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康养
icon
搜索文档
如何破解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四难”问题?
中国环境报· 2025-10-21 08:2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挑战 - 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因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面临市场化水平低、难以交易流通和形成信贷现金流的核心问题 [1] - 解决“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这“四难”问题是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的关键 [1] 破解“难度量”问题 - 加强本地化参数库与动态监测能力建设,基于生态地理分区和GEP核算框架开展长期观测,构建区域生态系统参数数据库 [2] - 深度融合“3S”技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物联网传感器网络,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网络,实现实时动态量化 [2] - 探索编制区域性“生态产品总值(GEP)资产负债表”,依托统一数字平台实现核算结果透明化、可查询与可审计 [2] 破解“难抵押”问题 - 构建生态资产“资本化”的法律基础,通过确权登记、特许经营许可证等形式清晰界定生态资产的经营权、收益权等用益物权 [3] - 创新多元化绿色金融工具,鼓励金融机构基于认证的生态产品价值推出“生态资产抵押贷款”“生态信托”“绿色债券”等产品 [3] - 由政府或市场机构设立“生态价值风险补偿基金”或风险缓释凭证,为金融机构提供风险分担以降低放贷顾虑 [3] 破解“难交易”问题 - 优化政府纵向生态补偿途径,将GEP核算结果及变化率作为转移支付的核心考核依据,推动生态补偿从“按投入补偿”向“按绩效补偿”转变 [4] - 创新市场横向交易模式,健全排污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市场,将调节服务转化为可计量、可交易的合规权益凭证 [4] - 推广“生态银行”模式,由政府授权机构整合碎片化生态资源,通过特许经营、租赁、入股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可持续经营 [4] 破解“难变现”问题 - 推动“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推行基于原产地的生态标签认证体系,使农副产品、文旅服务通过品牌溢价获得生态红利 [5] - 引导地区发展依赖优质调节服务(如洁净空气、宜人气候)的生态康养、自然教育等新兴业态,将公共生态产品转化为可消费的经营性产品 [5] - 坚持需求导向的价值开发,通过政策约束(如碳配额)创造企业对碳汇的需求,通过绿色产品认证引导消费者为生态价值付费 [5]
【安康】第二届“镇坪长寿文化杯”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开赛
陕西日报· 2025-08-01 08:43
赛事概况 - 第二届"镇坪长寿文化杯"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于7月29日开赛 吸引来自重庆 广东 甘肃 河南等地600余名小棋手 教练及裁判员参与[1] - 赛事由中国围棋协会 安康市人民政府主办 陕西省社会体育运动发展中心 陕西省围棋协会等多家单位共同承办[1] - 比赛设置少年组 儿童A组 儿童B组 儿童C组 儿童D组五个组别 除个人赛外还将计算团体成绩[1] 赛事意义 - 赛事被确立为全国性少儿围棋竞技标杆平台 旨在通过高水平 权威性赛事提升影响力[1] - 推动围棋文化普及与青少年智力运动发展[1] - 中国首位围棋世界冠军马晓春九段现场进行指导 吸引众多小棋手热情参与[1] 地方特色融合 - 赛事期间策划"棋聚国心" "韵动国心" "氧行国心" "飨寿国心" "硒引国心"五大主题活动[2] - 活动涵盖亲子双人趣味赛 儿童剧展演 富硒文创产品展销等内容[2] - 将围棋运动与当地生态康养资源 长寿文化底蕴及富硒产业优势深度融合[2] - 以赛事为"引流器"带动旅游消费与相关产业发展[2] - 小棋手既能体验围棋乐趣 又能感受当地长寿文化 品尝特色美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