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产业

搜索文档
远山的回响|一粒米的密码:谢坪村梯田的“硒谷”奇迹
央广网· 2025-08-23 12:03
江西宜春明月山深处的谢坪村梯田,曾因土壤板结、效益低下而濒临撂荒。 编者按:央广网《远山的回响》系列报道推出第五季《山水人间二十年》,聚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 念提出二十载的时代回响。二十载山河巨变,千万个"余村"涌现。他们是"两山"滋养的新生代,用AI技术嫁接生 态农业,以创客思维激活田园梦想,让陈旧老屋变身"共益社区"……青春与青山双向奔赴,山水间的幸福画卷, 如今正在变成现实。 0:00 / 3:55 2022年开始,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温汤镇谢坪村党支部书记郑春模决心带领大家一同打造"富硒"稻米梯 田,一场破釜沉舟的"攻坚战"就此展开,经历挫折与科技攻坚,这片沉睡的土地终被唤醒。 2022年4月5日,农历虎年清明时节,谢坪村的梯田笼罩在迷蒙的雨中。70岁的老汉何良汉蹲在田埂上,粗糙 的手指划过龟裂的土壤,那些曾经能捏出油的土,如今在他掌心捻成苍白的粉末。"看这土,跟水泥渣子似 的。"老汉的声音混着雨声,发颤的手指指向远方,"7岁就跟着我爹学插秧,那时田里的泥能漫过脚脖子,摔一 跤都蹭不破皮。"他的胶鞋在板结的地面上蹭出刺耳的声响,惊飞远处几只觅食的麻雀,脚下的土地依然保持着 沉默。 谢坪村位于江 ...
地质赋能打造“硒”望黄槐:兴宁市黄槐镇获得梅州首个省级天然富硒土地认证
南方农村报· 2025-07-12 13:07
核心观点 - 兴宁市黄槐镇获得梅州首个省级天然富硒土地认证,3701亩富硒土地为其农文旅融合转型提供新路径 [1][3][4] - 该认证由广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和广东省科协天然富硒联合体共同完成,获得广东省地质局全方位帮扶支持 [6][7] - 黄槐镇从"煤炭小镇"转型为"绿色军旅特色镇",富硒认证为其注入"健康"内核,推动"富硒+农业+文旅+民生"发展模式 [22][23][24][27] 认证背景与过程 - 广东省地质局自去年起在兴宁无偿开展土壤质量与农作物富硒专项调查,共取样300余份 [17][18] - 黄槐镇南部区域土壤硒含量表现突出,土壤样品富硒率达85% [18][19] - 2025年5月,黄槐镇3701亩土地通过广东省地质学会评审,成为梅州乃至粤东首块获省级认定的天然富硒地块 [19][20][21] 产业发展规划 - 黄槐镇将依托天然富硒土地资源优势,结合军旅、文旅项目及中央彩票公益金等项目发展 [26][27] - 计划打造"富硒+农业+文旅+民生"发展模式,创建区域品牌,促进游客体验和产品消费 [27][28] - 该转型响应"以产业振兴壮大县域经济"战略,为广东富硒产业区域示范提供样本 [25] 活动与调研 - 7月10日举行广东省天然富硒土地认证揭牌仪式,相关单位负责人、专家出席见证 [2][7][8] - 活动中专家围绕天然富硒产业规划、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 [9][10][11] - 嘉宾实地调研黄槐镇禾村丝苗米种植基地,进行丝苗米取样考察富硒土地应用潜力 [13][14]
(活力中国调研行)“藏硒于地”变“硒富一方” 秦巴腹地铺就千亿产业黄金道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17:48
富硒产业资源禀赋 - 陕西安康是中国最大天然富硒区 81.87%土壤硒含量达中硒以上水平 被誉为"中国硒谷" [1] - 秦巴汉水独特自然资源为富硒产业提供得天独厚条件 形成"藏硒于地"到"硒富一方"转化路径 [1] 产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陕西富硒产业链产值突破158亿元 预计2025年达180亿元 [4] - 安康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52.23亿元 居全国第19位 带动60余万民众增收 [4] - 陕西将富硒产业链列为重点 目标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4] 产品开发与市场表现 - 累计开发富硒有机产品300余个 涵盖茶叶 矿泉水 核桃等品类 [3][4] - 富硒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火爆 外地茶商计划扩大采购规模并拓展市场 [3][4] 科研支撑体系 - 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配备110多台(套)设备 设立检测中心 中试车间等平台 [3] - 吸引1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累计接待600多名学生实习研学 [3] - 科研人员持续开展硒含量检测等技术攻关 [5] 产业升级举措 - 实施"富硒+有机"品牌提升行动 聚焦茶叶 魔芋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 [4] - 企业从生产加工 品牌服务多维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3]
富硒荔枝走俏!阳西优品挺进京津冀
南方农村报· 2025-06-13 09:30
行业动态 - 阳西县举办名特优农副产品推介会,向全国100多名采购商、经销商、企业代表宣传推介阳西投资环境和农副产品,推动产销对接和合作签约 [2][3] - 阳西县人民政府与首衡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推动阳西名特优农副产品走进京津冀市场 [7][20] - 推介会上举行了产销对接签约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和阳西的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开展了深度洽谈 [30][32] 市场拓展 - 阳西以北方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枢纽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为引擎,打通南北农副产品流通渠道 [4][20] - 首衡集团将搭建"阳西优品"专属展销平台,构建冷链物流专线,打造产销数据平台,将高碑店打造成为阳西农产品挺进京津冀的"桥头堡" [22][23][24] - 河北匠心鸿福商贸有限公司计划以200万斤采购量为起点,与阳西联手打造富硒荔枝标杆 [34][35] 产品优势 - 阳西农副产品品类丰富、品质卓越,全县天然富硒土壤占县域面积37.3%,谷类富硒比例达87.5% [10][54][55] - 阳西全县荔枝、东水山茶、毛豆、圣女果等富硒农产品年产量11.6万吨,年产值8亿元 [56] - 阳西拥有2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了荔枝、程村蚝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南药、丝苗米、海水种苗3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58][60] 合作成果 - 今年以来,阳西与首衡集团深度合作,截至当前,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交易中心的采购商已累计采购阳西荔枝260多万斤 [64][65][66] - 广东海珠子蚝业有限公司拥有50余亩现代化蚝苗繁育基地,配套5500亩标准化养殖海域,形成年产值超5亿元的产业集群 [36][37] - 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通过电商直采、社区团购、商超专供等新兴渠道,让农副产品更快走向全国市场 [4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