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
搜索文档
河南首富还是他!最新胡润百富榜发布 | 极刻
搜狐财经· 2025-10-28 16:25
全国百富榜总体概况 - 2025年胡润百富榜共有1434位个人财富50亿元以上的企业家上榜,较去年增加340位 [1][7] - 上榜企业家总财富增长42%,接近30万亿元 [7] - 千亿级企业家数量增加15位,达到41位 [7] - 榜单Top10门槛较去年提高600亿元,达到2250亿元 [7] - 新面孔多达376位,是去年的7倍,主要来自工业产品、大健康和消费品行业 [9] 全国头部企业家财富表现 - 农夫山泉钟睒睒以5300亿元财富第4次成为中国首富,刷新财富纪录,财富增长56% [1][7][8] - 字节跳动张一鸣财富4700亿元退居第二,财富增长34% [7][8] - 腾讯马化腾财富4650亿元保持第三,财富增长48% [7][8] - 小米雷军财富增长151%至3260亿元,成为“增长王”,主要得益于小米汽车业务爆发式增长和手机高端化突破 [7][8] - 吉利李书福家族以2250亿元财富新进入Top10,财富增长55% [7][8] 河南省企业家上榜情况 - 河南省共有15位企业家上榜,财富合计达到4383亿元 [2] - 牧原股份秦英林、钱瑛夫妇以1870亿元财富蝉联河南首富,位列全国第16位,财富涨幅39% [1][3] - 蜜雪冰城张红超、张红甫兄弟财富均达600亿元,并列河南第2位,财富暴增167%,全国排名大幅提升123位至第90位 [1][2][3][5] - 卫龙刘卫平以240亿元财富位列河南第3位,全国第264位,财富涨幅78% [1][3][5] 重点公司业绩与业务亮点 - 牧原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约764.63亿元,同比增长34.46%;归母净利润约105.3亿元,同比激增1169.77% [4] - 蜜雪集团上半年实现收入148.7亿元,同比增长39.3%;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4.1%;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球门店数增至53014家,较去年同期新增9796家 [5] - 小米上半年营收2272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70%;汽车业务上半年交付15.72万辆,收入213亿元 [8] 新质生产力与新兴行业代表 - 新质生产力企业家成为财富增长的核心动力 [7] - 泡泡玛特王宁财富增长1545亿元,以1820亿元财富进入全国Top20 [7][9] - 寒武纪陈天石凭借AI芯片落地加速,财富增长1480亿元 [9] - 智能影像设备企业影石创始人刘靖康与妻子潘瑶以385亿元财富首次上榜 [9] - 古茗、霸王茶姬和沪上阿姨成功上市,其创始人王云安、张俊杰和单卫钧夫妇分别以185亿元、135亿元和95亿元财富首次登榜 [9]
休闲零食赛道:从渠道变革到10亿级大单品之路
第一财经· 2025-10-27 14:49
板块全景与行业格局 - 申万休闲食品板块包含23家公司,其中万辰集团以15.5%的权重和248.39亿元总市值位居榜首,其次是盐津铺子(权重11.54%,市值246.90亿元)和洽洽食品(权重9.31%,市值120.85亿元)[1] - 头部20家企业总市值约1500亿元,与白酒板块(如贵州茅台市值超2万亿元)相比差距显著,反映出零食行业“大行业、小公司”的分散格局[2] - 休闲食品行业规模过万亿,但头部前十名公司市占率仅约20%,远低于白酒(CR10超60%)和乳制品(CR5超50%)的集中度[7] 行业先天劣势与竞争挑战 - 相较于酒类和乳制品,休闲食品成瘾性偏弱、品牌认知度低(消费者“认品类不认品牌”),且对渠道依赖度高[3] - 作为可选消费品,零食需求受宏观经济扰动较大,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至1%,导致零食消费量同比下滑5%[5][13] - 产品同质化严重,62%的消费者购买薯片时优先看品类而非品牌,企业难以建立品牌壁垒[6] - 传统商超渠道占比从2018年的35%降至2024年的18%,年复合萎缩率8%,依赖该渠道的企业(如良品铺子)陷入被动[6][9] 渠道变革与业绩冲击 - 零食量贩店采用“工厂直采+规模效应”模式,毛利率仅18-20%,远低于传统品牌40%的毛利率,商品价格比商超低20%左右[11][18] - 2023年休闲食品行业平均降价幅度达12%,但销量仅增长5%,价量剪刀差导致利润缩水[13] - 线上渠道价格战激烈,2023年电商平台导致头部企业线上毛利率下降8-10个百分点,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线上毛利率降至25%以下[13] - 良品铺子2023年底推出“零食顽家”子品牌降价22-45%,但终端价仍高于量贩店20%以上,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暴跌;来伊份坚持不降价,同期利润暴跌70%[13][18] 企业类型与发展路径 - 零食公司可分为渠道型(如良品铺子、三只松鼠)和产品型(如劲仔食品、盐津铺子),前者依赖渠道红利、业绩波动大,后者注重产品粘性、增长更稳健[14][15][17] - 产品型公司业绩相对稳健,盐津铺子、劲仔食品增长最快,洽洽食品增速平缓;渠道型公司波动较大,良品铺子、来伊份2023年以来业绩明显下滑[17] - 量贩零食企业直接与2300多家厂商合作,跳过经销商环节,好想来32克薯片售价1.8元,按克计算比商超便宜40%-60%,重构行业价格体系[18] 个案分析与复苏尝试 - 三只松鼠2023年四季度营收重回增长,2024年抖音渠道收入21.88亿元(同比+81.7%),占总营收20.6%,但流量成本高企,推广费用占比从2022年的8%升至2024年的15%[21][23] - 三只松鼠线下分销毛利率仅15-18%,2024年门店收入占比仅8%,且坚果类收入占比达65%,新品毛利率较低,2024年毛利率25.3%,净利润率3.2%,均低于同行[24] - 卫龙通过突破食品安全问题、打造高端化产品(白袋辣条均价从不到1元提至3-5元)和强营销,2020年在辣条行业市占率达18%[36][37][39] 大单品战略与成功要素 - 零食大单品需具备低单价、刺激性口味、健康化趋势等特征,市场规模需达到10亿元以上,才能获得渠道资源倾斜[32][33] - 盐津铺子“大魔王”麻酱素毛肚与六必居联名,2025年3月月销破1亿元,其“研发-试产-试销-量产”模式使新品成功率提升至65%(行业平均约30%)[42][47] - 国际头部企业如百事(乐氏薯片占食品业务近40%)、亿滋(奥利奥占比30%)均依靠大单品起家,本土企业可借助中式零食(辣味、卤味等占近4成份额)实现突破[27][29] 未来竞争与出海机遇 - 渠道型公司需聚焦性价比品牌,产品型公司应深耕细分品类超级单品,未来竞争将是综合零食品牌与渠道品牌的对抗[49] - 出海品牌若率先实现产品本土化并被当地消费者接受,将具备更高增长上限[49] - 行业需应对渠道多元化挑战,盐津铺子凭借均衡的渠道结构实现线上线下共振,成为渠道布局最均衡的上市公司之一[44][46]
量贩零食店,价廉味美才可能“长红”
北京青年报· 2025-10-27 13:25
然而,低价绝不能成为"低质"的代名词。若只追求"价廉"而忽视"味美",终将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曾有部分商家为压缩成本,引入临期食品、劣质原料,甚至以次充好,短期内或许盈利,但一旦口碑崩 塌,便如沙上建塔,顷刻瓦解。真正的"味美",不仅指口感上的满足,更涵盖食品安全、品类丰富、更 新及时等多重维度。消费者走进零食店,期待的不仅是便宜,更是安心与愉悦。因此,量贩零食店必须 严把质量关,优选正规品牌,建立可追溯的供应链体系,甚至开发自有品牌高性价比产品,真正做到低 价不低质。 据《经济日报》报道,"两三元就能买品牌饼干薯片""上百种散装零食任意挑选"……从县城到乡 镇,在街角与量贩零食店不期而遇已成逛街"标配"。数据显示,我国量贩零食店数量自2022年以来便开 启"狂飙"模式,2025年全国量贩零食门店数量有望突破4.5万家。量贩零食店为何遍地开花,又是怎样 实现盈利的? 近年来,量贩零食店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城市街巷,成为消费市场中一道亮眼的风景线。从社区门口 到商业中心,从学生群体到上班族,量贩零食店以其丰富的品类、亲民的价格和便捷的购物体验,迅速 俘获了大众的味蕾与钱包。然而热潮之下竞争日益激烈,不少品牌昙花一现 ...
预制菜企业最集中的省份 为什么是河南?
36氪· 2025-10-27 10:05
行业地位与核心观点 - 河南是中国预制菜产业的快乐大本营,产业集中度高 [1] - 河南预制菜相关存续企业数量超过4000家,位居全国第一 [2] - 河南凭借农业原料供应、食品工业基础及区位交通优势,发展为预制菜时代的“中国厨房” [3][4] 代表性企业与品牌 - 知名新消费品牌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胖东来均起家于河南 [1] - 双汇(火腿肠)、白象(方便面)、思念(汤圆)、三全(水饺)、锅圈食汇(火锅食材)等食品巨头诞生于河南 [1] - 千味央厨由思念食品为服务肯德基而设立,现为西贝、肯德基、海底捞、杨国福、老乡鸡、魏家凉皮等连锁餐饮供应黄米凉糕、蛋挞皮、大油条等预制菜品 [1] - 双汇集团于2021年以“筷乐星厨”品牌切入预制菜赛道,推出小酥肉、椒盐排骨等产品 [3] - 在鸡肉和鸭肉类预制菜品领域,河南拥有金品达、华英等非上市企业代表 [3] 农业与原料优势 - 河南生产中国1/4的馒头、1/3的方便面、1/2的火腿肠、3/5的汤圆 [3] - 河南是农业大省,2024年粮食总产量仅次于黑龙江,小麦产量常年全国第一 [3] - 河南是畜牧业大省,2024年肉蛋奶总产量1337万吨,位居全国第三,牧原集团是全国第一的养猪大户 [3] - 面粉、猪肉、蔬菜等本土原料市场提供优质、低价、易得的原材料 [3] 区位与产业链优势 - 河南位于九州腹地、十省通衢,铁路公路发达,冷链运输水平高,形成食品行业天然区位优势 [4] - 食品工业几十年发展积累了完善的工艺、配套和生产管理体系 [3] - 从速冻速食转型预制菜具备产业链基础,得心应手 [3]
宁夏银川:闽宁协作电商助农创意直播带火农产品
搜狐财经· 2025-10-22 16:50
活动概况与成果 - 活动名称为“跟着闽宁姑娘摘‘鲜’货”创意直播活动,是“闽宁协作电商季”系列的一部分,旨在深化闽宁协作并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活动通过电商桥梁将宁夏优质农产品与全国大市场连接,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1] - 直播活动由知名三农主播@闽宁姑娘Benny全程主持,聚焦银川特色农特产品,包括八宝茶、枸杞、乳制品、辣条、调味料及胡麻油等 [3] - 活动采用限时秒杀和超级福袋等互动形式,在线观看人数峰值超过2000人,并直接带动了销售额增长 [3] - 活动期内通过直播短视频等线上营销方式促成的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额达200余万元 [3] 活动特色与创新 - 直播形式不同于传统带货,主播不仅介绍产品特色,还深入枸杞种植园和八宝茶生产车间,向网友直观展示产品的种植与生产过程 [3] - 主播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电商销售技巧和方法,为当地农民和电商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3] 行业支持体系与发展规划 - 银川市商务局持续深耕电商助农领域,通过举办电商培训活动提升当地从业者技能水平,并培育出@闽宁姑娘benny等一批优秀本土主播 [3] - 公司已构建完善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成5家农村电商县级服务中心与163个村级服务站,为农产品线上销售提供有力保障 [3] - 活动被视为电商助农的生动实践和闽宁协作在电商领域的重要成果,有效拓宽了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并提升了产品知名度 [4] - 公司下一步将围绕“数商兴农”理念,策划更多电商助农活动,通过整合资源及深化与电商平台合作,进一步提升助农实效 [4]
休闲食品玩出新花样
经济日报· 2025-10-20 05:49
市场概况与增长引擎 - 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已突破1万亿元,呈现蓬勃发展势头 [1] - 消费需求多元化与渠道创新是驱动市场迭代的核心因素 [1] - 行业人均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市场具备巨大发展潜力 [2] 消费需求趋势 - 消费需求升级是市场增长核心引擎,消费者追求健康、尝新和情绪价值三重满足 [1] - 健康化趋势显著,低糖、低卡、少添加成为基本要求,推动行业向功能性健康产品转型 [1] - 年轻消费者热衷尝新,使得不同食材或口味创新组合的"跨界"零食快速走红,不断拓宽品类边界 [1] - 零食作为解压神器与怀旧载体,其消费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韧性 [1] 渠道与营销创新 - 互联网渠道、内容平台和即时零售的快速发展为零食消费打开增长空间 [1] - 电商平台渗透率持续提升,内容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等形式精准触达目标人群 [1] - 营销方式助力小众地方特产从"区域爆款"成长为"国民零食",进一步激活市场需求 [1] 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 企业需在创新上持续发力,配方上坚守干净底线,将健康理念与美味体验更好结合 [2] - 建议深耕地域特色与跨界组合,让传统风味焕发新生,包装需兼顾高颜值与社交分享属性 [2] - 品牌内涵应融入国潮、怀旧等元素,与消费者建立深层情感联结 [2] - 企业需精准把握需求,在健康与美味、创新与经典等维度找到平衡,以在万亿元级市场中站稳脚跟 [2]
零食巨头偷偷换跑道,2024年万亿市场新风口,你还去超市买零食吗
搜狐财经· 2025-10-18 13:33
行业整体规模与增长趋势 - 2024年中国零食市场规模达1.1万亿元,但瑞银预测2024至2027年间行业年增长率将放缓至2%-3% [2] - 消费正从传统超市向两个新渠道转移:社区新型零食折扣店和抖音等电商平台的线上销售 [2] 零食折扣店渠道分析 - 零食折扣店数量从2020年前的一千多家预计增长至2025年年中的4.5万家,相当于每天新开近30家店 [4] - 折扣店业态2019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8%,远超传统超市 [4] - 折扣店通过直接与厂家合作使商品价格普遍比超市低25%左右,并提供散装、小包装等灵活规格 [6] - 瑞银预测零食折扣店业态未来门店总数可能突破7万家,行业已形成两大主力集团合计占据近三分之二市场份额 [8] - 行业回报周期从早期的一年回本延长至现在的两年,未来可能需三年 [8] 传统渠道与电商渠道演变 - 传统超市和杂货店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80%预计降至2025年的50% [10] - 电商渠道经历转型,消费者从在淘宝、京东等平台主动搜索转变为在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浏览时完成购买 [12] - 超过90%的用户每天使用短视频平台,基于兴趣的消费模式使内容平台成为重要销售渠道 [13] 海外市场拓展机遇 - 从2021年开始,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零食市场增速跑在国内前面 [15] - 2024年五个主要东南亚国家零食市场规模合计相当于中国市场的四分之一,但瑞银预测其2024至2029年有望保持6%的年增速 [15] - 到2029年,东南亚主要国家零食市场份额将占中国市场的29% [15] - 东南亚市场具有文化和口味相近性、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红利的优势 [17] 企业战略调整方向 - 零食厂家必须适应渠道变革,如卫龙、盐津铺子等品牌已在折扣店渠道铺货并在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进行直播带货和短视频种草 [19] - 依赖超市传统渠道的经营策略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19] - 适应渠道变革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行业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1]
最接地气的省份,悄悄扯下旧标签
虎嗅· 2025-10-15 10:27
河南发展模式 - 形成独特的“河南模式”,将深厚文化底蕴与前沿体验经济结合,使历史成为可沉浸的戏剧,文物成为可共情的舞蹈[3] - 发展路径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鲜活面貌,凭借磅礴的生命力和独特亲和力吸引外界目光并重塑自身形象[4] - 凭借深厚历史文化背景、人口集聚优势、四通八达交通网络和雄厚的第一、第二产业基础,将传统优势转化为崭新发展动能[2] 农业与工业基础 - 用全国十六分之一的耕地种出全国四分之一的小麦,被称为“中原粮仓”[6] - 拥有工业建设的“共和国长子”企业,中国第一台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和第一台大型球磨机均在河南开始运转[6] - 富士康在郑州港区拥有560万平方米园区,近20万人两班倒作业,一天能造出50万台iPhone[39] 代表性公司与产品 - 蜜雪冰城3元/杯的现制柠檬水从2023年起全年销量均超过10亿杯,相当于每个中国人几乎平均每年消费一杯[12][14] - 泡泡玛特旗下Labubu一年销售额达30亿元,产品覆盖从奢侈品陈列柜到普通人帆布包[19] - 卫龙辣条和魔芋爽来自河南漯河,白象方便面来自郑州[15] - 胖东来超市通过水产品沥水称重、为老人配备放大镜、冷冻柜旁放防冻手套等细节服务成为行业标杆[32] 文化旅游产业 -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中国首座全景式沉浸戏剧主题公园,坐落于郑州市中牟新区[19] - 洛邑古城使用唐宋时期新潭码头岸基石等古砖古石修葺,每天举行表演且免费对大众开放[30] - 开封万岁山武侠城门票100元可玩3天,包含真实再现《水浒传》“三打祝家庄”的攻打战,演员一天从马上摔下4次[31] - 2024年洛阳接待旅客1.53亿人次,当地人为游客提供汉服跟拍服务提高收入,甚至有人主动退出低保名单[42] 新兴商业模式 - 电商团体“郑州帮”通过非传统产品营销方式将白牌产品推送到数千万人面前,其语言体系如“家人们,谁懂啊”影响网民口癖[22][24] - 河南创造出的“zhóng产”生活更温暖、更真诚、更接地气,区别于完美而昂贵的中产生活[33]
2025新国货COOLTOP100品牌榜:新国货的硬核内功与软叙事:千骑卷平冈
亿欧· 2025-10-10 13:25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呈波动式小步增长,回暖趋势明显,例如2025年1-2月总额为4.11万亿元(同比增长4.0%)[28] - “两新两重”及国产化替代政策为新国货发展提供支撑,如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2025年覆盖更广、力度加大,推动新国货市场占有率提升[23][2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1.32万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出口1.03万亿元(增长4.7%),呈现“出口稳中提质、进口需求旺盛”的双轮驱动特征[43][48] 消费市场趋势与结构 - 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2025年上半年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2.2%,金银珠宝类增长11.3%,反映出居民消费层次提升[29][30] - 2025年中国消费者低价消费倾向净增长13.1%,但81.0%的消费者认为低价产品品质不符合预期,主要因质量降低、规格减量等因素[33][34] - 消费分层现象日趋明显,可划分为理性消费与情绪消费、基础消费与高端消费四维立体化模式,例如情绪决策的高端消费以“稀缺性体验”为核心[38][39][40] 国货品牌发展与出海策略 - 国货品牌全球信任度五年间上升约20个百分点,驱动因素包括高品质产品服务(占比11.5%)、品牌综合形象魅力(9.1%)等[60][61][65] - 2025年76个中国品牌入选世界品牌500强,位居全球第二,显著领先于日本(35个)、法国(32个)等国家[71][72] - 新国货出海需平衡本土深耕与跨境出海,决策因素包括市场成熟度、品牌竞争力(如技术驱动型可快速复制到海外)和资源禀赋(如资金实力匹配高投入)[50][52][53] 技术创新与供应链升级 - 2024年AI硬件市场规模超1.17万亿元,预计未来保持10%以上复合增长率,AI与硬件深度融合(如AI PC、智能穿戴)重塑消费市场[78][79] - 供应链全链路实现数字化、透明化、智能化,例如通过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实现全流程数据采集与溯源管理,提升供应链弹性[80][82][83] - 2025年国货各细分赛道研发投入平均水平较高,文化娱乐(11.5%)、消费电子(8.3%)、美妆个护(6.5%)等赛道领先[137][138] 文化赋能与场景创新 - 国潮文化驱动消费热点,2025年抖音电商“中式、国风”等关键词搜索量达4.3亿次,新中式服装品牌(如十三余)通过传统与现代设计结合实现爆发增长[86][94] - 75.2%的消费者因“支持本土品牌和国家发展”选购国货“潮品”,56.1%因“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产生购买行为[97][102] - 国货品牌通过场景化创新拉动内需,例如性能导向型聚焦产品功能与需求结合,空间导向型打造沉浸式线下体验空间(如花西子西湖体验中心)[145][147][152]
中国“土味”零食,靠邪修馋哭老外
36氪· 2025-09-28 18:29
中国零食出海的市场表现 - 多个中国零食品牌在海外市场取得显著收入,例如盐津铺子去年海外收入达5.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8],旺旺海外收入占总营收的20%[8],洽洽、盼盼、甘源等品牌海外年收入均超过1亿元人民币[8] - 中国零食在海外被赋予高溢价,例如5包65克的卫龙辣条在美国售价达16.99美元,相当于每包24.6元人民币,比国内价格高出数十倍[8],中国冰红茶在韩国售价为2500-4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2-20元),比当地咖啡还贵[12] - 中国零食在海外多国成为潮流单品和社交货币,例如在韩国、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辣条、酸辣粉、魔芋爽、瓜子、雪饼等成为年轻人的硬通货和应援礼物[6][13],皮蛋在美国Costco上架后3天售罄3个月库存,补货后价格从13.99美元涨至17.59美元仍被抢购[18] 中国零食出海的驱动因素 - 社交媒体的网红效应是重要推手,例如意大利博主一条辣条开箱视频带来百万播放量并直接推动卫龙大面筋在意大利食品类目销量第一[21][22],美国网红对皮蛋的评测视频使相关讨论热度在3天内激增90%[24] - 通过场景化营销切入当地消费习惯,例如冰红茶在韩国被定位为“酒搭子”,与威士忌、伏特加等酒精饮料搭配饮用[28][30][32],瓜子通过进入球赛等场景,例如西甲和西乙球场一个赛季消耗2950吨瓜子[15] - 极致的本土化产品策略是关键,例如劲仔在东南亚推出糖醋味小肉干[31],旺旺在东南亚推出芝士玉米味仙贝、在日本推出四川麻辣口味仙贝[31],出口美国的皮蛋为减轻氨味而加入茶叶蛋工艺并腌制120天[31] 中国零食出海的渠道与供应链策略 - 建立本地生产基地以实现“产业链出海”,例如洽洽食品、盐津铺子、盼盼食品等品牌在越南、泰国等地建设工厂[43] - 采取多元化渠道策略,包括进入当地中高端商场(如元气森林、徐福记、旺旺)以及下沉至社区夫妻店(如冰淇淋品牌艾雪)[45] - 借助中国餐饮和零售渠道“借船出海”,例如通过韩国的麻辣烫店、火锅店销售冰红茶等饮料,通过东南亚的KKV、名创优品等零售渠道销售零食[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