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财政体系

搜索文档
湖北:大力推进国有“三资”管理改革!
券商中国· 2025-10-21 10:15
国有“三资”管理改革核心观点 - 湖北省深化国有资源、资产、资金管理改革,核心原则是推动国有资源资产化、国有资产证券化、国有资金杠杆化,以加速重构发展模式和增长动力 [3][4] 改革具体路径与案例 - 洪山区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低效商业地产,打造高能级科创园区,运营模式从以土地为核心转向以资本为核心,强化创投资本和孵化平台两个关键支撑 [2] - 青山区盘活水利堤防设施和老旧堤岸码头,建设城市公共客厅和婚庆产业园区,因地制宜推动国有资源资产化,提升长江汉江优质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2] - 湖北文旅集团将行政事业单位低效闲置资产改造为高端健康养老中心,改革投融资体制和创新商业模式探索可持续的国有资产盘活路径 [2] - 湖北大数据集团服务全省国有数据资源盘活及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坚持需求牵引与供给导向相结合挖掘公共数据资源价值推动数字产业化 [2] 改革重点任务与方向 - 开展全面清查聚焦六类国有资源(土地、矿产、林业、水利、能源、数据)、五类国有资产(实物、债权、股权、特许经营权、未来收益权)及两类国有资金(闲置和低效) [4] - 完善配套制度针对权属界定、价值核算、操作规范等突出问题分类制定指导意见,建立跨部门推进机制 [4] - 大胆创新盘活土地、矿产、闲置房屋、管网设施、风光资源、数据资源等,特别重视高效盘活水资源水工程水生态发展绿色水经济,高效盘活林地林木林生态发展现代林经济 [4] - 加强改革统筹推进财政零基预算改革更好管控支出总量优化支出结构创新支出方式,推进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等项目的投资体制和商业模式 [4]
湖北咸宁构建大财政体系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4-28 17:29
咸宁市财政发展策略 - 咸宁市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15.68亿元,可比增长12.1%,增速较全省高出6.7个百分点,民生支出占比超78% [3] - 2025年锚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目标,通过财税政策组合拳、助企纾困、盘活国有"三资"(如4.6万亩批而未供土地)及争资机制实现两位数增长 [4] 产业发展与投资布局 - 统筹36.33亿元用于产业链招商,推动"5+4"产业补链强链,安排22.85亿元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突破17% [5] - 政府投资57.83亿元推进长江引水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国际陆港等重点项目,带动社会资本参与 [5] 消费与民生保障 - 安排20.98亿元开展消费提振专项行动,落实国补政策、发放消费券,推动商品"以旧换新"及房地产市场回稳 [5] - 压减10%一般性支出,资金投向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资金拨付效率提升50%以上 [7] 财政改革与资金杠杆 - 构建大财政体系,目标2025年全口径资产超1万亿元、有效资产达5000亿元,设立30亿元区域母基金吸引文旅、矿产等项目 [8] - 深化市区财政体制改革,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激励乡镇发展绿色产业,激活全域发展动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