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文化

搜索文档
内卷加剧,增长停滞?隐形冠军创始人重仓出海破局!
混沌学园· 2025-07-25 14:54
核心观点 - 中国制造企业面临国内市场内卷、产能过剩、利润压缩等挑战,出海成为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4][12] - 企业出海需具备"产品过硬"和"老板决心"两大核心条件,并通过"五维坐标"系统选址、打造铁军团队及奋斗者文化实现全球化布局 [15][16][18][21][24] - 芬尼科技通过裂变式创业、人民币选票机制等创新组织模式,激发员工创业精神,推动从"制造出口"到"品牌出海"的转型 [22][23] 大势判断——为什么要出海 - 国内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价格战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企业增长陷入停滞 [12] - 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WTO为基础的贸易体系面临挑战,传统代工模式难以为继 [12] - 国内地产危机引发消费需求下降,企业需通过"制造出海、品牌出海、全球布局"寻找新增长极 [13] 前提条件——拿什么出海 - 产品过硬是核心竞争力,需做到"碾压式的更好",芬尼科技通过国际顶级展会展示高端创新产品 [15] - 老板决心是战略保障,创始人需亲自推动转型并具备长期主义定力,宗毅将出海视为"生死之选" [16] 选址原则——第一站去哪 - 泰国凭借产业链基础(日企及中企聚集)、地缘政治稳定(中泰建交50年)、永久产权地价等优势成为首选 [18][19] - 五维坐标评估体系涵盖产业链、地缘政治、地价产权、社会治安和文化兼容性 [18][19] 组织保障——谁跟着出海 - 裂变式创业模式让员工通过人民币选票竞选海外项目负责人,真金白银投入绑定责任 [22] - 选拔标准强调"人品第一、勇气第二、能力第三",确保领导者德才兼备 [23] 文化塑造——如何走得远 - 奋斗者定义为"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人",通过高待遇、优先持股和特殊奖励基金激励 [25][26] -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理念深植企业DNA,形成持续创新动力 [26][27] 出海战略总结 - 五大关键要素:时代判断、必要条件、选址原则、组织保障、文化塑造 [29][30][31][32] - 出海本质是"造饭碗"而非"抢饭碗",中国企业应主动拥抱全球化机遇 [32]
“凌晨开会”的阳光保险董事长:厅官下海创业,推崇奋斗文化
南方都市报· 2025-04-30 12:34
公司文化与工作氛围 - 阳光保险董事长张维功以日均16小时工作时长著称 下属经常后半夜收到工作消息 形成鲜明的高压高强度工作文化[2][3][4] - 公司内部存在"夜总会"文化 即夜间频繁开会 近期一次人力科技板块座谈会持续至凌晨2点半[3][4] - 这种工作模式被描述为"燃烧式奋斗" 反映出传统企业在转型期的焦虑心态[2][6]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张维功曾为保监会系统最年轻正厅级干部 2004年下海创立阳光保险 早期股东包括中国石化等7家国企[7][8] - 创业初期8个月内走访389家企业筛选股东 将"奋斗者文化"植入企业基因[8] - 现年62岁的张维功仍保持高强度工作状态 称加班是为"看清未来发展方向"[13] 经营业绩与市场表现 - 2024年总保费收入1283.8亿元同比增8% 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增45.8% 总资产达5817.9亿元[8] - 港股上市后持续破发 股价从发行价5.83港元跌至3.41港元 市值蒸发超200亿港元[11] - 当前股东结构以民企为主 包括七匹狼控股等 早期国企股东已部分退出[9] 管理层架构与治理特点 - 高管团队超20人 包含吴晓球等独立董事 核心成员多为追随创始人20年的"老臣"[13] - 2024年3月两位元老因年龄辞职 现执行董事年龄均在50岁以上[14] - 公司虽称无实际控制人 但张维功被视作灵魂人物 拥有绝对话语权[13][14]
中国军人出身企业家的12条管理铁律
虎嗅· 2025-04-22 08:46
文章核心观点 - 华为、万科、中化集团等企业将军队管理机制转化为商业管理制度 通过权力制衡、结果导向考核、聚焦核心战略、敏捷组织等军事化管理思维提升企业效能和竞争力 [1][4][5][8][9][10][13][14][16][17][18][19][21][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三权分立制度 - 华为推行提名权、评议权、弹劾权三权分立制度 业务主管提名候选人 人力资源部门审核绩效和资质 党委拥有道德一票否决权 [1] - 制度核心是权力制衡 防止个人偏好影响公司决策 候选人需满足连续两年绩效达标、具备跨部门经验等硬性条件 [1] 弱关系文化 - 万科建立数字化审批流程 任何环节超过时限自动触发问责机制 例如采购合同卡顿超过48小时会亮红灯警告并抄送审计部门和董事会 [2] - 制度设计杜绝人情干扰 使找关系打招呼失效 王石比喻制度如同战地军规 越残酷越能保命 [3] 结果导向考核 - 中化集团引入平衡计分卡 将战略目标拆解为财务、客户、流程、学习四大维度 [4] - 具体指标包括利润增长率≥15%、客户投诉率≤0.3%、决策响应时间≤2小时、人均年培训时长≥120小时 [5] -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MAP平台新增80万注册农户 因线上农资购买更可靠 [5] 聚焦核心战略 - 华为实行针尖战略 聚焦资源砸向5G和芯片领域 70%研发预算投入该领域 [6] - 2024年华为5G专利占比达16% 超过高通和诺基亚总和 [6] - 中粮推行全产业链模式 从种子到零售8个环节自控率超90% 类似美军后勤保障体系 [7][8] 敏捷组织 - 华为建立二十几个军团 编制5-7人小组 授予500万美元内自主决策权 响应时间从需求对接到交付压缩至45天 效率提升三倍 [9] - 内蒙古煤矿智能巡检系统实现周迭代 矿鸿操作系统适配使57类设备数据互通仅需3天 2024年拿下全国70%智能矿山订单 [9] - 华润推行重装旅+陆战队模式 总部专家24小时支援一线 雪花啤酒并购整合周期从9个月压缩至3个月 [10] 末位淘汰机制 - 华为实行721活力法则 末位淘汰标准包括连续两季度业绩低于团队均值80%、价值观考核未达A级、三年内未完成跨领域轮岗 [11][12] - 淘汰机制重点针对干部 任正非认为指挥官无能会害死三军 通过压力倒逼管理层成长 [13] 冗余设计 - 华为备胎计划包含技术、供应链、组织三重冗余 技术储备15年累计投入超500亿占研发预算20% 单品类供应商≥3家 关键物料储备6个月用量 核心岗位设置AB角确保72小时内可切换 [14][15] - 2025年全球半导体产值占比突破7% 较2019年增长四倍 每年仍采购5000万套高通芯片保持合作 [15][16] 战功晋升机制 - 华为要求年营收超1亿美元区域才有资格竞聘副总裁 2024年近半高管来自非洲、中东等艰苦战区 [17] - 华润实施战功积分制 破格提拔完成3次以上区域整合的一线经理进入高管层 构建并购-整合-晋升闭环 [18] 奋斗者文化 - 华为奋斗者协议通过放弃带薪年假、超额奖金、专属办公室三放弃机制绑定核心团队 [19][20] - 2024年内部调研显示员工认为三放弃是用个人牺牲换取组织生存 美国制裁期间核心人才流失率保持极低水平 [19] 自我批判机制 - 华为EMT自我批判机制通过望远镜思维洞察行业、炸碉堡决策魄力、急行军状态三维度扫描高管能力 [21][22] - 制度保障包括EMT轮值制每半年更替、26项可量化行为准则、持股员工代表投票罢免机制 [22][23] 轮岗制度 - 万科实行三年轮岗+飞行审计制度 区域总裁平均任期有限但跨区域协同效率提升40% [24] - 中粮推行内部市场化 部门协作转化为契约交易 内部结算系统设置200项交易指标包括会议室使用费按分钟计费 [25][26] 之字形成长 - 华为干部晋升需满足3个以上国家工作经验、2个以上业务线轮岗、1次以上至暗时刻挽救案例 [27] - 实现海外市场高管本土化率79% 构建全球化战场指挥官造血机制 [27] 前线指挥权下沉 - 华为赋予基层资源调度权、定价决策权、产品否决权三大特权 区域CEO可调动全球专家资源池 规定范围内价格浮动无需审批 前线可拒绝需求偏差超20%的解决方案 [28][29] - 2024年财报显示一线决策效率提升超50% 客户需求匹配准确率提升 [29] 军人基因转化 - 纪律内化:华为将部队行走规则转化为园区单向通行路线 通勤效率提升 [30] - 危机思维:万科推行黑天鹅推演 每个项目预设3种极端风险预案 [31] - 集体主义:中化集团实行全营一杆枪考核 个人绩效与团队目标捆绑 离职率下降 [32] - 战略预备队:华为5年培养1.2万名储备干部 相当于3个满编陆军师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