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009
搜索文档
零跑首超7万辆“再拔头筹” 蔚来、小米均突破4万辆大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21:20
新能源汽车品牌10月交付量 - 零跑汽车10月交付量达7.03万辆,首次突破7万辆大关,同比增幅超84%,1-10月累计交付46.58万辆,连续8个月成为造车新势力销冠 [2] - 小鹏汽车10月交付新车4.2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1%,连续两个月交付量超4万辆,1-10月累计交付35.52万辆,同比增长190% [2] - 蔚来10月交付新车4.04万辆,同比增长92.6%,其中蔚来品牌交付1.71万辆,乐道品牌交付1.73万辆,firefly萤火虫品牌交付5912辆 [3] - 小米汽车10月交付量超4万辆,小米YU7自7月开始交付后提车周期超30周,公司正面临提升产能的迫切需求 [3] - 理想汽车10月交付新车3.18万辆,截至10月31日历史累计交付量达146.28万辆,理想i6上市后订单超7万辆 [4] - 东风奕派10月销量3.11万辆,同比增长34.9%,前10个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43.6% [4] - 极狐汽车10月销量2.34万辆,同比增长110% [4] - 岚图汽车10月交付量1.72万辆,前10个月累计同比增长82% [4] - 阿维塔10月销量1.35万辆 [4] - 智己10月销量1.32万辆,已连续两个月销量破万辆 [4] 行业整体市场表现与预测 - 乘联分会预计10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规模可达22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零售量预计为132万辆,渗透率有望提升至60%,或创历史新高 [5] - 占市场总销量近八成的头部厂商10月零售目标设定积极,环比基本持平 [5] - 据乘联分会预测,四季度车市主要支撑来自报废更新的持续推进、年底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退坡带来的提前购买需求,以及9月起密集上市的新车型逐步开启交付 [6] - 新能源车市场有望重回高速增长轨道,燃油车走势预计相对平稳,新能源车渗透率预计将攀升至新的高点 [6] 公司战略与产能动态 - 蔚来正提升产能以保证交付,11月全新ES8产能预计较10月有70%的提升,12月力争在1.5万辆基础上争取更多交付量 [3] - 理想汽车加快出海进程,10月在乌兹别克斯坦开设海外首家授权零售中心,11月哈萨克斯坦的两家零售中心将陆续开业,优先拓展中亚、中东、欧洲及亚太市场 [4] - 理想汽车联合供应商解决理想i6的产能问题,以加快交付进度 [4] - 小米汽车推出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若2026年较2025年购置税多出差额,将通过购车尾款现金减免方式补贴,最高补贴金额不超过1.5万元 [3] 政策与市场促销活动 - 2025年为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最后一年,2026年起购置税预计减半征收,实际税率预计为5% [6] - 政策对2026年及2027年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设置减免税额上限,每辆车不超过1.5万元 [6] - 旧车报废换购新能源车最高补贴2万元,截至10月22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其中报废更新超340万份,置换更新超660万份 [6] - 多家品牌公布11月限时购车权益,如极氪宣布11月至12月下定极氪009可享5年0息或1万元超级置换礼,魏牌新能源针对高山7推出5000元抵扣8000元购车尾款等权益 [5]
东京车展中国元素真不少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04 17:15
展会概况与行业趋势 - 2025日本移动出行展(原东京车展)于10月29日至11月9日在东京举办,展会范围从汽车扩展至机器人、飞行汽车等更广泛的智慧出行生态 [2] - 日系车企在展会上展示其在传统车型升级与电动化领域的双轨战略 [4] 日系车企动态 - 丰田汽车展示多款概念车及新车型,覆盖从豪华到实用的各个细分市场,并将旗舰车型“世纪”升格为定位高于雷克萨斯的独立超豪华品牌 [3] - 日产汽车带来多款车型,其中改款艾睿雅纯电动SUV新增对外放电功能并搭载谷歌服务,全新MPV君爵采用第三代e-Power混动技术,计划于2026年在日本上市 [4] - 本田展示多款新车,包括计划于2027年全球上市的0系列入门级SUV本田0 α,以及预计2026年在日本发售的Super-One原型车 [4] - 马自达展出两款概念车,分别采用插混系统整合双转子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及旨在深化人车情感联系的AI技术 [4] - 三菱、铃木、斯巴鲁等日系品牌也各有新车推出,例如三菱Elevance插混概念车和斯巴鲁电动性能概念车 [5] 中国品牌参与及策略 - 比亚迪设置乘用车与商用车双展台,展出多款热门车型及高端超跑U9,并首发专为日本市场打造的纯电K-Car车型Racco,该车搭载20kWh电池,WLTC续航180公里,计划2026年夏季在日本上市 [6][7] - 极氪009通过日本代理商首次亮相,瞄准商务接待和高端家庭用户,计划年内在日本接收订单,2026年起交付 [8] - 中国车企采用差异化策略进入日本市场,比亚迪主打平价车及K-Car市场,极氪则定位高端 [6][8] 中日产业融合与技术输出 - 比亚迪与日本零售巨头永旺达成战略合作,从2025年起在日本约30个商业设施内设立销售网点,引入“商超卖车”模式 [10] - 日产汽车首次将在华研发的纯电动轿车N7带到东京车展,测试日本市场对中国产日产车型的接受度,探索“中国研发、全球适配”的新路径 [10] - 中国智能汽车供应链企业首次登陆东京车展,轻舟智航面向日本市场推出L4级无人驾驶巴士及全栈解决方案 [11] - 日本IT服务商SCSK跨界造车,其首款原型车的智能座舱底层技术由中科创达提供 [11]
2025年汽车行业网络营销监测报告
艾瑞咨询· 2025-11-02 08:06
国内汽车市场发展概览 - 2025年1-7月国内乘用车累计零售1274.6万辆,同比增长10.3% [1][4] -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突出,3-7月新能源零售渗透率连续五个月突破50%,增速持续高于狭义乘用车 [1][4] - 市场呈现“头部集中、尾部分散”格局,TOP3厂商(比亚迪、吉利、一汽大众)合计占据三分之一市场份额 [1][10] - 比亚迪汽车1-7月零售销量达188.5万辆,同比增长10.8%,市场份额为14.8%,位居市场榜首 [1][11] - 吉利汽车零售销量142.8万辆,同比大幅增长62.8%,市场份额为11.2% [11]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家层面发布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指导性文件,鼓励汽车消费 [7] - 地方政府响应号召,因地制宜发布具体置换补贴、新能源汽车补贴、配套设施建设等细则 [7] - 政策体系呈现“国家引导+地方适配”的协同特征,共同激活消费潜力 [1] 网络广告市场趋势 - 2025年7月汽车行业广告主数量首次迎来正增长,市场信心回暖 [2][14] - 3月迎来上半年广告投入高峰,适逢春节营销节点及春季车展期间 [14] - 头部广告主排位变化明显,但比亚迪股份连续两年位居投放榜首 [16] - TOP20投放产品中,11款为新能源车型,显示广告主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的高度认可 [16] 媒介投放策略 - 广告主调整终端投放布局,减少PC端投入,增加移动端和OTT端占比 [18] - 网幅广告始终是车企投放首选形式 [18] - 垂类媒体中汽车网站占据核心地位,在汽车行业广告投放中占比超过七成 [18] - 汽车之家在PC端保持领先地位,移动端懂车帝和汽车之家超过易车和百度 [23] - OTT端以爱奇艺和优酷的广告主数量最多 [23] 广告内容创意类型 - 产品上新类以外观设计与定价信息为核心传播触点,完成品牌新品的首轮心智触达 [27] - 价格优惠类构建立体化价值让利模型,以节日促销、国补置换补贴和品牌补贴放大产品性价比感知 [27] - 产品介绍类通过核心卖点的精准提炼与传递,直击目标用户核心需求痛点 [28] - 活动宣传类宣传新车发布会时间及车友活动招募,激发用户参与感和关注度 [30] - 品牌建设类通过宣传片或代言人形象传递品牌文化价值观,塑造品牌形象 [32] 营销策略转型 - 汽车营销进入“以用户为核心、数据为驱动、内容为载体、全链路协同”的新阶段 [3][37] - 车企营销工作流可划分为用户洞察、邀约转化、到店成交、车主运营四个关键环节 [35] - 行业从“流量争夺”向“用户经营”转型,旨在破解营销错位、提升转化效率、实现长效经营 [37] - 营销方案基于目标人群特征与平台生态设计个性化策略,不再“一刀切” [37] 平台营销案例 - 汽车之家凭借专业内容优势与整合营销服务,为广告主打造全链路营销解决方案 [39] - 汽车之家推进生态化、智能化、全球化战略,构建汽车内容生态,推进O2O融合,借仓颉大模型搭建AI营销工具 [43] - 问界新M7通过强化产品卖点重建市场信心,对用户需求分层,实现三级内容传播金字塔,上市当日多平台热搜霸榜 [45] - 极氪009采用差异定位+标准重塑+圈层渗透的价值营销策略,通过CEO发起行业拷问和跨界热点联动快速破圈 [47] 用户行为与平台偏好 - 2025年7月计划买车用户APP使用榜中,汽车资讯类应用占据主导地位 [50][51] - 汽车之家总设备数达6224.4万台,目标用户TGI高达1231.2,目标用户设备数为3988.7万台 [50][51] - 懂车帝总设备数为4158.5万台,目标用户TGI为1053.9,目标用户设备数为2281.0万台 [51] - 易车总设备数为2256.0万台,目标用户TGI为937.1,目标用户设备数为1100.3万台 [51]
全球最封闭的汽车市场,被撕开了一道裂缝
第一财经· 2025-11-01 11:34
日本汽车市场概况 - 日本是全球最封闭的汽车市场之一,本土品牌市占率在过去几年间几乎从未低于90% [5][6] - 2025年上半年日本市场销量前三品牌均为本土制造,丰田、铃木、本田销量分别为72.43万辆、37.73万辆、31.97万辆 [6] - 市场封闭性体现在特殊的本土化需求、消费者高品牌忠诚度及造车精细化能力,而非关税壁垒(进口车0关税)[5][6] 日本电动车市场现状 - 日本新能源车整体渗透率极低,截至2025年9月仅为2.8%,其中纯电车型渗透率仅1.7% [3] - 2025年上半年日本燃油车份额从去年42.3%小幅回升至44.7%,混动车型份额从35.6%微降至33.8% [7] - 纯电动车型市场份额在2019年为0.5%,2023年爬升至2.2%后,2025年上半年回落至1.3% [7] - 电动车发展缓慢受限于充电桩布局不足、里程焦虑及安全考量等因素 [7] 中美车企的突破机会 - 日本市场在售的61款纯电车型中,仅10款为本土品牌,其余51款均来自国外,为国际车企提供巨大商机 [7] - 比亚迪和特斯拉2025年9月在日销量分别达802辆和1471辆,同比增长3倍和2.8倍,显示突破可能性 [8] - 中美电动车企正教育日本市场接受电动车,甚至引领日本电动化转型 [8] 中国车企的日本市场策略 - 比亚迪第二次参加东京车展,是71年历史上唯一以自家品牌正式参展的中国车企 [10][11] - 比亚迪发布专供日本市场的K-EV BYD RACCO车型,并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引入首款插混车型海狮06DM-i [11] - 比亚迪计划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布局,目前已建立66家销售据点 [12] - 其他中国车企如吉利旗下极氪通过经销商展出极氪009,计划2026年交付;日产展出中国研发的纯电轿车N7测试市场接受度 [11] 中日车企竞争态势 - 特斯拉是比亚迪在日主要竞争对手,计划2026年底前将日本门店数量增至50家,并扩大充电网络兼容日本CHAdeMO标准 [12] - 比亚迪凭借车型多样性竞争,针对日本特有的K-Car市场(2024年占新车销量36.8%,达155.7万辆)推出特供车型 [12][13] - 日本消费者购车主要考虑续航、安全、性价比,对智能化要求不高,且偏好尺寸较小的车型以适应狭窄道路 [12]
全球最封闭的汽车市场,被撕开了一道裂缝
第一财经· 2025-11-01 11:10
日本汽车市场概况 - 日本市场是高度封闭的市场,本土汽车品牌在过去几年市占率从未低于90% [3] - 2025年上半年日本市场销量前三品牌均为本土制造,丰田、铃木、本田销量分别为72.43万、37.73万、31.97万辆 [3] - 日本对进口车实行0关税政策,但国际品牌表现不佳,奔驰以2.50万辆位列第12名 [3] 日本市场电动化进程 - 日本新能源车渗透率极低,截至2025年9月仅为2.8%,其中纯电车型仅1.7% [1] - 作为对比,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约50%,日本市场接受度明显较低 [1] - 2025年上半年日本燃油车型份额从去年42.3%小幅回升至44.7%,混动车型份额从35.6%微降至33.8% [4] - 纯电动车型市场份额从2019年0.5%升至2023年2.2%后,2025年上半年回落至1.3% [4] 国际新能源车企的机遇 - 日本电动车市场存在巨大发展空间,为国际新能源车企提供机会 [2] - 2025年在日本销售的61款纯电车型中,仅10款为本土品牌,其余51款均来自国外 [4] - 比亚迪和特斯拉2025年9月在日销量分别达802辆和1471辆,同比增长3倍和2.8倍 [5] - 中美EV企业正在教育日本市场接受电动车,并引领日本电动化转型 [6] 中国车企的日本市场策略 - 比亚迪第二次参加东京车展,是71年历史上唯一以自家品牌正式参展的中国车企 [7][8] - 比亚迪发布针对日本市场的K-EV BYD RACCO车型,并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 [8] - 比亚迪计划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布局,目前已建立66家销售据点 [9] - 吉利旗下极氪汽车通过日本经销商展出纯电MPV极氪009,计划2026年开始交付 [8] 市场竞争格局 - 特斯拉是比亚迪在日主要竞争对手,客户经常在两者之间犹豫 [9] - 特斯拉计划2025年将日本门店增至30家,2026年底前增至50家,并扩大充电网络 [9] - 比亚迪拥有更多车型选择,包括元PLUS、海豚、海豹、海狮07等多款纯电车型 [10] - 比亚迪推出特供日本市场的K-Car车型,该类车型2024年占日本新车销量36.8%,达155.7万辆 [10]
东京车展开锣:日系车霸屏,中国车企叩门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9 20:47
展会概况与日系车企动态 - 2025日本移动出行展于10月29日至11月9日在东京举办,该展会已由东京车展更名,并转型为聚焦智慧出行生态的跨界平台[3] - 展会历来由日系品牌主导,丰田、本田、日产等东道主企业展示了多款新车和新技术[4] - 丰田汽车携多个品牌亮相,展示了包括全新运动化设计的卡罗拉概念车、面向非洲农村市场的半成品状态IMV Origin车型、新款硬派越野车Land Cruiser FJ以及多款移动出行工具[6] - 日产汽车带来了全新中大型MPV君爵(Elgrand),该车型采用最新一代e-Power混动技术和e-4ORCE电动四驱技术,计划于2026年在日本上市,竞争对手指向丰田威尔法和埃尔法[8] - 本田汽车展示了本田0 Saloon轿车、入门级SUV本田0 α(Alpha)以及接近量产状态的Super-One原型车,其中本田0 α量产版计划于2027年在全球上市,聚焦日本和印度市场[10] - 马自达展示了全新一代CX-5以及Vision X-Coupe插混概念轿跑和Vision X-Compact小型掀背概念车,体现了公司在传统车型升级与电动化领域的双轨战略[12] 中国车企参与及市场策略 - 比亚迪作为中国车企代表参展,不仅展示了海豹等车型,还推出了专为日本市场打造的纯电K-Car车型Racco(海獭),该专属车型计划于2026年夏季在日本上市[15] - 韩国现代汽车在日本首次公开了新款NEXO氢燃料电池车,并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正式发售[16] - 比亚迪推出的纯电K-Car Racco针对日本热门市场,车型符合K-Car标准(车长≤3400mm,车宽≤1480mm),搭载20kWh锂电池组,WLTC续航180公里,支持100kW直流快充[18] - 比亚迪通过与日本零售巨头永旺的战略合作,将从2025年起在日本全国约30个商业设施内设立销售网点,消费者可以约200万日元的价格购买海豚等车型[18] - 极氪009通过日本代理商Folofly首次与日本消费者见面,计划年内在日本开始接收订单,并从2026年起正式交付[19] - 日产首次将在华研发的纯电轿车N7带至日本展会,旨在测试日本消费者对中国产日产车型的接受度[21]
内地电动车围攻香港
华尔街见闻· 2025-10-28 19:55
内地电动车品牌在香港市场的表现 - 2025年9月,极氪以546辆的首次登记量在香港私家车市场拿下11.7%的市占率,埃安、小鹏、名爵分别以246辆(5.3%)、120辆(2.6%)、109辆(2.3%)紧随其后[3] - 截至2025年7月,全港电动车保有量已超12万辆,占车辆总数约14.3%,每10辆新登记私家车中就有7辆为电动车[14] - 香港富豪刘銮雄购入6辆极氪009,并将"I Love You"专属车牌挂于该车型,体现了高端消费者对内地品牌的青睐[1] 内地品牌的产品策略与本地化 - 内地品牌针对香港用户需求进行本地化调整,例如广汽丰田铂智3X首发标配CarPlay,极氪和小鹏支持原生粤语语音控制,小鹏X9配备后轮转向功能以解决中大型车辆转弯难的问题[15] - 品牌从高端MPV市场切入,极氪009、小鹏X9、沃尔沃EM90等新能源MPV车型相继上市,使丰田埃尔法等传统外资车型销量跌出前三[6][8][9][10] - 产品线迅速丰富,2025年深蓝S07、智己IM5/IM6、东风奕派007、吉利星愿等多款车型以24.88万至26.98万港元的价格区间登陆香港市场,覆盖从豪华到日常代步的细分市场[12][13] 香港市场的政策与环境优势 - 香港政府计划在2035年前停售新燃油及混动私家车,并通过"一换一计划"为电动车购买提供最高17.25万港元的税务宽减,直接购买新电动车也可享受5.85万港元的税务减免[17][19] - 电动车牌费显著低于燃油车,电动车平均年牌费约1100港元,而燃油车平均年牌费达7500港元,是其近7倍[19] - 政府推出总额35亿港元的资助计划,目标到2027年将全港配备充电设施的车位增至约20万个,截至2025年3月公共充电桩已达11188个[20] 香港作为全球化战略跳板的角色 - 香港是内地车企进军澳大利亚、英国等全球右舵车市场的关键测试平台,广汽丰田铂智3X计划以香港为首站向内地以外市场销售[21][22] - 理想汽车在香港成立海外总部,零跑汽车将香港视为全球资本了解公司的重要平台,凸显其国际金融中心和资本流动优势[22][23] - 港交所新股融资总额在2014年至2024年间达305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2025年首季融资额达205亿美元创四年新高,新能源板块市值较2015年增长约4倍至5680亿美元[24] 供应链优势与成本竞争力 - 内地电动车卓越的性价比得益于完善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从电池、电驱系统到车身制造均已实现成熟配套,价格仅为海外豪华品牌的三到五成[14] - 电动车使用成本优势明显,每公里电费约0.4-0.6港元,月电费约600-900港元,远低于燃油车每公里1.6-2港元、月油费2400-3000港元的水平[21] - 香港的亚热带气候为电动车提供了理想运行环境,温暖气候保障了电池续航稳定性并有效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21]
内地电动车疯狂围攻香港
创业邦· 2025-10-28 18:23
文章核心观点 - 内地智能电动车品牌正凭借产品力、性价比和本地化策略,在香港市场快速崛起,改变了过去由外资品牌主导的市场格局 [7][15] - 香港优越的电动车政策环境、成熟的金融体系及右舵市场地位,使其成为内地车企进行产品测试和全球化拓展的关键跳板 [19][25][28] 香港市场格局转变 - 2025年9月,内地品牌占据香港私家车首次登记品牌前十名中的多个席位:极氪546辆(市占率11.7%)、埃安246辆(5.3%)、小鹏120辆(2.6%)、名爵109辆(2.3%)[7] - 香港汽车市场长期被丰田、特斯拉等国际品牌占据,2017年至2023年,特斯拉在香港电动私家车市场份额达54.3% [9] - 截至2025年7月,全港电动车保有量超12万辆,占车辆总数约14.3%,每10辆新登记私家车中有7辆为电动车 [15] 内地品牌的产品与市场策略 - 内地品牌从MPV细分市场切入,极氪009、小鹏X9、沃尔沃EM90等新能源MPV围攻丰田埃尔法,致其销量跌出前三 [12][14] - 产品配置具备竞争力,配备电动按摩座椅、智能座舱等高端配置,价格仅为海外豪华品牌的30%至50% [15] - 实施本地化调整,如支持CarPlay、原生粤语语音控制、为应对狭窄道路配备后轮转向功能等 [16] - 车企积极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与本地运营商合作在核心商圈布局充电网络 [16] 香港的政策与环境优势 - 政府设定2035年前停售新燃油及混动私家车的目标 [19] - 提供税务优惠,通过"一换一计划"换购电动车最高可获17.25万港元税项宽减,直接购买新电动车可享5.85万港元税务减免 [21] - 电动车年均牌照费约1100港元,远低于燃油车平均7500港元的费用 [21] - 政府推出35亿港元资助计划,目标到2027年将配备充电设施的车位增至约20万个 [22] - 截至2025年3月,全港公共电动汽车充电桩达11188个 [23] - 电动车使用成本显著低于燃油车,每公里电费0.4-0.6港元,月电费约600-900港元,而燃油车月油费达2400-3000港元 [23] 香港作为全球化战略跳板 - 香港是理想的右舵车型测试市场,为进军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东南亚等右舵市场提供前置通行证 [25] - 理想汽车在香港成立海外总部,零跑汽车将香港视为全球资本了解其品牌的重要平台 [25] - 香港成熟的金融业和资本市场为内地电动车企业提供融资便利,2014年至2024年港交所新股融资总额达305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28] - 截至2025年3月,香港股市新能源板块市值达5680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约4倍,占市场总值的12.5% [28] - 出现"香港设计+中国内地制造"模式案例,如BeyonCa计划在香港设厂生产面向欧洲和中东市场的车型 [30]
内地电动车疯狂围攻香港
汽车商业评论· 2025-10-28 07:07
文章核心观点 - 内地智能电动车品牌正凭借产品力、性价比和本地化策略在香港市场快速崛起,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6] - 香港优越的电动车政策环境、成熟的金融体系及右舵市场地位,使其成为内地车企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跳板和试验场 [17][23][26] 香港市场趋势与品牌表现 - 2025年9月香港私家车首次登记品牌前十中,内地品牌表现突出:极氪546辆(市占率11.7%)、埃安246辆(5.3%)、小鹏120辆(2.6%)、名爵109辆(2.3%)[6] - 香港汽车市场长期被丰田、特斯拉等国际品牌主导,2017-2023年特斯拉在电动私家车中份额达54.3%(33909辆)[8] - 截至2025年7月,全港电动车保有量超12万辆,占车辆总数约14.3%,每10辆新登记私家车中有7辆为电动车 [13] 内地品牌产品与市场策略 - 内地品牌从MPV市场切入,极氪009、小鹏X9、沃尔沃EM90等新能源MPV于2024年集中上市,冲击丰田埃尔法市场份额 [10][12] - 2025年产品线多元化:深蓝S07(24.88万港元起)、智己IM5/IM6(26.88/26.98万港元)、东风奕派007、吉利星愿(6.98-9.88万港元)等覆盖不同价位 [13] - 针对香港用户需求进行本地化调整,如标配CarPlay、支持粤语语音控制、配备后轮转向功能等 [14] - 车企联合本地运营商布局充电网络,解决"充电难"问题 [14] 香港政策与市场环境优势 - 香港政府目标2035年前停售新燃油及混动私家车,2050年实现碳中和 [17] - 电动车购车可享税务优惠:"一换一计划"最高免17.25万港元登记税,直接购买新电动车可减免5.85万港元 [19] - 电动车牌照费年均约1100港元,远低于燃油车平均7500港元 [19] - 政府推出35亿港元资助计划,目标到2027年增建充电车位至约20万个 [20] - 电动车使用成本低:每公里电费0.4-0.6港元,月电费600-900港元(燃油车月油费2400-3000港元) [21] 香港作为全球化战略支点 - 香港是内地车企调试右舵车型、进军澳大利亚、英国、东南亚等市场的关键前置站 [23] - 理想汽车2025年在港设立海外总部,零跑汽车将香港视为全球资本了解品牌的重要平台 [23] - 香港金融市场为内地车企提供融资便利:2014-2024年港交所新股融资总额3050亿美元,2025年首季融资额205亿美元创四年新高 [27] - 香港新能源板块市值较2015年增长约4倍,达5680亿美元,占股市总值的12.5% [27] - BeyonCa品牌采用"香港设计+内地制造"模式,在港建厂生产面向欧洲和中东市场的车型 [27][29]
9系豪车争霸:朱江明用“反共识”答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6:34
公司战略与产品布局 - 零跑汽车在十周年之际推出目前最高端的车型D19,首次征战高端市场 [2][3] - 公司按照尺寸大小将产品线分为A、B、C、D四个系列,分别主攻10万以下、10-15万、15-20万和20万以上价格区间 [12] - 零跑过去的出牌策略是先推出A和C系列,再推出B系列,最后推出品牌旗舰D系列,以避免从最低端开始导致品牌向上难度大,或从最高端开始导致销量起不来的问题 [13] - 公司坚持良心定价、成本定价策略,在产品上越级、在价格上坚守以往策略 [13] 产品技术特点与创新 - D19车型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增程版搭载80度大电池和800V高压充电平台,纯电版配备115度电池和1000V超高压平台 [2] - 增程版电池带电量达到80.3kWh,CLTC纯电续航高达500km,超过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的78.4kWh电量 [5][6] - 公司采用"把电池做大、把油箱做小"的反共识策略,D19搭载40L小油箱,而行业增程车油箱一般在50L以上 [7] - 技术团队通过拆解传统底盘,将排气管集成到门槛梁,并首次在增程车型上应用CTC技术,与宁德时代合作使用高效电芯,实现了80多度电的布局 [9][10] 成本控制与供应链管理 - 采用纯电思路做增程使得D19的纯电版本和增程版本成本基本接近,两者售价差别不会像以往车型那样明显 [11] - 成本控制策略涉及汽车安全、可靠性的核心零部件选择优秀供应商,其余部件尽量采用自研自制 [14] - 自研自制的前提是自产零部件故障率必须低于供应商的3mis指标,目前自研的空调压缩机不良率远低于原供应商,自产座椅月产量达到2万-3万台 [14] 行业竞争格局 - 新能源浪潮下,中国车企将9系产品视为冲击豪华市场的兵家必争之地,例如吉利汽车集团就布局了极氪009、极氪9X、领克900、银河M9三款产品 [1] - 行业存在两种主流出牌策略:理想汽车代表先推出高端车再覆盖不同价格段;小鹏汽车代表先推出大众价格车型再不断冲高 [11] - 为增加纯电续航,今年新发布的增程车型普遍搭载更大电池,例如智己LS6增程版CLTC纯电续航达到450km,综合续航超过1500km [4] - 公司认为500km纯电续航已基本覆盖用户对增程车的需求,后续不会再推出电池更大的增程车型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