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融合技术

搜索文档
东北证券:多模态融合技术为重要卡点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赛道迎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5-12 14:49
感知子系统的重要性 - 感知子系统是人形机器人智能化的"起点",现代机器人系统划分为六大子系统,包括感知子系统、定位与建图子系统、决策与规划子系统、运动控制子系统、执行器/驱动子系统、人机交互与通信子系统 [1] - 感知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紧密协作,共同完成"感知—决策—执行"的闭环控制 [1] 传感器分类与技术挑战 - 传感器分为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内部传感器反馈机器人本体运动学和动力学信息,包括IMU、关节/轮速编码器、力/扭矩传感器 [2] - 外部传感器采集环境物理与化学特征,包括视觉成像设备、雷达、触觉传感器、麦克风阵列等 [2] - 多模态数据融合存在质量低等问题,主流方案分为数据级、特征级与决策级融合,当前技术制约人形机器人发展 [2] 传感器市场增长趋势 - 全球机器人传感器市场高速增长,3D视觉感知市场2022年规模约82亿美元,需求来自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 [3] - 六维力矩传感器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143.3亿元 [3] - 柔性触觉传感器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约15.3亿美元,未来8年CAGR接近20% [3] - 视觉传感器、雷达、IMU、力/力矩传感器、编码器、触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等细分赛道均呈现快速增长 [3] 人形机器人系统设计 - 人形机器人是复杂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需综合考虑机械结构、计算系统和算法,针对特定应用场景进行整体优化 [4] 投资建议 - 视觉传感器领域建议关注凌云光 [1] - 激光雷达领域建议关注速腾聚创 [1] - IMU领域建议关注芯动联科、敏芯股份、睿创微纳 [1] - 力传感器领域建议关注安培龙、柯力传感 [1]
90后清华学霸红海突围,年营收破4亿,小米、OPPO等纷纷下单
创业邦· 2025-03-04 11:02
公司背景与市场定位 - 极豪科技成立于2020年,专注于指纹识别芯片和解决方案,2024年出货1.4亿颗芯片,营收超4亿元 [2] - 公司采用"算法+芯片"双轮驱动模式,核心产品为AI传感芯片,已搭载于OPPO、小米、荣耀等品牌手机 [2] - 公司获得OPPO旗下巡星资本投资,显示主流手机品牌的高度认可 [2] 创始人经历与技术洞察 - 创始人陈可卿曾任职旷视科技,主导vivo X20、小米6等机型的人脸解锁功能,推动OPPO Find X成为首款量产3D结构光技术的安卓手机 [3] - 陈可卿发现中国用户对指纹解锁的习惯未减,2025年指纹识别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超过90% [4] - 意识到算法与芯片必须配套研发,2019年创立极豪科技 [5]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研发的屏下光学指纹芯片采用JFinger Solution极指™算法,通过生成式AI模拟百万级极端案例训练模型,复杂环境识别率提升2倍以上,误识率降至0.0002% [8] - 芯片采用55纳米成熟制程,独特光路设计在屏幕透光率仅1.5%条件下仍能精准捕捉指纹纹理 [8] - 推出超薄侧边指纹方案,适配机身厚度小于9mm的设备,应用于OPPO Find N3、荣耀Magic V2等折叠旗舰机型 [10][11][12] 市场策略与客户覆盖 - 公司采用"成熟供应链+需求驱动"策略,2024年客户覆盖国内所有头部手机厂商 [10][14] - 屏下指纹芯片已进入三星供应链,并拓展东南亚和中东市场 [14] - 全球每年有12亿部手机出货,公司坚守半导体规模生意赛道 [14] 未来发展方向 - 瞄准端侧智能硬件市场,如AR/VR设备、智能眼镜、运动相机等,生物识别技术有望随设备渗透而快速增长 [15] - 中长期规划以手机、平板智能终端为基础,深耕AI在消费电子市场的创新和应用 [15] - 预判大模型普及后,生物识别认证可能成为隐私数据的"守门员",催生多模态融合技术 [15] 公司理念 - 公司使命是让技术越来越普惠,如指纹识别从旗舰机专属到百元机普及 [16] - 真正的高科技应该越用越便宜,技术变现才能体现终极价值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