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循环

搜索文档
三房巷(600370.SH):拟1亿元出资设立江阴三房巷聚材绿色科技有限公司,并持有其100%的股权
格隆汇APP· 2025-09-15 16:24
公司投资动态 - 公司以自有资金人民币1亿元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江阴三房巷聚材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1] - 新设立子公司将专注于再生材料及绿色化工新材料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1] - 此次投资符合公司绿色循环及可持续发展的业务规划方向 [1]
积极践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 箱箱共用完成1.3亿元F轮融资
经济网· 2025-07-23 16:32
融资动态 - 箱箱共用完成1.3亿元人民币F轮融资 由时代伯乐旗下仙居新能源产业基金独家投资 [1] 区域经济与政策支持 -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加快产业结构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演进 成为绿色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承载地 [1] - 仙居县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生态培育 吸引包括箱箱共用在内的一批优质企业落地 为区域经济注入动能 [1] 投资方观点 - 时代伯乐董事长蒋国云看好箱箱共用将中国循环技术转化为全球标准的能力 [1] - 箱箱共用从单一包装制造商升级为产业平台生态构建者 通过全链条技术重构行业价值网络 [1] 公司战略与产业链布局 - 箱箱共用以上海为软实力中心 打通原创设计、智能制造和循环运营全产业链 [1] - 公司在江苏、浙江建立智能制造基地 部署覆盖全国的循环服务网络 形成"创新链、制造链、服务链"三链融合模式 [1] - "区域合作+产业链整合"模式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 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1] 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 - 箱箱共用拥有1430项全球专利申请 发明专利占比达49.65% 参与制定3项国家技术标准 [2] - 公司构建覆盖研发、制造、服务、数字化及全球化运营的全产业链能力 [2] 行业地位与未来展望 - 箱箱共用有望成为"隐形冠军"代表 为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2] - 公司深化"技术IP化×服务场景化×业务平台化"战略 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绿色循环大平台 [2]
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成效亮眼(新视窗·感受消费新动能新活力)
人民日报· 2025-06-25 05:42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成效 - 国家统筹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政策,构建"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机制 [1] - 各地区因地制宜细化实施方案,不断扩大政策受益面,以旧换新热度不减且成效显著 [1] - 河北、贵州、辽宁等省份通过不同领域实施以旧换新政策,取得显著工作成效 [1]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河北) - 河北省将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作为惠民生与稳增长结合点,2025年以来6032家门店参与活动 [3] - 累计交售旧车、换购新车各125.19万辆,使用补贴资金6.05亿元,带动新车销售34.73亿元 [3] - 销售高峰期日售新车36295辆,日销售额9889.61万元 [3] - 保定雅迪电动自行车单门店卖出2600多辆,带动销售额780余万元 [3] - 建立"旧车回收—电池分离—资源再生"闭环,2024年处置废旧电池11.08万组,综合利用率98%以上 [4] - 智能化拆解生产线实现100%分类回收,年减少固体废弃物2.3万吨,节约原生资源3.8万吨 [4] - "一站式"服务将办理时间从两三天缩短至1小时内,周末门店客流量从40人次增长到120人次 [4][6] 家装厨卫焕新(贵州) - 贵州将补贴扩大至装修材料、卫生洁具、智能家居等18大类商品 [7] - 2025年参与商家6626家,补贴产品218990件,使用补贴资金超6800万元 [7][9] - 累计鼓励换新5.05万件,产生换新消费4.6亿元 [9] - 红星美凯龙云岩商场使用补贴441万余元,换新产品超3500单,带动消费1355万元 [9] - 通过"一码贵州"平台实现补贴申领便捷化,单笔最高补2000元,家居类一人最高享6000元补贴 [8][9] - 建立三重监管"密码":事前严审、事中严查、事后严检保障资金安全 [8] 汽车换能(辽宁) - 辽宁省1-4月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391.7亿元,同比增长5.1%,高于全国5.6个百分点 [11] - 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增长39%,成为消费增长新引擎 [11] - 沈阳市消费者购买25万元新能源车可获得国家补贴2万元和地方补贴5000元 [10] - 设立汽车补贴咨询服务窗口,完善审核工作专班信息共享机制,45天内完成补贴拨付 [11] - 开展汽车消费活动40余场,新能源车下乡活动200余场,预计全年重点活动100余场 [12] - 部分车型叠加各级补贴后综合优惠最高可达3万元 [12]
全链新生,贝特瑞全球首发正负极材料闭环回收解决方案
鑫椤锂电· 2025-05-15 14:30
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全球首个正负极材料闭环回收解决方案"全链新生",通过创新技术实现正极黑粉到无前驱体正极材料的超短流程再生,以及负极材料的柔性新生[1] - 方案基于25年电池材料领域经验,体现行业领导者推动绿色发展的担当[1] - 正极回收采用全球首发无前驱体工艺S正极材料,实现锂镍钴锰不分离新生,缩短流程降低成本且零废水排放,已具备量产能力[2] - 负极回收首创R石墨技术,解决杂质和结构缺陷问题,碳排放优势明显[2] - 方案为行业补全从电池生产到退役回收的全链条可持续发展路径,助力实现"资源-材料-再生"绿色循环[1][2] 技术突破 - 正极回收技术:全新处理工艺使金属元素不分离再生,流程缩短50%以上,成本降低30%[2] - 负极新生技术:行业首创柔性工艺解决传统回收痛点,R石墨产品碳排放较原生材料减少40%[2] - 双链回收方案属材料行业首次,整合正负极技术优势形成协同效应[1] 行业背景 - 2024年全球废旧电池规模达115GWh,2035年中性预测将达1TWh[2] - 中国《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和欧盟《新电池法案》将回收利用率与碳足迹纳入产业准入标准[2] - 动力电池退役潮自2020年启动,回收需求进入爆发期[2] 战略布局 - 计划构建全链条正负极材料闭环产业链,与电池/储能终端形成战略协同[3] - 通过国内基地与印尼/摩洛哥等海外基地协同,打造全球化循环低碳产业链[3] - 回收平台建设将覆盖技术研发、规模化生产到国际标准输出的完整体系[3] 行业影响 - 为电池行业提供创新性回收解决方案,推动全产业链绿色转型[2][3] - 呼吁行业统一技术标准,通过协同创新解决回收产业链痛点[3] - 在碳中和目标下,方案有望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标杆实践[4]
一块石头链起百亿产业 ——永丰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中国化工报· 2025-05-09 10:45
产业升级转型 - 永丰县石灰石储量达110亿吨,碳酸钙含量全国第三,白度高、铁含量低[2] - 2008年县里出台《石头经济产业升级实施意见》,关闭50余家非法矿山,淘汰100多家落后产能企业,26座矿山纳入绿色规划[2] - 矿石利用率从50%跃升至90%,高纯度矿石专供纳米钙,中纯度矿石用于塑料母粒,边角料用于普通建材[2] - 纳米钙专用矿加工成纳米级非金属新材料后一吨能卖3000元,而传统水泥用矿石一吨仅卖80元[2] 科技创新发展 - 全县166家碳酸钙企业中53家建立研发中心,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27项,科技投入占比超过8%[3] - 广源化工主导制定超细重质碳酸钙和湿法纳米碳酸钙两项行业标准[3] - 2024年建起全省首个碳酸钙产业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20多家科研机构合作[3] - 势通钙业与中科院合作的纳米钙分散技术让产品在橡胶中添加量提高30%,每年新增产值2亿元[3] 产业链整合 - 形成"原矿—粉体—母粒—终端产品"的闭环产业链,园区内90%原料能本地采购,成本降低20%以上[4] - 采用"双园区"布局:陶唐新材料产业园专注初级加工,县城工业园主攻精深加工[4] - 广源化工作为全国重钙十强首位带动50多家配套企业落户[5] - 势通钙业的纳米钙占据全国10%市场份额,吸引下游涂料企业扎堆建厂[5] 绿色循环经济 - 广源化工投资700万元建废水处理系统,废水回用率达95%,粉尘收集率提升40%[6] - 大理石边角料、矿山废土变废为宝,边角料成为重钙原料,废土用于复绿[6] - 全县推行"智慧矿山"系统,开采量、环保指标实时监控,2300亩复绿区生机盎然[6] - 获得"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称号[6]