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巴西大豆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不给台阶下,特朗普逼日本接盘,日本服软,未来将付出代价
搜狐财经· 2025-11-09 21:15
美国大豆年产1.2亿吨,出口占一半,中国过去买走60%,约3600万吨,如今中国把采购量砍到2200万吨。 特朗普大搞关税战原本是想让美国再次"伟大",然而一个月快过去了,不仅没让美国变好,还让自己变得灰头土脸,国内民愤四溢。 尤其是在中国坚决反制美国霸权,大幅削减大豆采购后数量后,美国国内的农场主恨不得生吃了他。 为了缓解国内压力,特朗普不得不寻找"接盘侠",逼迫日本接盘大豆,日本服软递上投名状,表示愿意加大美国大豆进口量。 日本真的需要这么多大豆吗?"广场协议"还历历在目,日本服软,未来付出的代价怕是不止30年! 特朗普上台后,关税成了他最爱用的"武器",2025年4月,他宣布对全球加征高额关税,最高25%,连盟友日本也没能幸免。 这招的本质,就是拿关税当筹码,逼各国妥协,让美国占尽便宜,他还设置了个90天的"缓刑期",意思是各国得赶紧来谈判,交点"保护费",否则关税就砸 下来。 为啥特朗普这么急?因为他国内压力不小,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出口受阻,尤其是中国这个"大金主"直接掐断了美国大豆的订单。 日本这波操作,乍看是给特朗普解了燃眉之急,但仔细一算,根本不现实。 美国豆农急得直跳脚,特朗普的"铁票仓" ...
粕类周报:粕类周报贸易关系影响增加,粕类盘面大幅震荡-20251107
银河期货· 2025-11-07 22: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际大豆市场利多因素已较充分体现后续上涨动力有限,但在需求无明显下行时下行空间也有限 [3] - 国内豆粕近月盘面走势偏强但远月下跌压力或较大,菜粕继续走强空间有限 [3][14][17] - 给出单边远月偏空、套利MRM价差扩大、期权卖出宽跨式的策略建议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综合分析与交易策略 - 美豆本周高位震荡,出口利好反应较充分后续上涨需供应端更多利多,南美市场压力明显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3] - 国内豆粕盘面震荡近月偏强,因压榨利润亏损、美豆缺乏竞争力、远月供应偏紧,现货市场供需偏宽松 [3] - 国内菜粕盘面偏强,受进口加拿大菜籽不确定性影响,但颗粒菜粕库存高价格走强空间有限 [4] - 策略上单边远月偏空,套利MRM价差扩大,期权卖出宽跨式 [4] 核心逻辑分析 - 美豆出口前景好转盘面高位运行,但供应端若无大幅下降进一步走强空间有限 [6][8] - 南美大豆价格回落,巴西播种放缓新作价格坚挺,阿根廷新作播种启动供应或减少 [9][11] - 国内豆粕高位震荡,油厂开机率下行,库存压力大,需求较好,近月下跌空间有限远月压力大 [12][14] - 国内菜粕盘面偏强,进口加拿大菜籽有不确定性,市场供需偏宽松价格走强空间有限 [15][17] 基本面数据变化 国际市场 - 展示美豆周度销售、出口检验量、月度压榨量、周度压榨利润等数据 [20] - 展示巴西、阿根廷大豆月度出口量、月度压榨量数据 [23] 国外贴水 - 展示美湾、巴西、阿根廷大豆离岸基差及菜籽CNF相关数据 [25] 宏观:汇率&国际海运 - 涉及汇率如美元兑人民币、雷亚尔、比索等,以及国际海运如美湾、巴西、阿根廷到大连运费及巴拿马级货船海运费价格变化 [27][38] 供应 - 展示大豆进口量、周度压榨量,菜籽月度进口量、周度压榨量数据 [40] 需求端 - 展示豆粕、菜粕提货量数据 [42] 库存 - 展示大豆、菜籽、豆粕、菜籽 + 菜粕库存数据 [45]
中国买家杀了个回马枪,订了20船巴西大豆!
搜狐财经· 2025-11-07 15:38
就在市场普遍关注中国究竟会购买多少美豆的时候,一条新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外媒报道,美国期待中美贸易局势有所缓解,从而促进美豆对华出口 的同时,中国的进口商却转而采购了约20船巴西大豆,计划分别在12月和明年3月之后发货。 一个涨价,一个回落,这使得巴西大豆的溢价与美豆相比变得更具吸引力,因此,采购巴西大豆似乎成了自然的选择。 此前,中国的买家因为巴西大豆价格过高,放缓了对巴西大豆的采购。然而这次重新采购的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是因为巴西大豆的价格已经回落,溢价降低 了。 近来,在中美谈判传递出缓和信号的背景下,伴随中国买家开始陆续采购美豆的消息,表明中国的需求可能正在转向美国市场,导致巴西大豆的溢价开始回 落。与此相对,美豆因为受到对华出口复苏的消息影响,价格出现上涨,并一度达到了近15个月来的最高点。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几个问题: 首先,进口大豆的采购决策,最终还是要看性价比。之前市场上有一些担忧,认为美豆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后可能会导致大豆供应增加,从而使得豆粕价格大 幅下跌。但实际上,中国市场对大豆的需求并不依赖于单一来源,尤其是在巴西大豆产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供应基本上是充足的。因此,中国的进口商 ...
预期提振 国内外豆价联动上涨
期货日报· 2025-11-07 08:20
近期豆系市场价格走势及驱动因素 - 10月15日以来国内外豆系市场涨势显著 美国芝加哥CBOT大豆价格攀升至近15个月高点 主力合约价格回到1100美分/蒲式耳关口上方 [1] - 豆粕价格上涨逻辑包括进口成本抬升 CBOT大豆价格上涨推高了美豆和巴西大豆的进口成本 以及国内油厂盘面榨利修复加快了采购远期大豆的节奏 [1] - 国内豆系价格呈现近强远弱格局 近月价格受成本端影响抬升 远月价格因巴西新作产量预期乐观而表现弱势 [2] 大豆采购现状与市场预期 - 截至11月4日 12月船期大豆采购完成率为38.1% 较一周前提升15个百分点 其中40%为美豆 60%为巴西大豆 [1] - 明年1月船期大豆采购完成率处于个位数 且以美豆为主 [1] - 当前美豆价格已透支采购预期 从升贴水报价看 美国西岸12月船期报248美分/蒲式耳 高于巴西港口的235美分/蒲式耳 美豆在商业采购中缺乏性价比 [1] 后市展望与关键影响因素 - 美豆预计将偏强震荡 市场重点关注11月15日美国农业部发布的11月供需报告 预计报告会下调美豆单产 总出口及最终库存数据预期 [2] - 南美新作方面天气无异常 巴西大豆播种虽有落后但在正常范围 [2] - 国内豆粕走势面临双重压力 11月大豆压榨量超900万吨导致现货供应充足 同时油厂海外采购带来套保压力 [2] - 豆粕价格虽受进口成本支撑 但上涨驱动仍不明确 需等待美豆单产下调等新的利多因素 [2] 豆油市场分析 - 豆油价格受贸易政策影响有限 主要跟随油脂板块波动 [3] - 尽管近期油脂市场整体走弱 但豆油价格已处于低位 下跌空间有限 [3] - 豆油后续走势需关注中国进口美豆及储备拍卖政策 美国RVO最终方案力度以及印尼棕榈油产量和库存变化 [3]
深夜,美股、欧股集体大跌!美联储大消息,降息生变!预期提振,美豆涨势猛烈
期货日报· 2025-11-07 07:34
全球股市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全线跳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0.84%至46912.301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12%至6720.320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90%至23053.993点 [1][2] - 标普500指数十一大板块九跌二涨,非必需消费品板块和科技板块领跌,跌幅分别为2.50%和2.00%,能源板块和医疗板块逆势上涨,涨幅分别为0.87%和0.19% [1] - 欧洲股市亦全线下跌,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0.42%,德国DAX30指数下跌1.19%,法国CAC40指数下跌1.38% [2] 市场下跌驱动因素 - 市场不确定性导致风险资产暴跌,美最高法院即将就特朗普政府全面关税政策的合法性作出裁决 [2] - 美国就业市场担忧加剧,10月美国企业裁员总数为153,074人,较9月增加183%,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为2022年以来10月最高 [3] - 美国10月非农就业减少9,100人,而此前一个月为增加33,000人 [3] - 美联储官员就降息前景发出分歧信号,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玛克表示通胀持续高企不利于再次降息,并反对美联储近期的降息决定 [3][4] 大豆及豆系市场行情 - 美国芝加哥CBOT大豆价格走强,攀升至近15个月高点,主力合约价格回到1100美分/蒲式耳关口上方 [5] - 国内豆系价格呈现近强远弱格局,价格上涨逻辑包括进口成本抬升及国内油厂盘面榨利修复 [5][6] - 截至11月4日,12月船期大豆采购完成率为38.1%,较一周前提升15个百分点,其中40%为美豆,60%为巴西大豆 [5] - 美豆价格已透支采购预期,美国西岸12月船期报价248美分/蒲式耳,高于巴西港口的235美分/蒲式耳,缺乏性价比 [5] 大豆市场后市展望 - 美豆预计将偏强震荡,市场关注11月15日美国农业部发布的11月供需报告,预计将下调美豆单产、总出口及最终库存数据预期 [6] - 巴西新作产量预期乐观,是导致远月豆系价格弱势的原因之一,但巴西旧作余量有限且报价偏高 [6] - 国内豆粕走势面临双重压力,11月大豆压榨量超900万吨导致现货供应充足,同时油厂海外采购带来套保压力 [6] - 豆油价格受中美贸易政策影响有限,主要跟随油脂板块波动,当前价格处于低位,下跌空间有限 [7]
中国市场采购预期提振 美豆走出年内最猛上涨行情
证券时报· 2025-11-07 05:45
市场行情表现 - 美国芝加哥CBOT大豆期货价格创近15个月新高,主力合约突破1100美分/蒲式耳关口,自10月25日中美经贸磋商以来上涨7.26% [1][2] - 国内豆一期货主力2601合约收盘价创近5个月新高,豆粕主力2601合约触及阶段性高点3089元/吨,盘后持仓数据显示豆粕呈现多增空减格局,净空仓维持在50万手以下 [2] - 在亚洲交易时段,CBOT大豆期货成交最活跃的明年1月份合约报价在1123美分/蒲式耳附近 [2] 中美贸易动态与关税影响 - 中美就扩大农产品贸易达成共识,中国市场采购预期是推动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 [1][2] - 尽管部分美国农产品关税取消,但美国大豆仍需承担13%的关税,而巴西、阿根廷大豆仅需缴纳3%的关税,导致美国大豆竞争力相对较弱 [3] - 进口12月船期美国大豆CNF报价为500美元/吨,比巴西大豆高3美元/吨,按13%税率计算折合华南地区到港完税成本为4466元/吨,比巴西大豆高410元/吨 [3] 采购行为与市场结构变化 - 部分中国进口商近期增加采购南美大豆,订购了约10船12月装运的巴西大豆和另外10船2026年3月至7月装运的大豆 [3] - 由于此前关税摩擦,中国未采购新季美豆,导致美国新季大豆面临较大售粮压力,预计短期过剩1200万吨左右 [3] - 巴西已完全超越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来源国,2025年巴西大豆产量达1.7亿吨,可出口量超过1亿吨 [6] 库存与供需平衡展望 - 分析认为,若中国恢复常年2000万—3000万吨/年的美豆采购量,有望使美豆2025/2026年度期末库存显著降低,从供大于求转为紧平衡 [4] - 美国大豆平均单产预估为53蒲式耳/英亩,产量预估为42.60亿蒲式耳 [5] - 过去三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均在2000万吨以上,2025年1—9月进口美国旧作大豆1680万吨,显示中国市场对美国大豆依旧不可或缺 [6] 未来价格驱动因素 - 美豆价格后续走势关键取决于中国采购是政策性还是商业性,政策性采购意味着关税成本仍高,可能继续利多豆粕;商业性采购则需美豆关税降至3%才有比价优势 [4] - 若中国进行商业性采购,巴西大豆面临的压力将更加明显,可能制约外盘大豆的上涨空间 [4]
中国市场采购预期提振美豆走出年内最猛上涨行情
证券时报· 2025-11-07 01:58
期货市场表现 - 美国芝加哥CBOT大豆期货价格创近15个月新高,主力合约回到1100美分/蒲式耳关口之上,自10月25日中美经贸磋商以来上涨7.26% [1][2] - 国内豆一期货主力2601合约收盘价创近5个月新高,豆粕主力2601合约盘中触及3089元/吨,盘后持仓数据显示豆粕呈现多增空减格局 [2] - 在亚洲交易时段,CBOT大豆期货成交最活跃的明年1月份合约报价在1123美分/蒲式耳附近 [2] 中美贸易与关税影响 - 尽管中美就扩大农产品贸易达成共识,但美国大豆在减税后仍需承担13%的关税,而巴西、阿根廷大豆仅需缴纳3%的关税,导致美国大豆竞争力相对较弱 [1][3] - 中国进口12月船期美国大豆CNF报价500美元/吨,比巴西大豆高3美元/吨,按13%税率计算折合华南地区到港完税成本为4466元/吨,比巴西大豆高410元/吨 [3] - 由于关税摩擦,中国此前未采购美豆,导致新季美国农民售粮压力较大,预计短期过剩1200万吨左右 [3] 采购动态与市场结构 - 部分中国进口商近期增加采购南美大豆,订购了约10船12月装运的巴西大豆和另外10船2026年3月至7月装运的大豆 [3] - 中国常年采购2000万—3000万吨美豆/年,若采购协议成真,有望使美豆2025/2026年度期末库存由供大于求转为紧平衡 [4] - 巴西已完全超越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来源国,2025年巴西大豆产量达1.7亿吨,可出口量超过1亿吨 [6] 供需基本面与价格展望 - 美国大豆收割工作进入尾声,标普全球预测美国大豆平均单产为53蒲式耳/英亩,产量预估为42.60亿蒲式耳 [5] - 分析认为,中方采购量将对美豆期末库存有最终影响力,美国CBOT大豆仍有一定上涨空间 [3][4] - 后续价格走势关键取决于中国采购是政策性还是商业性,政策性采购可能利多豆粕,而商业性采购需美豆关税降至3%才有比价优势 [4] 中国市场需求地位 - 过去3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均在2000万吨以上,2025年1—9月份共计进口美国旧作大豆1680万吨 [6] - 对美国大豆而言,中国买家依旧不可或缺 [6]
大幅走强!中美大豆贸易破冰,美豆站上1100美分关口
证券时报· 2025-11-06 17:06
中美大豆贸易关系改善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中美已就扩大农产品贸易达成共识 [1] - 美国方面公开表示中国将采购至少1200万吨当期大豆,并在随后三年每年采购至少2500万吨 [3] - 国内自11月10日起取消对部分美国农产品征收的最高15%关税,但美国大豆仍需承担13%的关税(含3%基础关税)[3] 美国大豆市场表现 - 受中国贸易采购预期推动,美国芝加哥CBOT大豆价格攀升至15个月以来高点,主力合约回到1100美分/蒲式耳关口上方,走出年内最猛烈一波上涨 [1] - 中美会晤后乐观情绪升温,美豆与国内豆粕从之前背离走势转向同向运行 [3] - 本次采购协议有望使美豆2025/2026年度期末库存显著降低,由供大于求转为紧平衡,CBOT大豆仍有一定上涨空间 [6] 国内豆粕期货及ETF表现 - 11月5日国内豆粕期货主力合约大涨1.92%,逼近3050元/吨,创下一个半月以来新高 [4] - 豆粕呈现多增空减格局,净空仓降至50万手以下,多空比重创下一个半月高位 [4] - 跟踪豆粕期货价格指数的豆粕ETF(159985)收涨1.64%,主力资金净流入4270.77万元,近5个交易日有3天主力资金净流入,合计流入5389.97万元,该基金年内收益达8.59% [4] 全球大豆供应格局 - 巴西已超越美国成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巴西大豆2025年产量达1.7亿吨,可出口量超过1亿吨 [6] - 市场预期巴西2026年产量或继续扩张至1.8亿吨,出口量或达1.1亿吨 [7] - 巴西大豆供应具有明显季节性,2025年11月至12月巴西大豆对中国可出口量或仅剩400万吨左右,不足以覆盖中国需求,市场预期2025年年底至2026年一季度中国大豆供应或存在缺口 [7] 未来市场关注点 - 后续关注中国是否如期采购美豆,以及是政策性采购还是商业性采购,这将影响美豆关税成本和比价优势 [7] - 若为政策性采购,美豆关税成本仍未降至3%,商业性采购仍需依靠巴西,将带动国内大豆进口成本抬升,利多豆粕;若为商业性采购,则美豆进口关税需降至3%才有比价优势,巴西大豆压力将更明显 [7] - 中国对美豆采购季节性显著,主要集中在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是四季度美国大豆出口最主要目的地 [3]
大幅走强!中美大豆贸易破冰,美豆站上1100美分关口
搜狐财经· 2025-11-06 10:07
中美贸易协议预期 - 中美就扩大农产品贸易达成共识,美方表示中国将采购至少1200万吨当期大豆,并在随后三年每年采购至少2500万吨 [2]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自11月10日起取消对部分美国农产品征收的最高15%关税,但美国大豆仍需承担13%的关税(含3%基础关税)[1][2] - 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京会见美国农产品贸易代表团,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农产品贸易等进行交流 [1] 美国大豆市场反应 - 受中国贸易采购预期推动,美国芝加哥CBOT大豆价格攀升至15个月以来高点,主力合约回到1100美分/蒲式耳关口上方,走出年内最猛烈一波上涨 [1] - 中美会晤后乐观情绪升温,美豆与国内豆粕从之前背离走势转向同向运行 [2] - 本次采购协议有望使美豆2025/2026年度期末库存显著降低,由供大于求转为紧平衡,CBOT大豆仍有一定上涨空间 [4] 中国豆粕期货表现 - 11月5日国内豆粕期货主力合约大涨1.92%,逼近3050元/吨,创下一个半月以来新高 [3] - 豆粕呈现多增空减格局,净空仓降至50万手以下,多空比重创下一个半月高位 [3] - 跟踪豆粕期货价格指数的豆粕ETF(159985)收涨1.64%,主力资金净流入4270.77万元,近5个交易日有3天主力资金净流入,合计流入5389.97万元,该基金年内收益达8.59% [3] 全球大豆供需格局 - 巴西已完全超越美国成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巴西大豆2025年产量达1.7亿吨,可出口量超过1亿吨 [4] - 市场预期巴西2026年产量或继续扩张至1.8亿吨,出口量或达1.1亿吨 [4] - 2025年11月至12月巴西大豆对中国可出口量或仅剩400万吨左右,不足以覆盖中国需求,市场预期2025年年底至2026年一季度中国大豆供应或存在缺口 [4] 后续市场关注点 - 后续关注中国是否如期采购美豆,以及是政策性采购还是商业性采购 [5] - 政策性采购意味着美豆关税成本仍未降至3%,将带动国内大豆进口成本进一步抬升;商业性采购则需美豆进口关税降至3%才有比价优势 [5] - 短期CBOT大豆支撑明显,豆粕可适当偏强对待 [5]
大幅走强!中美大豆贸易破冰,美豆站上1100美分关口
券商中国· 2025-11-06 09:44
中美贸易政策动向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2] - 中国自11月10日起取消对部分美国农产品征收的最高15%关税 但美国大豆仍需承担13%的关税(含3%基础关税) [4] - 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京会见美国农产品贸易代表团 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和农产品贸易进行交流 [2] 美国大豆市场表现 - 受中国贸易采购预期推动 美国芝加哥CBOT大豆价格攀升至15个月以来高点 主力合约回到1100美分/蒲式耳关口上方 [2] - 美豆走出年内最猛烈的一波上涨 [1][2] - 美方公开表示中国将采购至少1200万吨当期大豆 并在随后三年每年采购至少2500万吨 [4] 中国豆粕期货市场反应 - 国内豆粕期货主力合约11月5日大涨1.92% 逼近3050元/吨 创下一个半月以来新高 [5] - 豆粕呈现多增空减格局 净空仓降至50万手以下 多空比重创下一个半月高位 [5] - 跟踪大商所豆粕期货价格指数的豆粕ETF(159985)收涨1.64% 主力资金净流入4270.77万元 近5个交易日合计流入5389.97万元 该基金年内收益达8.59% [5] 全球大豆供需格局 - 巴西已超越美国成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 巴西大豆2025年产量达1.7亿吨 可出口量超过1亿吨 [7] - 市场预期巴西2026年产量或继续扩张至1.8亿吨 出口量或达1.1亿吨 [8] - 2025年11月至12月巴西大豆对中国可出口量或仅剩400万吨左右 不足以覆盖中国需求 市场预期2025年年底至2026年一季度中国大豆供应或存在缺口 [8] 行业分析师观点 - 新湖期货分析师表示近期上涨源于中美会晤乐观情绪 但采购目前仅是预期 情绪性拉高往往伴随现实性回落 [4] - 建信期货分析师认为本次协议有望使美豆2025/2026年度期末库存显著降低 由供大于求转为紧平衡 美国CBOT大豆仍有上涨空间 [7] - 后续需关注中国采购美豆为政策性还是商业性采购 前者将利多豆粕 后者则需美豆进口关税降至3%才有比价优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