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池
搜索文档
新旗舰扎堆双11:米OV荣围剿iPhone17,四大趋势已明
36氪· 2025-10-28 11:15
行业趋势 - 2024年双十一购物节促销活动启动时间提前,京东和抖音在国庆中秋假期后立即开始,天猫于10月15日启动,促销战线拉长至一个月左右[1] - 旗舰手机发布潮提前至10月中下旬,包括vivo X300系列、OPPO Find X9系列、荣耀Magic8系列、红魔11 Pro、iQOO 15以及一加15等多款新机集中发布[1] - 芯片换代是发布潮提前的重要原因,骁龙8 Elite Gen 5与天玑9500的提前登场开启了旗舰机的新周期[3] - 双十一是全年最大的消费节点,厂商通过提前发布以在价格战开始前抢占用户心智并稳住高端市场阵地[3] 产品升级方向 - 新一代旗舰手机的电池容量普遍提升,几乎没有低于6000mAh的机型,7000mAh正成为新常态,例如小米17 Pro Max、红魔11 Pro、iQOO 15均超过7000mAh[4] - OPPO Find X9 Pro采用7500mAh硅碳电池,红魔11 Pro更是配备了8000mAh大电池[4] - 百瓦快充与50W以上无线快充逐渐成为标准配置,缩短了大电池的充电时间[7] - 屏幕高刷新率持续升级,一加15将刷新率推至165Hz,真我GT8 Pro维持144Hz,iQOO 15在2K LTPO屏上实现144Hz与自适应刷新共存[8] - 厂商系统化优化高刷生态,从硬件底层渲染管线、算力调度入手,并与芯片厂商、游戏厂商共建高刷生态[10] - 影像竞争焦点从广角主摄转向长焦,vivo X300 Pro、OPPO Find X9 Pro、真我GT8 Pro、荣耀Magic8 Pro等机型均采用2亿像素潜望长焦[11] - iPhone 17 Pro系列的中长焦传感器像素提升4倍至4800万像素[11] - AI算法与生成式AI结合,提升夜景、演唱会等复杂场景下的长焦拍摄效果和远距夜拍可用性[13] - 端侧AI能力升级,骁龙8 Elite Gen 5与天玑9500的NPU性能提升为AI应用提供算力基础,AI Agent(智能体)成为新的核心[14] - 荣耀Magic 8系列集成YOYO智能助理,支持跨应用语义理解与任务执行;OPPO在ColorOS 16上全面升级系统应用的AI体验[18] 厂商差异化策略 - 小米17 Pro Max采用背部副屏设计,作为可交互的第二界面,用于自拍取景、AI提词、通知提醒等功能,尝试形态创新[19] - OPPO Find X9系列聚焦底层算力架构,通过潮汐引擎优化系统流畅度,并打造支持哈苏镜头的外接镜头系统,拓展专业影像能力[21][24] - vivo X300 Pro将主摄和长焦均提升至3亿像素,主打长焦远距拍摄和全焦段人像[24] - 荣耀Magic8系列将AI技术大规模引入日常拍摄和后期体验,贯彻AI影像路线[24] - 苹果iPhone 17系列采取差异化策略,标准版主打轻量化设计(仅177g)并保留完整旗舰配置,Pro版则通过ProRes/LOG格式和生态优势巩固专业影像地位[24] - 在视频拍摄领域,苹果凭借从拍摄到专业剪辑的完整生态保持领先优势,例如影视飓风使用数十台iPhone 17 Pro拍摄子弹时间样片,而其他厂商如vivo虽上线log视频支持,但整体生态仍有差距[28]
“大电池”的天快塌了
虎嗅APP· 2025-10-03 19:48
文章核心观点 - 新能源车行业当前通过配备大容量电池进行“军备竞赛”的做法缺乏技术含量且不可持续,主要基于碳酸锂价格超跌的短期投机行为 [5][7] - 短期、中期、远期三大利空因素将终结大电池趋势:碳酸锂价格即将反转、快速闪充技术重塑用户习惯、固态电池技术即将成熟 [7][11][25] - 高能效插电混动车型凭借其适应性优势,在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进程中的贡献可能大于纯电动车 [27][30] 新能源车电池“军备竞赛”现状 - 多家车企推出续航里程超700公里的纯电车型,例如极氪009续航900公里,小米YU 7超长续航版续航835公里 [6] - 部分插混/增程车型纯电续航也超过300公里,例如智已LS6 Max和小鹏X9增程版纯电续航均达450公里 [6] - 当前做法被评价为利用碳酸锂价格超跌的投机行为,缺乏技术含量 [7] 短期利空:碳酸锂价格反转 - 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高峰的60万元/吨断崖式暴跌至2025年6月的6万元/吨,跌幅达90% [9] - 价格暴跌显著降低电池成本:当碳酸锂从50万元/吨跌至8万元/吨,一块80千瓦时动力电池材料成本下降3.4万元 [9] - 2025年8月碳酸锂价格已反弹至7.9万元/吨,较最低点反弹30%,高成本产能基本出清,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价格将真正反转 [9][10][11] 中期利空:快速闪充技术重塑行业 - 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技术,基于1000V电气架构和10C高倍率电池,实现1MW充电功率,充电5分钟可增加400公里续航 [16] - 闪充技术将极大提升充电桩运营效率:目前特来电单桩单日仅充电约64度、服务1台车,毛利润4.2元;未来补能耗时接近加油后,单桩可服务几十上百台车 [19][20][23] - 政策与企业形成合力:五部委提出2027年底全国建设大功率充电设施超10万台,已确定建设的兆瓦闪充站达1.9万座 [24] 远期利空:固态电池技术成熟 - 预计2027年固态电池开始批量装车,2030年实现“固液同价”并与兆瓦闪充“双剑合璧” [25] - 固态电池技术将从根本上解决能量密度问题,使大容量液态锂电池失去存在价值 [25] 插电混动技术的替代路径 -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亏电油耗已降至2.6L/100km(每公里成本0.2元),部分车型实测城市亏电油耗可低至2.3L/100km(每公里成本约0.17元) [28] - 当用电、烧油成本相等甚至后者更低时,“纯电行驶省钱”不再成立,插混车型适应性更强,不依赖电网建设进度 [28][30] - 增程/插混车型配备大电池(纯电续航动辄超400公里)不经济:空电池重约380-450公斤,而60升空油箱仅重5-10公斤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