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水经济

搜索文档
今年建设100条(个)以上幸福河湖!广东发布2025年第1号总河长令
南方农村报· 2025-08-30 19:01
近日,广东省委 书记、省第一总 河长黄坤明同 志,省长、省总 河长王伟中同志 共同签署了广东 省2025年第1号 今年建设100条 (个)以上幸福 河湖!广东发布 2025年第1号总 河长令_南方+_ 南方plus 东省全面推进幸 福河湖建设实施 方案(2025— 2030年)》,进 一步在全省范围 内部署推进幸福 河湖建设。 总河长令要求, 要一以贯之强化 河湖长制,统筹 总河长令—— 《关于全面推进 幸福河湖建设的 令》,发布《广 生态、生活、生 产,进一步提升 河湖安全保障水 平、维护河湖健 康生命、实现河 湖清洁美丽,传 承弘扬先进水文 化、推动绿色水 经济健康发展, 以各地"母亲 河"、骨干河湖 为重点,选取流 经城镇等人口相 对密集区域、流 域面积50平方公 里以上的河流或 水面面积0.1平 方公里以上的湖 泊,全流域或整 个湖泊统筹建设 幸福河湖;选取 基础条件较好的 县(市、区、 镇,以下简称 县),全区域统 筹建设幸福河 湖。 广州市南岗河幸福河湖。资料图片 总河长令明确, 到2025年,推进 100条(个)以 上幸福河湖建 设,5个以上县 开展全域幸福河 湖建设。到2027 年,推进260 ...
《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
水利部网站· 2025-08-22 06:00
政策背景与战略部署 - 广东省成为全国首个在省级层面部署绿色水经济发展的省份 明确要求打造绿色水经济新业态[2] - 2025年5月《广东省河湖长制条例》正式施行 优化水经济项目审批程序并强化要素保障[2] - 连续4年将发展水经济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省委省政府印发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意见[2] 产业发展与投资规模 - 水经济试点累计投资约120亿元 全省谋划总投资1000多亿元储备项目[3] - 广东水经济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并受市场青睐[3] - 重点发展水上运动 水系旅游 滨水休闲康养及优质水利用等新业态[3] 实施路径与模式创新 - 形成"1364"发展路径:锚定1个目标(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路径) 做好3个统筹(发展与保护/市场与政府/供给与需求) 形成6种模式 取得4项成效[4] - 6种发展模式包括水城融合 特色产业驱动 工程盘活利用 生态保护导向 优质资源增值 文旅品牌赋能[4] - 4项成效涵盖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 全民绿色消费新场景 社会资本投资新赛道 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动能[4] 组织架构与平台建设 - 2022年7月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水经济社会组织广东省水经济促进会 搭建政企交流与行业协作平台[2] - 省河长制成员单位加强政策衔接 市县河长办同步开展试点 政企合力推动项目实施[3] - 省河长制办公室组织开展"10+2"省级水经济试点 企业加快项目建设[3] 成果总结与未来展望 - 发布全国首本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 全文约2.4万字 包含发展背景 思路 模式 成效及展望[4] - 白皮书旨在总结试点经验 指导各地推进绿色水经济健康发展[4] - 2025年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 推动点水成金 绿色兴粤的高质量发展路径[4]
活水润南粤 清源育金山——广东巧解“两山”转化题,水经济激活发展新动能
中国发展网· 2025-08-21 13:26
打底:万里碧道织就生态底色 8月的广东,雨水丰沛。夜晚,撑着伞信步走在位于江门市蓬江区的江顺九点九集市,西江边的一间间 用集装箱改造的商铺在雨中散发出朦胧的光。即便是下雨也挡不住客人们三五成群坐在商铺外的棚子里 愜意小酌、谈天说地。 "这里地处江门市和佛山市顺德区的交界处,原来是'三不管'地带,江顺大桥底沿线密布着各种散乱的 小摊位,占道经营、污水横流、管理无序的现象长期困扰着周边居民。"江门市水利局河长制工作科科 长华建兵告诉记者,近年来,蓬江区探索"以道养道"管护模式,通过统一招商、商户自主管理的模式, 将这片约1万平方米的滨江空间打造成集"潮流消费、亲水体验、文化社交"于一体的江顺九点九集市水 经济项目。项目采用30余个高饱和度色彩的集装箱模块化拼接,打造立体分层的开放式街区。如今,昔 日的"脏乱差"彻底蜕变,霓虹与江景交相辉映,周末日均客流量突破5000人次,创造了超200个就业岗 位,年营业额预计突破千万元。 34岁的何美静是江顺九点九集市"摩卡Coffee Tea"的店主。谈起过去,她犹然记得那时人们在这里随意 摆摊、乱丢垃圾,为了争夺客人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的情形。"如今的环境和氛围都今非昔比,吸引 ...
广东省“点水成金、绿色兴粤”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中国发展网· 2025-08-20 15:29
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核心内容 -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 系统总结"1364"发展路径 锚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1] - 绿色水经济定义为围绕水资源 水环境 水生态 水文化及水域岸线空间开展的经济活动 具有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科技含量高 产业附加值高等特点[2] - 白皮书提出"1364"发展框架 包括1个目标 3个统筹 6种发展模式和4项成效[2] 发展路径与模式 - "1364"路径具体内容为 锚定绿水青山转化目标 做好发展保护 市场政府 供给需求3个统筹[2] - 形成6种发展模式 包括水城融合 特色产业驱动 工程盘活利用 生态保护导向 优质资源增值 文旅品牌赋能[2] - 取得4项成效 拓展区域协调发展路径 打造绿色消费场景 开辟社会资本投资赛道 激发水利发展动能[2] 试点项目与投资情况 - 2023年7月至2025年6月 广东开展109个水经济试点项目 累计投资约120亿元 社会资本占比80%[3] - 谋划储备项目总投资超1000亿元[3] 未来发展方向 - 强化顶层设计 构建资源图谱 明确发展布局与任务[3] - 完善体制机制 强化河湖长制 加强金融支持与宣传推广[3] - 拓展发展模式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发展水生态修复 水文化 水科技等新兴产业[3] - 深化理论研究 开展河湖有偿使用研究 构建绿色水经济统计体系[3]
《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发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18 15:47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 系统总结"1364"发展路径 推动绿色水经济健康发展 [1][2][3] 发展背景与定义 - 绿色水经济是围绕水资源 水环境 水生态 水文化及水域岸线空间保护和利用的经济活动总和 [2] - 具有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科技含量高 产业附加值高等特点 [2] - 包括传统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水产业两大类别 [2] 发展路径框架 - 锚定1个目标: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 [2] - 做好3个统筹:统筹发展和保护 统筹市场和政府 统筹供给和需求 [2] - 形成6种发展模式:水城融合发展 特色产业驱动 工程盘活利用 生态保护导向 优质资源增值 文旅品牌赋能 [2] - 取得4项成效:拓展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 打造全民绿色消费新场景 开辟社会资本投资新赛道 激发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 试点项目进展 - 2023年7月至2025年6月开展109个试点项目 覆盖"10+2"省级水经济试点及市县两级 [3] - 累计完成投资约120亿元 其中社会资本投资占比约80% [3] - 已谋划总投资1000多亿元的储备项目 [3] 未来发展重点 -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资源图谱 谋划总体布局 明确发展任务 配套保障措施 [3] - 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河湖长制 加强金融支持 探索反哺路径 推动全民参与 [3] - 拓展发展模式:推动传统业态升级 壮大水生态保护修复产业 发展水科技创新产业 构建水金融支撑保障 [3] - 深化理论研究:开展河湖水域岸线有偿使用研究 构建绿色水经济统计体系 [3]
广东省水经济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16 00:22
投资规模与产业规模 - 截至2024年底水经济试点累计投资约120亿元 [1] - 谋划储备项目总投资超1000亿元 [1] - 水经济产业规模评估超过1万亿元 [1] 试点项目布局 - 2023年6月部署"10+2"省级试点(10个优质项目+佛山江门2个全域试点市) [1] - 全省同步开展109个市县级试点项目 [1] 政策创新与制度保障 - 全国首个省级层面部署发展绿色水经济 [1] - 全国首个通过立法保障绿色水经济发展 [1] - 全国首个成立省级水经济社会组织 [1] 发展模式总结 - 水城融合发展模式 [1] - 特色产业驱动模式 [1] - 工程盘活利用模式 [1] - 生态保护开发模式 [1] - 优质资源增值模式 [1] - 文旅品牌赋能模式 [1] 发展成效 - 拓展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 [2] - 打造全民绿色消费新场景 [2] - 开辟社会资本投资新赛道 [2] - 激发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
广东水经济累计投资约120亿元,开辟社会资本投资新赛道
第一财经· 2025-08-15 19:02
行业规模与投资 - 水经济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3] - 已完成投资约120亿元 其中社会资本投资占比80%[2][3] - 谋划总投资1000多亿元的储备项目[1][3] - 水经济新业态项目产值从2022年114亿元增长至2024年近320亿元 增长率179%[4] 发展模式与业态 - 涵盖传统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水产业六大发展模式[3][5] - 传统产业包括基础设施建设 供水 发电 航运 养殖[3] - 新兴产业包括优质水利用 滨水休闲康养 水上运动 水系旅游 水生态修复 节水治污 水科技 水金融[3] - 文旅类省级水经济试点近两年共接待游客3500多万人次[3] 区域发展策略 - 珠三角地区重点发展水上运动 水系旅游 水利装备智能制造 水科技 水金融新业态[4] - 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重点发展滨水休闲康养 优质水利用 湖库生态养殖新业态[4] - 广州市规划布局89处水上运动场所发展帆船 皮划艇 龙舟 桨板等运动[3] 政策与金融支持 - 全国首个通过立法保障绿色水经济发展的省份[5] - 全国首个成立省级水经济社会组织的省份[5] - 鼓励开展用水权 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和水域岸线经营权抵押质押等绿色信贷业务[5] - 推动利用REITs等绿色金融工具拓宽投融资渠道[5]
旧水库、乱滩涂,怎么逆袭成了游客打卡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5 18:15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诗人苏轼有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当前,这无尽的生态 财富,正转化为百姓触手可及的幸福。 20年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为中华大地播撒下生态文明的种子。如今,这粒种子已 长成参天大树,其荫蔽之处,碧水潺潺化作发展动能。8月初,半月谈记者循着水韵足迹,走访广东、 重庆,探访绿水生金的生动实践。 以水脉塑城脉,激发消费活力 江门,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这里水系发达,是广东省全域水经济试点市之一,该市东北部的江 顺大桥横跨在珠江主干流西江之上,是连接江门市蓬江区和佛山市顺德区的重要过江通道。 白天,西江碧波荡漾,大桥钢铁骨架与江滩绿植构成工业美学画卷;入夜,大桥的璀璨灯光与集装箱街 区的炫彩霓虹相映成趣,"桥上车水马龙,桥下烟火人间"正是这里的写照。市民在这里散步观景,游客 在这里打卡留念,这里是江门水经济版图中兼具生态与商业价值的代表作。 "这块区域以前就是杂乱滩涂,小摊占道经营,管理无序,污水横流,这些年,依托河长制,我们下大 功夫对沿线进行了系统化治理。"江门市水利局局长王作青说,近年来,蓬江区统一规划,采用统一招 商、市场化运 ...
万亿水经济崛起!广东发布《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
南方农村报· 2025-08-15 15:01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 提出"1364"发展路径 目标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 规划2023年7月至2025年6月水经济项目累计投资约120亿元 全省水经济产业规模约1万亿元 [1][2][3][4][6] 投资规划与产业规模 - 2023年7月至2025年6月水经济项目累计投资约120亿元 [3] - 各地谋划总投资1000多亿元的储备项目 [4] - 广东省水经济产业规模约1万亿元 [4] - 2023年、2024年全省水利投资均超过1000亿元 [15] 发展路径与模式 - 提出"1364"发展路径:锚定1个目标 做好3个统筹(发展保护、市场政府、供给需求) 形成6种模式(水城融合、特色产业驱动、工程盘活利用、生态保护导向、优质资源增值、文旅品牌赋能) 取得4项成效(区域协调、绿色消费、社会资本投资、水利高质量发展) [6][7][8][9][12] 资源基础与基础设施 - 广东拥有河流2.38万条 总长度10.3万公里 水库7500座 规模以上水闸8300多座 小水电8000多宗 [20] - 71%耕地、82%建设用地、70%活动人群、75%高新技术企业分布在水系周边2公里范围内 [13] -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 开展河湖库"清四乱"行动 加快万里碧道、幸福河湖、水利风景区建设 [15][16] 区域发展案例与成效 - 河源市打造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 发展水文化、水经济等产业 2024年万绿湖水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2.9亿元 同比增长5.1% [21][22][44] - 清远市北江内河项目收购56艘游船 2024年吸引游客22万人次 实现运营收入3200万元 [25][26] - 揭阳普宁市南溪水乡项目2024年接待游客27万人次 同比增长125% 创造直接就业300多个岗位 带动低收入村民户均年收入增加3万余元 [30][31][37] - 江门市大沙山水茶乡项目投入约1000万元 年吸引游客逾30万人次 [33][34][35] - 深圳、佛山、江门、汕尾等市依托万里碧道建设 构建特色生态滨水空间 发展水上运动、水系旅游等业态 [23][24] 消费市场与运营数据 - "90后""00后"成为涉水旅游消费主力军 "银发族"出游需求大幅增长 [38] - 2023年试点项目累计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 运营收入超3.4亿元 [39] - 2024年试点项目接待游客超2400万人次 运营收入超8.3亿元 [39] - 2024年省级水经济试点滨水休闲康养业态吸引游客超220万人次 创造运营收入超4.1亿元 [40][41] 优质水资源开发 - 广东已鉴定矿泉水水源地330处 可用于高品质天然饮用水开发 [42][43] - 江门水都产业园引入投资3亿元的恩州山泉项目已投产运营 [44] - 惠州等多地聚焦优质天然山泉水开发 开创区域饮用水自有品牌 [45][46]
广东发布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
南方农村报· 2025-08-15 15:01
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核心内容 - 广东省绿色水经济产业规模已超1万亿元 [5][9] - 2024年底试点累计投资约120亿元 其中社会资本占比达80% 撬动效应近1:4 [14] - 新业态产值2022至2024年间增长率达179% [15] 政策与制度创新 - 2021年率先在省级层面以政策推动绿色水经济发展 [5] - 2025年通过《广东省河湖长制条例》立法保障实施 [6] - 2023年7月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水经济社会组织——广东省水经济促进会 [6] 试点项目成效 - 推进"10+2"省级水经济试点 梳理出"1364"发展路径 [9] - 肇庆广宁绥江两岸项目引入珠三角资金8亿元打造水上运动和康养业态 [15][18] - 揭阳普宁南溪水乡项目2024年接待27万游客 促进外出人员回流 [16] 地市典型案例 - 江门市构建400多亿元项目库 "邑起亲水圈"小程序推动近150亿元在建项目 [20] - 佛山"十四五"投入473亿元保障水质 建成930公里碧道 市级试点年均营收约3亿元 [23][25] - 佛山芦苞涌项目达成全省首宗生态价值转化融资 计划沿西江-北江投资627亿元 [26][27] 未来发展路径 - 探索传统业态绿色转型 节水与水生态修复产业 水科技与水金融等6种新模式 [37] - 广东省水经济促进会将聚焦政府 行业 企业与社会"四个服务"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