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009

搜索文档
MPV市场规模困境与消费悖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2 17:10
近日,锐胜汽车宣布独立运营并专注于MPV产品,成为中国汽车市场首个专注于MPV的品牌。这一决策在业内引发了广泛讨论——在MPV年销量仅 为SUV十分之一的背景下,锐胜的专注显得既勇敢又具冒险性。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7月,中国MPV市场前十强企业共销售52.1万辆,仅占整个乘用 车市场的极小份额。相比之下,同期SUV的销量超过500万辆,差距显著。 MPV市场长期面临三重困境:规模瓶颈导致研发成本难以分摊,空间实用性与驾驶体验之间的天然矛盾,以及新能源汽车转型过程中的技术摊销难 题。当别克GL8的"陆尊"形象不再所向披靡,当传祺M8凭借模仿埃尔法的设计年销量突破5万辆,当腾势D9以新能源标签吸引高端用户,这个看似小众的 市场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锐胜的入局,恰逢MPV市场格局剧变的关键时刻,其能否破解规模与认知的双重悖论,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小众市场的成本死循环 MPV市场的首要困局在于其难以突破的规模天花板,规模不足直接导致了研发成本难以分摊的恶性循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MPV销量前 十企业占据了77.9%的市场份额,其中比亚迪以超10万辆的销量领跑,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汽通用紧随其后。这种高度 ...
极氪与领克各自成立整车研究院,“一个吉利”战略加速落地|36氪独家
36氪· 2025-09-10 20:25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吉利集团成立极氪整车研究院与领克整车研究院 其中Z产品线(含极氪9X、极氪MIX、极氪007等车型)、C产品线、M产品线划至极氪研究院 L产品线(含领克900等车型)、K产品线(含领克08等车型)划至领克研究院 [1] - 极氪001和极氪009隶属于Z产品线 [2] - 集团现拥有领克整车研究院(已存在)、极氪整车研究院(新成立)及银河整车研究院(含几何、银河等新能源品牌) [3] - 极氪与领克品牌从合并状态重新转向独立运营 极氪原为领克旗下电动汽车事业群 2021年独立 2023年11月极氪收购领克汽车51%股权 2024年2月完成交易成立极氪科技集团 2024年9月通过私有化议案 [9][10] 技术研发体系整合 - 智能座舱团队于2024年4月底完成整合 由首席座舱科学家姜军领导 极氪车型短期沿用ZEEKR AI OS系统 其他品牌搭载Flyme Auto系统 [4] - 辅助驾驶团队于近期整合 极氪智驾团队、吉利研究院智驾团队及迈驰智行合并至重庆千里科技 组建超3000人团队 采用双CEO架构(王军与陈奇任联席CEO 杨沐任CTO) [7][8] - 中央研究院负责智能座舱与平台技术架构开发 千里科技负责辅助驾驶研发 共同为各整车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 [3][11] 战略目标与运营模式 - 采用"中央研究院+卫星整车研究院"架构 中央研究院统一技术研发避免重复投入 整车研究院负责品牌营销、产品定义及整车开发 实现轻量化运营 [3][13] - 整合后目标包括:增长性效益提升超5% 研发效力、管理效益及营销费用效率提升15%-20% 研发环节年节省数十亿元 管理费用与营销费用显著降低 [14] - 品牌定位差异化:极氪聚焦豪华/极致/科技 领克定位潮流/运动/个性 银河定位高价值主流新能源 中国星聚焦节能化/智能化燃油车 [14] 销售业绩与目标 - 2024年7月交付23.77万辆(同比增长58%) 8月交付25.02万辆(同比增长38%) [15] - 截至2024年8月底累计交付189.7万辆 完成年销300万辆目标的63.2% 目标2027年实现年销500万辆 [15]
专骗中国土豪的埃尔法,装不下去了
36氪· 2025-09-07 21:35
文章核心观点 - 丰田埃尔法在中国市场从加价神车地位跌落 加价幅度从30万降至2-3万[14][39][46] - 国产汽车品牌崛起通过产品力竞争挤压埃尔法市场地位[61][63][67] - 丰田内部产品矩阵分化进一步稀释埃尔法市场份额[50][53][59] 埃尔法市场地位演变 - 日本本土定位家庭MPV 初始售价500万日元(约30万人民币) 主打中产家庭市场[22][24][25] - 通过香港明星效应在中国建立高端形象 2010年引入二代车型售价60-70万元[28][30][32][36] - 2015年三代车型明确高端定位 售价80万元并出现加价30万现象[38][39][41]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2017-2021年埃尔法在华销量达8.5万台 居高端MPV首位[45] - 一汽丰田推出姊妹车型威尔法(皇冠标) 分食市场份额[50][52] - 雷克萨斯2020年推出LM300h 四座版售价达200万元 分流顶级客户[53][54][57] 国产汽车品牌冲击 - 2021年后理想等品牌重新定义家用车配置标准[62] - 2023年MPV市场爆发 腾势D9、岚图梦想家等产品成为爆款[63][65] - 魏牌高山、极氪009等车型在空间/动力/舒适性方面超越埃尔法[9][66][67]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丰田通过限量供应和经销商加价策略维持高端形象[37][42] - 埃尔法实际产品力与价格存在泡沫化现象[70][71] - 丰田塞纳等平价MPV车型分流家庭用户需求[59]
专骗中国土豪的埃尔法,装不下去了
36氪· 2025-09-03 17:49
丰田埃尔法在中国市场的定位演变 - 丰田埃尔法在中国市场被定位为高端商务车代表 是国产车的追赶目标 但在日本原产地仅为家庭用车 [5] - 该车型通过香港娱乐圈明星推广树立高端品牌形象 成为富豪和明星的标配车型 [13][14][16] - 丰田通过三代车型迭代持续强化豪华属性 第二代起增加座椅按摩等配置 第三代专推3.5L V6发动机版本 指导价从60万升至80万元 [18][20] 加价销售策略与市场表现 - 鼎盛时期指导价90万元的埃尔法需加价30万元购买 加价幅度相当于一辆56L级别轿车 [7][9] - 2017-2021年累计销量达8.5万台 稳居高端MPV销量榜首 [24] - 2021年后加价幅度降至2-3万元 虽然仍存在加价现象 但市场热度明显下降 [7][25][26] 竞争格局变化与市场分化 - 一汽丰田推出同平台威尔法车型 采用皇冠车标 分走部分市场份额 [28][30] - 雷克萨斯2020年推出基于同平台的LM300h 四座版售价达200万元 分流高端客户 [30][31][33] - 丰田塞纳面向家庭用户市场 价格更透明且实用性相当 [33] 国产汽车品牌的冲击 - 2021年起理想汽车重新定义家用车概念 国产MPV在2023年迎来产品大爆发 [35][37] - 腾势D9 岚图梦想家成为首批爆款 小鹏X9 理想MEGA等新势力产品相继入局 [37] - 魏牌高山 极氪009 传祺E8等产品在空间 动力和舒适性配置方面超越埃尔法传统优势 [37] 产品定位与市场认知偏差 - 车型最初在日本面向家庭用户开发 2002年初代售价500万日元(约30万人民币) 主打宽大空间和性价比 [9][11] - 在香港市场因茶色玻璃和宽大空间成为明星隐私保护首选车型 [14] - 实际产品定位应属于别克GL8级别 但通过营销策略被抬升至豪华细分市场 [23]
行业深度 | 自主冲击豪华市场 高端定义增量空间【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9-02 22:30
核心观点 - 2024-2025年自主车企份额提升主要依赖5-15万元A级车市场,但该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未来增长需聚焦15万元以上中高端市场,品牌塑造成为竞争核心 [2][3][12] - 中高端市场(15万元以上)盈利能力显著更强,15-25万元市场年净利润约550-600亿元,25万元以上豪华市场年净利润约800亿元,而5-15万元市场年净利润仅500-600亿元 [3][12][24] - 25万元以上豪华市场格局已基本稳定,理想、华为系、小米通过电动化、智能化及产品形态变革解构传统豪华品牌壁垒,形成头部竞争格局 [5][13][21] - 15-25万元中端市场格局分散,合资品牌仍占主导,自主份额不足50%,该市场成为传统车企和二线新势力实现品牌突破和利润增长的关键领域 [5][18][50] - 海外豪华品牌形成分层竞争格局:超豪华品牌(如法拉利、保时捷)依赖性能稀缺性和奢侈品逻辑,传统高端品牌(如BBA)注重豪华体验和技术标准化,孵化高端品牌(如雷克萨斯)强调可靠性和服务差异化 [4][42][44] 市场分层与竞争格局 - **5-15万元市场**:年销量约1100-1200万辆,自主份额达70.6%(2025Q2),但自2024Q3以来增长停滞,进入存量价格竞争阶段,盈利能力承压 [12][16] - **15-25万元市场**:年销量约550-600万辆,自主份额仅48.0%(2025Q2),大众、比亚迪、丰田、本田为头部玩家,市场缺乏龙头,格局分散 [18][19][20] - **25万元以上市场**:年销量约400万辆,自主份额47.7%(2025Q2),BBA份额下滑至24.2%(2025Q2),理想、华为系、小米占据头部地位 [21][22][23] 盈利能力分析 - 5-15万元市场年收入1.1-1.2万亿元,净利润率约5%,年净利润500-600亿元 [3][12] - 15-25万元市场年收入1.1-1.2万亿元,净利润率约5%,年净利润550-600亿元,盈利能力与5-15万元市场相当但销量仅其一半 [3][12][24] - 25万元以上市场单车净利润约2万元(BBA为3万元),年净利润800亿元,盈利能力强于其他细分市场 [3][12][24] 海外品牌发展路径 - **超豪华品牌**:法拉利、保时捷通过赛道技术下放、限量策略和手工工艺塑造奢侈品属性,维持高溢价和稀缺性 [37][39][41] - **传统高端品牌**:BBA凭借历史积淀、技术标准化和全产品矩阵覆盖,形成豪华体验和品牌标签,但电动化转型中面临溢价稀释 [28][29][31] - **孵化高端品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依托母体技术优化,通过高可靠性、差异化服务和区域深耕策略立足中高端市场 [33][34][36] 自主品牌战略方向 - **25万元以上市场**:理想、华为系、小米已通过产品形态变革(如理想家庭定位、华为智能化、小米性能优势)建立品牌壁垒,格局稳定 [5][47][49] - **15-25万元市场**:需减少性价比依赖,通过智能化(如智能驾驶、座舱)和产品设计差异化替代合资品牌,实现品牌心智转移 [50][51][52] - **超豪华市场**:百万级以上市场因电动化平价性能而萎缩,需求向50-70万元市场转移,问界M9等产品已实现高配置覆盖 [13][49] 投资聚焦领域 - 中高端新势力:小米集团、理想汽车、小鹏汽车 [6] - 传统自主高端子品牌: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 [6] - 华为合作车企:赛力斯、上汽集团、长安汽车 [6] - 潜在关注标的:北汽蓝谷、江淮汽车 [6]
50万的“库里南”,极氪9X是虚名还是有真本事
经济观察网· 2025-09-02 01:20
产品定位与定价 - 极氪9X定位为旗舰SUV车型 与极氪009 MPV处于同等旗舰身位 被外界称为"杭州湾库里南" [2] - 三款车型预售价格分别为47.99万元起 49.99万元起和56.99万元起 主打50万元价格区间 正式上市后价格有望进一步降低 [2] - 公司计划通过该车型实现"量价齐升" 突破中国品牌在高端汽车市场的天花板 [4][5] 产品设计与配置 - 采用三排六座布局 以豪华MPV空间理念开发 配备宽体车门 90°后门开合角度 隐藏式电动脚踏和专属后排中央通道 [2] - 配备同级最大1.32㎡天窗透光面积 为第三排设计专属独立天幕 [3] - 搭载全球首创17英寸3K超清OLED飞翼式滑移屏 可移动至乘客面前 [3] - 第二排配备行云行政座椅 支持零重力 伊姆斯躺椅 旋转和专业按摩四种模式 [3] - 联手英国Naim音响打造全球功率最高车载音响系统 [3] 技术架构与平台 - 应用浩瀚-S架构四大核心技术:浩瀚超级电混 浩瀚AI数字底盘 浩瀚安全盔甲和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3] - 首次统一纯电+混动技术路径 并确立千里浩瀚智能驾驶辅助品牌 [4] - 背靠吉利汽车强大供应链体系 具备突破高端市场的实力与资源 [4] 市场竞争策略 - 直接竞品为问界M9 后者是50万元级豪华SUV市场人气和销量领先车型 [3] - 公司称核心竞争力来自美学设计 代际领先科技和极致体验 [4] - 极氪品牌已有高端车型经验:极氪009光辉售价达80万元 极氪001FR作为高性能车型售价也达到80万元区间 [4] 市场环境与机遇 - 50万元区间是国内新造车品牌旗舰车型主流价位区间 [2] - 中国消费者对精品国货认可度不断提高 对高端汽车产品需求日益旺盛 [4]
新一代中国豪华旗舰开启预售,极氪9X彰显自主品牌道路自信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9 14:29
8月29日,2025成都车展正式拉开帷幕。本届车展上,多款国产高端新能源车型成为关注焦点。作为全球首款搭载900伏混动系统的全尺寸 SUV,极氪9X在车展首日公布了预售价格,价格区间为47.99万~56.99万元。令人瞩目的是,发布会结束仅一小时,该车型订单量便突破42667辆。 这一市场反响,不仅显示出消费者对国产高端品牌在原创设计、技术实力与豪华体验方面的认可,也进一步印证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正在重新定 义高端市场的价值标准。 突破价格壁垒,自主品牌跻身豪华主战场 回顾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历程,50万元价格曾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将自主品牌与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豪华车企区隔开来。更高端的百万级市场, 则长期被保时捷、路虎、劳斯莱斯等超豪华品牌占据。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变革的深入,中国汽车品牌迎来了进军高端市场的关键窗口。 极氪品牌自推出以来,持续推动国产汽车向上突破。其首款旗舰MPV极氪009在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多次夺得40万元以上豪华MPV销量冠军。而极氪 009光辉版更在百万级四座超豪华细分市场拿下接近50%的占有率,显示出中国品牌在这一原被国际巨头垄断的市场中的强劲竞争力。 基于极氪009所积 ...
吉利携阶跃星辰亮相WAIC2025:加速汽车向具身智能进化
金投网· 2025-08-29 10:17
核心观点 - 公司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全域AI技术成果 体现从汽车制造商向具身智能终端转型的战略方向 [1][3][6] 智能座舱技术突破 - 银河M9首发超拟人车载AI智能体 实现情感化交互 能根据用户语气和情绪实时调整回应风格 [2] - 极氪009智能座舱获得与会嘉宾广泛好评 体现从单一功能迭代到全域体验升级 [3] - 下一代智能座舱Agent OS采用AI Agent原生设计 融合多模态大模型和端云一体记忆技术 可实现预判式服务 [2] 全域AI技术体系 - 公司为全球唯一将AI应用于架构、动力、底盘、座舱等全域并覆盖研发、生产、售后全链路的车企 [3] - 星睿智算中心2.0综合算力达23.5EFLOPS 位居中国车企第一 [4] - 拥有10Ttoken通用数据和40B汽车垂类数据积累 支撑自动驾驶和能源管理等场景应用 [4] 产品与技术应用 - 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采用端到端和世界模型技术 计划四季度升级L3级架构和AI训练AI模式 [4] - 雷神AI电混2.0和AI数字底盘技术已实现量产上车 成为AI智能体普及最广泛的车企 [4] - 展示极氪9X、领克10EM-P等新车型及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技术方案 [1] 生态合作与创新体系 - 与阶跃星辰联合发布Step 3大模型 算力与多模态理解能力显著提升 [2] - 通过生态伙伴深度绑定形成需求-研发-落地的快速迭代能力 构建全链路协同创新体系 [5] - 采用联盟式算力整合模式 避免重复投入并快速响应多场景AI需求 [4] 具身智能战略布局 - 公司定位从汽车制造商向智能出行服务商及机器人公司转型 推动汽车成为连接AI宇宙的实体节点 [6][7] - 规划构建快交互+深思考技术架构 使AI从执行工具升级为智能管家 具备类人化决策能力 [7] - 汽车被视为轮式机器人 公司在算力、数据与生态积累方面具备先发优势 [7]
别克GL8陆尊上市 “一口价”33.99万元起
国际金融报· 2025-08-28 02:10
产品技术升级 - 全新GL8陆尊搭载"真龙"插混Pro系统 实现1450km综合续航和202km纯电续航 纯电续航较上一代提升46% [3] - 采用P1+P3插混电驱单元 可输出292kW综合功率 零百公里加速7.8秒 80-120km/h超车加速5.2秒 [3] - 新增"强制纯电"和"快速保电"能量模式 [3] 市场表现 - GL8家族2025年1-7月累计销量5.86万辆 同比下降21.6% [5] - 新能源PHEV版销量2.21万辆 同比增长128% [5] - 新能源车型占比超50% [3] - 1-7月蝉联MPV销量冠军 [3] 竞争格局 - 自主品牌新能源MPV崛起直接冲击GL8市场地位 [3] - 腾势D9为代表的新能源车型快速提升销量 [3] - 极氪009 理想MEGA等新品不断涌入高端MPV市场 [3] - 高端MPV市场从相对稳固变为红海竞争 [3] 品牌历史地位 - GL8自1999年上市以来累计销售超200万辆 [3] - 作为别克品牌"大单品"核心产品 [3] - 需加速转型以巩固MPV车坛常青树地位 [5]
丰田埃尔法被曝“行情崩了”,多地经销商:仍加价10万元,店内无现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21:19
当前加价情况 - 近期丰田埃尔法某款配置在指导价89.9万元基础上仅加价2.75万元 加价幅度较历史动辄30万元大幅收窄 [1] - 北京广汽丰田经销商表示仍延续加价销售状态 具体加价幅度取决于配置 目前无现车 [1] - 平行进口渠道中规版老款埃尔法加价幅度约4万元 整体购买价格可谈至与厂家指导价相近 [1] - 杭州某经销商新款埃尔法加价16万元 老款加价10万元 购买2.5L臻享版加价后价格达100.9万元 [4] 经销商库存与配额 - 北京 上海 福建 广州 浙江等多地广汽丰田经销商反映埃尔法无现车 [2][4] - 广州经销商表示新款和老款均无现车 到货时间不明 [4] - 上海经销商称无货可售 向厂家申请也无法获得 [4] - 福建经销商每年仅获2-3辆配额 今年已售完 需等待明年配额 [4] - 上半年北京某经销商仅有一辆白色2.5L尊贵版现车 黑色无车 原因为厂家未提供配额 [4] 销量与市场地位变化 - 埃尔法2017-2021年累计销量约8.5万辆 在进口高端MPV市场居首位 [8] - 2022年销量2.1万辆 同比下滑超12% 2023年销量进一步降至1.9万辆 [8] - 在中国香港MPV市场 埃尔法份额曾超70% 但2024年上半年销量前两名被极氪009和腾势D9占据 [10] - 自主高端MPV快速崛起 2024年上半年腾势D9以6万辆销量成为国内MPV市场冠军 岚图梦想家 传祺M8等自主车型进入销量前十 [10] 市场竞争与消费者心态 - 自主品牌如腾势D9 极氪009 岚图梦想家 小鹏G9 理想MEGA等冲击高端MPV市场 [10] - 合资品牌如别克GL8推出PHEV车型争夺市场份额 [10] - 消费者心态变化 百万元内高端MPV选择增多 埃尔法加价购买优势减弱 [10] 进口车市场趋势 - 2025年1-7月中国进口汽车数量27万辆 同比下降32% [12] - 进口车市场持续低迷 非豪华进口车需求剧烈萎缩 丰田等品牌进口车萎缩显著 [13] - 2014年进口量峰值143万辆 2024年锐减至70万辆 不足2014年一半 [12] - 进口车市场连续3年负增长 经波动调整后为连续7年负增长 [13] 产品与定价策略 - 日本市场埃尔法售价折合人民币26.5万-42.8万元 中国售价翻倍因进口顶配版加上税费和运费成本 [12] - 车源有限导致经销商加价 最终落地价达百万元级别 [12] - 丰田中国表示总经销商无权要求经销商定价 仅提供建议零售价 不约束加价或减价行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