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进口多元化
搜索文档
巴西大豆对中国“坐地起价”,中国可不会惯着他们
搜狐财经· 2025-10-26 20:00
2025年,中国大豆采购出现了一个突兀却意味深长的转折,自今年5月起,中国对美国大豆采购量逐步归零,9月更是彻底清零,这场由中美关税政策导火的 供应链调整,让巴西一跃成为中国的首要供应国。 然而,巴西粮商并未表现出合作诚意,反而在掌握阶段性优势之后,选择了抬价以牟取短利,大豆报价迅速从每吨580美元攀升至650美元。 面对巴西的"坐地起价",中国选择了主动反制,并借此展现出深度布局与战略韧性,这一轮过招,不只是价格战,更折射出全球供应链格局的新动向。 巴西的提价并非微调,而是一次激进的加码,短短几周,大豆报价猛涨12%,每吨上涨70美元,超出同期美国大豆66美元。 这不是市场自然波动,而是典型的"趁火打劫",对于中国油脂加工企业而言,这样的涨幅意味着每吨原料成本增加750元人民币,压榨即亏损,单吨亏损超 过200元,这对本就利润微薄的行业无异于釜底抽薪。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2025年前九个月,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5210万吨,占总进口量的66%,其中多个单月占比高达93%。 这样压倒性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巴西粮商敢于提价的底气来源,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甚至预估对华出口将首次突破1.1亿吨,信心爆棚。 但 ...
巴西大豆价格飙升!美豆受限,中方如何在大豆市场寻找主动权
搜狐财经· 2025-10-21 14:20
2025年10月中旬,巴西大豆价格飙升至历史高位,港口报价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基准价高出每蒲式耳2.8至2.9美元。 中国买家果断放缓采购节奏,12月和1 月船期的大豆采购缺口高达800万至900万吨。 这一举动立即引发全球市场关注,贸易商们开始重新评估供应链风险。 中国的大豆进口格局早已不是十年前的模样。 这种"货比三家"的策略背后,是中国大豆消费的刚性需求。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大豆消费量约1.1亿吨,其中85%以上用于压榨生产食用油和豆 粕饲料。 国内大豆年产量仅2000万吨左右,只能满足豆制品等食用需求,因此每年需进口约900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80%以上。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韩天富指出,在保障水稻、玉米、小麦等口粮的前提下,大豆扩种空间有限。 过去30年,中国养殖业和食用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对 蛋白饲料和植物油脂的需求持续增长,进口成为结构性选择。 国际大豆贸易的价格机制加剧了中国的被动局面。 当前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约为每蒲式耳1.7美元,但巴西大豆的溢价远高于美国。 这意味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买家,却无法主导定价权。 无论采购哪国大豆,价格都受芝加哥期货市场影响。 2025年10月,巴西大豆的 ...
美国真的被打疼了,美财长倒打一耙:中国将美国豆农当“人质”
搜狐财经· 2025-10-07 18:54
眼见自己好赖话说尽,中国就是不买他们的大豆,美国居然倒打一耙。 10月2号,美国财长贝森特在CNBC节目中怒声指控,称中国现在就是将美国豆农当作筹码、"人质"。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曾几何时,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的买家,在2023至2024市场年度,美国向中国出口了近2500万吨大豆, 远超对欧盟的490万吨出口量。 但从2025年5月开始,美国豆农再也没收到过中国的新订单,新季1200万吨大豆订单全流向了巴西和阿 根廷。 这一转变并非突然发生,早在2018年特朗普第一任期的贸易战中,中国就开始推动大豆进口多元化,避 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美国大豆失去中国市场,根源在于自身竞争力的下滑。 特朗普政府挑起关税战后,美国大豆价格比南美同类产品高出20%,中国企业采购成本每吨增加近千 元。 而巴西和阿根廷趁机完善供应链,巴西扩建港口增加散装船运力,即便运输距离更远,物流效率仍稳步 提升。 阿根廷更是直接将对华大豆出口关税降至零,配合早已谈妥的70亿美元关税减免额度,形成了明显的价 格优势。 中国海关对货源把控严格,此前曾直接退回一船打着"阿根廷大豆"名号的美国大豆,彻底封死了绕道出 口的可能。 2024年数据显示 ...
大豆订单至今为零,特朗普想和中方当面谈谈,希望中方放美国大豆一马
搜狐财经· 2025-10-05 02:24
美国大豆行业危机 - 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遭遇严重危机,新一季采购中,往年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25%的中国市场彻底归零 [1] -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数据显示,对中国的大豆装船量连续数月显示为0.0,为二十年来首次在出口季出现如此漫长的空白 [3] - 大豆滞销引发全行业震荡,美国大豆期货价格三年暴跌40%,每蒲式耳10.10美元的价格已低于11.03美元的生产成本 [11] - 危机蔓延至肥料、机械、仓储、港口运输等关联产业,波及美国4000多亿美元经济链 [11] 中美贸易政策影响 - 当前局面源于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升级对华关税政策,中国随之采取反制措施,将美国大豆排除在主要采购名单之外 [3] - 由于中国对美豆加征34%的报复性关税,美国大豆在华价格比巴西大豆高出约20% [6] - 特朗普在2025年8月10日深夜通过社交媒体强烈呼吁,要求中国"火速加购4倍美国大豆",但未得到中方积极响应 [4] - 中方回应始终冷静,商务部在记者会上针对采购计划的提问,回应仅称"没有新计划,暂无采购信息" [12] 中国市场结构性转变 - 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地结构发生显著变化,2024年中国进口大豆1.05亿吨,其中巴西供应7465万吨,占比突破70%,而美国份额降至20%左右 [6] - 2025年上半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暴跌88%,仅300万吨,同期巴西对华出口达3850万吨 [6] - 2025年8月中国大豆进口量达1227.9万吨,连续第四个月创同期新高,主要来源仍是巴西 [6] - 巴西大豆不仅没有额外关税壁垒,进口成本低15-20%,且供应稳定、运输渠道成熟,中国油厂测算显示,从巴西或阿根廷进口能便宜200元/吨,且能更快送达 [6] 中国供应链多元化战略 - 中国企业过去十年投资巴西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中粮集团在桑托斯港建设的5亿美元终端于2025年投入使用 [8] - 中国拓展阿根廷、俄罗斯、加拿大等新供应源,2025年9月,阿根廷宣布临时取消大豆出口关税,中国油厂迅速采购10-15船阿根廷大豆 [8] - 中国实施"大豆振兴计划",黑龙江、内蒙古等主产区亩产较五年前提升15%以上 [9] - 2025年前8个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7331.8万吨,同比增长4.03%,显示供应并未因减少美国进口而紧张 [9] 美国农业政治经济压力 - 艾奥瓦、伊利诺伊等农业大州作为关键摇摆州,其大豆种植者是特朗普的核心支持群体,2025年以来,这些地区的农民通过游行、联名信等方式表达不满 [4] - 美国农场局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农场破产数量上升55%,2025年第二季度中西部豆农家庭收入同比下滑超30% [4] - 白宫内部评估补贴方案,农业部起草紧急援助草案,计划通过现金补贴、信贷贴息等方式补偿农民损失,但财政赤字高企、国会党派对立,使补贴政策推进困难 [11] 贸易逆差的结构性矛盾 - 2024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额仅128亿美元,在双方数千亿美元贸易额中占比有限 [14] - 中国进口核心集中在高科技产品、先进制造设备等领域,美国长期限制这些产品对华出口,导致贸易结构性失衡 [14] - 分析师指出,特朗普要求中国将订单增至四倍(约8800万吨)几乎不现实,这接近美国全年出口量的两倍,而中国全年大豆需求在1亿吨左右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