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族企业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宗馥莉众叛亲离!亲叔称在杭州很多人都知道,娃哈哈是靠我起家的
新浪财经· 2025-07-19 15:26
家族商业纠纷 - 宗泽后推出"益品宗师AD钙奶"与娃哈哈升级版AD钙奶形成直接竞争,使用相同代工厂和车间[1] - "宗师傅饮料"团队由娃哈哈老员工组成,复制联销体模式,包装设计与娃哈哈高度相似[5][7] - 宗泽后声称"娃哈哈靠我起家",但历史记录仅显示其曾管理瓶标印刷业务[5][7] 商业策略与竞争 - 娃哈哈AD钙奶完成升级换代,但面临宗泽后同类产品的直接模仿[1] - 宗馥莉四年前剥离代工厂并建立自动化产线,被视为防范家族商业风险的举措[14] - 宗师傅利用娃哈哈原有销售渠道,被优化的经销商转为宗师傅服务[14] 生产运营情况 - 娃哈哈与宗师傅产品在同一车间生产,原料存储共用导致生产管理混乱[13][14] - 两家企业使用相同代工厂(吾尚代工厂)生产0添加配方的AD钙奶[13] - 工人反映生产线管理困难,存在原料配送混淆问题[14] 品牌与知识产权 - 宗师傅产品包装设计与娃哈哈高度相似,仅品牌名称存在差异[7] - 宣传语"同宗同源宗师傅"被指刻意建立与娃哈哈的品牌关联[7] - 经销商反馈为宗师傅供货有"做盗版"的感觉[9] 行业观察 - 家族企业治理问题引发讨论,亲属参与业务可能导致利益冲突[20] - 行业案例显示亲属管理采购等关键岗位可能带来经营风险[20] - 企业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家族成员关系成为行业关注点[20]
卫龙魔芋爽难解辣条困境,漯河首富向高层开刀
36氪· 2025-07-14 19:32
高管变动与治理结构 - 彭宏志因个人职业发展辞任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 将于8月31日生效 由执行董事余风接任首席财务官[1] - 孙亦农于3月辞任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由副董事长刘福平自4月30日起兼任首席执行官[1][6] - 高管团队家族化特征显著:余风为刘福平表弟 彭宏志为刘忠思表兄 核心管理层均由创始人亲属担任[8][9][10] - 2022年引入的职业经理人洪星容、李卫洪已被边缘化 创始人家族重新掌控销售与供应链核心职能[5][11] 融资活动与资本运作 - 5月15日完成8000万股新股配售 募集资金净额约11.67亿港元 占扩大后股本约3.29%[3]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4年总营收同比增长28.6%至62.66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21.3%至10.68亿元[12] - 蔬菜制品收入大涨59.1%至33.71亿元 占比升至53.8% 取代调味面制品成为最大营收来源[13][15] - 调味面制品收入仅增4.6%至26.67亿元 占比从52.3%降至42.6%[15] - 辣条销量连续三年下滑:2021-2023年分别销售19.36万吨、15.06万吨、12.44万吨[15] - 调味面制品均价五年累计上涨43.36% 从2019年14.3元/千克升至2023年20.5元/千克[16] 产品战略与竞争格局 - 魔芋爽在魔芋零食品类市占率约42% 辣味蔬菜制品品类市占率约70%[17] - 辣条品类面临健康饮食趋势冲击 预计2024-2026年行业增速回落至个位数[15] - 蔬菜制品赛道增长强劲 预计2021-2026年辣味休闲蔬菜制品复合增长率达17.2%[17] 渠道结构与销售策略 - 线下渠道收入占比88.8% 达55.62亿元 同比增长27.5%[20] - 线上渠道收入7.05亿元 同比增长38.1% 但占比仅11.2%[20] - 量贩零食渠道快速增长 万辰集团2024年零食业务营收317.90亿元 同比增长262.94%[21] - 线上运营能力较弱 对比三只松鼠2024年线上营收74.07亿元(占比70%)存在明显差距[22] 运营挑战与战略调整 - 面临渠道串货乱价风险 量贩渠道低价策略可能冲击传统经销商体系[21] - 产品品控问题频发 包括"暗中减重"和"发霉异物"等消费者投诉[22] - 募集资金将用于升级生产设施、拓展经销网络及加强品牌建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