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性运营
搜索文档
海南自贸港鼓励类产业企业实质性运营政策延续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7 07:58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以细化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企业实质性运营标准 为合规企业提供清晰政策指引[1] - 政策旨在贯彻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精神 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1] - 政策执行期限为2025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1] 实质性运营判定标准 - 从生产经营 人员 账务 财产四个维度明确实质性运营具体要求[1] - 生产经营维度要求企业主要生产经营地点在自贸港或对生产经营实施实质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机构在自贸港[1] - 管控层面明确生产经营决策 财务决策 人事决策需由自贸港内机构作出或执行[1] 财务与财产管理要求 - 账务管理要求企业将会计凭证 账簿等会计档案存放在自贸港 并在自贸港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及主营业务结算账户[2] - 财产要求强调企业实际使用的必要生产经营财产需在自贸港[2] - 交通运输业车辆 船舶等因行业特性需长期在外的资产以及专利权等无形资产可按行业常规判定[2] 特殊行业安排 - 采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企业 若自贸港子公司具备借款 融资等职能即可视为财务决策符合要求[1] - 交通运输业的流动性资产可根据行业特性灵活判定实质性运营标准[2]
2025年海南双15政策怎么才能享受?双15税收政策是什么时候截止?
搜狐财经· 2025-08-26 17:07
政策核心内容 - 海南自贸港核心税收优惠政策为“双15政策”,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税率均封顶在15% [2] - 政策核心依据为财税〔2025〕3号文件(企业所得税)和财税〔2025〕4号文件(个人所得税) [3][4] - 两项政策的执行期限均明确延续至2027年12月31日 [18][19] 企业所得税政策 - 适用对象为在海南注册并实质性运营的企业,主营业务需属于《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如旅游、新能源、医药健康等)[2][3] - 实质性运营要求企业实际管理机构设在海南,并对企业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实施实质性全面管理和控制 [8] - 具体运营标准包括:企业至少需有3名员工在海南居住满183天并缴纳社保、财务账目及核心业务决策需在海南进行、拥有真实办公场地和资产 [8][9][10] - 在2025年全岛封关运作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例不能低于60% [10] - 2025年底封关后,企业所得税政策将放宽,只要企业不属于负面清单行业,均可享受15%税率 [15][20] 个人所得税政策 - 适用人群主要为经过海南省认定或年收入达到3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端紧缺人才 [4][11][12] - 居住要求为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海南累计居住满183天,其中实际在岛内居住天数不能少于90天,合理的离岛天数可计入 [4][12] - 特定行业(如航空、航运、海洋油气勘探)人才若居住不满183天,需连续缴纳海南社保6个月以上(含当年12月)并与符合条件的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 [4][12] - 个人就职的企业必须在海南注册并满足实质性运营要求 [13] - 2025年底封关后,个人所得税政策将扩展,对居住满183天的个人来源于海南的所得按3%、10%、15%三档超额累进税率征收,不再限于高端紧缺人才 [15][20] 政策享受与申报 - 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需通过海南省电子税务局申报,并提交《实质性运营自评承诺表》等材料 [6][17] - 个人享受个税优惠需在办理年度汇算时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或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申报 [6][17] - 实质性运营是享受所有政策的硬性前提,税务部门会通过办公场地、员工社保、个人居住记录等多种数据进行核查 [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