 外资企业关注焦点与建议 - 市场准入、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是外资企业的关注焦点[3] - 建议继续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特别是在高科技和服务业领域,同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3] - 建议构建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3]
独家专访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谭森:扎根中国才能把握创新方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21:36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代表团访华核心观点 -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代表团访华传递美国企业对中美经贸关系的期待与支持 表达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1] - 几乎所有受访美企认为失去中国市场将削弱其全球竞争力 [1] - 美国企业调整供应链不等于撤离中国 而是坚定在中国立足并增加其他地区投资 [9] 中国市场吸引力 - 企业投资中国理由多元化 包括市场 研发 供应链和创新等多重因素 [10][11] - 中国在研发领域具备强大实力 高效的供应链和创新机遇吸引企业布局 [10] - 过去投资中国主要因市场和劳动力成本 如今因优秀技术员工和创新能力 [11] 中美经贸合作与沟通 -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代表在华运营美国企业发声 与两国政府保持沟通 [2] - 代表团访华目的包括展示推动经贸合作努力 提出营商机遇与挑战 [3] - 中国政府持续欢迎负责任外国投资 期望与美企建立更紧密关系 [4] 地方政府与营商环境 - 中国政府务实高效 积极解决外资企业困难和挑战 优化营商环境 [7][8] - 北京市政府迅速响应企业具体困难 企业认可其解决问题的速度和灵活度 [7] - 商务部针对会员企业困难提出具体可行解决方案 贸促会同样取得进展 [7] 行业与区域投资建议 - 企业投资地点选择需结合行业特点与当地政府规划契合度 [14] - 不同行业适合不同区域 如化工制造业适合苏州 科技行业适合深圳等 [14] - 大湾区政策令人鼓舞 关键在于整合珠江三角洲 香港与澳门资源 [13] 中美创新合作潜力 - 中美在多个行业具有互补性 如新药研发和人工智能领域 [12] - 美国擅长技术研发 中国在规模化和应用层面有优势 合作对双方有利 [12] - 不抓住中美合作机会的企业难以在全球保持长期竞争力 [12]
《2025胡润制造业外企在华投资30强》发布 汽车制造业占四成
中国新闻网· 2025-06-16 20:50
榜单概览 - 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2025胡润制造业外企在华投资30强》榜单,评选依据为外资企业在中国内地的销售额和员工规模两大指标 [1] - 30强企业涉及八大行业类别,其中汽车制造业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上榜企业数量最多,合计达20家 [1] - 汽车制造业表现突出,占上榜企业总数的40%,涵盖整车制造品牌及汽车供应链龙头企业 [1] 行业分布 - 汽车制造业成为外资在华投资重点领域,上榜企业占比达四成 [1]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汽车制造业共同主导榜单,两大行业占30强企业的三分之二 [1] 外资企业贡献 - 上榜外资企业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额平均占其全球总销售额的23%,显示深度融入中国市场 [1] - 外资制造业企业持续向中国引入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推动产业链升级 [1] - 中国本土企业通过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突破,不断提升自主制造能力 [1] 中国市场吸引力 - 跨国企业将中国定位为全球化战略中的"必赢战场",凸显中国作为长期主义投资热土的强大吸引力 [2] - 中国通过系统性营商环境改革与制度型开放举措,构建政策可持续性与监管透明度的双重保障 [2] - 中国市场为全球资本提供可预见的稳健发展空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